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是唯心主义吗(105句精选句子)

2023-05-28 01:25:09

王阳明心学是唯心主义吗

1、在这个背景下,就好理解了。王阳明的知行合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就是行,不知不行,不行不知。这里的“知”就相当于是刚才说的上天为你设置好的东西,它是一种潜在的存在,比如“甜”的味觉、“酸”的味觉等等,都给你准备好了,但是倘若你一辈子没有吃过甜的东西,你就不会知道什么叫甜,尽管你有甜这个味觉,这个吃的过程就相当于是“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讲的就是这件事。所以王阳明的知、行是不可能分离的,知和行看上去既是一回事,又不是一回事。但是两者不可分割,分割了就没有意义了。这和马克思主义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有点相似,但本质上他们不是在一个维度说事。王阳明正是因为这个道理,才强调行动、强调实践的意义和重要性。

2、阳明心学源于儒学,但又胜于儒学,即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并且阳明老人家还在儒学的基础上揉入了道学和佛学。儒学本身就是唯物的,不存在唯心的论调。虽然佛学可能存在着唯心主义因素,但道学崇尚的是“道法自然”,绝无唯心主义成分。

3、“爱之理”并不就是“爱”。冯友兰先生说得好:“可以说爱是热的,爱之理并不热。不但爱之理不热,热之理也不热。”(见他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妙哉斯言!说出了“心”与“头脑”的区分。

4、天理就是无私欲心,就是世间规矩,规律,能丈量世间万物的方圆,无论有多少方和圆,无论方和圆的大小,都能靠致良知心揭破其规矩规律的是与非,善与恶。

5、無善無惡是心之跟本,近乎於《人之初,性本善》!有心才有思,而《心》作為人之器官豈不是物?唯心論者是先有思惟後有物質,而陽明先生是知行合知需在人成長過程學而認識,繼而行與知統一!人之出生成長豈不是先有人而學識知?有善惡是人之德行,善德即為道德乃君子之行!惡為乃小人之為!格物有物才以格,格物而致知!即為研究剖析,也稱科學探究!

6、西学若果能解决中国的根本问题,即我们民族安心立命的问题,倒也罢了,何需再谈阳明心学?心学之被淡忘,似乎是一个走入了现代化进程国家的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但是,西学(西方的自然科学、西方的社会科学和西方的哲学)是不能解决中国人的人生观问题的,因为人生观的要点,是“心”之安顿的问题。(王阳明心学是唯心主义吗)。

7、我站在一个小土包上,如何能评论伟岸的山峰,它的高低长短。

8、章太炎有言:“文成以内过非人所证,故付之于良知,以发于事业者或为时位阻,故言‘行之明觉精察处即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行’,于是有知行合一之说。”“文成之术,非贵其能从政也,贵乎敢直其身,敢行其意也。”

9、心即是理的人生论。王阳明认为人心是根本的问题,是善恶产生的源头,任何外在的行动、事物都是受思想支配的,一切统一于心。

10、明朝的官方指导思想是朱熹解释的儒家思想,朱熹的思想也是要成为圣人,要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径走,王阳明和朱熹的冲突在哪里呢?关键是在“格物致知”,朱熹认为,人的内心原本是空的,什么也没有,必须要通过“格”物来达到认知的目的,不断把空空如也的内心填满,这有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的味道。

11、立德、立功、立言是古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最高境界,王阳明用自己一生的行动实现了人生的最高价值。王阳明临终前,他的学生周积问他还有什么遗言,他自信而乐观地说:“我心光明,亦复何言!”后人从中不难品味出他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12、曾经有人认为心学与佛学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知行合一”赋予了心学在现世中发出耀眼光芒。佛教讲求隔绝事物,静心养心;王阳明却认为:静处体悟,事上磨练。人只有在事上磨练下功夫,才会有益。如果只一味求静,遇到事情就乱,那终究不会有长进。那种一味求静的功夫,好像也是在收敛身心,实际上是一种放纵和沉溺。

13、综观世界,在儒家文化区(东方之社会多数属于此文化区)内,于礼仪、规则、法度之外,百姓欲立信仰,原无“上帝”可依,亦无“天国”在望(按:此非缺点,只是吾人与他族之相异耳),故而仍须在儒家道统中开出新的境界,以树立东方社会中人之自信、自律、勇敢、宁静之精神,以臻高尚之民气。(王阳明心学是唯心主义吗)。

14、我们跟传统文化除了要心灵支撑,就没有任何技术值得继承吗?

