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谭嗣同简介(50句精选句子)
潼关谭嗣同简介
1、怎么能不激动呢?“三秦镇钥”“四镇咽喉”,这个山腰险要处的关隘,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来是有志男儿渴望抛洒热血的地方!从东汉到现在,它经历了多少个春和夏,多少个秋与冬?又见证了古往今来多少兴亡事,百姓苍生多少甘与苦?
2、统编版语文七八九年级上下册微课视频(合集)(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
3、原文: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4、此诗首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全诗豪迈奔放,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
5、《潼关》是清朝谭嗣同所作。透过少年谭嗣同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我们仿佛听到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潼关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潼关的形势非常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连城;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
6、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渴望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7、诗人立马城关,眼见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奔腾怒吼而来,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而那连绵不断的山峰,在关东并不怎样惹眼,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一座座争奇斗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
8、由于网络原因,“往期回顾”分板块呈现,最近一期“课外美文”及之后内容在6月16日《窗子以外》之后,如有需要,敬请查阅。
9、对于死,诗人谭嗣同早有准备。当政变发生时,同志们曾再三苦劝他避居日本使馆,他断然拒绝,正是由于他抱定了必死的决心,所以才能处变不惊,视死如归。
10、接下来的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同时将写景与言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融进了诗人要求冲破约束的奔放情怀,是自我性格含蓄而又生动的描绘。这里的诗人即高山、大河,高山、大河即是诗人。因为诗人已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束”“不解平”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11、千年的高云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阵阵秋风吹散了“得得”的马蹄声。
12、1884年,谭嗣同20岁,别家游历直隶(今河北)、甘肃、新疆、陕西、河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山东、山西等省,观察风土,结交名士。他仰慕那些锄强济弱的草莽英雄,曾和当时北京的一个“义侠”大刀王五结交,二人成为生死不渝的挚友。
13、 为国捐躯,不只是在战场上才有。那些为使祖国富强起来和恶势力斗争的义士,同样表现了视死如归的精神。清朝末年,发生过一次不成功的改革运动,叫戊戌变法。谭嗣同等六君子就是为变法而死的义士。
14、(课课练)部编版语文七——九年级上下册汇总
15、谭嗣同生前最后一首诗《狱中题壁》,用煤渣写在监狱的墙壁之上。
16、诗的前两句借汉朝张俭、杜根的故事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继续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临死前却想着别人,想着维新大业,这是何等宽广的胸怀,何等大义的情怀!
17、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象春色那样使人发狂。
18、此诗是诗人十八岁时所作,为光绪八年(1882)。此年春,诗人从浏阳起身,往其父亲谭继洵任职地甘肃兰州。途经潼关,诗人被眼前雄伟壮丽的景色所深深吸引,由衷写出了这首赞美之诗。
19、“忍死须臾待杜根”,是用东汉诤臣义士的故事,微言大义。通过运用张俭的典故,以邓太后影射慈禧,事体如出一辙,既有对镇压变法志士残暴行径的痛斥,也有对变法者东山再起的深情希冀。这一句主要是说,戊戌维新运动虽然眼下遭到重创,但作为锐意除旧布新的志士仁人,应该志存高远,忍死求生。等待时机,以期再展宏图。
20、是的,十八岁这年,他终于能够离家远行,而且是去他心心念的大西方,去感受西北黄土的苍凉,去感受西北朔风的凛冽。
21、诗的首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紧接着,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马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进一步渲染出潼关一带独具的氛围,而且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
22、忍死:装死。须臾:不长的时间。杜根:东汉末年定陵人,汉安帝时邓太后摄政、宦官专权,其上书要求太后还政,太后大怒,命人以袋装之而摔死,行刑者慕杜根为人,不用力,欲待其出宫而释之。太后疑,派人查之,见杜根眼中生蛆,乃信其死。杜根终得以脱。事见《后汉书·杜根传》。
23、下面这首诗是1893年谭29岁时在家乡湖南除夕夜所写。作者一心想为强国救民做一些事情,但是朝廷越来越腐朽,报国无门,而且自己的维新思想又得不到父亲的理解支持,孤独和愤慨之情难以自已,忍不住诉诸笔端。
24、 █ 《一诗一导读》陈殿嘉主编(主讲)简介
25、 ▊ 李杜欧苏皆崇拜,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6、2021-2022部编版七八九年级上下册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汇总
27、康有为、梁启超避往海外。许多人劝谭尽快离开,但他却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来”,决心留下来营救光绪帝。
28、谭嗣同的心澎湃万千,十八岁的他,策马而上,站在高高的关隘上极目远眺,这里的水是这般的壮美!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翻腾着浪头,向东奔入了辽阔的平原,一下又一下冲击着河岸,这里的山是这样的壮丽!群山蜿蜒西去,一更比一峰高,这里的山水,天地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束缚!
