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仁尼琴俄罗斯的良心(55句精选句子)
索尔仁尼琴俄罗斯的良心
1、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俄罗斯作家,二战时的苏联炮兵连长,因勇敢获得二枚勋章,1945年因通信中不敬被流放哈萨克8年,此段经历后来成为他作品的主题。他1962年出版反映集中营生活的作品,被吸收进作协,1968年因作品《第一圈》无法在国内出版而在境外发表,被开除出作协,随后获得1970年诺贝尔奖,随后因出版描写极权主义的巨著《古拉格群岛》被驱逐出国,到美国后毫不留情地批评自由主义,苏联解体后又大骂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毁了俄罗斯,立场让左右两派都无法与之相处。他死后,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
2、1957年,就像他突如其来获罪入狱一样,他又被突然宣布“无犯罪事实”,恢复名誉。如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政治戏弄,使他意识到,在极权体制之下,每个人其实都是水中的浮草,一会儿被浪花托出水面,一会儿又被激流旋入水下,命运完全不由自己掌握。他不能不愤怒地骂一句:“这个鬼祖国!”
3、 “良心作家”及晚年忏悔的索尔仁尼琴。在获诺贝尔奖的俄罗斯作家中,这是一个典型的俄罗斯人,1918年生于高加索。(索尔仁尼琴俄罗斯的良心)。
4、正念又称作“静观”,是风行世界的主流心理治愈疗法,所以又有“正面革命”之说。
5、1945年3月,二战即将结束,索尔仁尼琴就要和出生入死的战友们荣归故里的前夕,灾难突然降临。几个身着便装的“内务人民委员部(克格勃)”人员赶到东普鲁士前线,在战场上将他逮捕,原因是他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使用了“那个蓄着八字胡的人、主人、老板”等字词,克格勃认为那是在讽刺斯大林。国家英雄转瞬变为罪犯。
6、1963年,索尔仁尼琴接连发表《马特辽娜的家》等3个暴露社会阴暗面的短篇小说并加入苏联作协。这以后,他又写了好些作品,但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除了《马特辽娜的家》等四个短篇小说外,其余均未能在苏联境内发表。
7、(在监狱里)他开始创作自传体叙事长诗《小路》,借助火柴棒(上面包着写满铅笔字的纸片)把这首诗熟记下来,后来在数次流放中及在埃基巴斯图兹时,他则开始用念珠计数:每十行诗用火柴棒或数珠来标记,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将每十行诗都记得很牢,所以如果在数珠上出现的是另外十行诗,他就知道弄错了,于是又重新诵读最后的十行,以便找到那遗漏掉的那行。
8、但是,赫鲁晓夫下台后,社会情势开始转变。1967年,在苏联作家代表大会上,他散发了一份抗议报刊检查制度的公开信,受到作家协会的公开谴责。1969年被开除会籍。
9、1968年,索尔仁尼琴的《第一圈》和描写苏联社会现状的长篇小说《癌症楼》在西欧出版。苏联当局恼羞成怒,于次年将他开除出苏联作家协会。
10、《癌症楼》是一部呼唤人性的人道主义作品,同时又是剖析社会“毒瘤”、反思时代和历史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无疑会使读者增强涤荡社会顽症的信心。
11、1965年,索尔仁尼琴准备将小说《第一圈》付印,结果遭抄家,有关稿件都被充公,他被迫将著作偷运出国外出版。
12、1967年5月,第四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前夕,索尔仁尼琴给苏联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的代表们散发对本国书刊检查制度的“公开信”,抗议苏联的报刊检查制度,要求“取消对文艺创作的一切公开和秘密的检查制度”,遭到当局指责,大会通过了谴责他是苏联作家的叛徒的决议。
13、最出名的就是被称为“俄罗斯的良心”的索尔仁尼琴。他写的小说,都在揭露俄罗斯人民被红轮碾过后的惨状。但他却因此被自己深爱的祖国指责为“叛徒”,被审查、被驱逐。
14、1994年,这位“上一代作家中最后一位代表良知的作家”才应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邀请,重新踏上祖国的土地。他受到了国王般的欢迎。在阔别20年之后,祖国人民才认识到他的巨大价值。
15、题主所言的排名,将鲁迅先生排名十大文豪之列,不知是以什么标准排列的,主要是以文学成就呢还是主要以社会影响力呢。
16、1971年,重现整个20世纪俄国和苏联历史的鸿篇巨制《红轮》第一卷《1914年8月》在西德和法国同时出版。这是世界文学史上篇幅最为宏大、卷帙最为浩繁的小说。
17、索尔仁尼琴少有的公开演讲,也是对西方炮火猛开。1978年6月8日,他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演讲时,因批评西方社会的人类中心主义、实利主义和自由主义,引起一场争论;流亡期间,他还不断指责西方社会的道德堕落。
18、⊕ 黑格尔:一个深刻的灵魂,即使痛苦也是美的
19、只有理解了欧洲,你才能理解如今引领世界的思想潮流是从何而来的;
20、但这段在集中营的经历,使他创作除了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在当时批判斯大林的风潮下,他的作品甚至受到赫鲁晓夫的鼓励和推崇。短时间内,这本书共卖出85万册,索尔仁尼琴一夜成名。
21、1997年,索尔仁尼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22、中国人对索尔仁尼琴的认识,主要来自于他对专制主义的反抗,却很少有人知道,他那巨大的道德勇气,是来自于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对上帝的信仰!