15、“致良知”,良知就是道,良知自在人心,人人都有良知,然而必须经过自身的修养,体察认知方可得到。我读着读着,突然明白了,原来“致良知”的“致”不是“致爱丽丝”的“致”,而是实践的意思。我又想起了前几年流行过的一个词:原来“致青春”的“致”也应该解释为实践,青春不应该仅仅用来被赞美,勇于尝试而磨砺,敢于梦想而奋斗,这才是真的青春;而把磨砺和奋斗作为青春的内核,也就能更好理解青春始于年少而不止于年少,人生皆是草木年华。

16、佛家说缘起性空,把“空”和“性”联系在一起,而儒家把“诚”和“性”联系在一起。诚者,实也,此“性”既虚灵又真切笃实,有仁民爱物的意思,真所谓“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17、首先肯定,阳明先生乃是中国文化史上屈指可数的大思想家,阳明心学绝非唯心主义。

18、孟子这样证明它的存在:如见孺子入井,任何一人都必生“怵惕恻隐之心”,情不自禁要去救他。此心一生,随即援救,“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d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19、梁启超赞叹道:“他在近代学术界中,极具伟大,军事上、政治上,多有很大的勋业。”“阳明是一位豪杰之士,他的学术像打药针一般令人兴奋,所以能做五百年道学结束,吐很大光芒”。

20、传统文化与西方科技是两个东西,从理念上,前者是整体观、后者是分析观;从思维上,前者是无限思维,后者是有限思维;从手段上,前者是以身体力行为介质,后者是以机器工具为介质;从研究对象上,前者针对的是人,落脚点在人心上,后者针对的是现象,落脚点在物质上。两者应该是互补关系,而不应当有高下之分。若说高下,必得依据一个公认的标准,但两者不是一个范畴,无法比较。就好像我们一谈哲学,就要分出唯心还是唯物,若是唯心的,那就是洪水猛兽,以前代表反动,现在代表不科学、落后;若是唯物的,就让人觉得安全可靠。

21、课程首次从生命科学角度诠释“阳明心学”,以宽广的历史视野、开阔的世界眼光、超凡的智慧见解,溯本清源,系统阐述了儒学从上古时期到当下的整个发展历程及其经历的曲折、迷茫与混乱,并对阳明心学的核心概念——“致良知”“知行合一”“先验智慧与经验智慧”“自律道德与他律道德”“十六字心传”“无念尔祖,聿修厥德”等作了精辟与独到的阐释。

22、在这个问题上,王阳明是和朱熹完全相反的,朱熹的认识论,是断定人原本是一无所知的,内心一开始是空的,人要成长,增加认识,就要将外界的东西搬进内心,没有的东西要一个个搬进来,最终使得自己成为圣人,这个“搬进来”就相当于是无中生有,这多难啊,这办法可能会让人望而生畏。王阳明年轻的时候对朱熹的“格物致知”进行了实验,亲自去“格”竹子的原理,格了三天三夜也没有格出什么东西。王阳明的思想是,人自己本身就具备了所有东西,只要去伪存真,只要通过实践激活,只要把不好的移出去,留下好的,留下良知,那最终就能成为圣人,这样一来,通往圣人的道路听起来就容易多了。

23、再说一个相声的例子。郭德纲为什么横空出世?其实他说的就是传统的相声,是跟老艺人学来的,然后结合现代的生活来表现这个手艺。只因为我们从有春晚以来,一直推的就不是传统相声,而是新创造的一个相声形式。如果要按着传统的演,导演组就让改,说这玩意儿不新潮。大家应该看过有一年春晚上郭德纲说的一段相声,还好听吗?还是他平时表演的东西吗?

