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主义的人很可怕(69句精选句子)
唯心主义的人很可怕
1、讲座伊始,詹老师简要介绍了柏拉图思想体系在各时期的特点,并强调了唯心论在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性。如果把唯心论的历史比喻成一条河流,到了近代,它的规模已经可以比拟长江中下游,而柏拉图的唯心论是这条大江的重要源头活水,值得我们不断回溯。
2、换句话说,唯物主义者讲究的是实事求是,而唯心主义者强调的是自以为是。
3、再加上美帝在军事上利用北约遏制苏联,在经济上控制石油价格打击苏联,外交上利用颜色革命瓦解苏联。
4、苏共二十大上面,赫鲁晓夫发表秘密报告,对斯大林进行了全盘否定,这一脑残的举动,直接摧毁了苏联意识形态的核心和支柱,破坏了苏联社会高度统一的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主导的价值观。
5、我非常赞同和推崇这个观点,我认为,苗先生真可谓是一言以蔽之,精辟地说明了中西哲学乃至文化的根本差别。中国哲学也讲大道,也讲一种内在超越,但是实际上更多的是注重人生的关怀和现世的伦常,所以我们中国哲学所强调的很多东西都与经世致用联系在一起,一门学问如果无利于道德教化,无利于建功立业,那么这门学问是没有用处的,就是所谓的屠龙之术。我们中国古代有一个寓言,说一个人花了千金,学了三年,学会了屠龙,结果却一无所用,为什么呢?因为没有龙给你屠。因此,在中国学了没有用的东西,通常就被叫作“屠龙之术”。
6、所以,在古希腊曾经就有过这种观点,如果你把哲学当作可以使人谋生的一技之长,以此教授给别人,并以此来赚钱谋生,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卑劣的行为。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哲学既然产生于闲暇,当然也有惊异,所以哲学从来就没有实用性的目的,它关注的对象都是超越于实用目的之上的最高的东西,实际上就是我刚才说的形而上学,或者“道”,这才是哲学关注的东西。哲学应该关注这个东西,而这个东西确实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没有什么实用目的。
7、用意识形态入侵的方式瓦解一个超级大国,世界两极之美帝颜色革命让红色政权被瓦解,这种套路,屡试不爽。
8、但是,当你这样感受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这种快乐感和幸福感是绕了一大圈才实现的?你首先要把学到的知识转变成金钱和地位,然后再用它们来改善你的生活状况,最后才能从自己的享受和别人的羡慕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了,我们除了要面对环境之外,同样也必须面对自身。我们的快乐感和幸福感,既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来实现。
9、早在清朝末期和民国时期,帝国主义在国内培养了一大批公知,典型代表是胡适傅斯年钱穆,这些人渣虽然不是像蒋介石汪精卫那样沾满鲜血的卖国贼,但仍然是卖国贼。
10、唯物论认为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的性质决定所有其他的东西,包括心灵方面的现象。而唯心论强调观念或理念的根本性地位,认为观念先行于事物。柏拉图在《智者》246a讲到过这个对立(所谓“诸神与巨人之战”):唯物论者主张唯有可以感觉到的东西、有形体的事物才存在,而唯心论者(理念之友)主张理念才是真正的实在和本质,物质性的东西只是流变的过程、并不“实在”。机械论是以力学为模型来说明世界,认为一切事物(包括心灵方面的现象)都可以按照力学的、机械的原理来解释,也就是通过物质粒子的结合和相互作用来解释。与此对应的目的论则强调宇宙中发生的一切事物必须被理解为对于某个促进其“完善”或“好”的某个目的的追求。苏格拉底是用目的论来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呆在监狱。
11、斗争的目的是团结,而非批评。批评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12、第 从灵魂之本性出发的论证。存在两样东西,一种可被感觉到,另一种不可被感觉到。可感事物是流变的、复合的、会消解的和死亡的。不可感事物是不变的、纯粹的、不会消解的、不死亡的,只有通过理智或理解力才被我们领会到。身体的本性接近于前者,而灵魂的本性更接近于后者。
13、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14、判断是否唯心的词:精神、理论、上帝、神灵、自我等。只要有这层意思的都叫有唯心。
