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124句精选句子)

2023-05-12 11:00:41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

1、第知行只是一个工夫,不能割裂。而所谓“工夫”,就是认知与实践的过程。

2、在朱子学一统天下的时代,王阳明针对思想发展的流弊而行补救措施,提出了“知行合一”说——“学问”就是“行”, “行”也是“知”,知行是一件事。“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说”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3、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4、对于现代人而言,知行合一能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意义就是告诉我们:“人的知识是学出来的,人的能力是练出来的,人的境界是修出来的。”在成功的道路上是没有捷径的。

5、格物致知: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6、王阳明格竹子一事向来为人们津津乐道,朱熹的《四书集注》是科考指定教材,其中提到“格物致知”方可“悟道”,于是王阳明拉起好友在家中准备“格竹”,希望能悟透其变化规律,朋友格了三天三夜,倒下了,他格了七天七夜,也倒下了。也由此开始了对理学的初步怀疑,但由于在理学绝对权威的大环境下,加之屡不中第,陷入迷茫、彷徨,开始怀疑自己,空有经略四方的志向而没有施展的空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地动心为耻”,道尽心中苦涩。他对落第可以无动于衷,但不能实现圣贤的理想才是他真正伤心之处。

7、第这一消除的过程其实已经是“行”了,因而,王阳明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当然,二者既有区别,又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他批评那些将知行二者相隔离的(似乎是暗指朱熹的“知先行后”),认为是错误的,他要对症下药来治这毛病。他说:“今人却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传习录》)他还说:“功夫不离本体,本体原无内外;只为后来做功夫的分了内外,失其本体了。如今正要讲明功夫不要有内外,乃是本体功夫。”(《传习录》)(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

8、  王阳明的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但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人的心可以分为性与情,但朱熹理学却硬要将“情”从心中分割,而要去寻找外物来填补心中的空洞。王阳明心学则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

9、不要拘泥于常规,世界运转总有一套行为准则作为参照物,他可能是法律法规,也可能是道德义务,人们心中思虑时不可避免的要考虑这些,这时一定要以自己的良知为主导,时刻告诫自己摒弃贪欲,随心而动。(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

10、“又比如,一个人知道痛,那一定是他经历过痛,他才知道痛;一个人知道冷,那一定是他经历过冷;一个人知道饿,那一定是他经历过饿。知和行怎么能分得开呢?上面所说就是知与行的本来面目,没有被私欲隔断。”

11、王阳明认为,知与行是合一的。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二者是一回事。“知行合一”实际上也是他心学“事上练”和“心即理”的延伸。

12、再次纵览王阳明的一生,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仿佛都在为之肃然起敬。悟道心学、南赣剿匪、平定宁王、广西戡乱,这每一件于他人而言已是辉煌的一生,对王阳明来说不过是人生的一段经历,王阳明用一辈子活出了别人几辈子都无法企及的人生。

13、总而言之,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是为了帮助世人脱离偏弊,同时也是为了帮助世人脱离朱熹的“先知后行”之弊。

14、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经常被误解为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然而,如果仔细阅读过,就会发现,它们两者并不是一回事。    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就是将知与行合作一处,才知便是行,能行便是真知。这里的知,就是指知善知恶的良知。良知人人都具有,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人可以意识到并判断自己的行为,能够辨别善恶,并做出合理的选择,而不是单纯为自己的本能和外物所驱使。只是良知有时被私欲所隔断(宋明理学并非禁欲主义,所说的“人欲”“私欲”往往指的是不正当的欲望,正当欲望也被看作“天理”,例如饮食是天理,暴饮暴食、铺张浪费、公款吃喝就是“私欲”),或为利所诱,或为威所屈,或畏难而退,对善恶也变得麻木,如同一面铜镜上生锈蒙尘,不能照物。当良知不为私欲所蔽而显现的时候,在王阳明看来,这便是行了。例如,当你看到一个遇到困难的人,产生去帮助他的念头,这便已经是行了;如果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你又没有去帮助他,便是良知又被遮蔽。一善念产生,便已是行了,在王阳明看来,一恶念产生,便也是行了;而绝其恶念,同样是行。很多道理人们自认为从小就知道,可是这些道理并没有体现在他们的行为当中,在王阳明看来,这并不是真知。就像将百科全书储存在电脑里,电脑并不因此而“博学”一样。

15、习总书记说“不记初心”,现在想来,也有不忘良知的意义。不论我们走到哪里,要做什么,一定不要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不要偏离了良知的道路,不要与自己的初心越走越远。

16、王阳明说:“这就失去了古人的宗旨了。我曾经说过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如果领会了这些,只说一个知,就已经有行在里面了;只说一个行,就已经有知在里面了。”

