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37句精选句子)

2023-06-05 10:14:29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1、意志的欲求和挣扎是人的全部本质,完全可以和不能解除的口渴相比。但是一切欲求的基地却是需要、缺陷,也就是痛苦。所以,人从来就是痛苦的。如果相反,如果人的欲求得到了满足,那么可怕的空虚和无聊就会袭击他。所以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地来回摆动着,事实上痛苦和无聊两者也就是人生的两种最后成分。

2、我的目的只是显现两者并使两者成为清晰的理性知识的对象,不是规定这个或规定那个,这样不但显得笨拙也没有用;因为意志本身是绝对自由和完全自决的,也无任何法则可循。在我们继续前面所说的解释以前,先要解释并确切界定这种自由及其与必然之间的关系。而且生命问题应该与意志及其对象有关。通过这些我们更容易了解现在所追求的知识的内在本质,更容易了解行动方法的道德意义的内在本质。

3、我发现了一面镜子,在这本《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里面,我看世界、人生和自己的个性被描述得惊人地宏伟。你要我证明叔本华的正确,我只能简单地对你这样说:我之所以能勇敢而自由地正视人生,是因为我的双脚已找到了坚实的土地。——德国哲学大师尼采叔本华在世时,他的哲学整整沉寂了30多年。终于有一天,他像一个从一场长期、艰苦的战争中凯旋的英雄,顿时名噪全欧、誉满天下。他替许多人明白表示出一种感觉,这种感觉过去一向是隐而不现的,因此也是一知半解的。这种感觉还告诉我们,19世纪的进步并不是走向太平盛世的黄金时代。只有在这个时代,那悲观主义的解释者和证明者才会发现自己的听众。因此,叔本华成功了。

4、在第一篇中,叔本华有意思地强调直观的重要性,不认为理性能解决一切问题,他指出一切自然科学最终都指向一片漆黑。(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5、本书附录是对康德哲学的批判,非常精彩,之前有专文介绍。

6、叔本华的哲学被称作音乐哲学是有道理的,他与歌剧作家曾经保持了一段时间的友谊。在第三卷,叔本华比较了康德的物自体世界和柏拉图的理念世界。这两个世界都和表象世界是不一样的,要认识他们的形而上的世界需要形而上的知识,或者艺术。因为艺术的对象是美。

7、现在,当我们的感情陷入无助迷茫之时,我们的理性就参加进来,克服不利影响从而让我们达到更高层次,从这个较高层次来看,我们所想的不再是特殊的东西而是全体。所以在这个观点之下获得本书已达到而过去未曾超越的关于世界本质的哲学知识也能克服对死亡的恐怖,克服的程度则视个人思想力量比感情力量大到什么程度而定。

8、但是正如地球表面每一个地方都是向上一样,整个生命的形式也都是现在,因死亡夺去我们的现在而害怕死亡,正如害怕自己可能从地球表面滑倒一样愚蠢。

9、“人的意志是这样的:意志永远向前奋进,一个欲望满足了,又产生另一个新的欲望,如此循环不已”,直到死。出自第三卷,但是在第四卷才讨论解决方案——否定意志。(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10、本书是西方哲学界第一个融合了东西方思想的案例,书中很多观点都有轮回、入定、忘我、无常、贪嗔痴、看破红尘、慈悲、超脱、相、空等等印度宗教观点的影子,叔本华也对此供认不讳,极度尊崇东方古老智慧。其实他很多观点可以说有很重的佛教徒戒定慧的色彩。本书,某种意义上说,是一本德文版的佛经。

11、但是就意志已变为表象来说,一切客体皆是意志,而主体又是客体的对应物;可是真实的客体既然只在现在中才有,过去和未来只含有概念和幻象,所以现在意志现象的基本形式和意志现象分不开。唯有“现在”是久居不动的。在经验的体会中比一切存在物都缥缈虚空的现在,一旦不能放在直观经验的视角中来审视,非要借助什么形而上学的眼光,现在就不再流动而是变成僵硬停滞的时间坟墓。

12、因此,意志是人的本质,也是世界的本质。作为人和宇宙之源的意志并不是一种具有某些固定性质和特征的东西,它是一种纯粹的倾向,没有任何原因,没有任何基础,也不服从任何目的,是一种绝对自由的意愿。

