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哲学全书(90句精选句子)

2023-08-01 09:24:36

黑格尔哲学全书

1、“现实”是内在本质和外在现象的统一一因而它具有内在的

2、在此期间,黑格尔留下了许多手稿,这些在他生前没有发表的早期著作的主题主要是政治和宗教问题,后来还包括政治经济学,它们在今天已经成了黑格尔研究者们经常讨论的话题。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徘徊与迷茫,黑格尔终于超越了启蒙主义彻底否定现实的片面性,以辩证法的思想使理想与现实达成了“和解”。

3、2007年8月8日于北京密云溪翁庄(第一稿)

4、1793年─1796年在瑞士伯尔尼一贵族家中担任家庭教师,1797年末─1800年在法兰克福一个贵族家庭里担任家庭教师。(黑格尔哲学全书)。

5、1829年,黑格尔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校长和政府代表。

6、与康德从量的范畴过渡到质的范畴不同,黑格尔是从质的范畴中建立起量的范畴的。质的规定使定在成了与“他物”不同的“某物”,而“某物”的质又总是靠“他物”和“他物的他物”来规定的,但这种外在的规定总是不能对某物的质加以最终的确定,而将陷人“坏的无限”;所以只有回到每个某物本身使之成为“自为的一”达到“真无限”,才能获得质的确定性(即它把自己规定为一个无限地“可被规定者”)。而其他的各个“自为的”则相对它来说成为了“多”,这就从质的规定进到了“量”的规定。量是对质的扬弃和漠不关心,量的变化通常是渐进积累的,并不影响到质;但是一旦量的变化超过了一定的“度”,事物就会发生质的“飞跃”或质变,即从量变中产生出新的质。所以从量变到质变是通过“渐进过程的中断”而突然达成的,就像理性在背后玩弄“理性的狡计”,使抱有量的机械论观点的人猝不及防。但如果我们把握了事物的“度”,我们就能够在质和量的统一中认识质量互变的规律,从而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7、于是艺术哲学下一步工作就是揭示决定艺术家灵感的那个时代精神,这就进入到了艺术史的进程。艺术史发展的内在动力仍然是艺术定义中理念内容和感性形式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历史中首先展示为“象征型艺术”,即表现在东方神秘象征(如埃及金字塔、斯芬克斯等)和原始自然宗教中的艺术,其特点是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正在互相寻找,但总是不能相适合,只能间接地猜测隐藏在形式底下的神秘内容,感性物质粗糙、笨重,压抑和遮蔽了精神的活力。第二阶段是“古典型艺术”,以古希腊艺术为典范,其内容和形式和谐一致,精神完全体现为感性形象,物质(主要是人体)充满活力,点点溶入意蕴之中,这就达到了最高的美的理想,同时又是最丰富最坚定的个性表现,如古希腊的雕刻。但由于理念毕竟只能表现在感性物质这种有限的形式中,所以在古希腊的美中仍然透出一股淡淡的“静穆的哀伤”。精神寻求超出肉体的出路,于是造成了第三阶段的“浪漫型艺术”,在这里艺术的内容与形式再次分裂,形式成为对自然的机械摹仿和技巧的卖弄,失去了精神意蕴,内容则成为艺术家个人主观偶然心绪的自我表现,越来越突破了形式的具象性束缚。这就是从基督教以来直到今天的艺术发展之路。它表明艺术正日益走向衰亡。精神由此就抛开了感性自然的形式,而提升到了更高的自我意识层次即宗教的层次。

8、存在论还只停留于事物的表面外观,在思维层次上属于“知性”的直接性阶段。本质论则深入到了事物的本质。但本质不过是“过去了的存在”,即存在“原先”所是的东西,存在的来由、根据。“本质”一词(Wesen)在德文中正好是从“存在”(Sein)的过去时(即Gewesen)变来的。从存在进到本质其实就是对存在本身的深入,追溯其来源和真相,所以本质是存在的“真理”。但由于本质不可能直接把握,而只能像照镜子一样从它的对方身上(首先是从存在身上“反映”出来,所以本质论属于“反思”(Reflexion,又译“反映”)的间接性领域;又由于反映出来的镜像总是颠倒的,所以本质论总要通过对这镜像的再颠倒或否定才能获得正确的观点,它在思维层次上就属于“否定的理性”(或“消极的理性”)阶段。但正因为本质范畴与它的镜像具有这种互相颠倒的关系,所以这些范畴都是一对一对的(如“同一和差异”、“原因和结果”、“形式和内容”、“全体和部分”、“绝对和相对”、“必然与偶然”等等),理解其一必须理解其他,彼此互为理解的前提,这比起存在论中的单个出现的范畴来具有更为紧密的关系。后面这种范畴(如“质和量”、“存在和无”等等)的相互不可分的关系是要通过解释才显出来而不是直接显示在范畴中的。

9、(“主观概念”)主要是要把形式逻辑的概念、判断、推理深入到其辩证逻辑的根基,使其获得辩证法的理解。首先,黑格尔认为概念本身不能像形式逻辑那样理解为抽象的形式框架,而应从内容理解为“具体概念”,即“不同规定的统一”。任何概念都是由普遍、特殊和个别所构成的内容丰富的概念统一体,其中,“普遍的东西是自由的威力”它要成为真正普遍的东西就必须把特殊的东西包括在自身之内,否则它就只是和特殊相分离、相对立,不具有涵盖特殊东西的普遍性,而只是与特殊相外在的另一种特殊的东西。而含有特殊东西的普遍性则具有了把自己实现出来和贯彻下去的手段,因而具有了自我超越并将自己扩展和推广开来的现实力量,所以必然凝聚而体现为个别性、“这一个”。其中,普遍性和特殊性都成为了个别性的两个环节,个别性则能动地突向外部世界,从而否定自身并跃进到另一个更高的普遍概念。具体概念由于这种自我分裂而建立起了两个概念的关系,这就是“判断”。