17、  一是纠正程朱理学的局限,消除知行脱节的弊病。程朱理学是官方统治思想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失去了原本的生命力,从而引发社会矛盾激化。明朝中期,社会矛盾尖锐,“知”“行”分离的情况愈发显现。王阳明认为知行本是一件事,而不是两件事,由此改变了格物致知的古板求学方式,消除了知行脱节的弊病。

18、第知行工夫中“行”的根本目的,是要彻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达于至善,这实质上是个道德修养与实践的过程。

19、徐爱又从另一方面谈论把“知”和“行”分开的必要性:“古人把知和行说成是两件事,也只是要人们分辨清楚。一边做知的功夫,一边做行的功夫,这样所做的功夫才能落实。”

20、王阳明说:“这种人的知与行已经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来面目了。世上从未有知而不行的人,知而不行,就是未知。圣人和先贤教人知行之道,正是要恢复知行的本来面目,并非随便地告诉你怎样去知与行便了事。因此,《大学》举了一个真正的知行合一的例子给人看,那就是‘如好好色,如恶恶臭’。”

21、第知行只是一个工夫,不能割裂。而所谓“工夫”,就是认知与实践的过程。

22、人为了什么?我想要什么?我的路到底怎么走?我现在在做什么?我感觉我现在做的事情全都不是我身心投入的?每个有些学历,具有基础知识储备的人,都会有这样一段经历,感觉迷茫。迷茫说明我们在成长,只有在成长,才会发现人生的困惑,才会去寻找解题的方法。有的人因为迷茫会变得颓废,开始放弃,因为他始终找不到那个答案,所以他一直找一直找,日复一日的空想,却把身边的事情都已落下,心不在焉,直至白头,碌碌无为。而有的人因为迷茫会变得上进,不断突破,强大内心,因为他始终找不到那个答案,所以不断把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不断充实知识,用负责任的态度做事,直至白头,回头发现早已是成就满满。所以什么是人生目标,培养责任心,练就上进心,具备实干心,换言之,就是向善之心,即是你的良知。

23、一个人做事的最高境界就是“知行合一”,即:把自己的认知和行为彻底统一起来。没有思考清楚就不要行动,但是只要思考清楚了,就立刻行动!

24、一提起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您可能会说,这不是心学吗,都是唯心主义的理论,是不正确的,其实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拜读完这本书之后才意识到心学绝非空泛的理论,王阳明最注重的还是“事上练”,要做到知行合要做到致良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中曾多次引用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论,在《费加罗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讲到中国人讲“知行合一”,法国人讲“打铁方能成铁匠”,都强调要把思想转化成为行动。那么这么好的理论,我们如何才能践行到工作实践中呢?

25、千万不要让你的“行为半径”大于你的“认知半径”。

26、王阳明曾对弟子黄直诉说过自己提倡“知行合一”说的动机:“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27、二线岗位中徐桂东和鲁香菊则分别谈出“勤奋、效率、修心、苦朴、做最好的自己”而改变态度,改变结果!

28、进而把知和行的概念混淆起来,认为良知向外发动时所产生的主观意念、感情、动机都可以叫做“行”,所谓“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这就成了以知代行、合行于知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

29、第知行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

30、误区只有找到我的理想后,我才能好好的去追求,所以我要先找到我的理想。这个误区背后的核心问题是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如果我一直找不到理想,那么我会一直找,一直花心思去想这个问题,那么浪费的就是时间。如果我很快找到了我的理想,我开始追求,但一直停留在追求的层面,而不付诸于行动,那么浪费的就是机会。其实理想是不需要找的,因为条条大路通罗马,不管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所要采用的方法、付出的努力和面对的挫折是相通的。比如你要成为一位出色的外交家和成为一位出色的企业家是一样,都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技术技巧,克服困难和挫折,付诸于心血。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成功人士,他们更容易在另外的事情上获得成功的原因,因为他们经历过一次,所以在追求第二件事情上他们轻车熟路。因此重要的不是获得的结果,而是过程,即是修炼内心和强大内心的过程。

31、最后,我觉得“知行合一"对每个人都非常实用。不知就学,学了就知道了,同时知道了就马上去做,并不是非要把所有东西都学会了才去做甚至不去做。就比如修理汽车发动机,你不知道修,你就得学,你得这样学,一边看书,看图纸,发动机参数等(另外就师傅现场教),一边自己找台旧发动机不断反复拆装。搞懂原理,这样就学会了修理汽车发动机。而不是把书里修理知识,发动机参数记住,把图纸记住,然后听听师傅的理论知识自认为也学会了,然而真正去修理反而并不会修。因为你学的就是些理论知识,况且不一定全记得住,到时还得查阅书里资料,查看图纸和发动机参数,并且还得师傅亲自教导,搞来搞去反而只会点皮毛。同理:你只知道修发动机的原理,一直不去实际操作,久而久之真的一台发动机摆在面前时你不见得会修。而那些一直在修理厂的师傅哪怕学徒(师傅指引)肯定会立马修好。这就是做到“知行合一"的好处。