15、美国有一个哲学家詹姆士曾经说过:“哲学不能烤面包!”他的意思是说,哲学并不能给你带来什么实际利益。这一点,其实早在哲学产生之初就已经注定了。
16、这是因为把命交给运者总认为人的贵贱多是凭借某种条件;或父贵子荣,或爷钱崽用,或官官相随,或伯乐相马有幸被你碰上……一句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很少有人相信人定胜天。
17、正当在场者感到被苏格拉底说服了的时候,西米亚斯和克贝却各自提出了自己的反驳。西米亚斯说:如同谐音跟乐器的关系那样,灵魂是身体的和谐;如果身体毁坏了,那这个和谐也就被破坏掉了,甚至身体还没有彻底毁坏,和谐也会先被破坏。贝克则认为:尽管灵魂比身体存在更久,但是灵魂最终还是有可能毁坏。此时在场的人又觉得灵魂是有死的,又开始为苏格拉底的临死难过起来。苏格拉底安慰在场的斐多,不要因为某一个论证的成立和被推翻之快而陷入“厌恶论证”(misologia)。苏格拉底对灵魂的“和谐说”提出了反驳。首先,“和谐说”把灵魂当成是复合的,但是如果承认回忆说,那么灵魂是单纯的。其次,“和谐说”把灵魂描述为受制于身体的,但是我们承认灵魂主导、统辖身体。再次,“和谐说”蕴含每个生灵的灵魂是同样的,且不存在不好的灵魂,但是我们承认不同生灵的灵魂有好有坏。好的灵魂转世之后会变成人、甚至回到神圣的天界,而坏的会变成禽兽,如贪吃的会变成驴、抢劫者会变成狼,等等,这应该是继承了奥菲斯宗教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灵魂转世说。
18、 任何人、任何事物的成长历史都是不完美的;如果一个人,一个事物,其成长的历史过程完美无缺——不要经风雨、不要见世面、不要奋斗、不要自强,那这个人、这个事物一定是病态的怪物(绝不可能是一个成功的、健康的事物)。毛泽东说过“闪亮的人生一定是战胜苦难的结果”。人所经历的苦难、不完美、欠缺、创伤、伤痕,恰恰是促成完美人生的前提条件。这些苦难、不完美、欠缺、创伤、有伤痕的历史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的(物的),这也正是人们现在和将来的所有行为的不可改变的、合理的前题,这种前题是可以通过主观(心的)努力而改变的,也是必须改变的。北大校长在校庆120周年的重要庆典上读错的“鹄”字的读音,第二就写了“道歉信”,把自己的过错归因于四十多年前的“文革”,而不反省自己的主观不努力以及官僚主义工作态度。这是典型的机械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19、 所谓的形而上学,就是辩证法的反面,就是不承认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而是以片面的眼光看问题。如想提拔一个坏人,用放大镜在这个人身上一照,发现一个好大优点,马提拔重用;讨厌一个好人,用放大镜在他身上一照,发现一个好大的缺点,整死他!这正是“两面人”常用的方法。
20、比较客观的答案:唯心不对,错在逃避,唯物不对,在于偏废。一个客观的人,会真实面对。二者要有一个有机的统才能形成一个健康的学说。
21、多么形象生动的战术,简单明了,易于操作,把打游击的精髓用简单16个字就表达得淋漓尽致。
22、第 从回忆说出发的论证。我们后天的学习只不过是回忆起我们先天就拥有的知识。他以相等这个理念作为例子,解释说我们从关于相等事物的感觉可以回忆起绝对的相等,这种关于绝对相等的知识不是后天获得的,而是灵魂在进入身体之前就先行拥有的。他以此来证明灵魂以人的形式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且独立于身体,具有思想。
23、哲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阳春白雪的学问,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对哲学感兴趣。哲学所关注的基本问题,永远都是超越于实用层面的,它不可能“学了就要用”。所以我刚才说过,一位教哲学的老师如果对你们说,学了哲学就能更好地当官、更多地发财,他一定是在骗你们或者跟你们开玩笑,大家千万不要当真,笑一笑就可以了。
24、我们要抵御西方精神垃圾的入侵,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就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唯心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反对消费主义,反对自由主义,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遵循唯物主义,实事求是。