23、巴•切连科夫(1904-1958)物理学家,1934年在苏联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作研究生时发现了“切连科夫效应”,于1958年与苏联物理学家塔姆、弗兰克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24、索尔仁尼琴自我感觉好极了。他要充当先知,精神领袖,据统计,当时有48%的人愿意选他为总统。他到处访问,发表演说,接见记者,做电视节目。头一年,他在电视上露面的频率在国内名人中位居榜首。
25、俄罗斯作家,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1924年,随寡母迁居到顿河畔罗斯托夫市。在这里,他读完了中学,考入罗斯托夫大学的物理数学系,194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26、在海外流亡期间,索氏出版了著名的《古拉格群岛》,引起极大反响。该书是对1918-1956年间苏联集中营的实录,共分7大部分。其中包括他自己的经历,还有上百人的回忆、书信、报告,以及苏联官方和西方的数据,是类似于报告文学性质的作品。有人这样形容说,在人类文明史上,如果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是19世纪最辉煌的乐章,那么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就是20世纪最悲怆的史诗。
27、有人说他与时代脱节了;有人说他走得不是时候,回来的也不是时候;也有人说他太天真了、太狭隘了、太不食人间烟火了……但我们不要忘记,他只是一个“人”,是一个受限于时空环境的“时代之子”。
28、在前苏联,他第一个突破思想和文学的禁区,开掘出劳改营主题,为俄罗斯劳改营文学的滥觞打开了闸门。他以丰硕而深刻的作品成为苏联“回归文学”的卓越代表,以自己的文学创作创造了一个新的俄罗斯小说体系。他的《一天》和《癌症楼》与俄罗斯文学传统有血缘关系,几乎具有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们所有的特点。
29、1970年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过于犀利而被国内舆论强烈谴责,并被冠以“国家叛徒”之称,不仅被抄了家,没收了稿件,还被苏联作家协会除名。迫于形势的索尔并没有去领奖,但是并没有因此获得国内舆论的谅解,几年后他被苏联直接剥夺国籍并驱逐出境。
30、第一个拒绝领取诺贝尔奖的,当属德国生物化学家库恩。
31、⊕ 柴静:一个国家应该尊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
32、 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33、在他因为批评斯大林而被捕之前,他是坚定的马列主义者。换句话说,他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他后来在传记中写到,当他被关到称为“古拉格”集中营的牢房里时,是他从悔改走向上帝的开始。在那里,他才开始了解自己内在的生命,倾听灵性的声音,最终找到上帝。
34、有一点是肯定的,俄罗斯才是他的故园,那里有苹果树的清香,小草的芳香,蚂蚁窝里的忙乱,幽深而又静默的湖水;也有在广阔平原的连接处迭次出现的残破钟楼,歪歪斜斜的整个被风吹透的小木屋,打谷场,熏得发黑的栅栏。但“只要还能在雨后的苹果树下呼吸——就还能继续生活下去”。
35、人类的二十世纪比之前的任何一个世纪都更血腥残忍,而且二十世纪的前五十年根本没有丝毫减少任何恐怖。
36、他曾拒绝叶利钦颁赠的“圣安德烈勋章”,却欣然接受普京颁赠的、标志着人文领域最高成就的“俄罗斯国家勋章”。原因是他认为叶利钦走西方资本主义路线,带来社会道德的沦丧;而普京的俄罗斯民族主义路线,却与他的理念不谋而合。他公开赞扬普京,认为他是俄罗斯文明的捍卫者。他也因为西方国家批评普京“专制”,挺身为普京辩护。所以,有人批评他是俄罗斯沙文主义者。
37、同时也让我在最黑暗的年代,看到了一束微光。
38、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1924年,随寡母迁居到顿河畔罗斯托夫市。在这里,他读完了中学,考入罗斯托夫大学的物理数学系,194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与此同时,因酷爱文学,他还在莫斯科文史哲学院函授班攻习文学。
39、基辛格的复杂身份让他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通,他甚至懂得用围棋来比喻中庸而含蓄的中国传统智慧。
