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是哪个朝代的诗人(65句精选句子)
陶渊明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1、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檀道济听闻渊明之名,去看望他,赠以粱肉,并劝他出仕渊明却拒绝了他,所赠粱肉也没有收下。同年,渊明卒于浔阳。他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靖节”,后世称“陶靖节”。
2、这篇文章和桃花源的意境完全相反,因为他到了桃园以后看到了贪污的官吏,看到了在街上出卖肉体活下来的妓女……
3、为什么不可以到乡下去过一个平淡的日子,简单的日子?
4、与唐宋相比,元代作家的身份显然更为复杂。唐宋时期,由于严格坚持科举制度,作家多为荣登仕途的官僚、处于入仕求学道路上的文人、脱离了仕途的士大夫这三类人。虽然这三类人的地位和前途不同,但他们的思想教育、价值观和人生目标是基本一致。但是,元代的作家却并非如此。由于科举停办,官员晋升的渠道和方式也有很大的改变。因此引来社会职业的变革,导致社会职业出现丰富性和多样性,这也使人们的职业选择不再单变得更加开放和自由。因此,作家的身份不再局限于官僚集体,而是更加的混杂,他们既有因祖荫而获高官的贵族,也有凭科举而入仕的官吏;既有王恽这样的翰林清贵,也有关汉卿这类依靠杂剧市场谋生的自由撰稿人;既有程度不同汉化了的少数民族,也有功底深厚的理学家或者是宗教僧侣。但是几乎所有人的创作中,都能找到陶渊明的思想影子,每个人的作品都诉说着他对现实的不满和逃离尘世的渴望。
5、我们一般人先是认同了那个世界的真实存在,然后又去那个世界里寻找诗人,当然是不能如愿的。那个世界只在诗人的梦想里,它远之又远,高在云端,甚至在更加无测的苍茫之后。有时候我们常常以为陶渊明分明就卧在篱下菊旁,是一位近在咫尺的邻居。当我们试图与这个人亲近和交谈时,发觉他早就起而离去,正在满目荒凉的道路上跋涉,手柱拐杖,往一个常人难以抵达、充满畏惧的远途走去。他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终于成为一个淡淡的身影,消逝在地平线上。
6、他们从未出去过,以至于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陶渊明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7、(6)《饮酒》诗中有一千古名句,表达诗人悠闲的情致,后来元代马致远取字"东篱",就是根据这一句起的。这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8、而在这个天地里面竟然有房子,还有人种田,男女老少,他当时惊讶于外界之外的世界还有这样一个地方。
9、因为松树是儒家的文学里面的象征,它象征着的是一种不屈不饶的意志。
10、B.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11、而后来到唐朝的时候,刚好因为“古文运动”,大家觉得好的文学作品就应该是让人容易懂的,不需要刻意雕凿词句,卖弄学问。
12、 一方面,是因为到了唐代出现了一种新的情况,那就是画论与诗论之间审美情趣上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并且开始了我国诗画史上第一次诗画真正融合的新时期。在画坛上,如果说六朝时在理论与实践上还有不一致性的话,那么到了唐代就已不复存在了。无论是南宗派,还是北宗派,都不同程度地重视神似。除南宗派的鼻祖“王维画物,多不问四时”,“画伏生像,不两膝着地用竹筒,乃箕股而坐,凭伸卷”等,“不拘形似”已素为人所称道外,北宗派的创始人李思训的画也并非“穷其枝叶”,刻板写实。唐玄宗之所以称赞李思训“所画掩障,夜闻水声,通神之佳手也”(米景玄《唐朝名画录》),不恰恰说明他的画也达到了神似吗?在文坛上由于受画坛神似理论的影响,诗人的审美情趣也逐渐向形神并重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大画家王维将南宗派重写意轻写形的画风带入诗歌创作之后,以其神来之笔不为外界形貌所拘,意在表现浑然一体的意境,使人耳目一新。从此,造型艺术与语言艺术的审美标准趋向一致,诗画之间的缝隙开始弥合,于是这对姊妹艺术才真正携起手来。这时也只有这时,以浑融完整意境见长的陶诗才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喜欢。
13、写作特色:诗歌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用白描的手法,把南山傍晚的美景,归隐的悠然自得之情,田居的怡然之乐,人生之真意巧妙融为一体,情景交融,语言平淡自然,意境深邃高远。
1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15、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16、我们不要忘记,陶渊明他生活在一个动乱的年代,战乱的年代,他为人们去构想了一个美丽的神话世界。
17、小时候我们读这篇文章大多数是不明白的,就觉得像是一个神话,现在读的时候就会发现很有趣。
18、在陶渊明的作品中,有少量介于诗、文之间的文本,他自己分别题为“赞”和“述”,前者有《扇上画赞》一篇,后者有《读史述九章》,内容都是关于历史人物的概述、赞叹和评论。
19、元嘉元年(公元424年),颜延之为始安太守,与渊明结交,有轶事颜公付酒钱。
20、所以陶渊明在做官的时候写下这篇文章,就是在警告自己,你怎么还待在官场?和这些没有品格的人混来混去?
