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原文(60句精选句子)

2023-10-04 11:09:57

王阳明心学原文

1、1472年宪宗成化八年壬辰夏历九月三十日亥时,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余姚县龙泉山附近瑞云楼。先生母亲怀胎14个月,在祖母岑氏"神仙驾祥云送子"的梦中,先生诞生。祖父竹轩翁给先生取名"云"。

2、王阳明心学的特点是经世致用,王阳明认为“通经致用,方为实学”,他一生的事功正是由学问生发而出,“体则根于道学,用则拟诸世务”,体用一元,知行合教导世人面对纷繁复杂的事物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遇事能做深思熟虑的考虑和进行淡定从容的应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王阳明的致良知学问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修炼。

3、1527年嘉靖六年丁亥,五十六岁,山阴。五月命兼都察院左都御史,征广西思恩、田州。九月,出征广西思恩、田州。出发前夜,天泉桥上证道,与钱德洪、王畿立善恶四句教法,谓"天泉证道"。十二月,抵达广西梧州,开府议事。十二月命兼任两广巡抚。

4、这是讲《大学》里的“絜矩之道”。你希望他人怎么对你,你就怎么对人。你不希望别人怎么对你,你就不要这样对人。

5、后来来了一位异人,说:“这孩子不能叫王云,他应该叫王守仁。”于是就给他改了名字。(王阳明心学原文)。

6、王阳明名言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7、随遇:王阳明经常引用的《中庸》里的一句话: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耳不自得焉。一个人无论处在怎样的境遇之中(富贵,贫穷,顺境,逆境),都能保持自在安详,自得其乐的心境,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事情,都要保持内心强大,都要做到不动心,保持内心的淡定,永远做自己心灵的主人和情绪的主宰者。而要有效控制心理,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就必须把事实与看法,真实情况与放大的障碍分离开,把我们的反应和行动,牢固地建立在事实本身而不是自己或他人的看法之上,要做到境随心转,而不是心随境转,让宁静于内,无敌于外。

8、阳明先生说:“只要念念不忘存天理,就是立志。能时刻不忘存天理,日子一久,心自然会在天理上凝聚,这就象道家所说的‘结圣胎’。天理的意念常存,能慢慢达到孟子讲的美、大、圣、神境界,也只是从这一意念存养扩充延伸而达到的。”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如树之根牙。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

9、1509年正德四年己巳,三十八岁,贵阳。受提学副使席书聘请主讲文明书院,始揭"知行合一"之旨。

10、阳明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

11、为什么这本书这么难读懂?因为信息量太大了!

12、讲王学,第三个要让人想到的便是“致良知”。“致良知”即是“彻根彻底不使一念不善潜伏胸中”的方法。

13、王阳明是心学的创始人,他的“谨独”也就是他的致良知思想,也即知善知恶,为善去恶,知行合一。慎独是在《大学》《中庸》中最早提出的,是指古代的一种修养方法,也即即使只有自己一个人在的地方也要注重自己的行为,严于自律,注重道德修养。二者共同处在于强调自身的自律性,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14、▲《明朝那些事儿》书中对王阳明先生生平做了一个精彩的介绍,笔者也是从此书中第一此接触先生

15、1510年正德五年庚午,三十九岁。刘瑾伏诛,三月,任江西庐陵知县,路过辰州、常州时教人静坐工夫。十一月入京,住大兴隆寺,和若水、黄绾(1477-15字宗贤、号久庵,浙江省黄岩县洞黄人,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订终日共学。十二月升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

16、1507年正德二年丁卯,三十六岁,南下赴谪,刘瑾派刺客追杀,至钱塘江,假言投江脱之,过武夷山,去南京看望时任南京吏部尚书的父亲。十二月回越城,正式收徐爱为首席大弟子。