10、三段论推理分为“质的推论”、“量的推论”、“反思的推论”、“必然的推论”,这是一个重新建立起来的概念同一关系使自己越来越客观化、实在化、形成“客观概念”的过程,它表明,概念通过判断和推理恢复自己的同一性并不是简单地回到概念,而是在更高层次上返回概念,也就是使“主观概念”成为了客观概念、客观思想,最后向客体过渡。这种过渡一方面说明主观概念本身具有凭自身的自由本性能动地使自己客观化的力量,而无须借助于外在的帮助来获得自己的客观对象;另一方面也说明一切客观对象其实都是由主观概念建立和形成起来的,其本质无非是“客观概念”。所以要理解客体,同样要从它们所蕴涵的概念入手才能把握其本质。在这里,黑格尔虽然借用了形式逻辑的一整套框架,但却巧妙地表达了辩证法的逻辑学、认识论和本体论“三统一”的思想,或者说,使形式逻辑获得了自身的内容上的合法性根据。

11、美好生活读书会|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2期:亚历山大里亚派哲学

12、1780年起就读于该城文科中学,1788年10月去图宾根神学院学习,主修神学和哲学。

13、1770年8月27日,出生在德国符腾堡公国首府斯图加特一个官吏家庭。

14、这个作为基础的假定有一个传统逻辑上的根据,传统逻辑假定每个命题都有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按照这种看法,一切事实都是说某物具有某性质。所以可见“关系”不会是实在的,因为关系涉及的不是一件而是•两•件事物。“舅舅”是一个关系,一个人可以当了舅舅而不知道这回事。在这种场合,从经验观点看来,这人没有由于当了舅舅而受到任何影响;如果我们把“质”字理解为撇开他与其他人和物的关系,为描述他本身而必需的某种东西,那么这人毫不具有以前所没有的质。主语、谓语逻辑能够避免这种困难的唯一方法就是讲,这事实不单只是舅舅的性质,也不单只是外甥的性质,而是舅甥所成的全体的性质。因为除“全体”而外一切东西都和外部事物有种种关系,可见关于个别的事物无法谈任何完全真的事,事实上唯有“全体”才是实在的。这点从下述事实可以比较直接地推出来:“甲和乙是两个”不是主语谓语命题,因此基于传统逻辑来说,不会有这种命题。所以世界上不存在两个事物,因此唯独看作统一体的“全体”是实在的。

15、在精神的历史发展中,曾经有三个主要阶段:东方人、希腊人与罗马人、和日耳曼人。“世界历史就是对无约束的天然意志的训练,使它服从于普遍的原则,并且赋予它主观自由。

16、美好生活读书会|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期:潜在与现实,自在与自为

17、本质论的三个阶段是“本质自身”、“现象”和“现实”。先看“本质自身”。本质一开始表现为“同一性”,即在变化的杂多事物中保持同一不变的东西。但由于这种“保持同一”并不是静止的“无差别的”同而是表明所有的差别都是由同一个东西自身分化出来的,所以同一本身就是差异,它只有在使自己差异化的过程中才能保持自身的同一。莱布尼茨的“差异律”(万物莫不相异)所表达的其实是真正的、具体的“同一律”,即万物在使自己差异化这一点上是同一的。所以同一并不是抽象的同一(A=A),而是具体的能动的同它自我否定、自我分化、自我综合,这都是同一个自己所做的,没有加进任何外来的东西。但正因为如此它同时又是自我差异化。在这里同一与差异都要作动词理解(同一化与差异化)。不过差异最初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同它只被理解为“杂多”,即毫无关联的偶然的差别,与同一处于极端的对立中。其实并没有人真正用抽象的同一律说话,如说“星球是星球,树叶是树叶”,任何判断总要说出某种差异(如“这星球是发光的”、“树叶是绿的”)。同样,也没有人满足于用抽象的差异律说话(如说“骆驼不是钢笔”之类),差异总要有一个同一的前提才显出意义(如“橡树不是槐树”)。而要显现“本质”的意义则必须进到“对立”,或者说对立是一种本质性的差异。对立的东西(光明和黑暗、正和反、生命和死亡等等)正是表现出本质的东西,因为从双方的对立中反映出了同一性(互相关联、互相渗透、互相转化)。对立就是从差异向同一的回复。但真正回复到同一的还是“矛盾”(所以对立面只是“统一”,矛盾才是“同一”)。矛盾也是一种对立,但不是外在的与他物对立,而是同一个东西自己与自己对立,用形式逻辑的观点看就是“自相矛盾”,但用辩证法的观点看恰好是万物的“根据”。所以任何一个事物的运动的根据最终在于它的自相矛盾、自我否定,自己与自己不和、自己排斥自己,是“自己运动”和内在的不安息”而不是外来的推动。这样的根据本身不再有其他根据,所以同时又是“无根据”。要为万物的根据再找根据是不可能的、荒谬的。矛盾就是万物的“充分根据”(或“充足理由”)。

18、美好生活读书会|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5期:东方哲学

19、比“自然宗教”更高的是“精神个体性宗教”,在这里,精神个体通过“天人相分”克服了自然物,得到了独立,自然则成了精神的附属物。其中从犹太教(崇高的宗教)到希腊宗教(美的宗教)再到罗马宗教(实用宗教),体现了一个精神与自然相对立,然后相融合,最后支配自然的发展过程。