32、王阳明的心学似乎总能给人一种力量,在冥冥之中能重新焕发出精神的光华,能催生出前行的动力,能让平淡的日子有了更多的力量,让平凡的生命有了更美的追求。

33、尽管我不太懂王阳明先生的具体理论是什么,但是我还是认为他理论是很成功的。不然后面那么多伟人在学习他的理论。比如曾国藩,蒋介石,毛主席他们都在学习他的“知行合一"

34、王守仁强调知和行的统特别强调“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他论证知和行的“合一并进”关系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35、读了《知行合一》,便懂了王阳明神奇莫测的智慧,来源于他的心学思想和躬行践履的功夫,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王阳明的一生多次大起大落,尝过牢狱之灾,也体验过权力之巅。这一切铸就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思想精髓,他的心学思想被誉为是王侯将相的必读经典。王先生在被放逐到龙场驿时,那里荒僻虫蛇众多、瘴气横行,他在这样艰苦流放时期沉静苦思后,悟出了“人要做自己主人”的道理,人是没有能力改变外部环境的,只能适应环境。这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不经风雨,就不能见彩虹。

36、“知”和“行”没有先后顺序,是一体的,是不可分割的,不可能先知再行,也不可能先行再知。王阳明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作为一名公职人员,实现人生价值,不仅体现在工作成效上,而且体现在工作过程中,更要有德、有能、勤政、廉政。我本人坚持学习,汲取做人做事的经验、提升思想道德水平,不争权夺利、不计较得失,完善自己、更新自己,做到思想领先、讲到做到。

37、第王阳明把知行合一统一起来,并于”致良知“联系起来论述,这彻底否定了朱熹等理学家“知先行后”的观点,同时,把知行合一看成是心灵活动,而不是心外之理,这对于提升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有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解除理学对人性压抑的积极理论意义。

38、王阳明是明代最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都有显著作为的大家。

39、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40、此书吸引我的首先是描写王阳明传奇一身的故事。无论学术还是事功,王阳明都已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人。王阳明虽然是一介文官,却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平息江西匪患、平定宁王叛乱……王先生都是在朝廷无计可施的时候,用了极少的兵力在极短时间内平定内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王阳明立了这样的奇功,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奖赏和加封。对于这样不公的际遇,他从未抱怨一句,更没有因此消沉。这正是心学的力量,是王阳明的大德:只坚持自己心中认为对的事情,其他的与我无关。

41、良知就是善,懂感恩、知天理。不会无故伤害他人,更不会觉得他人对自己的好是理所应当。不管在什么样的场合,应该时常具备一颗感恩的心,这就是良知在心成于性。在交友上也要交懂感念之情之人,不要交冷漠无良知之人;这会损耗掉你内心的热情。所以在行为举止上要知行合不要违背自己本心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你的好,值得被时间珍藏;不要把好的一面给错了人。

42、王阳明在军事上体现出来的雄才伟略,让人啧啧称赞,这就是心学表现出的力量。王阳明在各种战争中最后总能取得胜利,就是因为事上练。他是军事才能不是天生的,不是突然具备的,去了解他的一生,在他15岁时,他就曾单枪匹马私出居庸关,从小就喜欢排兵布阵,并在并在江西一次又一次的剿匪中不断积累经验,进行事上练,才能以悬殊兵力平定宁王。

43、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44、便利九区吴园与桐南店的张慧丽同时提到:“知行合言行一致,责任在我心中,责任就是结果,就是达成销售,达成客户”。

45、最开始认识王阳明是高中时期一个朋友从北大图书馆借来一本王阳明传记,当时才开始接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论。相对于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这类唯物主义言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这般主观唯心观点更加吸引我。“心”相对“物”来说灵动而富有朝气,是一个有万般可能的字眼,一如阳明心学创造的所有奇迹。

46、大家好!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书目是《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没有长篇大论,以简单的传记的形式书写王阳明一生的辉煌经历和心路历程。让人拜读后回味无穷,感受“知行合一”强大的内心力量。 

47、对于王阳明的“心即理”,做事时无愧于人、无愧于心,这才是王阳明心学所说的真正的“存天理去人欲”,真正的“炼心”。康有为曾说,言心学者并能成事,而且是大事,这句话在王阳明身上是不言而喻的真理。所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任何一件事,只要你用心,正如王阳明所说,道理就在你心中,你用了这个道理,就必能成事。王阳明江西剿匪另一成功之道就是“用心”。他最初的目的是消灭山贼,他就“用心”研究匪患特点,然后灵活运用“诈术”消灭山贼。他后来的目的是还百姓一个太平世界,他就“用心”地设立政府据点、教化百姓,出炉《南赣乡约》。因为他的使命感告诉他,消灭土匪后拍拍屁股走人不是做事的正确态度。“用心”其实就是一种使命感,为了一个目的而进行全方位的思考。

