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最著名古诗10首(22句精选句子)
杜甫最著名古诗10首
1、▲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
2、虽然题目写的是“月夜忆舍弟”,但是诗歌一开篇并没有直接呼应题目,而是勾勒出了一幅秋日萧瑟边塞的图景,也赋予了这首诗表达的现实基础。“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戍楼之上更鼓声声,路上已经没有行人,天空中传来一声雁鸣。
3、将自己的悲愤,化为关爱别人的力量,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气度。
4、安史之乱后,杜甫带着妻儿来到成都。在亲友帮助下,盖了一间小草堂,暂时安顿下来。
5、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当他假期去探望远在奉先的妻儿时,一进门便听到嚎啕大哭,才知道小儿子被饿死了。
7、孔子登东山是小鲁,登泰山是小天下。而杜甫登泰山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句充满豪情与壮志,成为千古佳句。
8、大历三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公安,年底又漂泊到湖南岳阳,这一段时间杜甫一直住在船上。由于生活困难,不但不能北归,还被迫更往南行。大历四年正月,由岳阳到潭州,又由潭州到衡州,复折回潭州。
9、既然无法避免,那就坦然面对潮涨潮落,花谢花开,在人生的后半场,留给自己一份从容,留给世界一抹美丽。
10、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11、一场战争,让一个国家彻底衰败,让黎民百姓流离失所,让无数家庭妻离子散,就是现在,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12、杜甫诗充分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千古不朽的诗句,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铭记。“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这是杜甫对祖国无比热爱的充分展示,这一点使他的诗具有很高的人民性。
13、昔日的长安城,灯火盈门,笙歌迭奏,如今却乱草丛生,破败不堪,这哪还是当初那个风华旖旎的盛唐?
1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5、天亮后,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气呵成。
16、千古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17、杜甫便是如此,他用生命写诗,一生饱经风霜,饥寒交迫,却留给后人最温暖的启示。
1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19、诗人登岳阳楼,触景生情,写下此诗。诗人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杜甫一生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诗的尾联通过描写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
20、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21、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