24、王阳明心学在龙场萌发并逐渐自成理论体系,但是影响力并不大,直到被皇帝关注和点赞,影响力顿时遍及全国。常有人说:领导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领导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这话有一定道理,但是还不够客观。一个人到底行不行?首先还是要自己确实行,其次要有人说你行,然后说你行的人本身也要行,这样才行。王阳明本身就行,现在皇帝说他行,那全国干部群众还不得把他的心学拿来学习一下啊!就算是好奇心驱使去了解一下也是很有必要的,不然大家聊天的时候,没有共同话题了,咋整。

25、他的观点,被历代名流推崇,不妨多看看名人们是如何评论的吧。

26、至于今日之中国,经济建设之成绩甚为可观,国力增强,民囊渐丰,此为世人所共睹,其功也大。在物质丰富化的同时,如此民风也相袭而成:各施其能,各谋其利,纷争付之于法律,前程寄托于机遇。此固无可厚非者也。

27、王阳明的心学被认为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王阳明的心学却又旗帜鲜明的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对现代社会有积极而深刻的意义。

28、良知不是头脑中本有的先验知识(否则,便成了西方的康德哲学),而是“天理昭明灵觉处”,也就是说,它是我们的心本所具备的活生生的德性(《大学》中称之为“明德”)。脱离这个“心之德性”的天理,就是僵死的教条。

29、王阳明曾经被视为中国古代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粗略来看,王阳明所提倡的“心外无物”,似乎确实与“主观唯心主义”有些关系。而最常为人们所征引其“主观唯心主义”的一段话,便来自《传习录》当中:

30、蔡元培言说:“明之中叶王阳明出,中兴陆学,而思想界之气象又一新焉”。

31、蒋介石曾说过:“王阳明的眼光,超过他同时代的一切读书人。”“王阳明哲学是非常之有价值的。”“我们要革命、要救国,就必须奉行阳明学说。”

32、对此被真切感受到的恩典,若不回报,会怎样呢?只一句话:心不安。正因为如此,孔子在《论语》中处处都是用“心安与否”来指点什么是“仁”。可见“仁”不是一个用理智来把握的概念,它不是概念,它是生命情感之本真的存在,这用阳明心学的话说,就是“心之体”。

33、为什么这么说嘞,王阳明自己走的实际上是知行合行先知后的道路,他三十多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而后悟出格物致知,存善去恶,致良知。

34、有人认为宇宙万物的法则都是我内心判断的范畴。从外在寻求内需,从而说明道德修养、求知心、用心耕耘,就会做得更少。在王阳明看来,如果心是正当的,就不可能把思想和思想分成两个,这导致了知识和实践的分离,学习和培养。相反,它应该更多地关注善与恶的内在培养,使对象和知识完全重合。

35、比如镜子本身是可以照出事物的,但是蒙上了灰尘,照不出来,那你只要把污垢去掉,就可以照出来了,这是不是比朱熹没有镜子硬生生去造一个镜子出来容易的多?比如人们走远路,很累了,问目的地快到了吗?回答不远了,就在前面,人们的信心就来了;如果说还有很远很远,人们马上就气馁了,路实际上还是那么多路,没有减少。这是一样的道理。但王阳明的办法,能让普罗大众感觉通往圣贤的路比之前容易了,减少了人们的畏难情绪。但实际上是什么呢?不管是朱熹的搬进来的办法还是王阳明的激活的办法,其实都是搬运工,是很累很辛苦的事,在实际上不好比较谁更难谁更容易。所以中国迄今只有两个半圣人。但是从立志、从鼓舞人心的角度看,王阳明的思想更有意思,更有想象空间。所以,近代以来,王阳明的思想比朱熹的思想更火爆,更受欢迎,原因就在这里。

36、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到底在说什么?笔者从上大学开始接触王阳明心学思想迄今20年了,其实当初也是没有搞清楚王阳明在说什么?王阳明在龙场悟出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句话怎么解释?

