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52句精选句子)

2023-09-30 09:25:50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

1、在孩子们面前的生活道路也许不是那么的顺畅,但我想,我们老师可以把爱的雨露洒进每个孩子的心田,做孩子前进道路上的铺路石。

2、杜威的从做中学是涉及一切活动,它包括使用各种中介的材料、用具以及使用各种有意识的用以获得结果的各种技巧,他涉及各种工具和材料去进行的表现和建造一切形式的艺术活动和手工活动,只要它们包括为了达到目的的有意识的或深思熟虑的努力它们还包括要动手的科学研究,对研究材料的收集、对器具的管理、工作进行中和记录实验情况所需的活动程序。

3、在学习新课程理念,开发校本课程,研究智慧教学的今天,我们再回头品位陶行知先生的话,是预见?还是巧合?在震撼的同时,我想更多还是思考和学习。在学习中领悟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在学习中整合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学习中进行自我提高。陶行知教育名著读后感2“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奉行的格言。陶先生不仅热爱儿童,热爱青少年,而且热爱教育、热爱科学、热爱真理、热爱祖国人民、热爱全人类。“爱”是陶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是教师工作的基石,一名教师做不到爱学生,那他是无法完成教学工作的,是无法立足于三尺讲台的。爱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没有爱心便没有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教师,我很自豪能像陶先生一样在人生的道路上用自己无尽的爱为孩子们的世界添抹一蔟缤纷。现将我读后的感受汇报如下:

4、又比如“行动”一词经常使用,从另一维度定义了“生活教育”。陶行知早年提倡“教学合一”,几年之后他把这一提法又调整为“教学做合一”,而且把“做”放在突出的位置。他在谈“追求真理”时生动地阐述:“为教育而教育,不许行动的教育,乃是加重国难的教育,而不是解决国难的教育。”(《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第163页)他还以比喻的形式,强调“行动”的首要意义:“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教育的新生》,第130页)从宏观上看,当代中国的教育有多少机会真正地走向“生活”呢?课本知识、课堂知识、反复练习的知识,有没有跟“行动”相结合呢?从中观上看,我们的校园有自身沸腾的生活吗?是不是“静止”太多了,而“行动”太少了?从微观上看,我们的课堂,除了教与学,有多少环节是在“做”中教、“做”中学的呢?当然,如今在新一波的新课程改革中,活动性课程已经写进了“标准”之中。课程的“活动性”,无疑就包含在陶行知所强调的“行动”之中。但愿,陶行知的理想在今天能够得到真正的实现。

5、“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老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实际生活是我们的指南针,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的解决。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使它们任意飞翔。陶先生形象的把传统教育比喻为吃人的教育。例如有一则漫画这么形容的:第一幅图为学校开学了,学生带着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等各种形状的脑袋进入学校,而另一幅图是他们毕业后,一个个带着圆形的脑袋从学校走出来。这个漫画形象的表现了传统教育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以传授知识为已任,学生以接受知识、应付考试为追求的目标。

6、陶行知先生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老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老师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因为老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热心的先生固然想将他的所有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把天地间折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在学校里获得一种学习能力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有了这种能力,即使离开了老师,离开了课堂,他们照样能获取知识。

7、上周末,读了学校发的《新教育》上关于陶行知的教育小故事,说实话。我只是粗略地浏览下,就以感慨颇多。(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

8、教育孩子做勇敢的人。歌德说过:“你若失去了勇敢——你就把一切都失掉了。”因此,做一个勇敢的人是孩子成长的需要。我们要教会孩子在错误面前,勇于承认,积累经验;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树立必胜的信心,并且寻找战胜困难的途径,把握做事的具体步骤,最终体验成功的快乐。(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

9、我认为,教育者的责任在于贯彻d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行素质教育,关注家庭贫困学生,让每个孩子在校园里健康成长;教育管理部门的责任在于依据实际制定教育发展规划,督促督查各级各类学校依法依规办学;教育管理者的责任在于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谋划学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领学生成长;教师的责任在于教书育人,指导孩子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和健康品格,为孩子幸福一生奠定基础。