20、     对于这本书三个版本的编者来说,这里产生的任务之艰巨是我们通常难以想象的。借用尼考林和珀格勒的话来说,这乃是一个自身不允满意加以解决的课题。对于他们那种天使般的耐心和金刚式的毅力,我们不能不表示佩服。对于译者来说,翻译这本书的三个版本除了一般的困难外,最大的困难恰恰来自黑格尔在三个版本之间作出的修改。译者有义务表现黑格尔的修改。但其艰难的程度却出乎译者意料。首先必须在三个版本中看到在什么地方存在变化,和看到存在什么样的变化。在这方面黑格尔档案馆的同事波希鹏(W.Bosiepen)和路卡斯在第二版和第三版之间作出的那近六千个标示帮了大忙。只是译者仍然须得在两个版本的正文内找出那些变化,比较那些变化,搞清那些变化的意思。译者看到即使是在这两位同事,也有没有标示出的地方。原因非常简单,这一工作近乎是非人力所可完满成就的。即使是作者自己,也未能避免在第三版上留下第二版内第301节已出现的一个涉及内容的差错。这原因也简单:人的眼睛有盲区,人的头脑有断续,人写字会有笔误。但是,更加困难的是在译文中把黑格尔的三个版本间的变动表现出来。译者在前面说自己的原则是同者使同,异者使异。但是原则和实践之间有段长而曲折的路,只能艰难行进,近而不尽。实践和实现之间也一样。这里存在非常多样的场合。最轻松的是完整地增加和减少一整部分,一整段,或者一整句。但这种可能为数不那么多。即使是同者使同,常常也不那么容易。可能出现一种情形:某一节的文字是从书的其他较远的地方移过来集合而成,如果不小心现在译出的字句就会和在相应的其他地方译得不同,这必然会导致误解,好像作者在这一节有不同的表达,或者作了修改似的。但最可怕的是在一部分,在一节、一段、甚至一句内参差交错与往来交织地进行修改。为了显示出这种的变化,不能不绞尽脑汁,伤透脑筋,在有的地方最后甚至把黑格尔修辞上改进的地方在译文中成了退步,为了适应作者的改变,有时不能不把本来觉得已经翻译得挺不错的地方改成在中文上自己也不再满意的表达。由于这些艰辛,这些遗憾,译者曾几次准备放弃进行这一翻译,只是由于其他动因才得以能够坚持下来,而且渐渐地从翻译中体味到一种乐趣,体会到这一翻译是一绝好的学习机会,可以锻炼意志,可以培养耐心,可以调节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其中包括德语能力。这是一种畅心的感觉。

21、据黑格尔说,时间历程按伦理和逻辑双方面的意义来讲,都是从较不完善到较完善。确实,这两种意义在他看来并不是真正区别得开的,因为逻辑的完善性就在于是一个密致的全体,不带高低不平的边缘、没有独立的部分,而是像人体一样,或者说更像有理性的精神一样,结成一个各部分互相依存、都一同趋向单一目标的有机体;这也就构成伦理的完善性。引几段原文可以说明黑格尔的理论: “理念正如同灵魂向导默久里神,真正是各民族和世界的领袖;而精神,即这位向导的理性的、必然的意志,是世界历史的种种事件的指导者,而且一向就是。按精神的这种指导职能来认识精神,便是我们当前的工作的目的。”

22、概念是存在和本质的真理,即通过本质而返回到了存在。概念才是本质的存在“真正的存在”。从存在到概念的进展不过是存在本身的自我深人,存在在概念中发现了自己的真正本质即自由。黑格尔所理解的概念不是偏硬的形式、现成的框架,而是“自由的原则”,是“独立存在着的实体性的力量”。回头来看,存在和本质的进展都是由于概念在背后推动,它们都是概念形成的“前史”,概念则明确表现为对历史形成的东西的能动的“抓取”(begreifen,为“概念”即Begriff一词的词根)或“综合”(由康德的“本源的综合”而来)。因而概念的运动方式不是一个范畴到另一个范畴的“过渡”(如“存在论”),也不是两个范畴的互相“反映”(如:本质论),而是三个一组辩证上升的“发展”。概念论分为“主观性”、“客观性”和“理念”三个阶段。

23、但根据总是某物的根据,所以根据作为本质总是要把自已表现为“现象”。于是本质论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它要探讨的就是本质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根据”一旦表现为现象就进入了“实存”(Existenz,来自于拉丁文exsisto,即“产生”),因为凡现象中的事物都被看作是有根据的或从另一现象“产生出来”的,即此现象是彼现象的根据,彼现象又复是另一现象的根据。一个现象的本质就不再是隐藏在它背后的东西(如康德的“自在之物”),而是另一个现象,对本质的追寻就变成了在现象世界中对现象的不断的追寻。这种追寻所指向的目标是“物”,但到手的都是物所由以构成的“属性”,即一些飘忽不定的“质料”,它们之所以构成一个特定的物是由于被赋予了某种“形式”。质料和形式的这种关系看起来似乎是外在的,然而在实存的动态关系中来考察,形式不过是现象事物的自相联系,因而它就是能动的“内容”,所以“内容无非是形式之转化为内容,形式无非是内容之转化为形式”不可能有无内容的形式和无形式的内容。由此所派生出来的各种“关系”如“全体和部分”“力和力的表现”“内和外”也都是一些相互转化的范畴,它们使现象界具有了“规律”,而规律无非是现象界的“本质的关系”。在这种本质关系中,现象就成为了“现实”。这就进人了本质论的第三个阶段。

24、“客观精神”体现在“法哲学”中。所谓“法”(Recht)又译作“权利”,这个词的意思就是自由的外部规定,即我能够自由地做什么的规定。这些规定分为三个层次:“抽象法(权利)”、“道德”和“伦理”。首先,抽象权利就是私有制所确定的权利,包括个人对物(财产)的直接占有的权利(所有权)、个人通过契约转让自己所有权的权利,以及反对侵权(Unrecht又译作“非法”)的权利。其次,“道德”建立在对这些外在权利的内心意识上,是对自己的客观行为的主观评价,而不是像康德所说的完全与外部行为无关的抽象意志的“自律”。在黑格尔看来,自由意志就是对客观后果的意志,必然包含对“福利”的考虑:善就是自由意志在客观世界中的实现,“良心”和“义务”必须包含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实践关系的知识。道德就是对自己个人的自由意志如何通过理性原则而与普遍的自由意志相符合的认识,这种认识构成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客观依据。这就从道德(Moralität)过渡到了“伦理”(Sittlichkeit)。