48、“王阳明的心学不是理论,而是生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作者通过这句话告诉我们,读书不仅仅要学习书中的知识,更要把书中体会的精神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来,在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的同时,进而改变、引领我们的工作生活方式,从而实现人生理想。

49、知行合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50、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51、                                       ——王阳明

52、在各种历史学说中,王阳明的心学并没那么瞩目,但却是现实生活中应用的最广泛的一种。在他去世的五百多年中,真心实意地把他当作精神导师的伟大人物不胜枚举,曾国藩、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都是他忠实的拥趸。1513年,日本人庵桂梧把心学带回日本,300多年后,日本人在王阳明心学影响下发动了举世皆惊的“明治维新”,摇身一变而成为世界强国。我很好奇,心学到底是如何的一种学说,又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发。

53、王阳明说:“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54、(满40减16)倒计时2天!郑州翼支付满40减16

55、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56、王阳明在生命弥留之际,没有留下任何遗言,只说了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八个字像一道强光直抵我的内心,震憾、钦佩、叹服,仿佛一切的情绪都无法描述,我有了欲哭的冲动。一个人如果能光明一生,这是何等闪耀的人生,即便籍籍无闻,即便没有丰功伟绩,但这一生一定是无憾的是圆满是美好的。

57、年少易迷茫,思维发散,追寻自由,不喜束缚,棱角分明!但可惜人活于世,往往会被现实困扰,被面子和金钱束缚,束缚会让年轻的棱角慢慢变成圆角,最终圆滑无比。反之,那些无法适应的人,则会自怨自艾,总觉得苦不堪言,终日埋天怨地。什么才是人生的目标,不要刻意寻之,因为思来想去间,时间和精力会消耗殆尽。而往往目标早已在你心中,只是此刻难觅,强大内心后会自然显现。

58、王阳明用一生的经验总结出一句话:“心”左右你的一切,心中所想也会影响我们的行为。一颗宽容的心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而一颗躁动沉重的心只会引入黑暗的角落。所以要修心养性才能把握为人处世之道,知晓世间之理。

59、现在我用自己的话来解释“知行合一",就是自己知道的东西马上去做。换句话说,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毛主席理论),然后同时,同步去做。只知道不马上去做不行。就好比马谡满腹经纶,自幼就熟读兵书,可他并没有随时演练,跟随诸葛亮时也只是在交谈,属于纸上谈兵。而韩信同他有着差不多经历,也熟读兵书,不同的是他在项羽那时尽管不受重用,却每跟随项羽打完一仗后都用自己理论不断演练,假诺自己打此仗该会怎样整合军队,怎样去打?用何计策?…后面就有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韩信垓下十面埋伏了。

60、七区毋丽霞与运营管理部虎萍提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有一种力量叫知行合更加深刻明白了,门店经营只有深入、求真、务实,以服务消费者为核心,以抢时间抢效率提升销售为己任!更有对基层工作的坚持、对企业培养的忠诚与感恩!

61、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提出:良知在人,永远不可能消失,即使是盗贼,你喊他贼,他也不爱听,这就是良知永远存在的根由。良知对于普通民众来讲意味着道德的约束,而良知对于法官犹如大树之根,没有根正根壮的树根就不会有枝叶的生命,司法良知即是法官安身立命之根,又是法官为人处世之道,更是法官公正执法之魂。每一起案件都事关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每一次庭审都关乎司法的公正裁判,因此,良知要求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经常听取群众的意见,从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不断提升司法能力,达到案结事了人和,让司法良知体现在群众满意上。

62、王阳明还说:以孝安家,以敬持家,他认为致良知必须要讲孝道。孝,经不起等待。生时如果不养父母,死后万事皆空。说到孝,刚出来打工时立下一个很大的宏愿,出来多年至今没有实现。所以经常觉得自己是不孝之女。眼下快奔三了,母亲的愿望是希望我结婚生子,当然我也有这个打算。母亲有一次对我说:“你结婚才算是孝顺我啊,我不要你挣什么钱,你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再生儿育女,这就是对我最大的孝顺了。” 

63、第知行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

64、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就是“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他声明:“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65、以下内容借给表侄江寅格实习结束的临别赠言,同时结合对以上两本书读后感的分享。

66、实践出真知,信念、良知必须体现在工作中。法治燃灯者邹碧华笃信公平正义,用生命践行着他心中的良知,又把自己的实践经验归纳为“要件审判九步法”,为中国的法治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以“行”促“知”的典范,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作为小额诉讼庭的一名法官,所承办的案件采取的是一审定胜负,当事人对诉讼判决没有上诉权。承办这类案件时,我始终坚持把公平正义放在心上,把群众的权益维护好,每起案件都是在充分查明案件基本事实、论证案件争议焦点、印证法律依据后得出相应的判决结果。2016年我庭共承办案件200件,当事人对裁判结果的满意度100%。这些数字都体现了全庭同志对工作的执着、对法律的信仰。