29、《潼关》是清代谭嗣同14岁时写的诗,该诗是七言绝句。当时他随父亲到甘肃上任,途经过陕西潼关,被北方特有的壮阔风景所震撼,写下此诗。
30、诗人在这首诗中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扩张式的、外拓型的心态。这是一种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所急需的新型人才应有的精神状态。它昭示了诗人短促而轰轰烈烈的一生,即将就此展开。
31、诗人在这首诗中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扩张式的、外拓型的心态。这是一种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所急需的新型人才应有的精神状态。它昭示了诗人短促而轰轰烈烈的一生,即将就此展开。
32、簇,簇拥,写出了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表现了潼关城高耸入云,巍峨壮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
33、
34、 公元1882年秋,十七岁的谭嗣同,从湖南故乡赴甘肃父亲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
35、A.第一句,诗人骑山登马,乘兴前进,赋予云以人的动作,高云簇拥,古城高度自现。
36、此诗首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全诗豪迈奔放,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
37、谭嗣同(1810—1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38、D.末句写秦岭山脉入潼关之态势,不侧重说其桀骜不驯、勇往直前,而侧重说其巍峨险峻、连绵起伏,再也不知何谓平坦。
39、从很久远的时候这座城就被云簇拥着,秋天吹来把马蹄声都淹没了。
40、②赋予云以人的动作“簇拥”,赋予河流以人的情感“嫌弃拘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北方山水的壮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41、诗的首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紧接着,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马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进一步渲染出潼关一带独具的氛围,而且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对于久处书斋的文弱书生来说,萧瑟秋风也许是惹人伤感的凄凉之物,但对胸怀大志,亦文亦武的诗人来说,秋风中那矫健的马蹄声却更能催动豪情。他在壮阔的天地间策马驰骋,感到欣喜,感到痛快,感到精神上的极大的自由。
42、接下来的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同时将写景与言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融进了诗人要求冲破约束的奔放情怀,是自我性格含蓄而又生动的描绘。
43、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44、潼关(tóngguān):关名。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为古代东西往来的要隘。
45、B.第二句,秋风猎猎,呼啸而至,吹散了细碎的马蹄声,显示出了孤城的寂寥与辽远。
46、接下来的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同时将写景与言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融进了诗人要求冲破约束的奔放情怀,是自我性格含蓄而又生动的描绘。这里的诗人即高山、大河,高山、大河即是诗人。因为诗人已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束”“不解平”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47、滔滔的黄河与辽阔的原野还嫌不够舒展,从华山进入潼关后更不知什么是平坦。
48、自然,所谓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全是黄河、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
49、他的“仁学”就是阐述“以心渡一切苦恼众生”的问题。首先他把精神本体“仁”——“心”提到世界本原的地位,并且强调“通”(即平等)是“仁”的最本质,最重要的特征,认为“仁为天地万物之源”,仁“通天地万物人我为一身“如电线四达,无远弗属”,这同以太能传光、电、磁的作用是一样的。他的“仁为天地万物之源”的唯心主义哲学,是借用“以太”而展开的。他说“以太”是一种目不得而色,耳方得而声,口鼻不得而臭的东西。宇宙由它所立,所生,“众生”由它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