21、而在陶渊明当时受流行的文体,我们称之为──骈骊文。
22、《咏二疏》、《(咏)三良》、《(咏)荆轲》,想属一时之作,虽岁月不可考,而以诗旨揣之,大约为禅宋后。……祚移君逝,有死而报君父之恩如三良者乎?无人矣。有生而报君父之仇如荆轲者乎?又无人矣。以吊古之怀,并作伤今之泪……
23、可这个打鱼的人最后没有遵守他的诺言,他出去以后告诉别人去了一个叫做桃花源的地方,只要顺着水流一直走……到尽头就有这样一个世界,然后他带了很多的人去,可从此再也没有找到。
24、但是陶渊明的离开,包括整个的人生内容,却实在包含了更多的、需要仔细辨析的元素。陶渊明不是一个“隐逸”就能够概括的。一再强调这个概念,就会把一种特征和一种色彩披挂在这位丰富饱满、复杂的诗人身上,用普遍的误解将其笼罩起来。
25、用"/"为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26、可以看到,三部史书的记载是一致的,认为陶渊明去世于元嘉四年,终年六十三岁。元嘉是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元嘉四年即公元427年。由于中国古代是按照虚岁计算年龄,故陶渊明的生年就该是365年,即东晋哀帝的兴宁三年。
27、C.第四句自问自答,表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28、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29、我们很能接受这样的形象,也极愿意看到他这样出场,无论是作为一个诗人还是有闲的知识人。这是许多人心中理想的生活构图,给人安慰和想象,满足人们的期待。谁不期待一份安适的、有闲情有格调的生活?如果说人人都有被日常凡俗和琐屑打扰的烦心,那么这种逃避显然是最好不过了。
30、本诗是陶渊明组诗《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采菊东篱,遥望南山。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黑暗官场的厌恶。抒发了作者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
31、后来是到了唐代王维这些诗人特别喜欢陶渊明,才提出了很多他在文学里面比较优秀的主张,于是才被众人所熟知。
32、这个打鱼的人出来以后,觉得我知道到了这样一个神仙地方,不告诉人心里总是难受。
33、他做出了一种典范,这个典范就是坚持读书人自己内心世界的那些品格,所以他选择离开了官场,回家种地去了。
34、(3)《饮酒》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
35、虽然孔子说:学而优则忧,书读好了以后,你本来就应该出来做官,变成是大夫阶级,然后去治理国家。
36、班固截取此事写诗,开后代文人以诗咏史之先河,在这首诗里他虽有感叹之词而没有把自己摆进去。此诗作年不可考,大约应当是他早年的作品。他本人后来也曾因为私撰国史(即《汉书》)而入狱,因得其弟班超伏阙上书申辩,才得以获释;他的《咏史》当作于此前,否则他恐怕不可能写下“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这样的诗句。班固这首诗正属于所谓“漫然咏史”,而非借此来发抒自身的感慨。
37、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
38、 其由于人们对诗文的审美标准和情趣的逐渐变化,特别是传统画论与诗论之间的差距逐渐消失,到了唐宋时期陶渊明才得到更多的知音。魏晋时期随着佛教的输入,儒家思想的衰微,文学艺术便开始摆脱传统经学的束缚,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首先是在造型艺术上,受士大夫间重神忘形社会风气的影响,也在绘画理论上崇尚神似。东晋的顾恺之把传神作为评画的头一条标准。在《画云台山记》中,他强调画张道陵要“瘦形而神气远”。还提出了反映生活的“以形写神”论(葛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24页)。南齐的谢赫在继承顾恺之理论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六法”,第一条便是“气韵生动”。元人解释说:“传神者气韵生动是也。”(杨维桢《图绘定鉴序》)他在评顾恺之的画时也是把神似放在第一位,说:“神韵气力,不逮前贤。精微谨细,有过前哲。”但他在创作实践上,却与自己的理论有一定差距。前人评他的画“点刷精研,意在切似,目想毫发,皆无遗失。”(姚最《续画品录》)说明也是注重形似的。不过就当时画论总的倾向看,还是重神似的。而在诗论方面,却与此相反。陆机说:“期穷形而尽相”。刘勰说:“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文心雕龙·物色》)钟嵘在称赞张协、鲍照时,也说他们“巧构形似之言”,“贵尚形似”。文坛上这种崇尚形似的美学观念,直到中唐时期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如盛唐时王昌龄曾说:“了然景象,故得形似。”(《唐音癸签》卷三)并且《中兴间气集》中评于良史诗所说的“工于形似”,也是作为一种赞语出现的。因此,葛晓音在论述“陶渊明在两晋南北朝不为人所理解”的原因时,笼统地说“是因为当时一般人的艺术观还处于追求形似的阶段”,并说“我国传统的美学观念到了唐代才发生根本变化”,是很不准确的。那么,陶渊明的诗文何以到盛唐之后才受到更多人的赞赏呢?