13、《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于1818年出版,结果并没有引起读者的兴趣。于是,叔本华就去柏林演讲,希望能争取公众的支持,还刻意把演讲时间安排得和黑格尔的演讲时间相冲突,结果却输得很惨。他认为黑格尔只不过是个“碌碌无为、愚蠢、可恶、令人反感而且无知的江湖骗子”。结果,他的演讲厅里空无一人,那之后他再也没有尝试过。不过,他坚信自己的作品具有内在价值——认为它能够切实地解决所有哲学问题。这部著作的第二版内容得到了扩充。一直到叔本华晚年的时候,这本书和其他作品才得以为他赢得名望,让他如愿以偿。

14、叔本华出生在但泽,父亲海因里希是位非常成功的商人。1793年,普鲁士占领但泽后,父亲的政治立场导致全家人被迫付出很大的代价,搬到了汉堡市。父母鼓励他学习各种语言(他熟练掌握了6种语言),曾资助他去巴黎和英格兰读书。虽然叔本华更喜欢学术生活,但是为了让父亲高兴,他一开始先在汉堡市当店员。父亲自杀后,叔本华再也不愿意继续从商了,对合理收入也没什么兴趣,于是便转向了学术生活。他一开始在格丁根大学攻读医学,后来又转而学哲学。在导师的建议下,他重点学习了柏拉图与康德的哲学思想。这两位哲学家,外加印度教和佛教的些许感化,对叔本华的思想产生了持久影响。他在耶拿大学递交了博士毕业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然后回到了母亲的家乡魏玛。

15、自然只表现下述伟大的真理:只有理念才是实在的,个体没有实在性,换句话说,只有理念才是意志的彻底客观的表现。现在既然人就是自然,就是达到最高意识阶段的自然,而自然又只是客观化的生命意志;凡是了解而持有这个观点的人,一旦想到自己和友人的死亡时,把目光转向自然的不朽生命就可以自我安慰,因为他自己就是自然。这就是具有男性生殖器象征的宇宙破坏者湿婆的意义,也是古代雕刻着光辉生命情景的精美石棺的意义。

16、直到1804年秋,他的父亲去世后,叔本华才在母亲的应允下,脱离开囚役般的从商生活,真正踏上了学术研究之路。1809年叔本华进入了哥丁根大学,叔本华除了本行哲学之外,还兼习医学、物理学、生理学、法律学、音乐等诸多学术领域,而且在各个领域都有所造诣,显露出其卓越的才华。

17、本文选自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刘大悲译,哈尔滨出版社2015年版。

18、不过,在本卷中,我们只打算考虑我们当作出发点的那一面,也就是可以认知的一面,表象世界的那一面。我们必须毫无保留地把一切显现出来的对象,甚至我们的身体,也只当作表象。这样,我们就暂时把意志放到一边了,因为意志形成世界的另一面。

19、“现在”的内容是什么?这要看内容的来源。促生这种内容并承载内容的就是:生命意志,或者说自在之物。但生命意志、自在之物,除了是我们自己,还能是什么?不管说“我们自己”,还是“自我”,不都是生命意志、物自体、自在之物的同义词吗?

20、相反,永远作为认识者,而不成为被认知者的主体,不属于这些形式,主体反倒是这些形式的先决条件。因此,主体既无杂多,也不统一。我们从来不认识主体,然而,只要知识还能成立,主体就永远是认识者。

21、没有一种科学是彻头彻尾都可以证明的,科学的一切证明必须还原到一个直观的,也就是不能再证明的事物,直观是一切证据的最高源泉,只有直接或间接地以直观为依据才有绝对的真理;并且确信最近的途径也就是最可靠的途径,因为一有概念介于其间,就难免不为迷误所乘。

22、因此他对死亡不会恐惧,就像太阳不会对夜晚恐惧一样。在《薄伽梵经》中,当有修将军看到成列的军队时深感良心不安,灰心丧气地希望放弃战争以避免成千上万的人死亡时,克里修那便提醒这位弟子坚定意志。克里修那使他认识到不必为死之忧而拒绝战争,成千上万人的死亡不能再阻止他了;于是,也发出战争信号。在歌德的《普罗米修斯》中,尤其是当他说下面这段话时——

23、我们在死亡中所恐惧的根本不是痛苦,痛苦是死亡以前的事,我们时常借死亡来逃避痛苦,正如有时候在相反情形下,虽明知死亡即将来临却只为暂时逃避死亡而忍受极大痛苦一样。我们把痛苦和死亡区别为两种完全不同的灾祸。我们在死亡中所恐惧的是个人的终结,同时,由于个人是生命意志的特殊客观化,个人的整个本性都与死亡搏斗。