25、好像现在想起来,虽然感觉那些应试教育的理论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不是很强,但起码充实了我那段学习的时光,学习真的能使我快乐。
26、 在“逆向种族主义”理论影响下,很多中国人的精英、学者、官员,变成了当着中国的“官”却做着损害中国人民利益;给外国人、外国企业以超国民待遇;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事的“两面人”。
27、这是社会现实,很多人的困惑就在于此,因为我们想成就一件事真的是很难。
28、只要是人都会有唯心,因为他们都有意识。而这种意识来自于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也就是来自于社会。
29、 宗上所述,以上的所有“理论”、“主义”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名字,但它们都是互通的,它们往往能同时集中体现在某些人身上。所有的这些“理论”、“主义”都是违反唯物辩证法的!这些“理论”、“主义”既是“两面人”的理论基础,也正是滋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糜之风、贪污腐败、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等等的总的思想、文化土壤。
30、 在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一个价值观做为全社会的人们共同追求的方向。这个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古人讲的“道”;也就是共产d人讲的理想、信念。沿着这个方向前进,人就会有无限的发展空间、无限的自由空间。但人处身在物质世界的社会中,不能靠理想信念活着,人还要吃、喝、拉、撒;还需要一些物质资料的支持;还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所以,就必须用“德”来规范、约束人的行为。“德”是做人的底线。“德”能确保人的自由、安全、无灾、无祸。为了防止社会动乱,还必须设置了“法”做为维持社全运行的最后的底线。“法”是对背离“道”的行为的最后挽救、惩罚——批判、打击、改造。“法”是保证不发生战乱的最后一道保险。
31、可是,资产阶级就是害怕觉醒了的人民群众起来跟他们进行斗争,所以他们淡化阶级,淡化阶级斗争,不敢提阶级,更不敢提阶级斗争。
32、恰恰相反,帝国主义者,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从来都没有放弃对新中国的攻击。
33、2020年9月12日晚7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詹文杰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唯心主义的起源:柏拉图释读》的讲座,此次沙龙在腾讯会议、b站和抖音多平台直播,超过200人次观看,主持人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杨云飞。
34、人是万物的灵长在于它的探索能力,在于他一直求索的欲望,孔子在年老的时候,他仍在孜孜不倦的求索真道,曾经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样的名言,激励我们不断的去发现宇宙的真相,一个人的价值在于追求真理,在于独立思维,他不受流传学说的影响,也不受世俗意识的污染。
35、自然界讨厌真空状态,思想同样也讨厌真空状态。
36、简单地说,人的命运是自己一手创造的,只需要有真正的功夫。而敢于改天换地者一定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反之,就是把命交给运的唯心主义者。请记住一句话,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这是真的,没有半点虚假。
37、要克服主观主义的缺点,就要从客观上去认识事物,认识自己。不要单凭个人经验,而要利用科学去认识事物,认识自己要做的事情,用科学认识自己。不夸大认识,也不贬低认识。
38、 http://www.kunlunce.com
39、这时你就能体会到心灵的自由,以及与这种自由相伴随的快乐与幸福感。只有当你达到了这种精神境界,你才知道哲学到底有什么用。哲学使人学会换位思维,使人学会像柏拉图所说的那样不断地在认识过程中“转向”,从而摆脱偏执而走向超脱,摆脱流俗而走向明智。此外,哲学还有一种用处,那就是这种心旷神怡的精神境界往往有利于延年益寿。大家看一看希腊哲学史,那些睿智的哲学家们大多是长寿的,这或许也是哲学的重要用途之一吧!
