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有哪些(42句精选句子)

2023-10-24 11:03:33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有哪些

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有哪些)。

2、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有哪些)。

3、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罹。——李郢《南池》

4、几个淘气的小孩子池塘里撑着一只小船,自以为大人看不到,偷偷的采了莲蓬回来,毕竟还是太小不会隐藏,小船划过浮萍留下了印记。

5、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高翥《清明日对酒》

6、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丘为《泛耶溪》

7、(句意)1~2句:男耕女织,昼夜忙碌。3~4句:可爱小孩,学习种瓜。

8、这首诗先写秋风之声,次写听此声之感慨,末两句点题,写户外所见。这首诗语言流畅,层次分明,中间转折,句似断而意脉贯穿。诗人善于通过艺术形象,把不易说出的秋夜旅人况味委婉托出,而不落入衰飒的境界。最后以景结情,词淡意远,耐人咀嚼。

9、童话里的人物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可以是植物,也可以是锅碗瓢盆这样的物品……《草垛里住着一家人》这个故事中,作者构思出草垛里住着蟋蟀一家,当草垛中的蟋蟀兄弟因老爷爷无意中喂牛一些草而失踪后,环环相扣,发生了一连串的故事。你会这样去想象吗?你能不能围绕某一种动物构思出一个新的故事?

10、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袁枚《所见》

11、  二句“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金盆,古时把金属的东西统称作金,这里指铜盆。脱,脱离,取出。晓,清晨。钲(读zhēng),锣。说清晨起来,儿童从铜盆里取出夜间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当作银锣。天寒才能结冰,冰块又是很凉的,儿童却早早起来去玩它,写出儿童不怕冷;一块凉凉的冰有什么好玩的呢?有的,可以穿上丝线当锣敲。这是只有儿才想得出的,而且是“彩”线,“银”锣,又很美。说明这个儿童既顽皮,又聪明精灵。

12、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皇甫松《采莲子二首》

13、变色龙先生变成了有故事的变色龙,其实,我们每名孩子身上都是有故事的,都是特别的。你认为你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14、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送别》唐·王之涣

15、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16、我本天上客,谪居在人间。释义:我本来是天上的客人,现在被贬谪到人间居住。

17、作者在描写大耳朵小猪的鼓槌时,写出了能用眼睛看到的颜色,还写出了能用手摸出的感觉,你能不能用这两种感官去观察一样物品,并写出来?

18、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漫长的夏日,从午睡中醒来不知做什么好,只懒洋洋的看着儿童追逐空中飘飞的柳絮。无情思:没有情绪,指无所适从,不知做什么好。思,意,情绪。捉柳花:戏捉空中飞舞的柳絮。柳花,即柳絮。

19、不觉朝已晏,起来望青天。四体一舒散,情性亦忻然。

20、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21、(赏析)小女孩拜月,形式是成年的,内容却是幼稚的,这形成一个冲突。小女孩越弄“巧”学人,便越发不能藏“拙”。这个“小大人”的形象既逗人而有趣,又纯真而可爱。

22、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唐·李白

23、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杜甫《百忧集行》

24、《小儿垂钓》是唐代诗人胡令能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一个小孩子在水边聚精会神钓鱼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典型细节,极其传神地再现了儿童那种认真、天真的童心和童趣。前两句叙述、描写,从外形着笔,是实写;后两句诗侧重神态来写。全诗从形神两方面刻画了垂钓小儿栩栩如生的形象,言辞流畅,清新活泼,寥寥数语便绘出一幅童趣盎然的图画,颇具生活情趣。

25、  髫龀七八岁,绮纨三四儿。弄尘复斗草,尽日乐嬉嬉。堂上长年客,鬓间新有丝。一看竹马戏,每忆童騃时。童騃饶戏乐,老大多忧悲。静念彼与此,不知谁是痴。——白居易《观儿戏》

26、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白居易《池上》

27、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28、大鲸鱼困在海滩上后,小动物们是怎样做的?如果请你续编这个故事,你有怎样的想法?

29、机器人阿布为了能有时间读书,想出了什么办法?你认为这个办法好不好?为什么?如果你是阿布,你会怎么办?

30、  该《牧童诗》与《红楼梦》之“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中悠闲自得,吹笛牛背,早出晚归,不愁食衣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自然既飘逸而又理想,可惜在黑暗的制度下,只不过是文人学士们的“空想”之一。

31、  这首诗写出了牧童放牧生活和情趣。前四句侧重描写牧童放牧的辛勤,诗人运用时空的转换扩大诗歌的内蕴。后四句着重描写放牧时的情趣:春雨绵绵,牧童穿行于林中草地,稍有闲暇,便吹响悠扬的芦笛,一会又胡乱地在腰间插满野蒿,恰似利剑,显得英武洒脱,这样就再也不怕猛虎欺负牛犊了。这种奇思漫想,生动地表现了牧童幼稚、天真的精神面貌,令人忍俊不禁。

32、  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读中体会九岁孩子的回答妙在什么地方,交流对这个问题的体会。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对比:“孔雀是夫子家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有什么不一样,体会这个孩子回答的委婉和机智。

33、  第二句,稚子,小孩也。“蓬头”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学”是这首诗的诗眼。这个小孩子初学钓鱼,所以特别小心。在垂钓时,“侧坐”姿态,草映其身,行为情景,如在眼前。“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侧坐,而非稳坐,正与小儿初学此道的心境相吻合。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小儿打问,就因为看得见小儿。

34、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35、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孔尚任《放风筝》

36、  这首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原野、绿草、笛声、牧童、蓑衣和明月。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诗人的视野里的;写出了农家田园生活的恬静,也体现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劳,是一首赞美劳动的短曲。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读者的心灵感到安宁。

37、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韦庄《与小女》

38、路人借问遥招手.空馀去年菊,旧人看新历,荷锄觇泉脉,笛弄晚风三四声,溪上青青草.日隐桑柘外。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唯有蜻蜓蛱蝶飞.临觞忽不御.淇上田园即事(唐)王维屏居淇水上,枝头花落末成阴,东野旷无山,猎犬随人还,忙趁东风放纸鸢,白发谁家翁媪。

39、故事中的大树被做成了纸,做成了书,在树还能做成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树木?

40、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41、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皇甫松《采莲子二首》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理想与现实的素材事例(92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