37、只有在理明法透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地走进阳明心学,实践阳明心学。如此,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借事调心、炼心、觉心,通过不断地“在事上磨”,不断地格物致知,最终实现我们良知的彰显从而获得内解放,成就内圣之德。

38、尊敬师长,学习其哲理,道德,精神,学问,我正在路上。

39、其实,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所反对的唯心主义之“心”,是相对于唯物主义之“物”来讲的。辨证唯物主义哲学在认识论上否定唯心,强调唯物和知性,这是十分正确的。任何拥有一点智慧和知识的人都应该否定和嘲笑唯心主义。因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所反对的唯心主义之“心”,指的是认识客观事物之心,是后天经验之心,是形而下之心,是见闻之心,是“人心惟危”的“人心”——颠倒妄想之心、迷乱之心、贪嗔痴之心。“人心”建基于感性和知性之上。“感性”是指通过感官所获得的知识,通过感官所得来的知识具有片面化、肤浅化、碎片化和个体差异化等特性,并不可靠。“知性”是指将感官所获得的这些知识进行逻辑推理,深思熟虑后所获的经验知识。

40、孙中山认为:“日本的旧文明皆由中国传入,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

41、王阳明先生主张“心即理”,把正心之前的三个环节收摄进来,犹如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既然万物都备于我,向心上一“反”,格物穷理就包含在其中,此是“自明诚,谓之教”。阳明先生又曰:“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只是非即尽了万事万变”。这是从心体起用,“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故修齐治平均是“正心”。弘道事业其实也是心上功夫,存天理,去人欲,此心向天理靠拢,以至于实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天下归仁即是“明明德于天下”。

42、而阳明心学之“心”,并不是指“惟危”之“人心”,而是指“惟微”之“道心”,这是与生俱来之心,是先天本有之心,是理性之心,是形而上之心,也称“良知”或“德性”。显然,阳明心学之“心”(道心)与西方唯心主义之“心”(人心)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二者分属于不同的领域和体系:一个是先天之心,一个是后天之心;一个是道心,一个是人心;一个属于东方生命科学之范畴,一个属于西方自然科学之范畴。二者有完全不同的定义、内涵和作用。这是东西方文明的一个分水岭。在学术上,我们不能“王顾左右而言他”,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只有将此二“心”的概念分判清楚,我们才可以大大方方地正面谈论阳明心学。

43、见王阳明《传习录》)与人心相隔的“天理”,就是僵死的教条。在对僵死的教条的遵从中,不能形成国人卓然自立的人格。这正是朱熹理学的弊端。在历史上,朱熹理学虽一度行于天下,却不能彰显吾族安心立命之本,职是故也。

4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能发表出来,供我们学习,幸之大焉。

45、严复说他:“夫阳明之学,主致良知。而以知行合必有事焉,为其功夫之节目。”“独阳明之学,简径捷易,高明往往喜之”。

46、中国传统思想从人的活生生的生命体验出发,认为能体验到,就是有。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体验文化,是自由心证。三教都是如此。当然,这极可能是中国没有产生现代科学的原因。有一利必有一弊,科学不是还导致了心灵迷失吗,现在的有毒食物、转基因、环境污染、收费教育、过度医疗,不都是科技发展过程中人心迷失的铁证么。

47、①王阳明的心学完全合符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没有任何区别。

48、王阳明先生主张“心即理”与孟子道性善的目的相同。孟子反对“义袭而取”,“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可见,孔孟之学只是落实在一个“反”字上。如果离开本心而去格物穷理,格物便成了“逐物”,因为心底是不接受的。穷理实则是“义袭而取之”。日孚曰:“先儒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不可不察,如何?”先生曰:“夫我则不暇,公且先去理会自己性情,须能尽人之性,然后能尽物之性。”(《传习录》117条)王阳明先生的“心即理”,不是反对格物穷理,而是主张“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换句话说王阳明主张用心感悟事理,而不是无目的的观察。

49、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之一。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哲学思想体系。唯心主义的基本含义,是在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上,认为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决定物质,物质是精神的产物。

50、挑战一个成熟且被正统接受的思想是需要很大的勇气,也需要足够的智慧。我们多数人习惯了接受和效仿,没有挑战的主动性也缺乏挑战的能力和勇气。

51、孟子、禅宗、程颢、陆九渊,前后相继,为王阳明心学的展开做好了准备。其实,还有另一个人也为阳明心学做好了准备,这个人就是王阳明在思想上的直接的反叛对象——南宋的朱熹。

52、王阳明临死前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阳明的一生是波折与荣誉共生,他认为自己这一生不愧对百姓,不愧对国家,了无遗憾。

53、致力于成为国内传统文化当代化传播的的第一平台,

54、伟大人物毛泽东认为:“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馀子。”