40、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哲学没落的时代,我常说,我们这个时代缺乏真正的哲学,我们很不幸,生活在这么一个没有哲学的时代。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也很幸运,因为一个没有哲学的时代是一个轻松的时代,一个使人可以像动物一样跟着感觉走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特点不是崇高而是快乐。
41、詹文杰,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西方哲学史研究室副主任,兼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秘书长、古希腊罗马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从事古希腊哲学研究,除英语外,对古希腊语和德语有一定程度的掌握,翻译出版了多部西方古今哲学经典,著有《真假之辨:柏拉图研究》和《柏拉图知识论研究》,完成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柏拉图的知识论研究”(10CZX030),另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42、苏格拉底表示,爱智慧的人(哲学家)不害怕死亡,但是不应该自杀,因为人的生命归神所有,不能违背神的旨意而自行终结生命。哲学教导我们要尽可能远离身体,摆脱感官的限制和各种情感欲望的影响,才能够领会到实在和真理,获得真知识和智慧。这种真知识是关于绝对的东西(也就是绝对的正义、绝对的美、绝对的善,等等,也就是事物的本质)的洞见。这些真正的实在不可以通过感觉而达到,但是可以通过纯粹的思维和理解力得到把握。身体(也就是与身体密不可分的感觉和情欲)会妨碍我们实现这种纯粹的思维,因而我们在带着身体的情况下不能获得纯粹知识,而死后反倒有可能达到这种知识——如果死是灵魂摆脱身体而独立存在的话。如果哲学就是尽量摆脱身体影响,那么某种意义上死亡对哲学家就是一件好事,因为灵魂只有在身体死后才具有真正的纯粹性。
43、中国人民大学一位已经故世的老先生,苗力田先生,是我国西方哲学界的一位泰斗级人物,一辈子研究西方哲学,晚年又参悟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在他80多岁高龄的时候,在西南师范大学的一次学术会议上,他曾做过一个总结性的发言。苗先生说:“我一辈子学习西方哲学,晚年又参悟中国哲学,最后得出了一个比较性的结论,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这两种哲学。我认为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特点是‘重现世、尚事功,学以致用’,而西方哲学和西方文化的特点恰恰相反,是‘重超越、尚思辨,学以致知’。西方哲学的显著特点就是沉溺于纯粹思辨,喜欢追问事物背后的本质,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知识,而不在乎功用。”苗先生特别强调说,这是他研究了一辈子中西哲学后得出的结论。
44、如果你要再追问:这种精神上的快乐又有什么用?那么我只能反问你:听一场贝多芬的音乐有什么用?它能让你填饱肚子吗?能给你带来荣华富贵吗?如果你所理解的用处仅仅是指物质方面或者肉体方面的用处,那么我可以斩钉截铁地回答你,哲学没有任何用处!但是,如果你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灵魂、有精神追求的生灵,那么哲学所带来的智慧和知识本身就足以使精神怡然自得,再要追问它有什么用岂不是贬低它了吗?所以,在西方,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哲学家们就已经表达了一种对待哲学的基本态度,那就是学以致知的态度―学习哲学的目的只是为了求知,而不是为了致用。
45、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开始长征,30万人减员至不足3万人。
46、只要资产阶级还存在,它就要剥削压迫无产阶级。
47、无论大家对这个时代的价值判断是褒还是贬,但是有一点是大家都必须承认的,那就是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市场化的时代,一个浮躁的时代,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学习任何东西,首先都要问:“它有什么用?”比如你们上大学,父母为你们选择专业,都会考虑学习这个专业将来毕业以后有什么用。正因为如此,所以没有人愿意学哲学。大家都明白,在我们这个时代,哲学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48、因此,这种意义上的“用”,说到底就是改变环境之用。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的,环境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一切实用性的学问或知识,如法学、经济学、计算机等,它们的主要用处就是改善我们的物质条件,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比如说,你是学会计学的,面对着一套一套会计学理论,实际上你并不爱好它们,你只是把它们当作一种谋生手段。
49、 http://www.kunlunce.cn
50、简单的举个唯心例:庄子。是古代最为聪明的人,因为他创就第一本系统的唯心哲学《庄子》。他追求精神绝对自由,就是唯心。
51、敌人不会按照教科书中所写的方式来进攻,更不会讲究仁义道德。
52、“没文化,真可怕”这句话流传了很久很久,我曾经一度地相信,文化是个很好的东西,也在小时候纠结,到底是上北大还是清华,结果长大之后才发现,是我想太多了。
