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与农业耕作谚语(40句精选句子)
二十四节气与农业耕作谚语
1、(考点定位)该组试题主要考查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我国的农业分布、地球公转特点等。
2、芒种万物播,夏至做黄梅;小暑耘收忙,大暑是伏天;
3、(2015•北京卷)(24分)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
4、正月十五日上元节下雨,清明节会是晴天。九月九日重阳节到九月十三日无雨,冬季雨雪天气少,会出现—冬干旱。
5、解释:夏至日吹西北风,可卜年中什稻有歉收之虞也。
6、在农产品安全方面,农民由于缺乏农副产品的安全生产知识,又渴望加大粮食产量,而在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农药,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不得不逐年增加农药的使用量。另外,部分农民为了保持农产品美观形象,直接在其表面喷洒农药,导致农药残留物严重超标,对牲畜、鸟类、有益昆虫和土壤微生物等构成一定的威胁,甚至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慢性伤害。能够减少农药使用量的转基因等高新科技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风险性。同时,土地长期使用工业化肥会造成土地板结、肥力下降,甚至导致重金属等有害成分严重超标、农产品质量严重下降,影响人体健康,比如2013年湖南的镉大米事件。化肥还会通过地表径流导致江河湖泊的水体富营养化或随土壤渗滤水转移至根系密集层以下而造成地下水体污染,影响人、畜饮水安全。畜禽粪便含有大量寄生虫和病原菌,可能造成人畜共患病,比如2004年禽流感事件。
7、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惊蛰日鸣雷,雨或阴的天气会有四九日之久)
8、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
9、红柿若出头,罗汉脚仔目屎流。(红柿出,已是秋天,天气转凉。)
10、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
11、谷雨打苞,立夏龇牙,小满半截仁,芒种见麦茬。
12、塑料大棚芹菜定植,秋延后番茄开始采摘(10月中旬)。日光温室越冬一大茬黄瓜播种育苗(10月上中旬)。日光温室冬春茬番茄播种育苗(10月上中旬),冬春茬青椒播种育苗(10月上旬),冬春茬茄子播种育苗(10月中旬)。
13、六月稻田拔棵草,冬至能够吃一饱。大暑不耙稻,收成勿会好。
14、该区域水热丰沛,是世界的主要水稻种植区,乙地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或季风水田农业,该题考查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农田地块小、机械化水平低、;季风不稳定,水利工程量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进行所谓的精工细作;劳动力进行所谓的精耕细作,为劳动密集型农业;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靠传统经验种植,科技水平低等。故B正确。
15、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纬度播期有很大差距,从北向南每递减一度,播期推迟4—5天。如北方冬麦区播期为9月中旬—10月上旬;黄淮冬麦区为9月下旬—10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冬麦区为10月下旬—11月上旬;长江上游及华南冬麦区为11月上、中旬。许昌地区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16、(相传)拴马于此树,燕王扫北人藏躲,一群百姓得保护。
17、“冬九九歌”里唱道:“五六九河边望柳”从河边望柳里,隐隐已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迹象,所以不会像冬至到小寒这段时期那样严寒。其实,这是指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黄河流域以北而言。
18、塑料大棚春早熟番茄、辣椒、黄瓜播种育苗。日光温室西瓜播种育苗(1月上旬)。日光温室越冬一大茬黄瓜、茄子、辣椒、甜椒、香椿开始采收(1月上旬)。日光温室秋冬茬芹菜、黄瓜、番茄、西葫芦、韭菜收获结束(1月上旬),冬春黄瓜、番茄、西葫芦、青椒定植(1月中旬)。
19、大寒的农谚有: 大寒不冻,冷到芒种;大寒日怕南风起,当天最忌下雨雪!