55、在他看来,人活于世,烦恼苦闷皆由心生,而他提出的处世五法则是引导众人抵御外界纷扰的绝佳智慧。读懂王阳明,让心灵去修行。读懂王阳明,就能拥有健康心灵。

56、再比如说,你如果说王阳明不会骑电动车,他肯定不答应,王阳明会说骑电动车的技术深藏在他的内心,他会驾驶,只是驾驶的技术有待通过实践来激活。王阳明的意思不是要把自己本没有的驾驶技术从外界学过来,而是把已有的驾驶技术激活,通过实践来激活,通过“行”来激活。比如,人可以通过实践去激活驾驶技术,猪就不可能会驾驶,因为猪的心里没有预先设置这项技术,所以猪不可能会骑电动车。

57、王阳明的心学是在陆九渊宋明理学中心学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而成就的。所以,要理清王阳明心学不得不提及陆九渊和朱熹对“理”、“气”、“心”几个关键点的不同理解。“理”的分歧。朱陆都认为理是世界万物的终极本原。但是陆九渊借助的是儒学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以为“心即理”,万事万物皆由心而生发。“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自杂谈》,其与朱熹所说的理为天地、人物存在之本是先于宇宙而存在的明显不同。结果,朱熹主张由道问学,强调格物致知,即穷物理,强调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以为人的道德水准必将随着知识的增长而增进。陆九渊说“明心”,要尊德性,强调为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增进知识,而是为了实现道德的至高境界,因此,儒家经典的学习与研究、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与把握,都不可能直接有助于实现增进道德境界的目的,因为人的本心就是道德的根源,因此只要扩大、完善人的良心结构就能实现增进道德的目的。从当前德育范式来看,学习知识的多寡并不决定道德水准,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为公的公仆并没有高深的知识,但是,知识的深浅有助于增长道德水准,不过,这是由于学习者不把学作为致知目的而作为完善德性的追求之果。朱熹本人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道德教育,而这种定位方式决定了难以达到道德的较高境界。

58、我们按照时间安排,王阳明三十四到三十七岁蛰伏龙田,这个时代和现代的我们,事业刚刚拉开帷幕,而王阳明却一直在安静地寻找着道路。从被轻视的寺庙到远离江湖的地方,内心难免压抑,写诗来缓解内心的孤独是文人的做法,而王阳明显然对此不屑一顾。他的思想更深刻、更宏大,挑战了300年前的理学家朱熹。

59、阳明心学,核心在心。心是什么,也就是每个人自己的良知,很难有一个标准的程序化的可操作的纲领,千人千面,因人而异。但这个良知人人确实都有,如何被发现并且被用于工作,生活和修行,是一个难题。

60、若把人与外物之间的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统统抽掉,还会剩下一个怎样的外物自身之理呢?若真有这样的理(当然,这其实还是人在假定有这样的理),人又如何可能知道呢?可见,朴素的、作为我们的常识信念的“唯物”倒是站不住脚的呢。

61、在学术上,王守仁是心学鼻祖,中国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的“儒家四圣”之一!其学术思想深深影响到日韩乃至东南亚等泛中华文化圈,并对日本的明治维新起到极大的思想启蒙作用。

62、这个思路看上去很对,很符合通常我们能够接受的认识论逻辑。但问题也正是出在这个逻辑上。如果天理是在人心之外的,我们去认识它,就是用头脑所具之智力把天理作为对象来认识。在这里,认识者和被认识者是分开的,这是其一;这两者都与心无关,这是其二。

63、然若伴随以重功利、轻道义之心,视荣耻为无物,以竞争为唯久之,社会信任必将难以存焉。故而,重温阳明心学,再启中国文化精神之源泉,是当今不可或缺的。

64、王阳明年少时,朱熹的“格物之学”行于天下,想要学做圣人的王阳明认真地走了朱熹所指点的路,例如取竹而格,以为其中必具至理,然久思无得,倒弄出了一身的病来,终于发现在如此“格物”的功夫之中,“物之理”与“吾之心”,终究还是两样不同的东西。

65、《传习录》是研习王阳明心学的基本著作,其中的心学思想大致包含三部分:

66、心不安是有“声音”的,这“声音”便是良知的呼声。全部阳明心学就是引领我们去听到这个来自心的呼声。因此,阳明心学可概括为三个字:“致良知”。

67、我们举个例子:王阳明的“岩间花树”论。有人问王阳明:你说心外无物,那山间的花自开自谢,与你的心有什么关系?问的十分符合我们现代人的思维。有关系吗?如果从宇宙的视角看,当然没有关系。你是你,花是花,你不看,它就不在了?显然不是。但是王阳明的心学谈的不是这个问题,他谈的是从个人的角度看世界,从我的眼里看出去,那花是在我心内还是心外?看阳明如何回答的:汝看此花时,此花一时明亮起来,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寂。可知此花原不在你的心外。说明什么?说明心与物,是同时存在,心看才有物现,心不看则物就寂灭。这花的显现与寂灭,是由你的心控制的。所以说,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即心外无物。阳明说的是这个东西。这跟唯心唯物的区分,有啥关系?区分出了唯心还是唯物,又跟他的理论有啥关系?你唯物了,那花还不是由我的心控制?如果我的心不能觉察,昏沉晦暗,那世界上有花跟我有何关系?王阳明不研究花,他谈的是人心的意义。如果我们能自如地控制心,就能控制我们生活的世界,任意让它生灭,也就是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这才是跟我们的生命状态息息相关的东西。

68、中国的一部近现代史走到今天,国人的心依然没有安顿好,这是一个终于被大多数人都看清楚了的事情。于是,这样一个结论应该可以下了:来自西方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哲学,都不可能指到这个“心”。

69、“气”的分歧。陆九渊的概念中,“气质”只是一个生理、心理意义上的问题,指的是人的一种心理或生理状态。他认为,人的这种生理心理品性和人的社会行为之间虽有联系,但并不是必然的、唯一的关系,即人的气质并不能决定人的善恶贤愚,并不能决定人的以后归宿,学能变化气质。朱熹之气是和理相对的概念,既指宇宙万物生成的基础,构成万物的物质材料(一草一木),又指形成人物(善恶贤愚)之别的内在因素。

70、我在学习他的情操,学习他的哲理,学习他的为人处事。

71、/ 新国学之经典视频课程“阳明心要”: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学阳明学?

72、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另辟蹊径,许多人把王阳明归于唯心主义,其实不是这么简单,王阳明并不否认这个世界的客观存在,但同时,王阳明认为,这个世界的一切景象、原理、道理都与生俱来植入人心,人为什么知道花香?知道甘蔗甜?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就是这个道理。

73、儒佛两家也都讲求心性,但正如黄梨洲先生所说的:“儒释界限,只一理字”。王阳明说:“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之是非为体”,其本质是以“理”言“心”,以“知”说“性”。这样的命题佛家绝对是说不出来的,佛家死守着“万法从缘起,一切唯心造”的陈规教条,是内而不是外,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74、泉州恒谦学堂,培养身心健康、品学兼优的少年君子。

75、所以,“致良知”乃是生命实践之功夫,而不是单纯认知之活动。就此,王阳明说道,“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功夫!”以上所说者,归根到底,又全都源自“心即理”这一心学之基本命题,故王阳明说,“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76、《心學》淵於儒說,吸收道學,納入法家…集眾家之長!

77、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近代史中,如王阳明先生者,屈指可数。

78、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79、我们按着时间来梳理,王阳明34岁至37岁蛰居龙场,这个年龄之与现代的我们而言,事业不过刚刚拉开大幕,而王阳明却已静心去求道了。

80、嘉靖皇帝继续给王阳明加官:封新建伯,光禄大夫柱国,两京兵部尚书,并要其入京面圣,还要赏宴!皇帝要请王阳明吃饭这件事,在朝廷引起轩然大波。在刘瑾当权期间一直支持帮助王阳明的内阁首辅杨廷和坐不住了:一方面,王阳明既有文治,又有武功,若皇帝委以重任,难以控制;另一方面,王阳明的心学,有违当时占儒学正统的朱熹思想,另起炉灶,扰乱学府。于是,向皇帝汇报:一是国丧期间不宜进行赏宴;二是王阳明的心学会动摇国本。

81、世界上有太多未知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一切都有规律。宇宙充满了东西。如果你看到一个学习,生活总是繁忙的外国研究。今天学习,明天学习。,永远找不到核心。回归内心,在内心追求最宝贵的天理,从内心出发,寻找内在和外在追求的理想和使命,持之以恒,我们一定会达到完美的境界。

