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对个人和国家的意义(74句精选句子)

2023-05-20 11:48:34

诚信对个人和国家的意义

1、  儒家十分重视「修身为本」的思想,认为齐家、治国(这里指诸侯国)、平天下,都以自我修养为根本。

2、  荀子从「修身」的社会效应角度指出:「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故君子务修其内而让之于外,务积德于身而处之以遵道(遵从道德原则),如是则贵名(美好的名声)起如日月,天下应之如雷霆。」荀子认为其理想人物圣人和大儒,都具备道德上最高的品格。若一个人能实践道德,便会正如圣贤般留下美好的名声,天下百姓就会如雷霆般拥护他。

3、d的十九大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诚信建设。(诚信对个人和国家的意义)。

4、诚信体系建立起来非常不容易,商鞅无疑是开了一个好头,可是张仪却将其破坏得干干净净。就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样,从此中华大地上,到处都是谎言。秦国也失去了在诸侯国之中的诚信度,一度成为了天下公敌。张仪表面上为秦国争取了实际利益,可是却没有朝着长远角度去看。国与国之间需要诚信,就算是放到现在也是一样。如果你订购一批材料,钱打过去了,可是货迟迟没有发过来,那两国之间的矛盾可就无法调和了。

5、  唐代著名大臣魏徵说:「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只要夫妻、父子和兄弟之间以诚相待,诚实守信,就能和睦相处,达到「家和万事兴」之目的。若家人彼此缺乏忠诚、互不信任,家庭便会逐渐崩溃。

6、升旗仪式现在开始,升国旗奏国歌,少先队员敬礼!

7、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8、人与人之间同样需要诚信,因为人生存在世上,就是一个以物易物的过程。如果有人不讲诚信,那么这个规则体系就会被打破,谁都可以骗人,秩序将彻底被打乱。商鞅希望建造的,是一个有秩序有上进心的国度,要想有秩序,就必须要有诚信。只有政府率先做出诚信的表率,百姓们才能够争相效法。而要想有上进心,就必须要实行改革变法。贵族集团毕竟占据少数,只有大多数的普通百姓认可了你的变法,从变法中获得积极性,那么整个国家才能有上进心。

9、为了贯彻诚信原则,法律上要求公开心证,即法官在判决书中应当详细说明判决的理由。

10、“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对于个人而言,无信,那这个人必定无法在社会上存之长久。诚信,不单是个人的至高人格品质,更是一个团体、一个企业得以壮大发展的必要前提。

11、这也是商鞅变法的第一步,让老百姓重拾对秦国统治者的信心。其实饼就那么大,贵族占得多了,那么老百姓就占得少。商鞅的目的是为了告诉秦国的老百姓,饼,是可以通过他们的努力,从贵族那儿夺过来的。

12、  现代社会急功近利,物欲横流,现代人虽利用科技创造了物质财富,但自己反被物质财富所奴役。现代人每天营营役役,为的是赚多点钱,以提高生活水平和物质享受,但道德价值观念却开始失落。在物质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思想的冲击下,现代人普遍认为见利忘义、投机取巧比中国传统美德如诚信、刻苦、勤奋更为重要,社会崇尚金钱、权力,以此作为衡量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反观人类的精神世界、生命价值、崇高理想、道德情操则被逐渐遗忘。

13、故事发生在两百多年以前的1797年。这一年,这片土地的小主人才五岁时,不慎从这里的悬崖上坠落身亡。其父伤心欲绝,将他埋葬于此,并修建了这样一个小小的陵墓,以作纪念。数年后,家道衰落,老主人不得不将这片土地转让。出于对儿子的爱心,他对今后的土地主人提出一个奇特的要求,他要求新主人把孩子的陵墓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不要毁坏它。新主人答应了,并把这个条件写进了契约。这样,孩子的陵墓就被保留了下来。沧海桑田,一百年过去了。这片土地不知道辗转卖过了多少次,也不知道换过了多少个主人,孩子的名字早已被世人忘却,但孩子的陵墓仍然还在那里,它依据一个又一个的买卖契约,被完整无损地保存下来。到了1897年,这片风水宝地被选中作为格兰特将军陵园。政府成了这块土地的主人,无名孩子的墓在政府手中完整无损地保留下来,成了格兰特将军陵墓的邻居。一个伟大的历史缔造者之墓,和一个无名孩童之墓毗邻之墓,这可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观。.