10、读了陶行知先生的这一席话,让我对他的教育名言“生活既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他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让人为之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

11、其中陶爷爷的生活教育论,让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让学生读死书,让他们以考试分数为目的,以分数来分学生的好坏。陶爷爷形象的把传统教育比喻为吃人的教育。例如有一则漫画这么形容的。一幅图:学校开学了,学生带着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等等各种形状的脑袋进入学校。另一幅图:他们毕业后,一个个带着圆形的脑袋从学校走出来。这个漫画形象的表现了传统教育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以传受知识为已任,学生以接受知识,应付考试为追求的目标生活教育他则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这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课标中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多么的重要。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蔼发展。

12、他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陶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社会即教育,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使它们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陶先生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脱离实践的知识是虚的,不实用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提倡生活化、人文化,也正是陶老先生的理念,学习离不开生活,学习就在生活之中,学生活中的问题,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所努力做到的。

13、毛泽东称陶行知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我对这儿的“伟大”两字的理解是:平凡中见伟大。称陶先生为平民教育家更合适更让人感到亲切也符合先生之秉性。读了几篇文章后我更感到先生的文风朴实言词恳切说明道理。我在心里默默说道:先生您说的对我非常赞同您的观点。

14、在学习新课程理念,研究有效教学的今天,我们再回头品位陶行知先生的话,是预见?还是巧合?在震撼的同时,我想还是思考和学习。在学习中领悟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在学习中整合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学习中进行自我提高。现谈谈自己对“生活既教育”的理解和感受:

15、在办公室处理学生,可以适当严格一些,当然,也不是冲着学生发火,可以让他先反思一会儿,想一想为什么老师要处理自己。

16、先生指出,“一个学校要想有美满的生活,必须和知识的泉源通根水管,使得新知识可以源源而来”。我觉得这是办一所活学校的关键所在。要使学校充满活力,不断更新的知识是第一动力。我们身处信息大爆炸时代,仅靠书本知识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是不够的。还要多拓展资源,借助各种渠道充实教育载体,这就需要老师首先做好甄别。选择有意义、益身心的资源,摈弃糟粕、消沉的内容,为孩子准备好一道道精神大餐。

17、“个人学习不如集体学习,偶尔学习不如常常学习”。我们常说,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集体学习中才能集思广益,互相取长补短,交流学习,碰撞后出思维的火花。学习最忌“一曝十寒”,记起学一阵子,过后忘得一干二净;“学贵有恒”嘛!唯有坚持不懈,才能诲人不倦。

18、通过《陶行知教育名篇》的学习。我终于找回了丢失的教育初心。也就是我们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的意义。

19、 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永远牢记陶先生的教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20、陶行知先生是一位毕生致力于教育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在教育方面作出了非常可贵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独特精深的“教学做合一”理念。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先生用种田、游泳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游泳是在水里做的,便须在水里学,在水里教。在他看来,“教学做合一”既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

21、陶行知教育思想主要涉及大众教育和生活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提倡教育民主平等认为教育是快乐之事教育从生活中来又回归生活。这些教育思想在西方社会已饯行整一个世纪而我们呢?陶行知在七十多年前就提出这些观点我们现在还只是津津乐道在民主的幌子下拉皮拉锯把教育做的越来越累人越来越只有貌似的快乐。想想真可怕不知陶先生在天之灵是如何看待现今的教育。

22、当通过一段段短小却精辟的文字去了解陶老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这些他所创立的教育理论时,不禁深深地佩服这位教育大家的远见与深刻。“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他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

23、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过去那种在学校里十几年所学到的知识毕业后受用一辈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教师要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不断地充电、加油、完善、更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这也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24、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的,比什么伟人还大。”在他的概念里,作为老师一定要学会尊重学生的性格以及想法。当然,尊重绝非放纵,更不是任凭他自生自灭。在老师对于学生的爱中,应当也是有”严“的成分存在。只有学会尊重学生,才能够找到最合适的教育方式,从而用最好的方法来扶持学生。当发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的时候,老师不应该过分指责他们,应该及时地送上关心与指引,争取让学生接受我们的爱,并且顺利找到正确前行的路。