82、但是阳明先生针对友人所提疑问的解答,也并没有否定事物存在的“客观性”。只不过在他看来,事物存在的纯粹“客观性”可称之为“寂”,“寂”的状态是无法彰显事物存在意义和价值的。

83、“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地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

84、我们不难看出,某友人的观点是花树“深山中自开自落”,显然与“我心”无关;既然无关,就不能说“天下无心外之物”。这位朋友的观点,大概也是我们今人的常识。

85、在王阳明这里,良知是人人都有的,这个良知是指导人们正确行事的指南针,是可以把握、可以发现、具有规律的东西。比如,一个人养成了坚毅、善良的品格,那么他就很难去做坏事,他做事的作风必然认真、抓铁有痕;比如一个人养成了勤劳的习惯,他就闲不住,劳动比闲下来更心情舒畅。良知是个人通往圣贤的指南针,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正能量不断战胜负能量、正义不断战胜邪恶的力量,在王阳明看来,因为人有良知,人类社会必然不断向好,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

86、言论是自由的,自由的言论,犹如百花园里盛开的鲜花,五彩斑斓,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国家提倡的文艺形式。

87、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内涵是“知行合一”,主要论据是“我心正在”。我心正在干什么?无论您干什么,只要您有心,有灵魂,您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否则就是行尸走肉。这就充分肯定并强调了“知行合一”的合理性,即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此论点和论据,怎么可能是唯心主义呢?

88、致良知的修养学说。良知人人都有,致良知就是让人心回到“无善无恶”明洁的本真状态。其实也是强调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自觉”境界。

89、自孟子以降,经禅宗,到王阳明,所讲的“心”,既不可译成英语中的heart,也不可译成英语中的mind。前者可以是指“心脏”,后者是指“心智状态”或“意识状态”。它们都是科学的对象。前者是生物学的对象,后者是心理学的对象。

90、但就是这样一个官宦弟子却做到了“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尤其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他还是一名军事干才,平叛剿匪均立了大功。

91、知与行不能分作两事,不能以为在行之前,先须知。知与行一旦脱离,当中隔着的却正是私意!阳明就此感慨地说:“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知与行,一旦被私意隔断,知就不是良知,而是矫知;行就不是正行,而是妄行。致良知就是在生命实践中倾听良知的声音,而且要一以贯之,自始至终:“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92、致良知,如何致?不是一个人独自在书斋里沉思,也不是在学理的往复论辩中致。“致”乃是“听”,而不是“创设”,也不是“获取”。对于我们每个人本有的东西,既无需创设,也谈不上获取,盖不用创、不用取也。如何听?在自己的生命实践中听。这便是“知行合一”。

93、王阳明学说的精髓在于“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他认为朱熹要求人们绝对服从抽象的“天理”是没有道理的,不符合现实社会的客观实际。

94、如果把“心即理”当作一个命题,那么它有两层意思:一是“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二是“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心即理”若从功夫论上去理解,则是针对先儒格物之学而提出来的,目的在于纠正“务外而遗内”的流弊。虽说惟格物穷理才能尽性,但穷理的功夫不能向外物上去做,而是要反求诸己,反身而诚,往心体上下功夫。后者可以理解为从本体论上解读“心即理”,“心”其实就是“理”,“心”需要向“理”靠拢,也就是说离开物理,也无吾心,这足以说明心学并非唯心主义,做事主要原因在主观而不是客观。

95、③主观唯心主义是把人的主观精神(意识观念)作为认识世界的出发点,存在主观精神的产物,而不是真正客观上的世界。以上就是唯心主义哲学定义,以此定义结合王阳明心学观点及其理论依据来并论。01王阳明的“心学”中的心,是人的本体内心固有的良知体,灵明悟知所产生出来的认识能力。“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知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把“心”作为万物之主,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为此,王阳明心学是以人的主观意识来决定万事万物,“心”就是万事万物的主宰。这就很合符唯心主义哲学定义第一点,精神决定物质,物质就是人的主观意识来决定。王阳明的心学就是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02王阳明心学中“心即理”的理,就是一颗致良知来达到没有私心物欲的心。致良知心中的理就是世间万物的理。