67、王学流传后世主要是泰州(王艮)和龙溪(王畿)两个学派。王艮是心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泰州学派的创始人。

68、第知行关系,其实有三层涵义:其知行只是一个工夫,二者是统一的,不能割裂,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可分离。其知是行的出发点,是用以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已在行中;行是知的归宿,是知的实现,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明察知在起作用。其知行工夫统一的目的,就是去除“不善的念”,使心恢复善性,所以,知行统一的本质是“致良知”,因为“知”实即是“吾心良知之天理”,其“行”实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知行合一”其实是“致良知”这一功夫的两个环节,是一致的行动。

69、生活中,如果和朋友发生了什么矛盾的话,只要误会解释清楚就好了,千万别太执着,退一步海阔天空,前几天跟闺密承认了一个错误,我说我做了一件我觉得对不起她的事情,但她却说,开玩笑,就这点小事能影响到我们的关系。那一刻我懵了,看来这几年的感情真不是盖的,哈哈,其实我一直没有她大方,正因为良知所发出来的“意”,指引我去及时承认了这个错误,我看重我们之间的友谊,为善去恶者格物也,只要你意诚了,自然会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本意。把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铭记于心,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本意,自然而然就悟到了自己的.良知本体。所以朋友的相处之道,还是需要不断地事上练,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我也是跟自己的良知做了一番思想斗争才去承认错误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嗯真正的友谊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值得天长地久的。《知行合一》读后感3刚开始拿到《知行合一》这本书时,我还在担心这种传记读起来会非常乏味,后来发现这本书运用浅显、有趣的语言讲述了王阳明辉煌传奇的一生,我渐渐入迷。《知行合一》是一本很励志的书,当你事业和生活跌落低谷时,读读王阳明的故事你就会不再感叹不公;《知行合一》就是一枚指南针,当你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时候,看看《知行合一》,你会找到心灵上的支撑。

70、“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71、第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并不仅限于心性修养或道德实践方面,而是还要见诸于政治事功方面。他把践行“知行合一”也看成是“知行合一”所倡导的内容,他说:“君子之学,何尝离去事为而废论说?但其从事于事为论说者要皆知行合一之功,正所以致其本心之良知,而非若世之徒事口耳谈说以为知者。”(参看《传习录》)这“事为”指的是什么呢?其实,王阳明所指的是明德亲民的政治追求和政治实践。在王阳明看来,“内圣”与”外王”是统一的,“明明德”包括“亲民”,因为“亲民”的核心道德便是“仁”。他还说:“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虽亲民亦明德事也。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传习录》)显而易见,王阳明强调“亲民”乃“明德”之举,是“明明德”核心内容,而“仁”也正是《孟子》中说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基本含义。这对于明以后的政治哲学观念影响很大。

72、特别是毛主席“知行合一"运用得最好,他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其实就类似如"知行合一"。毛主席自己都说,一天都离不开书,大多知识都从书本上学来再活学活用,灵活应用。这难道不是"知行合一"的最好诠释?

73、干部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行亦果,坐亦果”。历事才能练心,在事上磨练,内心才会拥有强大力量,个人才能真正成长。为官做事,绝大多先立志而后行,以致说多做少,最终落空。知行合一是味良剂,知不弃行,行不离思,慎思之,笃行之。干部尤其年轻干部应争取更多磨练机会,将脱贫攻坚、招商引资、项目拆迁、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急难险重工作一线作为炼炉,磨练心智,提高能力,理论认知与实践水平齐头并进,做知行合一优秀干部。

74、 王阳明知行观思想的历史影响主要是:

75、“知行合止于至善”,就是思想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统追求事业完美无缺。“知行合止于至善”,简单通俗理解即为德兼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76、所谓“致良知”,“心即理”是起因,“知行合一”是过程实践,“致良知”是根本目的。

77、1510年升为知县,到1516年又升任右佥都御史,最后做到了右副都御史。晚年聚众讲学,在世时著作就被弟子们刊刻印行。

78、说到宽容心让我想起父亲曾教导我们的一番话:“做人要看开点,不要记仇记恨、这只会让你浪费自己的身心和时间;不如脚踏实地往前走,总有一天会东山再起。” 

79、那么我们要追求什么?应该追求良知的光明。只要良知光明,我们就会拥有智慧和道德。而追求良知光明,则需要通过把你身边的事情做好,通过做好事情来修炼和强大自己的内心。比如,现在身边的事情是学习,那么就把课程学透,通过学的过程让自己具备至善之心。人生在世,转瞬即逝,不要执着于想做什么和为谁做事,而是要用心于把事做好,即使那件事情是自己不喜欢做的。如果连不喜欢做的事情都能做好,那还用怕把喜欢的事情做差吗?