53、 人们常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同样鲁迅最讨厌的人是“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人。为什么这种人这么可怕、这么讨厌呢?因为他们是“两面人”,他们比流氓、比男盗、比女娼还坏一千倍、一万倍。
54、因此,在主观唯心主义者看来,主观的精神是本源的、第一性的,而外部世界的事物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注意的是主观唯心主义者的主观意识指的是自然界内在非物质的总和,不是简单指人类思维。
55、与之相反的是,许多人被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之后,成为了唯心主义者。
56、一个庞然大物就这样被美帝一刀刀给捅死了,解体后的苏联,国家的优质资产都被贱卖给了资本家们,苏联本是世界上福利待遇最好的国家之可是解体后的苏联,老百姓生活瞬间陷入困境,民不聊生。
57、苏格拉底之死在西方思想史上是一个重大事件。赴死前,苏格拉底把妻儿打发走,然后和朋友开始谈论哲学问题,在此处引出死亡和自杀的话题。他认为死不单纯是一件坏事,而且哲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练习“死”。最后他和交谈者针对“灵魂是否会死”进行几轮的辩论。
58、我平时喜欢讲悲剧,哲学就是一场崇高的悲剧。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悲剧,悲剧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一个人要想一辈子不经历悲剧,那是不可能的,除非这个人根本就没有生活过。只要你生活了,你就会遇到悲剧,一种没有经历过悲剧的人生才是真正悲惨的人生。但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没有悲剧,而在于你如何对待悲剧。如果你仅仅把悲剧当作一件悲惨的事情,你本身也就成为一个很悲惨的人了。
59、 一种是追求真理、认识真理中不同立场、不同理解、不同观点的多元化。如“盲人摸象”,一群盲人对于象的外部特征,有的说象柱子;有的说象堵墙;有的说象根棍子;有的说象一把扇子……由于受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视角的影响,对真理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观点。这种“多元化”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健康的、是允许存在。通过争论、探索,人们就能逐步地接近真理。
60、我常常对一些问我哲学有什么用的学生说:“其实你想一想,这个世界说到底不过就是你眼中的世界,如果你的眼光改变了,你眼中的世界当然也就改变了。”哲学就是帮助你调理、改善、提高自己的眼光的学问,就是改变你自身而不是改变你的环境的学问。这样一来,哲学的用处就充分显现出来了。如果你有了这样一种深刻的反思,你就不会去随波逐流,不会在乎别人怎么看你,你就会像但丁所说的那样:“走自己的路,让人们说去吧!”
61、哲学有什么用?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也是我在上课时学生最爱问的一个问题。
62、 人人都是自私的吗?是的!为了自己的利益奋斗,是私!为了自己的家庭的利益奋斗,是私;为了自己的民族的利益奋斗,是私;为了自己的国家的利益奋斗,是私;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奋斗,也是私!为了自己今天的利益奋斗,是私!为了自己明天、后天的利益奋斗,也是私;为了自己长远的利益奋斗,不也是私?
63、要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只能依靠唯物主义,只能实事求是,根据中国国情,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与敌人展开长期而艰苦地斗争,除此之外,别无它法。
64、在《形而上学》这本书中,亚里士多德探讨了哲学产生的前提问题,说明了为什么我们会有哲学。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别的学科都是与某种实际用途联系在一起的,比如说,我们研究物理学,是因为我们要了解自然的规律;我们研究逻辑学,是因为我们要合理地进行思考;我们研究语言学和修辞学,是因为我们要把语言变得非常有力、优美,这些当然都是非常实际的用处。但是哲学产生的原因却不同,它是完全超越了实际用途的。那么哲学是怎么产生的呢?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的产生必须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惊异,另一个则是闲暇。
65、《斐多》的核心主题是论灵魂。这篇作品由一组外围对话和一个核心故事构成。外围对话是斐多和一位朋友谈论苏格拉底临刑前的场景和谈话,而斐多报告的内容就是核心故事。核心故事的主要角色有苏格拉底、克里托、克贝、西米亚斯和斐多,等等。克里托与苏格拉底谈论的主要是生活方面的事,而克贝和西米亚斯(他们有毕达哥拉斯派的思想背景)负责跟苏格拉底谈论哲学问题。
66、但是,灵魂退到哪里去了呢?为了说明这点,他构想了一个彼岸世界。对彼岸世界的描述主要是从道德和宗教的层面上配合灵魂不死学说(关于彼岸世界的描述与其说是出于学理上的严肃性,不如说是出于道德教育上的有用性)。灵魂到另外一个世界去要接受审判,根据生前的品行善恶而得到相称的报应,并且通过转世而成为不同的生命体形态。
67、 为什么会有两面人呢?滋生他们的土壤是什么?支掌他们的思想根源是什么?或都说他们的理基础是什么?下面试着谈谈我的看法。
68、他们遇事只讲方法论,不是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的,而是主观唯心论,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