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轻怕重的意思解释(45句精选句子)
拈轻怕重的意思解释
1、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2、列数字也叫列数据,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数字要准确无误,估计数字要有可靠根据。注意事项列举时间年代不属于列数字。
3、207 格物致知:探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的知识。
4、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5、根据甲、乙两文,简要概括晏子的形象特点。(3分)
6、(解析)解答本题应结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这一主题,分别分析“六瓣花瓣”、“人与人牵手沟通”和七种颜色的象征意义。
7、57 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穷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8、(解析)C项,“无所不为”指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多指干坏事。用在此处不合语境。(拈轻怕重的意思解释)。
9、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中的“江”“河”与“淮”“汉”并列,指“长江”和“黄河”。“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又如“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西门豹治邺》)的“好”,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现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
10、家里的活我不会拈轻怕重的,只要有需要我做的我都会义不容辞的做。
11、250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地不断增长。形容增长得很快。
12、本试题共8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13、说明文阅读训练之一——理解说明内容(阅读指导)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事理进行介绍或解说的一种文体。可以分为说明具体事物的“事物说明文”和介绍科学事理的“事理说明文”。中考对说明文阅读的考查主要涉及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和拓展延伸五个方面。中考说明文阅读试题实质上主要考查考生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实际上要求考生具备三个方面的能力:筛选与试题相关信息的能力、归纳与试题要求相关信息的能力和根据试题要求全面、准确概括相关信息的能力。考查主要涉及总结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概括概括某段或某几段说明的内容等。读一篇说明文,首先要弄清楚它的说明对象是什么,究竟在介绍某种具体事物还是在解说某种抽象的事理。①在确定说明对象时,分清说明文的类型后,就比较容易把握说明对象,如说明实物的说明文,有的题目就是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苏州园林》等,但这一方法不是阅读所有的说明文都可以用。例如《死海不死》的说明对象是‘死海’不死的原因,如果简单的把标题作为文章的说明对象,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所以,一般的事物说明文的对象可以从标题上找,事理说明文的对象不能仅看标题。②有些说明文,特别是事理说明文只有通读全文,在整体感知文章大概内容的基础上,思考分析,才能明确文章的说明对象。另外还要注意不要把说明文中的局部的说明对象误认为是全文的说明对象说明对象。同时,阅读说明文还要理解抓住事物的特征。事物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不管是何种类型的说明文,被说明对象的特征总是说明的核心,只有把握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才能更好的了解被说明的事理、事物。怎样抓住说明文的特征呢?①在明确了说明对象后,要从文章的说明事物的内容入手,从中理解、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一定要把握文章在说什么或在阐释一个怎样事理。②抓住文章中的中心句及关键性的词语。有时题目中的修饰限制成分就直接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例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有时文中用中心句来概括事物的特征,例如《苏州园林》;有时则需要概括段落的要点加以总结,例如《中国石拱桥》的第二段指出:“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的比较早。这种桥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解答此类题,一方面可以从标题中得到提示,另一方面可以从分析材料入手,逐段分析每一段的说明重点,然后归纳。方法有:找到与试题要求有直接关系或间接关系的答案段;确定与题目要求相关的答题标志,这种标志可能是直接出现在文中的词、句等,也可能是表达意义与试题要求相近的词、句等;概括与试题要求相关的信息时要做到全面、准确。“全面”是指不丢掉信息的任何一个方面,“准确”是指概括内容应与试题要求相切合。
14、(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睽睽,形容注视的样子。
15、原句: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
16、238忸怩作态:具有矫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
17、有的同志境界不高,凡事私字当先,热衷于和别人比待遇、找平衡,不少同志身上骄、娇二气浓重,听不进逆耳良言,受不了批评,工作拈轻怕重。
18、咦,我这个大男人,不就成了拈轻怕重的人了吗?怪不得雷小虹很排斥。
19、④有的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如西藏的布达拉官,始建于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________B_______。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总面积约100万亩,是哈尼族人民一千三百多年来生生不息“雕刻”出的山水田园风光画,表现出哈尼族地区农田种植和管理的特点。
20、(解释):指接受任务时拣轻的担子挑,怕挑重担。
21、(22)儿子,你咋不早给我说呢?害得我担惊受怕,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父亲说着,拿起拳头轻轻捶了小伟的胸脯一下。
22、302 轻描淡写:用浅浅的颜色轻轻描绘,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23、300铢两悉称: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铢两,比喻微小之处。
24、C.小说《海底两万里》人物形象鲜活生动,故事情节抑扬顿挫。
25、97 海阔天空:像大海一样辽阔,像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比喻言谈议论
26、(解析)A项,“半斤八两”指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27、282 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情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28、[成语解释]挑、拣:选择;肥:肥肉;瘦:瘦肉。比喻挑挑拣拣,光要对自己有利的。
29、腊八节了,愿你的爱情像腊八粥一样粘稠;生活像腊八粥一样丰富多彩;日子像腊八粥一样甜甜蜜蜜;幸福像腊八粥一样热到心坎。祝你腊八节快乐!
30、(解析)A项,“斤斤计较”形容过分计较微小的利益或无关紧要的事情,此处用错对象,且褒贬不当;C项,“雕梁画栋”指房屋华丽的彩绘装饰,常用来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此处用错对象;D项,“风口浪尖”比喻社会斗争极为激烈、尖锐的地方,此处用错对象。
31、(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2、纯粹(cuì) 鄙薄(bǐbó) 佩(pèi)服
33、80 自言自语:自己对自己说话。言、语:说话。
34、,其他人都是拈轻怕重、怕承担责任……的“小人”。
35、(21)小伟说,我那样做,并没什么别的想法,不是炫耀,也不是为赢得什么好名声,就是让大家监督自己,督促自己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爹,无欲则刚,有什么好怕的呢?
36、(20荆门中考改编)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
37、三任省委省政府互不推诿,不拈轻怕重,不揽功邀赏,不拆台设障,不埋三怨不虚掷空谈。
38、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39、A、航天发射的轰鸣、C919一飞冲天的剪影、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的忙碌......等等,2018年,科技领域让人印象深刻。
40、木料拼接主要用木胶粉和白乳胶,喷胶用于海绵的粘合定型。
41、29惊慌失措:惊恐慌乱,不知怎么办才好。失措,失去常态。
42、C、李清照以不朽的词作在山东青州留下了独特的时光,循着词韵的蛛丝马迹,也许会从若干细节中勾勒出一代词宗的形象。
43、A.旅游交易会上,中国展商利用数字化平台,向世界全方位呈现中国眼花缭乱的旅游资源。
44、7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