40、现在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总是想贬低中华文化,包括打压中华民族一些优秀的作家。有些人贬低鲁迅,其用意何为,不就是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及文章,深刻地犀利地揭穿和批评了某些人的奴性吗。
41、然而,春天是短暂的,冰霜重又覆盖大地。因为,体制依然,浮草的命运依然。
42、但是,中俄两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面临的挑战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人特别容易理解索氏的主张,例如国家高于个人,追求平等,均贫富,反对私有制等。甚至有学者认为中国的新儒家也能和索氏类比,他们都强调民族传统,拒绝西化……
43、这本书视角客观,加上作者坐拥哈佛的顶级学术资源。在他的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一个与国内学者笔下都不相同的邓小平形象。
44、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欧洲,“破败”是各个国家间唯一的共同特征。除此之外,各个国家几乎都有着不同的语言、民族、文化,还要面临意识形态的对抗和现实利益的博弈。
45、1962年苏俄“大阳春”时代(11月),经赫鲁晓夫亲自批准,索尔仁尼琴的处女作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在《新世界》上刊出。这部苏联文学中第一部描写斯大林时代劳改营生活的作品,立即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反响,甚至连赫鲁晓夫也夸奖这部小说是“从d的立场反映了那些年代真实情况的作品”。
46、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对于70后80后来说,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在听着他传奇的故事,从二战的炮兵连长到集中营的成员再到作家协会,从一个军人到一名作家,最终拿到巅峰奖项---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一生可谓是传奇的一生!但很多人不知,索尔也曾身患癌症,从死亡边缘走过,并最终奇迹般的康复!
47、白桦茸吸取了桦树一生的精华,带给人们降糖降压等等的保健作用,索尔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服用其煎煮液体并配合治疗,癌症痊愈,这是白桦树的馈赠,白桦茸的神奇,也许这也是这个世界回应“俄罗斯良心”的一份真心,艰难而又不失希望。
48、回国后的索尔仁尼琴,为叶利钦治下的俄罗斯经济凋零、人民困苦、腐败盛行而深感痛心,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急剧下降也强烈地刺激着他。1999年12月11日,索氏80岁生日,他拒绝了叶利钦颁给他的“圣安德烈勋章”,说:“目睹俄罗斯从欧洲强权的巅峰,堕落到当前如此悲惨的地步,我无法接受任何荣誉。”在民族主义的驱使下,他变本加厉地对西方加以激烈批评。“在那(北约轰炸南联盟和乌克兰橙色革命)以前,西方主要是被我们看成民主的救星的。现在我们不得不失望地断定,西方的政策首先是受实用主义支配的,往往还要加上利己的和露骨自私的考虑。许多俄国人在体会到这一点时,理想也就破灭了。西方为讨厌的冷战的结束感到高兴,在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统治的年代之后,俄国国内出现了无政府状态,对外又放弃了所有的阵地。西方很快就习惯于认为俄国差不多是一个第三世界国家了,而且将永远这样。当俄国重新强大起来时,西方人的反应是惊慌失措——也许还受到尚未完全克服的对俄国的恐惧的影响。”
49、我重点想说的是,一些机构把鲁迅先生排列入世界十大文豪之列,有些人还存有疑义,这些人是奴性惯了的缘故。
50、我建议大家静下心来,完整地看看这段历史,看完后你一定会同意我的这两句话:
51、索尔仁尼琴的创作融古典与现代于一体,在创作中注重继承与创新。以他被逐出境的1974年为界,可将其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52、1945年,索氏只因在一封私人信件中称斯大林为“庄稼汉”被捕,判刑8年,刑满后流放哈萨克斯坦,直到1956年苏共20大以后才获得平反。他在多个监狱和集中营里度过青年时代,战胜了癌症。
53、一个人在历史中的最高境界就是如此吧。普通人顺流而下,强者逆流而上,唯独智者,可以引流潮流。
54、链接:https://pan.baidu.com/s/1d93pQl3iY_p43NYXT_kPjQ提取码:cy2b书名:俄罗斯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