17、译文:灾难没有比受到上天的功劳更大的,罪没有比掩护别人犯罪更大的,恶没有比偷袭别人下处更大的,辱没有比忘记自己的耻辱更大的.四者具备就都是祸。

18、出自王阳明《答罗整庵少宰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同属理学的范畴,他们都坚持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只是程朱理学认为天理独立于人体之外,若想找寻天理必须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才能有所成就,故程朱理学属于哲学派别中的客观唯心主义;而陆王心学则认为天理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必须通过反省自身,摒除欲望才能达到对天理的体悟,故属哲学派别中的主观唯心主义。

19、1503年弘治十六年癸亥,三十二岁。来杭州西湖疗养,劝归虎跑寺已闭关三年的得道高僧回乡孝母。

20、如是则要心体呈露,还是免不掉一番洗伐克治的功夫,所以阳明说:

21、作为中国广告界大佬、营销咨询公司华与华的创始人,华杉最让人熟知的,就是无数个国民级广告案例。

22、王阳明这样用意念代替“行”合理的方面,要人们树立一种信念,在刚开始意念活动时句依照"善"的原则去做,将不善和恶消灭在刚刚萌发的时候,这也叫“知行合一”。所以,对“知行合一”应该全面理解,这样才能正确评价。

23、过去曾有人说,如果让人行善,会使他的父母恼怒他,他的兄弟怨恨他,亲戚、朋友都厌恶他,这样的善行不做也罢;如果做了善事,父母都喜欢,兄弟都高兴,亲戚、朋友都尊敬并相信他,那为什么不去行善去成为君子呢?如果做了坏事父母都喜欢,兄弟也高兴,亲戚、朋友还都尊敬相信他,这样的坏事做做也无妨;如果做了坏事,让父母恼怒,让兄弟怨恨,让亲戚、朋友厌恶,为什么还要去做恶去当成小人呢?

24、王阳明名言七:“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25、第34集:一个世界首富还需要心灵食粮吗? 

26、王阳明于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

27、吾辈今日用功,只是要为善之心真切。此心真切,见善即迁,有过即改,方是真切功夫。

28、“当极静时,觉此心中虚无物,旁通无穷,如长空云气,流行无所止极。”——王阳明

29、这就是知行的本来面目,不曾有自我的私欲所隔断的。圣人教导人,必定要如此,才可以称之为知,不然的话,只是不曾知。这里是何等紧要切实的功夫啊!如今却非要固执的说知行要分为两个是什么用意?而我又说知行是一件事,又是什么用意呢?如果不懂得立言的主旨,只管说什么一个两个,又有什么用?

30、1524年嘉靖三年甲申,五十三岁。山阴。正月,门人日进,南大吉拜入门下。四月,服阕,朝中屡有荐者,有人以大礼见问,不答。八月中秋,宴门人于天泉桥,盛况空前。十月,南大吉续刻《传习录》,增五卷。

31、立志在阳明工夫论中实处于特殊的地位。立什么志呢?立“必为圣人之志”,即“志于道”,阳明在此指出了儒家成圣之学的终极目标,立志即是要明确地确立这一目标。在阳明那里,所谓立志,即是立为圣人之志,也就是“存天理”“致良知”之志。不立圣贤志,便不算得是立志。曾国藩也曾说,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人不为君子便为小人。而人本有圣贤之心,阳明先生龙场悟道言,“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孟子言“人人皆可成尧舜”,“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佛言,“人人皆具如来智慧德性”。因此,立志一定要从根上立,本上立,做人之本,就是做回真人,回复真性、本性。否则,便无有根本。一切劳苦无成。到头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立何志)

32、王阳明在贵阳北部修文县县城龙场镇龙场悟道之后,非常深切地了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种苦思后的彻悟。王阳明认为心灵态度决定行为方式、世界观点,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邻窃斧”。从此与朱熹学说分道扬镳,建立了心学体系大成的开端。

33、出自语录王阳明《答罗整庵少宰书》——否定是创新的原动力,王阳明格竹苦思圣人之道的失败,而格竹之法即圣人朱熹所传。圣人的话未必全对,庸常之语也有金言。虽主要讲治学,但于人生亦大有裨益!