25、我们发现目前的英语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学习英语习惯性差,对学习英语缺乏兴趣,整体英语水平偏低。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英语教育只盯在几本教材上,远离了生活的源泉,使教学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凝固了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

26、改革创新:锐意革新,创新形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家首要具备改革创新精神,针对教育教学实际,大胆改革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形式。

27、重视教育的“逐步成长性”特点,为学生营造“正确合理的”生活。

28、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需要活的教师: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活的方法:教学做合学的发自我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做学就怎样做。

29、“假使我们给孩子自由行动,我相信千百孩子之中,一定有一个小孩是天才,是一个创造者、发明者”。先生的论断,我深信不疑。可惜我们的教育总是蹑手蹑脚,如履薄冰,把孩子训练得循规蹈矩,其实是抹杀了孩子的创新能力,束缚了孩子创新思维,甚至可以说绑缚了孩子的手脚,这种体制内,何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30、陶行知先生认为,人的价值始终是社会的核心价值、终极价值。生命的尊严才是至高无上的,在神圣的生命面前,没有任何世俗之物称得上高贵。爱满天下,情满人间,情至真,爱至深,是我们做人的典范。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牢记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教导,更要以自己的言行感召学生,培养学生的一颗爱心!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以先生为榜样,始终把了解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做到人格上尊重他们,生活上关怀他们,学习上关注他们,身体上关心他们,使全体学生生活在充满爱的浓浓氛围之中,从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增进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雄心。《陶行知教育学》读后感范文3《陶行知教育文集》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

31、第探索真理。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所接触的信息及更新的知识,瞬息万变。面对这些,学生既感兴趣,又难以招架。兴趣是对真理探索的钥匙,但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被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所困惑,被各种非本质的自然现象所缠绕。

32、陶行知先生之所以伟大,还体现在他的无私奉献上,为了中国的教育事业,在家庭生活异常贫困的条件下,他依然用自己的稿费创办晓庄师范,依然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这样的奉献精神怎能不让我们为之感叹!如今,当我再次进入校园,看着教学楼上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也就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33、陶先生认为,活的教育与死的教育的重要区别之一就在于对待书籍的使用态度和方法上。 他说:“书籍也有死的有活的。怎样是活的书籍?我觉得书籍所记载的,无非是人的思想和经验,那个人的思想、经验要是很高尚的,与人生很有关系的,那就算是活的书籍。若是那著书的人思想、经验都没有什么价值,与人生没有关系,那就是死的书籍。”这里的“书籍”我理解为我们的教材。

34、“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其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襟,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这是相得益彰的。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始终把“爱的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35、那么,就需要教育者在规矩中渗透爱的表达,我认为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36、以真诚对待学生,必将收获丰硕果实。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平日里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度的关爱,照顾,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受到重视的,那么,在孩子心里就会很满足,很满足,他们也会特别感激你。

37、就目前来看,新教育研究院研制了各阶段、各人群阅读书目,很多教育家、名师也推荐了各年段的阅读书目。关于儿童用书选择标准,我以为先生其时的标准对今天还有指导意义。“引导人动作的力量”——教人做事类书籍;“引导人思想的力量”——教人做人类书籍;“产生新价值的力量”——教人创新类书籍。我认为,当今我们的儿童读物能朝这三个方向(做事、做人、创新)引导孩子,我们的基础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

38、“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39、读完《学生的精神》,很快让我想到了“教师的精神”。先生所列师生“自满”现象,在教师身上尤甚;研究与不研究教师两种现状对比,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教师的精神状态:不研究的教师,学生“不能受多大的益”,觉得当教师“不胜其烦,没有多大趣味”;而天天去研究,有所得的,“学生受益较多,当教师也有无穷的乐趣”。因而我很赞同先生“当了教员,还是要继续学而不厌”观点,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教学相长。

