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这句名言的哲学道理(28句精选句子)
居安思危这句名言的哲学道理
1、第二种方法,事中见理,就是在文章叙述的过程中自然地显现出理来,边叙边析,显其风骨。这有点像书法家写草书,突然插一笔楷体,你就知其不是玩花样,而有真功夫,而且知道这功夫的源流,是颜体还是欧体。
2、解读:灾祸啊是幸福的依靠,幸福啊潜伏着灾祸。它告诉我们,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要居安思危,若身处逆境,也不要灰心丧气。兮(xī):语气词,相当于“啊”。 倚(yǐ):倚靠。伏:潜伏,隐藏。
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坚持两分法,坚持全面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
4、“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
5、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 :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6、解析: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是: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③矛盾双方(矛(居安思危这句名言的哲学道理)。
7、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就人的本性说,是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就客观事物的道理说,是可以被认识的。
8、单选(2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使命是(B)
9、“心之官则思”(孟子)、“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荀子)、“人的记忆皆在脑”
10、“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11、解析:列宁的这句话表明了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12、解析:这句话的错误在于:①违背事物联系具有客观性,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事物本身的真实联系;②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没有抓住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③只看现象,不看本质。
13、从上述理由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天旱可以导致地旱,但在同等降水量的情况下,解决好地旱也可以减轻天旱。天旱,我们暂时还拿老天爷没办法。地旱,我们则可以通过科学的措施加以改变。这就是我们确立治旱兴农指导思想的基础。(《吕梁日报》1991年12月14日,作者:本报评论员)
14、解析:这句诗说明了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15、没有哪一次大的成就是不经过艰苦试验能够得来的,任何成功都是以坚持不懈和废寝忘食地工作为后盾的。
16、“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17、解析: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向别人学习之前,先要搞清楚别人的经验是不是真的好,是不是适合自己,能不能学得来。如果生搬硬套,机械模仿,只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贻害无穷。又如,“东施效颦”、“囫囵吞枣”等同属此类。
18、《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公曰:“子之教,敢不承命。抑微子,寡人无以待戎,不能济河。夫赏,国之典也,藏在盟府,不可废也,子其受之!”魏绛于是乎始有金石之乐,礼也。
19、精品|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基本原理简洁版,干货收藏!
20、在犯小错误时,本人多半并不在意,因此需要严加斥责,以引起他人的注意;相反犯下大错时,傻子也知道自省,因此就没有必要去给予严厉的批评了,反而不如对下属进行感情教育。
21、除了诏奏这些应用文外,作家的美文也运用这种体例,如著名的短文《陋室铭》,开头就是一句理性文字:“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然后才描写他的居室如何简陋。现代散文中很少用“理”字开头,作者拙文《红毛线,蓝毛线》曾有一次尝试。这是一篇对革命纪念地西柏坡的参观记,标题也是用不经意的闲笔,但开卷劈面而来的就是一大段政治道理:
22、解析:黑格尔的这句话体现了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统一的关系。
23、三者的共同点在于说明人们的思考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器官的基础。
24、解析:这首诗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25、解析:这个成语反映了一种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26、解析:这句话认为“谋事在人”,即承认人的能动作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认为“成事在天”,即事情的成败完全由客观必然性或某种超自然力量所决定,有宿命论和唯心史观的色彩。人们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获得成功。
27、解读: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原指一国的人才,也可以为另一国所用。后来比喻借他人的批评帮助来改正自己的过错,或者比喻拿别人的情况作为借鉴。他山:别的山。攻: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