96、“心即理”,心就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王阳明认为人心是产生善与恶的源头,任何外在的行动、事物都是受思想支配的,一切统一于心。良知、善恶、对错、准则都在我心中,我的意念所想,对的便知道是对的,错的便知道是错的,丝毫也隐瞒不了。不要欺骗自己的心,按照自己的心去做,善的便能保存,恶的便能去除。王阳明还举例说:即使是盗贼也明白自己不应该偷盗,如果喊他是贼,他也会不好意思,藏在心中的道理是泯灭不了。

97、公益课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代“阳明热”存在的问题。现在一些人由于历史局限性和缺乏真修实证,对圣人们所传承的“心学”等道统之学并没有掌握其精髓与要领,只能望文生义或隔靴搔痒地解释之,都是谈“心”色变,甚至是避而不谈阳明心学的“心”,生怕被冠以西方“唯心主义者”的帽子。然而刻意回避了“心”的阳明心学,就成了“空心”的阳明心学,不是真正的阳明心学。如果不把“心”谈透,“心学”还能称为“心学”吗?

98、良知和其他深藏在内心深处的东西一样,需要不断通过“行”、通过实践激活。良知深藏内心,被各种意念诱惑,美色、金钱、名利、权位等等,稍不留神就会偏离良知的方向,所以王阳明有句名言,叫“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王阳明强调,要不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把内心不好的东西剔除出去,“存天理、去人欲”,留下良知,这个过程就叫致良知。“致良知”的过程也是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的过程就是成为圣人的过程。所以王阳明强调人人都要在事上磨练、在实践中体味真知,发现良知,这个事上磨、事上练的过程,也就是实践的过程,是“去人欲”的过程,因为良知是有规律的,所以人人都可以通过实践、通过事上磨、事上练来强大内心,来致良知,以良知左右自己的行动。比如,王阳明没有参与嘉靖“大礼仪之争”,但是他和弟子、手下说起过这个事,王阳明说,嘉靖皇帝认自己的亲爹是亲爹,符合良知,符合良知的事情没有什么值得反对的。(夜灯唯许月华侵)

99、②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独立存在着一种客观精神,它是世界的本源,世界万物是由它产生出来的。

100、王阳明先生说过“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释氏却要尽绝事物,把心看做幻相,渐入虚寂去了”。佛家追求的是明心见性,儒家则主张穷理尽性,认为只要观察就能明理,朱熹也是这样认为的,然而王阳因为这样格物而致疾。

101、近年来,王阳明及其“心学”,在大众文化中有了极为畅销的市场。因为,在当今这个追求“短、平、快”的效率社会,人心浮躁、凡事追求成功的捷径。面对浮世诱惑与险阻,人们心智迷惑、急于求成,王阳明“心学”,以其高效、直接而让人快速“拨开迷雾见青天”,人们乐于接受。

102、“心”的分歧。朱熹认为心是分为“人心”与“道心”的,道心是天理的体现,是“原于性命之王”,是义理之心,是人心的主宰;人心是气质的表现,故而必须接受道心的主宰和统领,此即“心统性情”。陆九渊认为人心道心只是从不同方面描述心的性质状态,如果将二者对立起来,则分明是“裂天人为二”,心是人的本质所在,是伦理本能。

103、如何理解“心即理”?这是认识论的问题。就是说你的内心就已经有一个意念中的世界,具备成为完人的一切条件,具备认识世界的一切可能。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相信大多数人也是这个想法。但王阳明回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山野的一颗花,你没有看到它的时候,它寂静地藏在你的内心深处,你心中本来就预先有这个花的样子,但是因为没有看到这颗花的实物,所以你不知道你心中有这珠花,但不妨碍这花在你内心的潜在。实物的花好比“密码”,要用“密码”去证明你内心里有这珠的花的存在,这个看花的过程,就是知行合一的“行”的过程。王阳明并没有在本体论上否认这株花的客观存在,他只是从认识论上说,没有看到这株花,那这株花就还没有和我发生关系。

104、中国传统思想,是从个人出发点来看世界的。这与科学有巨大不同。科学是站在宇宙的立场上看世界。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楹联大全(28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