40、教育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值得我们把时间、精力都投入进去做研究的学问,而《陶行知教育名篇》如同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在这条学习之路走得更远,更真,更实。

41、自2016年起,我所在的县开始实施行政村幼儿园建设项目,我学区自2016年起新建了4所幼儿园,幼儿园面貌焕然一新,并为6所幼儿园各配备了价值10万元的教玩具。孩子坚持就近入学,只要年满3周岁都可以入学,幼儿园免收保育费,且每天免费提供营养早餐,实施这几年来看,幼儿入园率大幅提升。行政村幼儿园的建设,极大地满足了山村幼儿教育需求,让老百姓享受到了真正的福利。

42、“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这句话概括出了我们应该怎样做个合格的教师。世界上有两种不合实际的教学方式:一是只会读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学生读它、记它;二是不是在教书,而是教学生,注意的中心点是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我认为这两种教学方式学生都是在被动的地位,知识是无限的,而老师教给学生学的方法是有限的。回想自已十年从教的过程中,不禁不吃一惊,原来这就是典型填鸭式教学,把学生当成一只鸭子,把知识当作粮食,只知道喂饱鸭子就可以了。真的很惭愧。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应该对待每个学生以宽容,坦诚相待,不能搞“一言堂”。

4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内涵十分深广,而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陶行知提倡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他的生活教育从内容上看是动态的,随环境和不同受教育者的变化而变化。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而教学的中心是“做”即实际生活。

44、教育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值得我们把时间都投入进去的学问,而《陶行知教育名篇》就像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在这条学习之路中走得更远,让我们在陶行知先生的教导下,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吧。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4陶行知先生是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教育的改革家,其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办学实践,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45、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46、先生也得检讨自己的功课教法是否合乎学生的需要程度。这些耳熟能详的语句让我对教育有了更多的思索。

47、我们深信乡村教师要用最少的经费办理最好的教育。

48、陶行知的教育名篇,具有无限的魅力,给人以永恒的启示。从这个读本里,几乎找不出那种旁征博引、注文繁密、格式谨严的纯粹的学术论文,而只是看到这样的篇什:长短不或泼墨如雨有万言之多,或惜墨若金有百字之少;文体很杂,有报刊文章、现场演讲、日常通信,也有带韵的诗歌、抒情的散文;材料鲜活,多半是大胆的想法、现身的说法和具体的做法,很少往故纸堆里钻,几乎也不拾取自己老师杜威的牙慧;语言朴实,有严密的推理但很少拿名词术语显示高深莫测,通俗的打比方有之,大俗的顺口溜亦有之。这些篇什,倘使放在现在,是很难发表的,它们简直就是笔记本上的发言提纲、挂在墙上的教育计划、置于案头的工作总结等等。然而,惟其如此,陶行知先生的“东西”才显示出真正的价值。

49、陶行知使用的子概念竟如此丰富多彩,它们又反复演绎着他那博大精深的“生活”思想。可以说,全书429页,每一页都写满了两个字——“生活”;近40万字,本质上只有一个词语——“生活”;148篇文章,实际上只做了一篇大文章——“生活”。真的应该感谢《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教师读本)》这个好读本,是它让我们走进了陶行知的“生活”世界。

50、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51、教学做合我认为就是要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教与学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在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是教,对学生而言是学,其核心都指向做,做是核心。也就是说,教学咕过程离不开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明确知识的形成过程,即所谓“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探究中学到活的知识。课堂更该延伸到课外,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遨游。课堂还该深入田间地头、乡野村外,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感悟真理,学习真知。现实中我们的教学却很难做到,这一方面有教师的观念问题,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仍在死灰复燃;也有管理中条条框框的限制,比如来自安全的压力,学校是不允许学生到校外组织教学活动的。而这一切就给我们接近自然、深入实际学习带来了重重阻力。教学做合教与学的过程中,要突出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表白信给女生要很感动(36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