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关于谦虚的名言(24句精选句子)
老子关于谦虚的名言
1、谦逊明然得,滋章道理疏。——宋 宋太宗 《缘识》
2、大多数的科学家,对于最高级的形容词和夸张的手法都是深恶痛绝的,伟大的人物一般都是谦虚谨慎的。--贝弗里奇
3、如果有了胡子就算学识渊博,那么,山羊也可以讲课了。
4、基本释义:胸怀像山谷那样的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谷:山谷。
5、妄自尊大只不过是无知的假面具而已。——伏尔泰
6、决不要陷于骄傲。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丧失客观标准。--巴甫洛夫
7、白话译文: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人的支持和帮助;违背道义,必定会陷入孤立。帮助支持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支持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8、译文:有悟性的人闻道便努力去践行,中等的人闻道则将信将疑,下等的人闻道会哈哈大笑,不笑不足以是大道。
9、而福能生祸的原因,就是当人在居安的时候,不能够思危,而且还放纵自己奢侈逸乐的念头,言行举止骄傲懈怠,尤其多有处事轻率、态度傲慢,甚至欺侮别人的情形发生。
10、过高估计自己的人一定会低估他人,而低估他人者又会压迫他人(塞·约翰逊)
11、仿佛是一个悖论,老子教导人们何以修身养性,如何保持自己的生命,但他却教导说,你们不要试图来“养生”,因为它会给你们带来有害的结果(“益生曰祥”)。他甚至教导说,你们不要念念不忘自己的“生命”和“身体”,你们的所有祸患都来于对自己“身体”的执着:“贵大患若身。……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十三章)“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七十五章)“无身”不是让人扔掉他自己的身体,而仅仅是说不要过于看重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以致于使自己处在焦虑不安的状态中。他要有一种达观和超然的生命观,即使不必达观到像庄子所说的“齐生死为一”的境界。他可以超然到“忘我”,或者像庄子描述的“坐忘”。鲁哀公曾经问孔子,他听说有人健忘严重到搬家之后竟然忘掉了他的妻子,孔子回答说,这还不算严重的,真正严重的是“忘了自己”。(《孔子家语•贤君》)担心树叶落下来砸坏自己和焦虑上天崩塌下来将撞坏地,是不可能超然于生命的。人生“难得糊涂”,如果他糊涂到他不知道自己是谁,他就是一种更高级的遗忘。《列子•周穆王》记载说,宋国一个“乐忘”的叫华子的人,他中年得了严重的遗忘疾病(类似于现在所说的“失忆”),他的妻子用大半的家产为他请到鲁国一位儒者,这位儒者用他那高明的“化心术”医治好了华子,但华子恢复记忆之后的态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華子曰:曩吾忘也,蕩蕩然不覺天地之有无今。頓識旣往,數十年來,存亡、得失、哀樂、好惡,擾擾萬緒起矣,吾恐將來之存亡、得失、哀樂、好惡之亂吾心如此也。須臾之忘,可復得乎?”达观的人生观,能够使人超然面对一切,反而使他的生命得到了一种最好的安顿。由此可理解《道德经》第七章所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在老子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心灵单纯、宽厚不争、淡泊宁静甚至是充满傻气的“愚人相”:
12、大多数的科学家,对于最高级的形容词和夸张手法都是深恶痛绝的,伟大的人物一般都是谦虚谨慎的。——贝弗里奇
13、(翻译讲解):要让其收缩,必先让其张大;要使其削弱,就先加强他;要废除他,就先让他兴盛,要想夺取他,就先给予他。
14、狂妄者,群众之敌;骄横者,集体之敌(蒙古族)
15、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像笨拙。
16、成功是日趋丰盈、等待蓄势后的绚丽震撼。唐代贾岛说「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司马迁写《史记》用了18年,曹雪芹写红楼「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先贤的智慧不是体现在顷刻间闪现的灵感与笔下流淌的华丽,而是他们的谦逊与艰苦,以及对于知识虔诚而持久的吸纳。他们等待骨骼的完整、血肉的丰满,他们等待时机。
17、(翻译讲解):诚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诚实,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花言巧语的人不善良;大智的人不杂博,杂博的人不智慧。
18、奉身须节约,接物要谦虚。勿以清缸污,而於黄卷。
19、稻穗结得愈饱满,愈会往下垂;一个人愈有成就,就要愈有谦冲的胸襟。
20、怒多横言,喜多狂言。——明·吕坤《续小儿语》
21、大凡人不可恃,有所恃,必败于所恃。善泅者溺,善骑者堕,理所必然(清·东鲁古狂生)
22、奇怪的是,老子也给人留下了“狡猾”和教导人玩弄“阴谋诡计”的印象,《道德经》三十六章好像是一个很好的根据:“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韩非就是从麻痹对手使之丧失警惕而加以清灭的意义上来理解的,例证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消灭了吴国。但王弼则是在治国的意义上来理解这段话的,他认为“四欲四必”是用来消除国家的亡命之徒和暴乱分子。“利器”是指治国的法宝。“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是说治国要遵循事物的本性而不是任用刑罚。老子有两段话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四十九章)“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二十七章)根据这两段话,你很难说老子教导人们玩弄阴谋。善于为刘邦出谋划策的陈平,坦称他策划了许多阴谋,这是道家所忌讳的。按照陈平的理解,老子并不教导人们玩弄阴谋。我们更愿意在军事的意义上来看待老子的这段话。老子不是好战派,但当战争变得不可避免时,他的主张是要想尽一切办法迅速瓦解敌人,这与“以奇用兵”的作战方法是一致的。
23、不管我们的成绩有多麽大,我们仍然因该清醒地估计敌人地力量,提高警惕,决不容许在自己的队伍中有骄傲自大安然自得和疏忽大意的情绪。--斯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