25、逻辑照黑格尔的理解,他明确地说和形而上学是一回事;那是一种跟普通所说的逻辑完全不同的东西。他的看法是:任何平常的谓语,如果把它认作是限定“实在”全体的,结果它就是自相矛盾的。我们不妨举巴门尼德的学说:唯一实在的“太一”是球状的,作为一个粗浅的实例。任何东西如果没有边界便不会是球状的,而除非它外部有什么(至少有虚空间),它才可能有边界。因此,假定整个宇宙是球状的,便自相矛盾。(如果把非欧几里得几何抬出来,对这个议论未尝不可以有异议,但是这议论作为一个说明例子,也算可用了。)

26、现在来谈黑格尔哲学的一个奇妙特色,这是他的哲学与柏拉图或普罗提诺或斯宾诺莎的哲学的区别。虽然终极实在是无时间性的,而且时间无非是由于我们没能力看到 “全体”而产生的一种幻觉,可是时间过程却跟纯逻辑的辩证法过程有密切关系。事实上,世界历史一向就是历经从中国的“纯有”(关于中国,黑格尔除知道有它而外毫无所知)到“绝对理念”的各范畴而进展的,绝对理念看来在普鲁士国家即便没有完全实现,也接近实现了。根据黑格尔自己的形而上学,我不能了解世界历史反复辩证法的各个转变这一看法有什么理由,然而这却是他在《历史哲学》(Philosophy of HisA tory)中所发挥的论点。这是一个有趣的论点,它使人间事务的种种变革获得了统一性和意义。这论点也和其它历史理论一样,如果要想说来似乎有道理,需要对事实作一些歪曲,而且相当无知。黑格尔同他以后的马克思和施朋格勒一样,这两样资格都具备。奇怪的是,一种被说成是宇宙性的历程竟然全部发生在我们这个星球上,而且大部分是在地中海附近。

27、其基本思想是概念的辩证发展。它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的,并企图揭示其内在联系,从而猜测到了客观事物的辩证法,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

28、    从第三点完全可以构成一大专门研究课题。这一课题之重要在于涉及黑格尔的思想是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他的体系是否有一个演化的过程,他的体系是否在“哲学全书”内达到了所谓的“终点”?译者以为,我们有根据把黑格尔的体系理解为一个过程,而“哲学全书”是过程的一环,它本身就表现出是一个长过程,而且并没有把自己封闭起来,如果“封闭”意味着设计就此最终止步,意味着自己取消了自己内在的发展可能性与必然性的话。对于展示这点,用《哲学科学全书纲要》这一著作的三个版本,总比仅仅用它的第三版一个版本要有力得多,首先是有道理得多。但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人们为什么要单单挑选第三版来表现黑格尔的体系。事实上,人们单单挑选第三版来表现黑格尔的体系,乃至表现“哲学体系”,正是意在突出黑格尔体系的完成,而非注重黑格尔体系是来自一个过程,同时仍然处在一个过程之内。我们现在至少知道,黑格尔自己对于这个“顶峰”的态度是一体两指的,是既满意,又不满意。从他1822年7月30写的一封信里,我们看到他给自己确定的目的是“aufdieErhebungderPhilosophiezurWissenschafthinzuarbeiten(致力于把哲学提高成为科学)”。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纲领,而巨大的纲领必然意味着巨大的、坚持不懈的劳作,绝非一个人所能完成,更不要说一本书的一个版本。正是从这一目的出发,黑格尔在这封信中诚实地认为他的著作是不完善和不完全的,“全书”的第一版很是需要修改。(11) 这同时可以一般地解释,为什么他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版他这本书,尤其是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修订。他修改这本书近乎不可自已,不可抑止。他在修改第一版讲逻辑的部分的那个“Vorbegriff(引论)”时,他的修改法几乎会导向写成一本书,因而不得不从头更张。(12) 这可谓是对于修改的修改。他的困难在于尽量少去改动,尽力避免作详细发挥。他把详细改动与发挥看做是一种“主要的缺点”,因为这使内容与“全书”这一名目不相称。(13) 在这些地方我们再次可以看到,友人版的编者给黑格尔这本书加上长长的“附释”,将之扩展成三大部头的书,这是多么文不对题,是多么违背黑格尔本人的初衷,是多么有违事情本身的规范。那种做法无疑意味着以一种非常的规模去扩大和强化黑格尔本人力求避免与力求克服的主要缺点。

29、《美学讲演录》由德国黑格尔著。黑格尔的美学思想主要反映在《美学》一书中,这是他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他的哲学体系在美学和艺术领域的具体表现。《美学》被称为黑格尔美学体系大全,它集西方美学理论之大成,把德国古典美学推向其发展的顶峰。

30、美好生活读书会|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期:哲学与科学和宗教的关系

31、青年黑格尔与著名诗人哥德建立了通信联系,两人的友谊保持了终身。哥德对黑格尔厚爱有加,热情关怀着他的成长,黑格尔则始终对哥德恭敬备至,甚至在他功成名就之时仍然称自己是哥德精神的儿子。

32、美好生活读书会|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6期:培根和波墨的哲学

33、所以在黑格尔看来,判断也并不是形式逻辑所认为的把两个现成的概念外在地联结起来而构成的主词和宾词关系,而是同一个概念的“自我划分”所形成的(“判断”的德文词Urteil即“原始剖分”之意)自身关系,因此即使在判断中被分成了主词和宾词,它们仍然具有内在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通过判断的四种形式即“质的判新”(“这朵花是红的”)、“反思的判断”(“这朵花是有用的”)、“必然的判断”(“这朵花是植物”)、“概念的判断”(这朵花是美的”)而越来越加强,越来越显出主词和宾词的客观上必然的联系,表现出认识的内容不断深化的进程。“判断运动的目的,就是恢复,或不如说,建立概念的这种同一。”(4)但判断由于只有主词和宾词两个环节,它虽然以概念的同一性的恢复为目标,却总是不能达到完整的同一性,只有在三段论推理中,这种同一性才最终恢复起来。

34、1793年,黑格尔以优异成绩从神学院毕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哲学素养。毕业后黑格尔没有成为神职人员,而是像康德和费希特一样,到瑞士的伯尔尼做了家庭教师。

35、1817年,出版《哲学全书》,完成了他的哲学体系。

36、一次性打包购买,原价900元,特价299元(送:全部30次高保真音频),单次收费30元。

37、精神哲学分为“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三个阶段。

38、听黑格尔版本的《西方哲学史》,原价900元,四月读书月福利价只要299元!

