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名字(64句精选句子)

2023-06-19 12:32:50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名字

1、(故事)方吾子曰:“吾闻之古礼:‘行不与同服者同车,不与同族者共家。’而况君人者乃借其权而外其势乎!”

2、诺诺:答应的声音。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样子。《韩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3、信寄到燕国,丞相读来读去,对“举烛”二字,百思不得其解。然而堂堂燕国丞相,又没脸面去向别人请教。只好自作聪明胡乱解释一通,说:“楚人之才的确高深莫测,

4、(不从实际出发思考问题,而以主观臆断,就像郑县人一样自以为是,碰到一点自认为的反常,就以为别人在欺骗他,不以事实本身为依据的判断是不可靠和愚蠢的。)

5、(故事)一曰:申子曰:“慎而言也,人且知女;慎而行也,人且随女。而有知见也,人且匿女;而无知见也,人且意女。女有知也,人且臧女;女无知也,人且行女。

6、(警察审讯技术,要把当事人、利害相关人都隔离起来,不要让他们通口供,同时把得到的说辞反过来说给另一方听,这样能得出实情。)

7、(故事)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对曰:“最患社鼠矣。”公曰:“何患社鼠哉?”对曰:“君亦见夫为社者乎?树木而涂之,鼠穿其间,掘穴托其中。熏之,则恐焚木;灌之,则恐涂阤。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今人君之左右,出则为势重而收利于民,入则比周而蔽恶于君。内间主之情以告外,外内为重,诸臣百吏以为富。吏不诛,则乱法;诛之,则君不安。据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8、出处《韩非子》卷十三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1 2

9、(高考)2020高考语文真题汇总(14篇推文)

10、出处《韩非子》卷十三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5 

11、豕韦。《大宗师》、《知北游》、《外物》三篇有狶韦氏,《释文》引李颐说为豕韦。豕韦为五伯之殷之霸主

12、(故事)齐人有谓齐王曰:“河伯,大神也。王何不试与之遇乎?臣请使王遇之。”乃为坛场大水之上,而与王立之焉。有间,大鱼动,因曰:“此河伯。”

13、象蚕吃桑叶那样一步步侵占,象鲸吞食那样一下子吞并。比喻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别国的领土。《韩非子·存韩》:“诸侯可蚕食而尽,赵氏可得与敌矣。”

14、(不言人之恶对统治者不利,但人们是不愿言人之恶的,这是人性,统治者要有保护机制和奖惩机制才能引导大家检举揭发。)

15、酒都发酸了,他感到很奇怪,于是去问他所熟识的邻居长者杨倩。杨倩说:“你家的狗很凶猛吧?”卖酒的说:“狗凶猛,为什么酒就卖不出去呢?”

16、庞葱说:“大街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邯郸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毁谤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

17、黄帝使知、离朱、喫诟、象罔索玄珠,象罔得之。

18、以上人名中,肩吾在《庄子》中出现4次,3次在内篇,一次在“述庄派”的《田子方》篇。其中《大宗师》论道,有“肩吾得之,以处太山”之语,《释文》云:“司马云山神,不死,至孔子时”,成玄英疏云:“得道,处东岳,为太山之神。”但《田子方》的肩吾问道于孙叔敖,地位和修养看上去都低于作为楚国贤大夫的后者,成疏云:“肩吾,楚之隐者也。”《逍遥游》和《应帝王》中的肩吾地位也不高,是人是神难以分辨。或许到了较晚的《田子方》,这里的肩吾已经是以神灵肩吾取名的楚人,南朝庾肩吾只是从其后而已。

19、(故事)吴起,卫左氏中人也,使其妻织组而幅狭于度。吴子使更之,其妻曰:“诺。”及成,复度之,果不中度。吴子大怒。其妻对曰:“吾始经之而不可更也。”吴子出之。其妻请其兄而索入。其兄曰:“吴子,为法者也。其为法也,且欲以与万乘致功,必先践之妻妾,然后行之,子毋几索入矣。”其妻之弟又重于卫君,乃因以卫君之重请吴子。吴子不听,遂去卫而入荆也。

20、《庄子》中的寓名,连同上文提及的在内,笔者也进行了初步统计,见下表3:

21、(故事)郑县人有得车轭者,而不知其名,问人曰:“此何种也?”对曰:“此车轭也。”俄又复得问人曰:“此是何种也?”对曰:“此车轭也。”问者大怒曰:“曩者曰车轭,今又曰车轭,是何众也?此女欺我也!”遂与之斗。