80、这本书用非常浅显、有趣的语言,不但讲述了王阳明精彩的一生,也在这过程中把王阳明的心学作了清楚的介绍。作为大明帝国时期诞生的一位著名的心学家,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的明朝,足以体现出王阳明的艰辛以及心学发展受到的阻碍程度。

81、  时而慷慨激昂,时而舒缓动情,配上自己准备的音乐、ppt,真实全面地把自己的读书感悟娓娓道来,吸引着全场观众的思绪,也带动着全场观众的情绪,不时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82、亲爱的朋友们,如果您是一位家长,或者未来将成为一位家长,在您和孩子的成长中那些动人的故事,一定是路上最美的风景。您愿意和我一起分享吗?我将会仔细聆听,并从中挑选出部分与大家分享。

83、纵观王阳明的一生,他身体力行了自己的理论,也为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思想财富。所谓知易行难,时至今日观照自身,许多人都身处知而不行的尴尬境地,夸夸其谈却从不埋头实干,也有许多人看似雷厉风行,实际上却内心懵懂,盲目行动,导致事倍功半。也许从哲学与思想的层面,以我等普通人的知识深度,尚不能尽得“知行合一”的个中三味,但从现实生活中为人处世与做人做事而言,能够做到“以行促知,以知促行”,或许能离成功更近一点,做到更好的自己罢。

84、所谓的知行合一他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人不能只有空想,单单只在脑海之中去构思,去想象它是不能够促使实践的成功的。想要真正的去做好一件事情,还是需要真正的去实践它,只有实践才能够推进事物的发展,但是实践它并不能够脱离意识的指导。如果说实践是漫无目的展开的,那么它也不能够达到你最开始设想的目的。

85、干部须在苦中成,方站得稳,方能“劳亦成,逸亦成”。“知痛,知寒,知饥,然后自然会避痛,御寒,果腹,”这便是知行合一。干部须吃得苦,低得身,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和“红军精神”,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始终保持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d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不怕苦累,站稳脚跟,不断前行,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岗位上艰苦奋斗,永不言弃,做攻坚克难拔尖干部。

86、王阳明的一生都是坚持按良知的指引去做,所以做到了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拥有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有良知,都有自己的是非善恶之心,但很多时候没有听从内心的声音。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东西可以遮挡我们的良知,功利之心、贪欲之念、纵情之求,我们忘记了要时时打扫自己的良知,让它清澈、明净、透明,反而被自己的欲望层层包裹起来,忘记了良知的存在。

87、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余姚(现在属浙江)人,因为曾经筑室于绍兴的阳明洞,所以世人称他为“阳明先生”。他死后三十九年,在1567年,皇帝追封新建侯,谥文成,给了极高的荣誉。

88、那么在应用到实践之中的时候,应该按照自己所知道的所构想的去实践。如果说在实践的过程之中和自己最开始的预想发生了偏移或者是没有完全的去实践的话,那么这个时间也是无法做成的。王阳明的这种说法其实不无道理,也是现在我们很多人所强调的思想和实践要统一。

89、王艮说道,“身是本,天下国家是末”,“格物”必先“正己”,“本治而末治,正己而物正”,明白地指出“正人必先正己”。意思是想要纠正别人就要先匡正自己。既然想正人那就必须懂明辨是非,不乱入是非、是非要分明;这样才能明白真正的真相。而王阳明却是这么说的:“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90、“古人之所以既说知又说行,只是因为世间有一种人,糊里糊涂,随性做事,不懂得思考,只是盲目妄为,所以一定要告诉他知的道理,他才能够行得正确;天下间还有一种人,只知道凭空思索,却不去实践,只是主观揣度,所以一定要告诉他行的道理,才能够知得正确。这是古人不得已,为了补偏救弊才这么说的。若是领会了其中深义,一句话就能讲明白了。现在的人却将知、行分作两件事,以为一定要先有知,然后才能行。如果我现在只讲习讨论如何做知的功夫,等到真正知了,再去做行的功夫,那就终身都不能行,也终身不得知。这不是小毛病,其由来也不是一天了。”

91、天地间的心是人,而人的中心则是良知,只要良知光明,便可所向披靡。但现如今的我们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层污秽:对名与利的向往,私欲的产生,使我们不能正确听从良知发出的命令。而我个人也认为,生活在现在的时代里,除了名与利,除了自己的私欲外,还有什么会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即使会有心怀天下的人的出现,但毕竟我们大多数都为普通人,这些无疑成为了我们所能追求的目标。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如何使这些追求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有做官的能力,为何要委屈了自己的这份才能呢,坐上了这个位置又要思考的则是如何在这个位置上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才能,在不违背良知的情况下创造出最大的利益。

