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哲理名言(68句精选句子)

2023-10-04 11:05:08

王阳明哲理名言

1、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2、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3、读书的目的在于发现我们的本心,就是“致良知”,而不在于记住一个词,一句话。不在于如何去记住书本,而在于如何用书本上的道理启发自我。

4、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5、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起家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朱宸濠之乱,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凭借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

6、“自暴者不可有信也,自弃者不可有为也。言非礼义,谓打用子自暴;吾不多不能居仁由义,谓打用子自弃也”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生过之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学他)的人,不能和生过之去自出有价值的用小孩到业。说事吃样诋毁礼义,这将和外学自己戕害自己;自后他是为不能守仁那天义,这将和外学自己抛弃自己。王守仁,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人称之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为三不朽。余秋雨称之为历史上策一个真正有文化的军事家。

7、我们自己以为懂得了一个很好的道理,但却未能付诸行动。王阳明认为,原因只有一个,你只是知道了这个道理,却并未真正用“心”去体悟它。

8、有益者不为,无益者为之,所以苦其劳而不见成功。薛瑄

9、阐析:《周易》有云,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天地运转不息,为人不断前进,靠的就是“谦”之道。

10、10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区区剪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

11、王阳明名言七:“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12、人须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13、王阳明名言八:“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14、以言语谤人,其谤浅;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15、出自王阳明《答罗整庵少宰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同属理学的范畴,他们都坚持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只是程朱理学认为天理独立于人体之外,若想找寻天理必须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才能有所成就,故程朱理学属于哲学派别中的客观唯心主义;而陆王心学则认为天理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必须通过反省自身,摒除欲望才能达到对天理的体悟,故属哲学派别中的主观唯心主义。

16、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17、回复4收看:色难.........你敢看吗?

18、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王阳明

19、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20、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1、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22、发言须句句有着落方好。人于忙处,言或妄发,所以有悔。薛瑄

23、这句话也表明儒道佛存在融合的趋势,此句说得很好。儒学说到底就是这个一生万物,而万物又同归于一。这个一看似简单,实际却又最难。因为理解透这个不仅需要在理论上分析透彻(看懂浩瀚的儒学著作可不简单,其中包括了经、史、子、集等各个方面),而且在自己的实行中也要遵行这一天理,这又显得难上加难了。

24、当今社会,作为医者是极其难的既要入世:有医者仁心的本心,有普救苍生的情怀又要出世:不被普罗大众各种情绪干扰的职业精神,不被功名利禄诱入歧途的定力可谓非圣贤不可为医医者仁心。笔者。。

25、博学只是事事存此天理,笃行只是学之不已之意。

26、出自王阳明《传习录》,这也是对心学最恰当的阐述,王阳明所表达的确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思想。他没有说“同归于无”,如果这样说,那就是一种西方的思想。他是说“同归于寂”,“寂”不是“无”,而是在没有交感时处在一种寂静的状态,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有个概念叫“寂感”。

27、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

28、译文:唯有天下的至诚,方能确立天下的大本。

29、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30、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31、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地灵则人杰,人之无良,亦足以为山川之羞!

32、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33、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

34、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 ——王阳明 《传习录》

35、阐析:《周易》有云,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天地运转不息,为人不断前进,靠的就是“谦”之道。

36、古语云,“欲速则不达”,学习知识也一样,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去专研与打磨。

37、解析:有位朋友问王阳明:“读书而硬记不住,该怎么办呢?”;王阳明回答说:“只要理解了,为什么非要记住?要知道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本体光明。若仅求记住,就不能理解;若只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体光明。”;王阳明说,读书的目的在于发明我们的本心,就是“致良知”,而不在于记住一个词,一句话。不在于如何去记住书本,而在于如何用书本上的道理启发自我。

38、12:这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些障蔽,兢兢业业,亹亹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学。

39、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他一生文治武功俱称于世,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被誉为“真三不朽”者,他的心学对明后期哲学与文艺影响巨大,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而且传播中外。

40、江逆飞,海立起,天风刮海见海底,涌作银涛劈天驶。

41、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人若复得他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

42、心外无物,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

43、王守仁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王守仁的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44、▲《明朝那些事儿》书中对王阳明先生生平做了一个精彩的介绍,笔者也是从此书中第一此接触先生

45、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产生了天和地,造就了鬼神和帝王,所有一切都由它产生,任何事物都不可与它相比。人若能彻底恢复良知,无一丝缺陷,自然就会手舞足蹈,不知道天地间还有什么乐趣可以取代它?

46、▲阳明授学图,阳明先生的心学发扬广大跟他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分不开关系

47、大批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48、第立志。就是要打定主意,下定做圣贤的决心;第勤学。做圣贤必须勤奋,努力学习知识和提升品德;第改过。有错就要改,绝不姑息;第责善。也就是在朋友之间要以责备的方式劝善。

49、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别号阳明。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50、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51、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

52、君子之酬酢万变,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调停,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

53、明明是上觉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也不关乎着也外下苍生或者仁义道德,只是单纯开去是能忠于一个人,以以立失水于这种忠心成为了一种习惯,甚以立失水是自己天实对能说的多有然由,存在于这个会物上的唯一意义。人为自己考虑是着也外性,人不为己着也外诛开去是能灭么也外孩蓝国然才着有的人心起可以为了另一个人将开自己完全舍去,这究竟是为什么眼立?不是为一己私也外,不是为着也外下苍生,不是为会物俗礼法,不是为道德准则恐怕只能是成只为感情了吧。所有多有然性解释不了的就去上觉是人性中最为光辉的。对于生命科学,只有尽力,没有完美,一份职业,一条路,只有走过了才理解路上的艰辛。医者仁心,仁心仁术,理想、信念、责任、我们一直在心。----《外科风云》

54、▲王阳明的心学智慧,一代大儒,受万世敬仰。

55、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恻怛之心。

56、王阳明先生晚年始终再强调一句话,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纪录片项目叫“事上练”百发展基金扶持作品他说品人须再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做事是最靠谱的修炼,人应该通过经历各种事情磨炼自己,在过程中调伏自己的心,耐住自己的性,才能立足沉稳,才能达到无论是动还是静都能保持心中沉淀的境界。五百多年过去了

57、夫美质难得而易坏,至道难闻而易失,盛年难遇而易过,习俗难革而易流。

58、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寅。

59、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60、保持自己的志向,就如同心脏在疼痛,注意力都被这种疼痛吸引了,哪里有空闲说无意义的话和管无意义的事。

61、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62、 王阳明在给儿子的家书中说,“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心是根本,心就像果实的蒂,蒂要是坏了,结出的果子肯定不会成熟反而坠落。

63、第二层:“圣人”就在我们心中,人要成为圣人,必须反求诸己,向本心里致良知,寻求万事万物之理;

64、阐析:无论圣人还是愚夫,良知良能人人皆有。所不同的是,圣人只是保全它而不让它遭受任何蒙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良知自然常存,这也是修习。人人皆可学之。

65、一个政府,不得人心到如此境界,也算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朵奇葩。

66、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67、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家长赞美老师的优美句子(53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