22、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而狗迓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23、    尽管官府的采金禁令非常严厉,抓到了偷采金砂者,立即在“市街分尸示众”。禁令下达后,被处以极刑的人不计其数,尸体抛弃于水中,水为之阻塞不流。可是,仍制止不了继续有人违法采金。

24、魏王又送给楚王一个绝色的美人,楚王的心很快就被魏美人迷住了。楚王的夫人郑袖,内心非常嫉妒,对外却表现出比楚王还要喜欢她,珠光宝气的衣服珍玩,一切都让魏女挑选,然后送给她。郑袖的这些假象,完全蒙蔽了楚王,楚王对郑袖说:“夫人知道我喜欢新来的美人,你能顺承王意、爱王之所爱,喜爱她却甚于我了,这是孝子赡养父母,忠臣侍奉君王的行为啊!”

25、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而狗迓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26、(进说很难啊,不能让人下不来台,不能让领导恼羞成怒。)

27、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8、象箸:象牙筷子;玉杯:犀玉杯子。形容生活奢侈。《韩非子·喻老》:“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

29、(故事)鲁哀公问于孔子曰:“鄙谚曰:‘莫众而迷。’今寡人举事,与群臣虑之,而国愈乱,其故何也?”孔子对曰:“明主之问臣,一人知之,一人不知也;如是者,明主在上,群臣直议于下。今群臣无不一辞同轨乎季孙者,举鲁国尽化为君虽问境内之人,犹之人,不免于乱也。”

30、(点评)夫听所信之言而子父为人僇,此不参之患也。

31、(点评)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是以刑罚不必,则禁令不行。

32、(点评)故以有余补不足、以长续短之谓明主。

33、  卫女听信了父亲的话,便私下积聚钱财。她的婆母毕竟更为老练,很快就掌握了卫女私下聚敛钱财的证据。虽然婆母也知道这类事情是一种普遍现象,只是觉得卫女积的太多了,因而把她赶回娘家。

34、无庄,《释文》云:“无庄饰也。”成玄英疏云:“古之美人。为闻道故,不复庄饰,而自忘其美色也。”据梁,《释文》云:“强梁也。”成疏云:“古之多力人。为闻道守雌,故不勇其力也。”

35、(众口一词是不正常的,要警惕,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又是盲目从众的,不仔细分析会上当的。)

36、战国鲁穆公时,公孙仪做了鲁国丞相。他特别喜欢吃鱼,一国上下能够接近他的人,都争相买来一筐筐活蹦乱跳的应时鲜鱼进献给他。但是,公孙先生一概拒收。他的门徒有些不解,规劝他说:“先生特别喜欢吃鱼,又不肯接受别人的馈赠,这是为什么呢?”

37、(故事)一曰:司城子罕谓宋君曰:“庆赏赐予者,民之所好也,君自行之;诛罚杀戮者,民之所恶也,臣请当之。”于是戮细民而诛大臣,君曰:“与子罕议之。”居期年,民知杀生之命制于子罕也,故一国归焉。故子罕劫宋君而夺其政,法不能禁也。故曰:“子罕为出彘,而田成常为圃池也。”令王良、造父共车,人操一边辔而入门闾,驾必败而道不至也。令田连、成窍共琴,人抚一弦而挥,则音必败、曲不遂矣。

38、(故事)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功食禄于宋邦。列子闻之曰:“使天地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

39、(故事)李克治中山,苦陉令上计而入多。李克曰:“语言辨,听之说,不度于义,谓之窕言。无山林泽谷之利而入多者,谓之窕货。君子不听窕言,不受窕货。子姑免矣。”

40、(35)《楚辞》卷五《远游》,四部丛刊景明翻宋本。

41、这个故事主要说的是两个卖矛和盾的人,一个说自己的矛无论怎样的盾都戳得破,一个说自己的盾无论怎样的矛都戳不破,后来一个人让他们两个人的矛盾碰一下,他们两人却窘迫地话也说不出。所以在表达观点的时候一定要是有逻辑的、通顺的。

42、司马云支离,形体不全貌。疏,其名也。按下有“支离其形”句,故旧解如此。然汉有复姓支离,见《广韵》五支,注“庄子书《至乐》篇有支离叔,《列御寇》篇有支离益”。则支离疏自是人姓名,借以寓形体不全之意,正犹汤广大、棘狭小矣。

43、第三段为主要内容包括故事和点评,若干故事有多个版本。

44、上文中的庆忌、被衣,反映出古人以神话或传说取名的现象。不过在先秦典籍中,有些情况更加复杂,即人与神灵纠缠不分,恍惚难辨。这往往源于古史神话及其层累本身难以厘清,历史上又长期存在整合信仰体系和理性化解读古史两种相反的思潮,故而古人会在先民的神话视角中变成神,神也可能因为后人的求实解读而牵合为人。见于《吕氏春秋·察传》和《韩非子·外储说》的“夔一足”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证:

45、焚烧树木林,猎取禽兽。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久打算。《韩非子·难一》:“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

46、(故事)兹郑子引辇上高梁而不能支。兹郑踞辕而歌,前者止,后者趋,辇乃上。使兹郑无术以致人,则身虽绝力至死,辇犹不上也。

47、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庞葱又说:“如果增加到三个人呢,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

48、(故事)一曰:延陵卓子乘苍龙与翟文之乘,前则有错饰,后则有利策,进则引之,退则策之。马前不得进,后不得退,遂避而逸,因下抽刀而刎其脚。造父见之,泣,终日不食,因仰天而叹曰:“策,所以进之也,错饰在前;引,所以退之也,利在后。今人主以其清洁也进之,以其不适左右也退之;以其公正也誉之,以其不听从也废之。民惧,中立而不知所由,此圣人之所为泣也。”

49、其中的《孤愤》论述的是韩非子自己的愤慨;《说难》是对君主心理的分析,表现劝君之路的艰难;《奸劫弑臣》的前半部是论述惩治贪官污吏的具体做法,后半部就是反对儒学倡导法家的治国之道;《显学》是韩非子法治思想的代表之作,也是中国古代之学思想的主要史料来源,还有《五蠹》,五蠹指的是扰乱君王法治的五种人,韩非子认为应该除掉他们。韩非子认为为学者、言议者、带剑者、患御者、工商买卖者等就是五蠹中的蛀虫。

50、(点评)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51、卫女听信了父亲的话,便私下积聚钱财。她的婆母毕竟更为老练,很快就掌握了卫女私下聚敛钱财的证据。虽然婆母也知道这类事情是一种普遍现象,只是觉得卫女积的太多了,因而把她赶回娘家。

52、(故事)三虱相与讼。一虱过之,曰:“讼者奚说?”三虱曰:“争肥饶之地。”一虱曰:“若亦不患腊之至而茅之燥耳,若又奚患于是?”乃相与聚嘬其母而食之。彘臞,人乃弗杀。

53、成语自相矛盾就是出自韩非子,矛和盾是古代打仗的武器,一个用来攻击,一个用来抵御。楚国有个商人,不仅卖矛还卖盾。当时他对着路人说:我的盾啊刀枪不入,最尖锐的盾都刺不穿它,然后又说他的矛尖锐得可以刺穿所有东西,结果就被人说拿你的矛刺你的盾,商人立马没声音了。

54、出处《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11 

55、出处《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16 

56、(点评)有度难而无度易也。有常仪的,则羿、蒙以五寸为巧;无常仪的,则以妄发而中秋毫为拙。故无度而应之,则辩士繁说;设度而持之,虽知者犹畏失也不敢妄言。今人主听说,不应之以度而说其辩;不度以功,誉其行而不入关。此人主所以长欺,而说者所以长养也。

57、(21)《山木》之王子庆忌居卫。俞樾《人名考》以为周王之子仕卫者。但有些学者以为王子庆忌即吴公子庆忌,如唐明松《人名辨析三则》,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2期,页88至唐文引《吴越春秋》要离刺庆忌故事“遂如卫,求见庆忌”,以为吴公子庆忌居卫。

58、(故事)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59、另一些则可能本自已有的神话传说,如《大宗师》篇论得道之法,便列举了一批将哲学概念拟人化而形成的人物形象,说这方法是从他们那里听来:

60、(点评)使造父而不能御,虽尽力劳身助之推车,马犹不肯行也。今身使佚,且寄载,有德于人者,有术而御之也。故国者,君之车也;势者,君之马也。无术以御之,身虽劳,犹不免乱;有术以御之,身处佚乐之地,又致帝王之功也。

61、庞公和魏王的故事:庞公先问魏王如果有一个或者是两个人跑来跟他报告说大街上有老虎,魏王信不信?魏王说一两个人不足为信,但是庞公问如果是三个人呢?魏王说三个人则十分可信。后来庞公走后,有很多人向魏王说庞公的坏话,魏王便相信了,从此不再召见庞公,由此可见谣言的可怕。

62、(一个小孩子简单去实践一下就能得出的真相,何必智者苦坐冥想还不一定对,实践是更容易而更可靠的。)

63、(叔孙不仔细调查就杀儿子,不对;感情冲动时应该不要去行动,很可能会做错,冲动是魔鬼;过于信任一人,很可能受蒙蔽。)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吾将上下而求索类似的诗句(32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