92、从一分一秒的时间开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自己的内心练得无比强大,把自己的本领练得无比强大,一个强大的人必能找寻到自己的梦想。

93、王阳明在贵阳北部修文县县城龙场镇龙场悟道之后 , 非常深切地了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种苦思后的彻悟。王阳明认为心灵态度决定行为方式、世界观点,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邻窃斧”。从此与朱熹学说分道扬镳,建立了心学体系大成的开端。

94、王阳明出身于官僚家庭,父亲王华曾任礼部左侍郎,在1499年,王阳明中了进士,先后任刑部、兵部主事,1506年由于与大宦官刘瑾(因残害忠良,最后被陵迟处死)结怨,贬到了贵州。

95、如果有人对你嗤之以鼻,息思虑,切勿动气,正好这是一个让自己内心强大的机会,锻炼心性,像这种清高又居功自傲的人,我们不趋之若鹜。就像书中所说的,所谓“自信”不是被动地坚信自己“问心无愧”,而是要把遇到的坎坷、磨难当作正面的东西,要把它当成是砥砺人、磨练人的东西。而且你应该感谢它,荣誉是从正面磨砺你,诽谤和侮辱是从反面磨砺你。《知行合一》读后感2工作即修行。在其位,谋其政,一个人的职业道德体现了这个人的本身的修养,你的工作状态体现了你的整体素质。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知就好,贵和尚中,在工作中或许会碰到一些难题,完全可以通过“致良知”来解决问题,这也是“事上练”,趋荣避耻,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使知荣知辱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如《中庸》所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96、王阳明认为人人皆圣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良知,但这个世上终有善恶之分,有美丑之别,就是很多人无法把良知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那些我们曾经坚持的、捍卫的、遵循的良知,在物欲横流中逐渐面目全非,逐渐不知所踪。

9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真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习,不然机会真的来到了你面前,你有能力抓住吗?所以,别把精力花在自怨自哀的时间上了,勿忘勿助地努力就好了。致吾良知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天理。

98、其中含有某些辩证统一的因素。但他抹煞二者的差别和界限,认为知行本体只是一个,知行工夫不能分做两截去做。“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也;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99、本书中,其实我还挺喜欢第七章,讲了王阳明的心学命运,侧重于心学对众门徒的人生影响,及心学左派的源流,对中国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导作用,心学对日本的影响力更是巨大,体现在军事,经济管理上,影响了若干人等,再次赞叹了王阳明心学令人惊异的神奇力量。

100、干部须在心上净,方安得心,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事事从心中良知而为,不他虑,事事可谐而良知日显。不忘初心,不负初心,勿他顾。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须有“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的觉悟,必须有“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的认识。坚持用武装干部头脑,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心净无杂念,心静无杂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心为民,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

101、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纠朱学之偏。

102、我在读的过程中,结合我对宗教肤浅的认识,一直有个感觉:王阳明的心学,与新教,即基督教何其相似——当年马丁.路德也宣布每个人心中都有上帝,而不必通过他人,比如教皇,才能直达天听,只要内心虔诚的祈祷,上帝就会听到;努力工作,追求良知,兼爱,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就能得到上帝的认可,从而在死后升入天堂。王阳明的心学,也是要唤起人们心中的良知,用良知进行善恶的判断,以良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导,并时时反省自己,去除蒙蔽良知的不良欲念。这也不需要假手他人,也不必如朱熹所说的”格外物以致知“,每个人心中都有良知。而且,心学是鼓励人奋进和入世的,提倡建功立业,而不是如同佛、道两教,让人避世。作为一套积极向上的道德行为准则,新教激发了英美等国的活力,促成了它们的崛起;心学在中国,虽然最终被程朱理学打压,但也曾经激励如张居正这样的人物,奋起开创了明朝的中兴时代。由此而言,心学致良知、知行合一和鼓励人积极向上的特点,在中国儒学发展历史中,尤为难能可贵。

103、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而非“知道”,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所在,但多数人都无法做到,用王阳明的话来说,外部世界已成为一个极其复杂的世界,我们面对它时,首先想到的不时光明自己的良知,而是如何来适应它,如何击败它。这诸多的想法就成了私欲,成了乌云,蒙蔽了我们的良知。

104、“知”与“行”的关系,是自孔孟开始儒家先哲论述的重点议题。儒家学者都知道“知”与“行”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但一直都是将二者分开,各自论述。学者们普遍认为“学问”是“知”, “实践”是“行”,“知”与“行”是两件事。

105、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

106、不知道去乱做不行。就拿王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来说,也就是教人行善。你根本不知道人的本性,也从未学过怎样去做才可以使人善良,你怎么可能做得到“致良知"?所以必须要懂人性,懂得许多使别人善良的理论才可以做到“致良知"。事实是王阳明先生做到了。