34、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濬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是以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正目而视之,无他见也;倾耳而听之,无他闻也。如猫捕鼠,如鸡覆卵,精神心思,凝聚融结,而不复知有其他,然后此志常立,神气精明,义理昭著。

35、  王阳明的心学,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心即是理的人生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致良知的修养学说。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是心学的基本观点。王阳明认为人心是根本的问题,是产生善与恶的源头。任何外在的行动、事物都是受思想支配的,一切统一于心。针对当时社会言行不一的弊病,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说,纠正了朱熹先知后行的知行观。他认为知和行是不能够分离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总之,有知必有行,有行必有知。王阳明摸索的致良知的道路,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是“千古圣贤相传的一点真骨血”。良知人人都有,致良知就是让心回到“无善无恶”明洁的本真状态,是通过主体的意识规范自身的道德修养,从而提升自我的行为。致良知被称为王阳明心学的核心部分。从良知出发,人人皆是平等的,凡人也可以成为圣人。

36、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37、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

38、1487年成化二十三年丁未,十六岁,京师。先生感慨时事,屡次欲上书皇帝,被父龙山公止之。

39、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40、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41、王阳明名言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42、 听了先生的一番话,陆澄连连点头称是。王阳明继续说道:“我们现在在这里讨论学问,只不过是无中生有的功夫,如果想要求得真学问,就必须立志。立志用功犹如种树,开始生根发芽,然后逐步长出枝节和树叶,再结出花果。但是,刚种植时,只管栽培灌溉,不要想枝,不要想叶,不要想花,不要想果。空想有什么用?只要不忘记栽培浇灌的功夫,何愁没有枝叶和花果?刚开始做学问的时候也应当如此,立下志向,要朝此方向努力。”

43、讲及王学,最先联想到的是“良知”,“良知”到底是一件什么东西呢?

44、原文出自:王阳明《传习录》载,“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

45、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46、1520年正德十五年庚辰,四十九岁,在江西。王艮投门下,艮后创泰州学派。阳明自言在应付宦官刁难时全靠良知指引。十二月,武宗回驾入宫。

47、1476年成化十二年丙申,五岁,余姚,仍未开口说话。有神僧过而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竹轩翁为先生更名"守仁",即能说话,且能背诵竹轩翁所读之书。

48、1506年武宗正德元年丙寅,三十五岁,京师,徐爱拜师,未收。刘瑾擅权,二月,先生为南京言官戴铣上疏,下诏狱,廷杖贬谪贵州修文龙场驿驿丞。父王华明升暗降调任南京吏部尚书。家庭变故致夫人流产,后终身未再孕。

49、1523年癸未嘉靖二年,五十二岁,山阴。来从学者日众。南京刑部主事桂萼大礼议得宠。九月,改葬龙山公于天柱峰,郑太夫人于徐山。

50、所以说: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51、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52、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53、“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譬之弈焉,弈者,其事也;专心致志者,其心一也;以为鸿鸪将至(天鹅马上就要飞来了,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者,其心二也;惟弈秋之为听,其事专也;忠援弓缴而射之,其事分也。”

54、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55、平时虽号为士人,虽读圣贤书,其实何曾笃志于圣贤事业?往往从俗浮沉,与时俯仰,徇情纵欲,汩没而不能以自振,而有泯然与草木俱腐之耻。

56、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

57、1530年嘉靖九年庚寅,十一月魂归浙江绍兴洪溪(今兰亭),苍天为之哭泣。洪溪离越城三十里,为先生亲自选择。

58、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59、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等命题,受到后人的广泛推崇。严复、梁启超、孙中山、蒋介石等都是“阳明心学”的追随者。其学术思想在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影响。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画龙点睛是什么生肖(52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