39、(15) 参见黑格尔:《逻辑学》,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上卷1974年,第21页。

40、黑格尔的体系,简单来说就是理念的自我运动,逻辑学是自在自为的理念,自然哲学是异化的理念,精神哲学是回到自身的理念。也就是说,一切都只是理念的不同规定,黑格尔的理念在某种意义上就等同于谢林体系里的自我意识。

41、《精神现象学》上下卷(德)黑格尔     B535/2364

42、    “小逻辑”这一名号可以说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例子。这一名号起因于一种需要,为了把黑格尔在《哲学科学全书纲要》第一部分(或第一篇,或上篇)内讲的“逻辑学”,同他1812-1816年期间已经单行出版了的两大册专著《逻辑学》区别开来,人们把前者除了叫做“全书内逻辑(EnzyklopädischeLogik)”外也叫做“小逻辑(KleineLogik)”,而把后者相应叫做“大逻辑”(GrosseLogik)。有的更心细的人在使用这两个叫法时还特意加上一个形容词“sogenannte” 或者这个词的缩写“sog.”,这样“小逻辑”和“大逻辑”就被标示成为“所谓的”小逻辑和“所谓的”大逻辑。可是烦扰人的是,如果说“大逻辑”是确定地指称后者,那“小逻辑”在有的人那里就未必是用来指称前者了,而也可能是指友人版编者自己抽取黑格尔在《哲学科学全书纲要》这一本书第3版内讲逻辑的部分、经过扩充所编成的那一本书了。这在中国尤其如此,在中国这几乎成了无须置言的习惯。但是当我们听到和看到有谁人用“小逻辑”这一名号时,我们不得不进而问问这时所指的到底是哪一个对象。

43、  1817年发表的《哲学全书纲要》是对其全部哲学体系的阐述。

44、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就是上帝,上帝的本质就是逻辑理念。但上帝并不满足于仅仅是逻辑理念,他不但全知,而且全能、全在,所以他还要外化出整个自然界。黑格尔的“自然哲学”就是要在自然界里揭示出上帝或逻辑理念的身影来,并阐明上帝在他的这个“异在”里暗中所做的工作。自然界的产生虽然显示了上帝(逻辑理念)的大能,但这还不够,上帝还要能够扬弃自然界的“异在性”,让自然界自己从自身中发展出精神来。所以我们看待自然界就必须有双重的眼光,即一方面,从自然界的自然物质来看“太阳底下无新事”,自然本身是不变的僵死的存在,它将它自身中所隐含的逻辑理念死死地遮蔽住,成为精神的沉重的枷锁。物质是惰性的,它里面的一切运动变化似乎都不是它自身所固有的,而是外来的推动。但尽管如此另一方面物质不过是绝对精神的外壳,它里面有能动的精神在自由地冲突,终有一天会冲出重围。“上帝永远不会僵死,而是僵硬冰冷的石头会呼喊起来,使自己超升为精神。”(8)这样一个超升过程在自然界中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机械论(力学)、物理论(除机械力学外的广义的物理学,包括光学、热学、地学、天文学、电磁学、化学等等,但也包括古代的气水土火“四元素”理论)、有机论。它们分别与《逻辑学》中的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相对应。在有机论的顶点即人和人的精神身上,自然界意识到了自身,意识到自己实际上不过是精神这样一种本质,因而就否定自己而向精神哲学过渡。“精神是从自然界发展出来的,自然界的目标就是自己毁灭自己,并打破自己的直接的东西与感性的东西的外壳,像芬尼克斯那样焚毁自己,以便作为精神从这种得到更新的外在性中涌现出来。”(9)精神是自然界的“真理”。

45、西方自古以来强调能动性的哲学家不少,喜欢用火来打比方的也不少,他的能动性与其他哲学家都不同,他强调的是把它纳入纯粹理性和逻辑化,把能动性逻辑化。

46、这种能动性不是一种神秘的、不可把握的、偶然的,而是一些逻辑化的、可以学习可以掌握的。神秘主义的最高哲学是不可教的,它讲究悟性、慧根,这就是神秘主义。

47、因而,在他来讲,“自由”所指的可说无非是服从法律的权利。

48、并且,假若“实在”是无时间性的,也没有任何理由说这历程后来的部分要比在前的部分体现较高的范畴——除非人当真要采取这样一种亵渎不敬的假定:宇宙渐渐在学习黑格尔的哲学。

49、美好生活读书会|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1期:阿那克萨戈拉

50、第一讲Vieweg教授重点讲解了黑格尔的“想象力”概念。在黑格尔哲学全书的“精神哲学”部分中,想象力作为一种图像的柔和力量在主观精神的表象第二个层次提出的。他首先提到,想象力被当成精神阶段的特定形成或发展过程;其次谈到直观向表象的过渡问题;再次阐明了黑格尔那里的两种想象力,即再造的想象力和联想的想象力;最后,他指明想象力介于直观和思维之间,尚未形成同一的自我关联。课程接近尾声时,Vieweg教授再次强调黑格尔的想象力是对表象中直观图像杂多的综合统进而形成概念,他以“龙”为例来说明想象力对图像的综合作用。