107、在《知行合一王阳明》一书中,介绍了从王阳明生平伴随着心学的萌芽、初露头角、成熟的过程,让人更好的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而我更关注的是王阳明的一生。在他的前半生,应该是在“龙场悟道”之前,他随性但是有想法,执着又心高气傲。他精通儒学、朱熹理学,钻研科举、道教、佛教及军事。虽然前半生毫无成就,但是也为他后来的理论成就和军事治国成就奠定了基础。在他的后半生,虽然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但是却拖着疲惫的身体在建功立业和心学推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关注他的一生,就能慢慢理解他“知行合一”、“事上练”和“心即理”。

108、他在剿匪之时也不忘传授心学理论,同时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将所学的道理付诸实践,不实践就不算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举个例子,如果看到有人摔倒了,良知会第一时间告诉你去扶,你立刻依照良知去行动,这便是“知行合一”。倘若你有犹豫了,担心被讹而无动于衷,又或者心中想着借机获取某种报酬而行动,这都不能算是“知行合一”。

109、不要去做超出自己认知范围之外的事情。如果一件事你还搞不清楚,就不要去做,直到你知道为止。

110、程颐说“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会出现悲观和乐观的态度,良知的指引会告诉你,悲观的念头是错误的,迎难而上后你会发现原来当初的困难其实根本就微不足道,只是需要在那刹那间,你要有勇气地去做出正确的抉择,搞定困难的关键点还是在自己的心中,只是看你求还是不求,只要你求,你的心能满足你所有的要求,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你懂得了良知的力量,你的良知会“格物的“意”,也就是“正”这个不好的念头,修身在正其“心”,心有良知,无所不知,修心在意其“诚”。

111、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12、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

113、王阳明的知行合是揭示并告知大家一个“事实”:知和行原本就是合一的,而不是知和行应该要合不是提出一个什么学习、修身、实践的“原则”,不是要求人们去做到知行合一。

114、清初的王夫之说:“其所谓知者非知,而行者非行也。知者非知,然而犹有其知也,亦惝然若有所见也;行者非行,则确乎其非行,而以其所知为行也。”

115、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116、除了“知行合一”王阳明还有很多地方给我启发。比如俗话说“拿起容易放下难”,王阳明用他的行动告诉了我们:该放手时就放手,不必计较付出多少。王阳明在辞章、道教、佛教上的付出如海洋般深沉,在这三方面的成绩几乎是他半生的心血。然而,他一旦想明白,说放就放,连个犹豫的眼神都没有。他认为只有放弃,才有日后的得到。如果你在付出的人事上得不到快乐和人生价值的答案,它就是一个包袱,甚至是五行山,只有放下它,才能轻松上路,继续你的前程。

117、运营管理部郑岩讲到:“良知为人,用心做事,心是根本,是行动与效率,大团队带领小团队,达成结果,积极建设幸福思达”。

118、年少之人最怕终日谈追求,谈理想,谈喜好,因为不务实,总是把心思放在了思考上,总是觉得我只有找到我的理想后,我才能好好的去追求,而我不知道我的理想是什么,那就先从我的喜好上开始寻找吧,因为只有喜欢做一件事情,我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好,才能全身心投入,才能终成一代大师。其实这个逻辑有两大误区:

119、我第一次对心学有了认知:“心即理”。他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企业文化即是“人心”的经营。“心即理”启迪我们:人的精神力量是伟大的“致良知”意味着将核心价值向外推广,这一思想对形成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120、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少年时代的王阳明将“做圣贤”作为第一等事,立志成为孔子一般的人,他说“都是人,怎么就不能比”,使我深受触动,我想这绝不能用“年少轻狂”来形容,只有意气风发才是少年王阳明的代名词,也只有他这样的性子,才能在死气沉沉的文坛界打开一扇天窗。

121、王阳明的爱徒徐爱最初也难以理解老师的“知行合一”说,所以曾与自己的同门师弟黄绾和顾应祥展开辩论,试图去理解“知行合一”说的主旨,但是一直未能如愿,最终不得不长途跋涉来到龙场,向王阳明当面请教。

122、“看到美色属于知,喜欢美色则属于行,人一见到美色就自然喜欢上它了,不是看见之后又另外生出个好色之心去喜欢;闻到恶臭属于知,厌恶恶臭属于行,人一闻到恶臭就自然厌恶它了,不是闻到之后又另外生出个厌恶之心去厌恶。又比如一个鼻塞之人,即使他看到了面前散发着恶臭的东西,但他没有闻到,所以他就不特别厌恶它,这是因为他没有闻到臭。”

123、到了朱熹的时代,学者们对“知”与“行”的论述已经非常精微。朱熹曾提出“先知后行”说,认为必须首先认清万物之理,然后才能去实践,否则实践就会变得毫无根据。朱熹的这一认识在当时被认为是常识,是绝对的真理。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名人故事有哪些二年级上(39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