14、可以说,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是创新监管方式、促进企业诚信自律、推进综合执法的有效手段。企业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可以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积累自身信用,收获更多的信用红利;政府部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共享涉企信息,实现工作联动。要真正发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作用,关键在于涉企信息的归集。要着力将各类涉企信息完整、准确、及时地记于企业名下,形成企业的全景多维画像,解决企业信息碎片化、分散化、区域化问题。

15、  苏东坡看后,心中好笑,认为菊花怎能像春天里的花一样,在一夜之间落得满地花瓣?于是,他续上「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讥嘲王安石。

16、诚实信用也是我国现行法律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在《民法通则》、《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有明确的规定。由于其适用范围广,对其他法律原则具有指导和统领的作用,因此又被称为“帝王规则”,可见“诚实信用”是并非一般的道德准则。在诚实信用成为法律规范的时候,违反它所承受的将是一种法律上的责任或者不利于自己的法律后果,这种法律后果可以是财产性的,也可以是人身性的;可以是民事的、行政的,甚至可以是刑罚。因此,诚实信用又是支撑社会的法律的支点,是法律规范的道德。

17、本法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18、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史记》

19、来源:《最高人民法院第四批指导性案例》第15号

20、  回到京城后,他即当面向王安石认错。王安石称赞说:「知错能改,是难能可贵的啊!」从此以后,苏东坡十分谦虚谨慎,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21、鲁迅曾说:“诚信是为人之本。”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诚信的品格。

22、第诚信是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立业之本。诚信作为一项普遍适用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建立行业之间、单位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道德杠杆。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规范。诚实守信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而且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第诚信是国家政府的立国之本。国家的主体是人民,国家的主权也归属于人民。中国古代政治伦理强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认为国家的领导者应当以诚心诚意的态度和方法去取信于民,进而达到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太平清明。唐代魏征在给太宗皇帝的上疏中写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贞观政要·论君道第一》)治国之道,在于贵德崇义,而德义的主要内容则是诚信。柳宗元说:“信,政之常,不可须臾去之也。”宋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指出:“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致于败。”以上言论说明诚信是领导者治理国家的基本准则,诚信构成国德,支配国运,没有诚信的国德就不能拥有长久而向上的国运。在现代社会,民主政治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更要求把诚信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政治的核心是权力。政治权力的历史形态是私权或集权,而民主政治下的权力是公权。公权意味着权力归人民所有,本质上是为人民服务的,权力的合法性来自人民的信任。失去人民的信任便失去了权力合法性的依据。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高度的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23、  ·孔子教导学生时,提倡「文」(即《诗》、《书》、《礼》、《乐》等典籍),「行」、「忠」、「信」并重,希望学生能做到博学多闻(文)、敦品励行(行)、尽忠职守(忠)、诚实不欺(信),把智育与德育结合起来,做一名德才兼备的人。

24、  「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荀子《荀子·议兵》)

25、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但究竟怎样才算是有诚信?这部分将为你介绍诚信的准则,并看看中国古代哲贤如何实践诚信之道。

26、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7、  要以诚相待,切不可互相猜疑,各怀鬼胎。古人云:「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诚信具有双向性的,只有自己以诚对待同事和朋友,才能得到他人以诚相报。这样,同事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融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8、由此看来,传统伦理将诚信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品质,认为诚实是取信于人的良策,是处己立身,成就事业的基石。总之,是一种个人生活的准则。

29、世间万象、人生百态,都是一个人思考和判断的素材。有的人、有的事,唤起人们由衷的尊重景仰,也有一些人和事招致鄙夷、怨恨或者嘲弄。

30、时下流行信用卡,有人说,它是一种时代潮流、个人身份的象征,有人却戏谑:有信不用卡,无信才用卡。可见,有信可以行走天下,无信却处处被卡,诚信是至关重要的品质。

31、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可以提高别人对自我的认同感。

32、小作者对诚信的认识很深刻,紧紧围绕“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诚信的品格”这一论点开展,分别从诚信能够让人安身立命,受到拥戴,丰盈精神三个角度展开论证,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层层深入,一气呵成。

33、  在学校求知,是一个艰苦的学习过程。求学时应抱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可以不懂装懂,欺世盗名。同时,学贵在勤,勤能补拙,历代不少名人都是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求学,如「苏秦发愤刺股」、「匡衡凿壁偷」、「车胤囊萤勤学」等,成功非侥幸,只有诚实、刻苦、排除万难的人才能成功的。

34、可是勇敢的人,永远都是做那些自己感到害怕的事情。秦孝公即使再害怕,也要坚持变法。因为秦孝公和商鞅一样,都是有决心的人。他希望把自己的国家变得强大,牺牲部分贵族的利益,可以换取整个秦国的繁荣,这有何不可呢?你可以一辈子都呆在同一个地方,但是肯定会限制你的发展。如果你想要突破性的发展,就必须要走出来,但是有多少人敢呢?