51、第二讲内容主要是进行原著选读和讨论《哲学全书》、《美学》。针对黑格尔精神哲学中的“想象力”问题,KlausVieweg教授以阿拉伯数字为例进行说明,阿拉伯数字能够在国际被广泛使用,原因就在于其抽象性,想象力的抽象程度越高或者说越接近概念,结果也就越具有普遍性。现场有同学以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的艺术作品《泉》为例,提出一些诸如此类的艺术形式是否仍属于黑格尔所谓的艺术范畴。Vieweg教授回应到,黑格尔对于艺术品的定义首先要求必须要有思想渗入其中,也就是说,艺术品如绘画等必须包含着思想才称得上艺术,因此,在黑格尔那里,对物品单纯地进行空间位移、排列组合或者单纯的形式改造不属于艺术,真正的艺术应该包含着思想。对此又有同学作进一步追问,艺术品包含着艺术家的思想,不同的艺术品也就会包含着不同的思想,那么如何在人们之间形成沟通与交流。对此,Vieweg教授回答道,黑格尔正是要表明想象力仅仅是表象这一阶段,它还需要进一步向思维过渡,由此形成具有普遍性的概念。

52、在某种意义上说,黑格尔哲学在当时的传播和为人们所理解可能更多地是由于他的教学活动。当然,关于黑格尔讲课的效果在当时就有不同的看法,不过他去世之后出版的一系列讲演录的确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显而易见,这些讲演录比起他的哲学著作更易于为人们所理解。

53、第四次课程主要集中讨论《精神现象学》第七章和第八章中从表象到概念、从宗教到绝对知识的过渡问题。Vieweg教授以基督教《圣经》为例对第三次课程内容作了进一步补充,他指出“故事”并和同学们针对章节中一些重要问题展开了积极的讨论。现场有同学提出,由于《精神现象学》第二章(知觉)向第三章(知性)的过渡在较低层次而言也是使用概念进行认识,因此能否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第七章(宗教)向第八章(绝对知识)中将第二章(知觉)向第三章(知性)的过渡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另外也有同学提出,按照黑格尔哲学体系的逻辑,艺术以绝对理念为最终目标过渡,那么如何对待艺术作者自身的理念。针对这些问题,Vieweg教授回应道,首先,知觉章向知性章的过渡没有达到真正的概念,此时还仅仅是意识阶段,甚至连自我意识都尚未形成,而宗教章向绝对知识章的过渡则是形成真正的概念,即绝对的自我同自我关联,所以两者不具有可比性;其次,针对艺术者的个体理念问题,他认为,在黑格尔看来,哲学作为科学应是完善的体系,它自身是不断向全体过渡的过程,因而艺术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向绝对知识发展。

54、美好生活读书会|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0期:伊壁鸠鲁学派和新学园派

55、(17)G.W.F.Hegel:EnzyklopädiederphilosophischenWissenschaften1830,FelixMeinerVerlag,Hamburg1969,ZurEinführung,S.XLVIII(黑格尔:《哲学科学全书》1830年版,汉堡菲利克斯.迈纳出版社,1969年。导论,第XLVIII页。

56、由此可见黑格尔哲学的产生是和康德所开创的德国古典哲学的逻辑进程一脉相承的,他提取和纯化了前人思想中的唯心辩证法因素,将之建构成了一个层层递进的、具有严格规律性的逻辑体系;但这种规律性又不是外来强加于事物之上的,而是事物本身所蕴含并在历史发展的生命过程中展示出来的。这样,黑格尔就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比较完满地解决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实际上,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制约性也只有在这种辩证的理解中才有可能统一起来,正如黑格尔所说的:“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1)绝对精神本身是绝对的实体,但同时本身又是能动的主体,拥有自己运动的内在根据,能够从一个绝对的点出发把自己展示在一个扩展的系统中。这种系统的扩展最初是以纯粹逻辑的方式进行的,其结果就是由全部逻辑理念即范畴按照某种确定的方法所构成的“逻辑学”体系。

57、首先黑格尔认为康德把知性和理性区别开来是一个了不起的重大发现。理性比知性高明之处在于它要追求无限和全体,而一旦它进入这种追求,就必然会陷入自相矛盾,这就是理性的本性。但康德虽然发现了理性的本性,他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发现的真正意义,而是在理性的这种矛盾本性面前退缩了,回到了知性的立场,力图通过划分现象和自在之物而限制理性的使用范围,以回避理性的矛盾。但在黑格尔看来,矛盾并不只有消极的意义,更不是对理性的运用提出的一种“警告”,而是理性本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体现。理性正是通过自身的矛盾而展现自己更深刻的本质,即一种否定自身、超出自身以创造出自己的对象的能动作用。理性在这个意义上既是理论理性,同时也是实践理性。而这种实践理性也不仅仅是康德所说的抽象的“应当”,而是具有现实的实践能力,能够自由地实现自己的目的。通过主体的这种能动活动,主体和客体、现象和自在之物、自由和必然的鸿沟就被越过了、打通了。当我们真正立足于这种理性的辩证立场上回顾知性,我们就会发现知性的眼光是有限的、狭隘的,就会把知性看作只是理性本身的一个有限的环节,而理性则具有贯通一切相互对立的东西并利用它们的冲突在历史中发展出更高的东西来的力量。

58、“哲学为观照历史而带来的唯一思想即‘理性’这一单纯概念;即理性是世界的主宰;即世界历史因而显示出一种合理的历程。这种信念和洞察在历史学本身的范围内是一个假说。在哲学领域中,它却不是什么假说。在哲学里由思辨认识证明:理性——这里不考究宇宙对神的关系,仅只这个名词就算够了——既是•无•限•力•量也是•实•体;它自身是一切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无•限•素•材与•无•限•形•式——即推动该内容的东西。理性是宇宙的•实•体。”

59、有限事物外观上的自立性,在他看来是幻觉;他主张,除全体而外任何东西都不是根本完全实在的。但是他不把全体想象成单纯的实体,而想象成一个我们应该称之为有机体的那类的复合体系,在这点上他与巴门尼德和斯宾诺莎是不同的。看来好像构成为世界的那些貌似分立的东西,并不单纯是一种幻觉;它们或多或少各有一定程度的实在性,因为真正看起来便知道各是全体的一个方面,而它的实在性也就在于这个方面。随着这种看法,当然就不相信时间与空间本身的实在性,因为时间和空间如果认为是完全实在的,必然要有分立性和多重性。所有这一切,最初想必都是在他心里产生的神秘的“洞察”;他的书中提出来的理智精制品一定是后来才有的。