24、这个原理应用的范围非常广,因此,所有客体对象,就其只是对象、表象而言,完全可以回溯到这个原理,客体间的关系也只依赖这个原理。事实上,客体间的关系只是相对的;不过,更为直接。我还表示过,充足理由原理普遍表现的必然关系,出现在其他形式中,这些形式与客体对象按其可能情形分化的种种类别是一致的,正确的分类就是借这些形式的考验得来的。

25、叔本华的哲学被看作简单的,我也是被这种观点带去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是绝对的说法。

26、书籍介绍:“世界是我的意志,世界是我的表象。”叔本华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系统而全面的阐述了作者建立在他的哲学本体论——意志学说的基础之上的人生哲学。通过“生的智慧”,尤其是通过对宗教信仰的追求与实践,人可以克服意志,战胜欲望,从而解脱痛苦。作为叔本华的第1本书,《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不仅是他哲学思想的完美展示,也是他对人类的看法的完整记录。

27、叔本华指出:康德的最大功绩不是他的认识论,而在于他划分了表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别。他指出:康德错误地假定知觉包括想象,将直观和思维混淆起来。康德构造了将感性直观和知性十二范畴共同构成经验对象的理论。叔本华发现若按照这种理论,表象世界就成了既是直观又是思维,既非直观又非思维的东西。而且这样一来动物要么就具有思维,要么就连外在世界的表象也没有了,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

28、对意志来说,生命是确定的,生命的现象是确定的,同样,“现在”也是确定的。所以我们不必探讨出生之前的过去,也不必探讨死亡之后的未来;我们要认识“现在”,要认识这个表现意志的形式。

29、叔本华的非意志论是值得注意的。他与后来尼采扩张意志力刚好相反。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实际上是非意志主义。许多人喜欢把庄子与尼采放在一起,实际上他们两人在思路上是截然相反的。庄子的无我、坐忘更与叔本华相同。

30、导演: 罗伯托·贝尼尼编剧: 温琴佐·切拉米 / 罗伯托·贝尼尼主演: 罗伯托·贝尼尼 /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上映日期: 2020-01-03(中国大陆) / 1997-12-20(意大利)

31、第生命的悲剧意识及由禁欲而来的永恒的解脱。

32、在作这个补充之前,也就是在这第一篇里,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考察世界的这一面,即我们所从出发的一面,“可知性”的一面:因此,也必须毫无抵触心情地将当前现成的客体,甚至自己的身体(我们就要进一步谈到这点)都仅仅作为表象看,并且也仅仅称之为表象。我们希望往后每一个人都会确切明白我们在这样做的时候,只仅仅是撇开了意志;而意志就是单独构成世界另外那一面的东西;因为这世界的一面自始至终是表象,正如另一面自始至终是意志。至于说有一种实在,并不是这两者中的任何一个方面,而是一个自在的客体(康德的“自在之物”可惜也不知不觉的蜕化为这样的客体),那是梦呓中的怪物;而承认这种怪物就会是哲学里引人误入迷途的鬼火。

33、本书的观点简言之就是世界的本质是一个大意志(这个很有唯心主义的味道),世间万物都同属一个意志,虽然人人都是一个小宇宙,但都是人类种族这个较高意志的一部分(我很小的时候曾经悟出一个道理,他人就是我,不过现在大了,反倒想不明白了),这个我们只能通过感官认知而实际永远不可知的世界只是意志的外在表现,受时间空间因果律的限制;意志的本质是欲望、追求、满足、再奔赴下一个欲望的满足,如此永无止境;因为这种永不满足的特点,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痛苦烦恼和某个欲望满足后的空虚无聊;解脱之道是认识到世界及意志的本质,认清自我,放弃小我,加入大我。

34、显然,对过去、现在、未来可以这样说,对最遥远的东西和最切近眼前的东西,也可以这样说。时间、空间表明了如下这一点:过去、未来或遥远、目前等的区别,只有在时空中才成立。凡是属于或可能属于这个世界3的东西,必然都以通过主体为条件,也只对主体存在。因此,世界即表象。

35、世界是意志的,是一个痛苦的世界。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篇2《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是叔本华的代表作品,书中叔本华的思想晦涩难懂!有一个有去的故事足以证明:在叔本华当柏林大学教授的时候与黑格尔在同一时间授课,结果,每次黑格尔的课堂都座无虚席,而叔本华仅有两三个学生!

36、叔本华的禁欲主义,并非简单的一个“禁”字,它教给人的是如何正确对待金钱、美色、权力的诱惑,快乐很容易获得,而幸福却不容易得到,因为它是建立在对世界的深刻理解之后获得的一种升华,这与佛教的思想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劳动手抄报图片大全集(40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