20、处暑种高山,白露种平川,秋分种门外,寒露种河湾。
21、C 相邻两个时辰差1小时,方位角差15°。“正九出乙没庚方”指阴历正月、九月日出方位对应乙,图中显示卯对应的为正东方位,乙与卯差1小时即差15°,乙的方位角为正东偏南约15°。
22、深耕能熟化土壤、保水、保肥、减少杂草、消灭病虫。深耕利于根系下扎防止倒伏,据测定小麦、油菜的根90%分布在30公分土层内,大豆的根75%分布在40公分土层内,棉花的根80%分布在33公分土层内,红薯的根90%分布在26公分土层内,深耕每增加一寸,耕层内的根系能增加10%。深耕后要及时耙透、耙平,否则墒情容易挥发,就象蒸馍时跑了气那样(馍不易蒸熟)。作物施肥后墒情不足,要及时浇水,常说肥随水走,以水调肥,无水庄稼没法吸收肥料,反而易造成肥害,就会出现“光施肥不浇水,庄稼渴的撅着嘴”。
23、四月:立夏东风少病遭,时逢初八果生多。雷鸣甲子庚晨日,害虫成灾损稻禾。
24、农历五月小麦收获后,秋作物在幼苗期,需水量小,此时干旱利于根系下扎,经过蹲苗,能降低株高,防止后期倒伏。到了六月秋庄稼进入拔节大生长期,需水需肥进入高峰,这时若连续降雨,对作物生长发育有利,容易实现高产。
25、节气歌的前四句是很好理解的,后四句则从数学的角度来教我们计算现在是什么季节。曾经问过许多个朋友: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是基本固定的,那么每个节气的日子是固定在公历还是农历?大多数回答是想当然的农历,其实不然,公历的算法更好理解。“每月两节不更变,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是六廿下半年是八廿三。”即从公历的一月到十二月,每个月两个节气是固定的,每个节气约15天,15天内分别有三种代表性的物候出现。上半年,节气在每月的6日和21日附近,下半年,节气在每月的8日和23日附近,其实从真实情况看,“相差一两天”的说法并不很合适,应当改为“最多提前一两天”。
26、(名师点睛)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和土壤。优势自然因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气候因素主要从光、热、水等气候要素去分析,光照强,热量充足,且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地形从地势起伏大小去分析,地形平坦利于种植业发展;水源从地表水去分析,临近河湖,可以提供充足灌溉水源;土壤从肥力高低及土层厚薄去分析。(2015•海南卷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迅速,并吸引大量省外人口。下图示意广东省1994-2009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粮食需求量减去粮食产量)的变化。
27、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三月水少不够灌溉)
28、大暑:这时正值“中伏”,是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炎热时期。
29、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俗话说“春雨贵如油”。这个时候,我国南方的大部分东部地区此时雨水较丰,常年的4月下旬雨量约30至50毫米,每一年的第一场大雨一般出现在这一段时间,对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长极其有利。
30、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31、二十四节气指出了一年中气候的转换、雨水的多寡、气温的炎凉、霜雪的长短,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观测探索和总结的结果,对农事耕作具有相当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32、▪北方防治冬小麦黄矮病、丛矮病,防治麦田杂草。
33、解释:六月初一日,如有雷鸣,年中则少有台风。
34、(2015•安徽卷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35、(2015•新课标全国2)桑基、蔗基、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壤质量 B、节省劳动力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答案)D D A
36、杂草是庄稼的大敌,农谚强调勤锄草,一是指杂草危害大,它不仅与庄稼争养分、夺地力、同时又是病虫害发生的温床。二是杂草繁殖快。三是生命力很强。据Odum(1974)考古资料记载,藤和大爪草的种子在土壤中能存活1700年,繁篓、葡枝毛莨600年,狗尾草、龙葵730年,野燕麦、早熟禾70年,荠菜35年。另外杂草的结籽量大而持续时间长并有落粒习性。如螅蟀草单株结籽能多达000粒,荠菜4000粒,野苋菜最高可达500,000粒,繁篓000粒,稗草500粒,看麦娘2000粒。有些杂草的种子长有冠毛,形似降落伞能随风飘到数百、千米以外。所以从初春到盛夏田间总有杂草蔓生。
37、(名师点睛)土地利用类型的形成与地形环境密切相关,湿地分布区海拔相对较低,河流源头的海拔较高,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与生产力水平、土地政策相关,容易开发的地区开垦为耕地的时间早。农业生产的大规模经营不能靠扩大耕地面积,只有依靠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让少数人从事农业机械化生产。所以要加大资金的投入。
38、D 日出时树影的指向由A场地逐渐向B移动,说明日出方位由东南移向东北,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进入北半球,雨水到清明符合题意。
39、(名师点睛)本题组以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引起的地理环境变化为背景,分析判断湿地减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变化。第一小题抓住“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即湿地减少,地面建筑物增加,选对不难;第二题注意区别“花基、菜基”和“桑基、蔗基”的差异,“花基、菜基”主要面向城市市场,经济效益高,需要的劳动力多;第三小题分析时主要结合材料“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指出了转变的主要原因即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产业发展方向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