60、的确,黑格尔将古典哲学以形而上学为核心和基础的哲学形式淋漓尽致地发挥到了极致,以至于后来的人们发现,除非超越黑格尔,除非扭转哲学的方向,否则谁也无法进一步推进哲学的发展。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黑格尔哲学都是哲学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61、1816年—1817年,黑格尔任海德堡大学哲学教授。

62、在谢林的第二个直观中,自我开始客体化,产生了(朴素的)意识。第三个直观中,自我意识到了一个不同于自己的客体,这个客体是无意识的,但却是被意识到的。第四个直观中,有了(个体)意志的活动,自然产生、自我完成。

63、不过从历史的终点回顾整个历史进程,人们就可以看出绝对精神实际上也就是历史上的人们所努力追求的自由精神,只是由于他们的自由的层次尚未提高到自觉的程度,他们才把历史看作是不可理解的。所以世界历史从本质上看无非是“自由意识的发展”,它在每一时代只选择一个民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即世界历史的核心依次从自由意识的水平较低的国家转移到水平较高的国家。所以历史最初是从东方开始,即从中国、印度、波斯、埃及这些国家开始,因为这些国家“只知道一个人是自由的”;然后是希腊罗马,这些国家知道了“一部分人是自由的”;日耳曼国家(基督教国家从中世纪到近代)开始意识到了“一切人是自由的”,神的本性与人的本性是同一的,但由于政教分离,这种同一只在人们的宗教生活中被意识到;只有到了世俗化的新教和王权相结合的普鲁士君主立宪国家,人们开始向世俗生活中全面扩展“人人自由”的原则,世界历史才实现了自己的最终目的。这种观点虽然有美化普鲁七王国之嫌,但也表达了德国资产阶级对自己的理想王国的明确诉求。

64、   这一形式或方式此后对于处理黑格尔这一重要著作起了一种定向作用,开了一种先例,发生了一种长久的影响。1906年勃兰德(G.J.P.J.Bolland)出的版本是以友人版为范式的。格洛克纳(HermannGlockner)的百年纪念版全集(SämtlicheWerke.Jubiläumsausgabe)是以友人版为模式,是友人版的影印版,它照友人版的形式和方式在“哲学体系”这一统一的、同时极误人的标题下,把黑格尔的这一著作仍然编成三卷,分别列入第第9和第10卷。正如珀格勒(OttoPöggeler)所批评的那样,格洛克纳对于友人版的方式整个来说缺乏批判意识。不过格洛克纳版有一点和友人版不同,那就是它把黑格尔这一著作的第一版、即1817年版,也收了进去,编入了第6卷。这点令人高兴,因为黑格尔这一著作的第一版无疑具有自己的价值、特点和发展史位置,因而无可代替。罗森克朗茨(KarlRosenkranz)说:“这一最初的版本还包含着最初创作所具有的那种创造性气息。后来的各版在细节的发挥上,而特别是在有关进行争论和辩解的说明上,是变得远为详细了,但是为了从其集中的总体,如其以初始问世时的整个力量出现时那样,来把握黑格尔的体系,人们将必定一再回到这一最初的版本,因而也将必定再次重印它。”(1) “必定”在这里和“必须”相联系,含义可以互通,因为我们不能否认黑格尔哲学研究同样具有研究规范和研究逻辑。但按照黑格尔档案馆同事的考证,格洛克纳的影印本并不完全忠实于原本。

65、黑格尔的哲学非常艰深,我想在所有大哲学家当中他可说是最难懂的了。在开始详细讨论以前,对他的哲学先作一个一般勾画,或许有些帮助。

66、1807年出版他的第一部著作《精神现象学》。

67、  在“逻辑哲学”中以唯心主义方式,把质量互变、对立统否定之否定作为思维的规律加以阐明。这些辩证思想是黑格尔哲学的精粹。

68、(9)G.W.F.Hegel:EnzyklopädiederphilosophischenWissenschaften1830,FelixMeinerVerlag,Hamburg1969,ZurEinführung,S.XLV(黑格尔:《哲学科学全书》1830年版,汉堡菲利克斯.迈纳出版社,1969年,导论,第XLV页)。

69、黑格尔对法哲学的探讨依然遵循从抽象到具体的顺序,先从抽象法谈起,依次介绍人格与所有权、契约权和不法与诉讼权。

70、我们需要、也必须活在这样的对话传统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被激活。

71、或者,我们来举另一个更粗浅的实例——过于粗浅了,远不是黑格尔会使用的。你可以说甲君是一个舅舅,这没有明显矛盾;但是假使你要讲宇宙是舅舅,你就会陷入难局。所谓舅舅就是一个有外甥的人,而外甥是与舅舅分立的人;因此舅舅不会是“实在”全体。

72、  他在“精神哲学”中,提出了关于社会政治、伦理和历史的唯心主义理论。

73、在谢林的体系里,自我意识/直观发展的第三阶段,可以相当于黑格尔的逻辑学,也就是研究作为“作为客体的自我”,直观发展的第四阶段,也就是直观产生有机结构的部分,就相当于黑格尔的自然哲学。这里有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意识如何产生。自我意识被“作为客体的自我”限制,局限到了心智、到了个性,于是就产生了意识。

74、黑格尔一方面表现得很谦虚,他不是把他的哲学看作是自己的独创,而是看作整个哲学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另一方面又显得十分狂妄,将自己的哲学看作是整个哲学史的概括和总结。

75、黑格尔同历来其他曾抱有稍类似的形而上学观点的人有两点区别。一点是强调逻辑:黑格尔认为,“实在”的本性从它必须不自相矛盾这个唯一的考虑就能推演出来。另一个(与第一点密切相关的)区别特征是称作“辩证法”的三元运动。他的最重要的著作是两部《逻辑学》(Logic),要想正确理解他对其它问题的见解的依据,这两部书不可不懂。