35、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而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对于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形成便利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6、反过来,要是一国之君没有诚信,这个国家亦会因错误的领导误入歧途,走向陨落。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周幽王,为搏褒似一笑,不惜多次戏弄诸侯,燃起烽火。而真到了生死一线的时刻,周幽王那已然失掉的诚信,便再无力救他的国家于水火,反而不收自破。可见诚信,不论古今,亦或身份的高低,信诚都是社会道德中最珍重的品质。若是失去诚信,人、企业、国家都会因这种无形资产的消失而身败名裂。

37、  子路是孔子的门人,有一天子路问孔子:「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孔子答:「修己以敬(谨慎)。」子路又问:「这样就足够吗?」孔子答:「修己以安人。」子路再问:「这样就足够吗?」孔子答:「修己以安百姓。」孔子这里是把「修己」作为「安人」、「安百姓」的前提,孔子认为君子应先慎重地培养、训练自己的道德品质,然后再去治人,再去治百姓。孟子也明确地阐述了「修身」与「家」、「国」的关系,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由此孟子作出结论:「君子之守(操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38、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让诚信成为社会共识(夜语)

39、第五条 信托当事人进行信托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循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40、在生活中,诚信十分重要,正如一位哲人所说:“连上帝也助诚实勇敢者一臂之力。”因为他能够让一个人安身立命,树立威信,丰盈精神,这便是诚信的伟力。行走在人生之路上,让我们携诚信前行。

41、01变法万事俱备,商鞅却迟迟没有公布。秦孝公与商鞅商谈了一番,觉得他是天下奇才,是变法的中坚力量。不是他的变法策略有多么高明,而是他变法的决心让秦孝公感动。为此商鞅也没有辜负秦孝公的期望,利用手里的《法经》,参考前人李悝的经验,商鞅总结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变法策略,主要分为两大方面。

42、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史记》

43、第四条  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44、维护社会诚信,不仅需要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更需要强有力的监管机制。监管机制是维护社会诚信的重器,也是政府主导作用的集中体现。

45、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国之本。国家的主体是人民,国家的主权也归于人民。中国自古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明训,这些话至今仍然是至理名言。但国家的领导者依靠什么去团结人民呢?靠的是明智的政策和精神信念,“诚信”就是取信于民、团结人民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信念。

46、  加强诚信建设关键在于制度化。诚信精神的树立、诚信风尚的培育,离不开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但仅靠道德教化、叩问良心是远远不够的。加强诚信建设,必须用制度保驾护航,把道德伦理的柔性规范与制度法律的刚性约束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诚信建设制度化常态化发展。今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公布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效果立竿见影。那些“老赖”不仅曝了光、丢了脸,还坐不了飞机、贷不了款,半年之内就有万名“老赖”主动还钱,这就是制度的威力。制度是全方位、多层面的,基础是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关键是完善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前不久,国务院颁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中央文明委出台《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贯彻落实好有关要求,大力推进诚信制度化建设,构建起不愿失信、不能失信、不敢失信的体制机制.建设诚信社会、诚信国家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47、《说文解字》认为“人言为信”,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可见,“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假话,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而“信”的基本内涵也是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

48、疫情中的政治诚信问题:d员干部队伍中存在诚信问题是当前公众反响最为强烈的问题之已严重影响了d和政府的形象。如在疫情初期,武汉医疗物资严重短缺,武汉市红十字会的表现让全国人民大跌眼镜。不论从共产d员的角度,还是慈善信念的角度看,都远远超出了人们的心里承受底线,职责的不诚信或在工作上的不诚信给疫情的防控造成了不可确估的影响。

49、为什么呢?因为商鞅在等一个机会,那就是树立政府可信度的机会。他想了很久,决定用徙木立信的方法来取信于民。此前秦国的贵族和各地诸侯国的贵族是一样的,他们垄断了国家的官场,垄断了巨额的经济收入,对百姓各种压榨,没有丝毫分寸。

50、  将人际交往建立在道义的基础上,彼此皆以道义为原则,这是一种君子之交。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在《朋d论》中深刻地分析说:「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d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形者忠义……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终始如一。」真正的君子之交以道义为基础,真心相待,友谊是持久的。相反,小人之交以势利为基础,虚假造作,友谊是短暂的。

51、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首先必须坚持d的领导,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我国,d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依法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促进全体人民的共同福祉,这是d向全体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

52、  儒家经典《大学》对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关系作出了更为具体、更为系统的表述,当中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由此,《大学》逻辑地得出结论说:「自天下以至于庶人,壹是(皆是)皆以修身为本。」可见不论是什么人,都以修身养性为根本。

53、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把诚信精神和诚信原则现实化为引导和约束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

54、在此需要注意的是,诚实信用原则在利益平衡方面有两种不同作用领域:

55、(摘自《条文理解与适用》(上册),人民法院出版社2017年版第139页)

56、  刘廷式本是农家子弟,与邻女定有婚约。后离别数年,刘廷式入太学读书,并考中进士。刘廷式回乡时,准备与邻女成亲。这时才得知邻公已死,其女双目失明,家道中落。不过,刘廷式并不因此违背婚约,还选好日子准备完婚。邻女打算退婚,她说:「我如今双目失明,形同废人,门不当户不对,怎能嫁你为妻呢?」刘廷式回答说:「既然我早与邻翁有约,岂可因翁死子疾而违背婚约?」结果,二人终成眷属,家庭和睦,并生数子。

57、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3年第10期(总第204期)

58、  「君子之言,信而有规,故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僭而无征,故怨咎及之。」(左丘明《左传·昭公八年》)

59、第四条  证券发行、交易活动的当事人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应当遵守自愿、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60、  孟子:「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61、  对企业而言,诚信是黄金资产。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契约经济。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诚信是其生存发展的“通行证”,是至关重要的无形资产。百年老店同仁堂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以诚信铸造金字招牌,历经沧桑而常青不衰。“晋商”“微商”以信用为上,各领风骚数百年。今天中国的电子商务,每日达成上亿笔网上交易,每笔交易都是信用在流动。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那些诚信经营的企业,客户主动上门、银行主动上门、合作伙伴主动上门,优质资源汇聚,发展如鱼得水。反观那些不讲诚估、不守信用的企业,即使退一时之势、得一时之利,也终将因信用“亏空”而被淘汰出局。现在,注册一家企业门槛很低,但要发展壮大,信用的标准不能降低,必须坚持以诚兴业、信誉至上、履约践诺,擦亮企业的诚信“名片”,靠信誉打造品牌、占领市场,赢得发展优势。 

62、01变法万事俱备,商鞅却迟迟没有公布。秦孝公与商鞅商谈了一番,觉得他是天下奇才,是变法的中坚力量。不是他的变法策略有多么高明,而是他变法的决心让秦孝公感动。为此商鞅也没有辜负秦孝公的期望,利用手里的《法经》,参考前人李悝的经验,商鞅总结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变法策略,主要分为两大方面。

63、  ·「诚信」是人的法宝,因为「国保于民,民保于信」。君无信用不能使民,失去民心则不能守国。所以古代圣王不欺四海,五霸不欺四邻。善治国者,不欺其民;善齐家者,不欺其亲。可见,信在治国齐家中是何等重要。

64、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之“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就是说讲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在我国传统儒家伦理中,诚信是被视为治国平天下的条件和必须遵守的重要道德规范。古代圣贤哲人对诚信有诸多阐述。比如:孔子的“信则人任焉”“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以诚而立”;孟子论诚信“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荀子认为“养心莫善于诚”;墨子曰“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老子把诚信作为人生行为的重要准则:“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庄子也极重诚信:“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把“本真”看做是精诚之极至,不精不诚,就不能感动人,这就把诚信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韩非子则认为“巧诈不如拙诚”。总之,古代的圣贤哲人把诚信作为一项崇高的美德加以颂扬,生动显示了诚信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价值和地位。从古到今,人们这么重视诚信原则,其原因就是诚实和信用都是人与人发生关系所要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没有诚信,也就不可能有道德。所以诚信是支撑社会的道德的支点。

65、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66、  ·诚是五常(仁、义、礼、智、信)的基础,亦是人的各种善行的根源。可见,「诚」在儒家道德体系中是何等的重要。

67、下面,请大家一起读一首小诗。希望大家不仅要牢记,而且要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人人争做诚信好学生。

68、(2)民事主体在与他人建立民事法律关系后,应当信守诺言、恪守信用,按照自己作出的承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言而有信;

69、  南朝陈国将亡时,驸马徐德言预料妻子乐昌公主将会被人掠去,于是打破一面铜镜,各拿一半,作为日后重见时的凭证,并约定每逢正月十五日,就在市集卖这半面镜子,以探听对方的消息。

70、  王安石回到家看到续诗,心想:「真是少见多怪!」后来,苏东坡被贬到湖北黄州当团练副使。有一晚,一阵秋风过后,第二天院内菊花被刮得满地金黄。此时,苏东坡深愧自己妄自续诗,见识短浅。

71、关联公司人格混同的,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诉成都川交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等买卖合同纠纷案

72、诚信,分开来说的话:诚,真实,诚恳;信,信任,证据。所以说,诚信,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

73、  「诚则是人,伪则是禽兽。」(黄宗羲《孟子师说·卷七》)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唯美古诗词句子(57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