76、美好生活读书会|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9期:爱利亚学派

77、(23)G.W.F.Hegel:WerkeinzwanzigBänden4,SuhrkampVerlag,S.411-412(《黑格尔著作集》,第4卷,祖康出版社,第411-412页)。

78、1808年—1816年,他在纽伦堡当了八年的中学校长。在此期间完成了《逻辑学》(常被叫做“大逻辑”)。

79、美好生活读书会|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4期:苏格拉底派

80、于是,黑格尔就力图按照他的“逻辑学”的概念发展程序来解读哲学史的进程。如自泰勒斯以后的古希腊罗马哲学相当于存在论(本体论)。中世纪相当于本质论,近代相当于概念论。所有这些哲学都是唯一的一个哲学从抽象到越来越具体的发展的不同阶段,时间上最早出现的哲学就是逻辑上最贫乏最抽象的哲学,而时间上最晚出现的哲学则是逻辑上最丰富最具体的哲学。由此可见,哲学的发展并不是哲学家个人天才的偶然结果,而是绝对精神暗中支配和利用哲学家在完成自己的伟大工程,而最后的那个哲学家,即黑格尔本人,则看透了绝对精神的这个秘密,掌握了前此一切哲学所不断推进、而在他这里达到最后成熟的绝对真理。他自认为他自己的哲学就是绝对精神在其中达到自我意识的哲学,因而在他的头脑里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都最后统一起来了。在他这里,哲学史终结了,整个人类历史都终结了,以后的历史只不过是对他所发现的真理的一种再次确证或推广,不会再有什么新的东西产生出来了。全部辩证的发展在这一点上达到了最终的结束和静止,那能动的生命活动就被窒息在这一封闭的体系之中了。

81、精神及精神发展的过程,是历史哲学的实在对象。把精神和它的对立物即物质加以比较,便可以理解精神的本性。物质的实质是重量;精神的实质是自由。物质在自己以外,而精神在自身以内具有中心。“精神是自足的存在。”这话如果不清楚,下面的定义或许比较能说明问题:“可是精神是什么呢?它便是“一”,是自身均一的无限,是纯粹的同一性,这同一性其次把自己同自己分离开,作为自己的另一个东西,作为和共相对立的‘向自有’及‘内自有’。”

82、精神哲学的最后阶段是“绝对精神”。黑格尔认为,客观精神的实质只有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才能得到最纯粹的体现,这些精神生活都是时代精神的反映,但却蜕除了经济政治和社会历史的外在的客观性,但又不是单纯心理上的精神现象,而是本身体现为社会历史所追求的理想的客观目标,这就是艺术、宗教利和哲学。从历史上看,艺术在古希腊达到了顶峰,宗教的繁荣期是在中世纪,哲学则是近代的最为高超。这三者都是绝对精神,但体现为一个三阶段的发展:艺术是以感性的方式来把握绝对精神,宗教是以表象的方式把握绝对精神,哲学则是以概念来把握绝对精神,最终在黑格尔自己的哲学中达到了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绝对同一即绝对真理。

83、国家在面临别的国家时必须致力于建立“国际法”,但由于国与国之间利益的冲突,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战争所导致的国际契约也只是为了维护本国的最大利益,不可能讲道德。因此康德所理想的“永久和平”是不可能的。然而,战争和征服也是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由此黑格尔就引出了他的“历史哲学”。在他看来,国与国之间的不公只有在世界历史中才能得到公正的裁判,世界历史是一个大法庭,只有合乎理性精神和自由精神的发展方向的民族才能被判决为在世界历中上占据优势地位。黑格尔由此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意思是说,凡是合乎历史必然性的都一定会把自己实现出来,“现实”的不等于“现存的”,而是按照历史理性必然要实现的,哪怕目前还未实现出来。所以黑格尔是“第一个想证明历史中有种发展、有一种内在联系的人”。(13)但这种内在联系的规律隐藏在现存事物和人们的日常社会活动的后面,作为绝对精神的隐秘计划而暗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君主和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不过是绝对精神利用来实现自身目的的一个工具,在历史人物的主观动机后面还有历史本身的合理的动力,作为“理性的狡计”支配着人们的行动。

84、黑格尔断言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合理的就是现实的。但是他讲这话时,他的“现实的”一词并不指经验主义者所要指的意思。他承认,甚至还强调,凡经验主义者所以为的事实,都是不合理的,而且必然都是不合理的;只有把事实作为全体的样相来看,从而改变了它的外表性格,才看出它是合理的。尽管如此,把现实的和合理的同一看待,不可避免地仍旧要造成一些与“凡存在的事物都是正当的”这个信念分不开的自满情绪。

85、《法哲学原理》包含三大部分:抽象法、道德、伦理。其中伦理部分又包括了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三个环节。《法哲学原理》是黑格尔的经典哲学著作之一。书中系统地反映了黑格尔的法律观、道德观、伦理观和国家观,也是人们研究黑格尔晚年政治思想的重要依据之一。

86、黑格尔的《小逻辑》有可读性。在《存在论》中,为说明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黑格尔列举了大量事实进行佐证。如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互变。还引用古希腊哲学家的“麦堆”、“秃马尾”、“驴子驼物”等等事例进行说明。《本质论》中,为论证事物之间的差别,例举了莱布尼兹“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的事实。《概念论》中,也举了许多事例,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上述例证,幽默风趣、鲜活形象,与平时比较古板的黑格尔判若两人,形成鲜明的比照。

87、(5)黑格尔:《逻辑学 哲学全书.第一部分》,梁志学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第406页。

88、不过,问题的实质并不像黑格尔说的那么复杂似的。绝对理念是思维着纯思想的纯思想。这就是神古往今来所做的一切——真不愧是一位教授眼中的神。他接着说:“因此这种统一乃是•绝•对和•全•部•的•真•理,自己思想自己的理念。”

89、《哲学史讲演录》是黑格尔以自己的哲学总结的哲学史,可以称之为黑格尔版本的《西方哲学史》,是目前最好的哲学史之一。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描写黄河的诗句古诗(58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