39、A.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40、最后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进一步升华了作者的感情,因为此情此景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陶渊明想用预言表达,但不知道怎样表达了。真有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了!
41、陶渊明的田园隐逸诗,对唐宋诗人有很大的影响。杜甫诗云:“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宋代诗人苏东坡对陶潜有很高的评价:“渊明诗初看似散缓,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
42、所以他在出来的时候就处处做了记号,等着准备找人再次回去。
43、颜延之《陶徵士诔》:居备勤俭,躬兼贫病。人否其忧,孑然其命。隐约就闲,迁延辞聘。非直也明,是惟道性。纠缠斡流,冥漠报施。孰云与仁?实疑明智。谓天盖高,胡愆斯义?履信曷凭?思顺何置?年在中身,疢维痁疾。视死如归,临凶若吉。药剂弗尝,祷祀非恤。傃幽告终,怀和长毕。
44、田园将芜胡不归,这篇文章变成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后来很多的文人在政治腐败的时候,就会用这种这样的句子来鼓励自己。
45、陶渊明此文赞叹的对象似乎稍觉杂乱,这乃是受到他所看到的那柄扇子的制约,那上面画了些什么人物,他也就必须跟着去赞叹那些人物。全篇之近于“拼盘”,盖亦不得已也。
46、一个人在某个群体、机构、体制里生活,有可能不尽如意,这时也许面临着剥离的机会,正像民间常说的一句话:“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走开从来都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问题是当他一旦初尝群体或体制的甜味,也就很难忘记,不忍放弃,再也不易离开。即便离开,其行为所包含的内容、所投向的某种生活主题,与其他离开者也还会有一些本质的不同。离开既是困难的,但仅仅离开也还是不够的,重要的还要看离开了之后在做些什么,实现了怎样的人生,抵达了怎样的境界与高度。
47、他以往的田园生活似乎是中小地主,此时却是劳力出的更多,也就是更接近于农民的生活。期间他创作了许多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文,如《归园田居》五首、《杂诗》十二首。扩展资料: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陶渊明,他的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
48、最后一句提到了“真意”,何为“真意”?就是要活出每个人人生的真正意义,那么人生意义是什么呢?正如《士兵突击》里面的许三多所说:”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
49、所以他回乡下后,写的田园诗都非常的出名,毕竟他是开创了田园诗的第一人。
50、陶渊明是东晋人,而东晋是个乱世,同时期还有五胡十六国,所以老百姓日子并不好过。陶渊明作为一个文人,学而优则仕,成为了东晋官员,但最大的官职只是个小县令,显然,陶渊明有点怀才不遇和郁郁不得志!
51、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王弘为江州刺史,约于此年或稍后一二年结交渊明,二人之间有轶事量革履、白衣送酒。
52、还有个鬼故事版本特别让人细思恐极,即桃花源其实是阴间,陶渊明是自己亲身生活在那个黑暗的时代的,普天之下,恐怕再也找不到安居之所了,唯有死后的世界,或许人们才能遗忘世事,抛去怨恨痛苦,美满地生活。
53、王冕(1287——1359)元末明初著名的画家、诗人。
54、道学大宗师朱熹是鉴赏水平很高的文学批评家,他在陶渊明的作品中特别拈出《咏荆轲》这一首来大加表彰,说“渊明诗,人皆说平淡,余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出这样言语来。”(《朱子语类》卷一三六)他注意到陶渊明在主流风格以外还有着丰富的内涵,大有眼光。
55、钟嵘在《诗品》中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从此给陶渊明贴上了“隐逸诗人”始祖的标签。钟嵘认为这是对陶渊明的一个很高的评价,却无意间将诗人推向了符号化概念化的过程。人们一想到陶渊明,就会想到他隐居在一个风景绝美的地方,过着安逸逍遥无忧无虑的日子,喝喝酒吟吟诗,高兴了就到田里动动锄头。受这种印象的影响,从过去到现在都有人把他画成一个由僮仆搀扶的、摇摇晃晃的、舒袍广袖的中老年人,就像一个富贵的乡间员外。
56、我们清楚陶渊明不是一开始就回归田园的,他是东晋宰相陶侃的后代。
57、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
58、所表之情:“心远地自偏”表明自己志趣高远,不同世俗,对争名夺利的世界的疏远、超脱、漠然。“此中”两句表现的是在田园美景中,在可遇不可求的心境中,突然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59、这就要说到在当时一个普遍的文体现象,在汉朝出现了一种新的文体叫做汉大赋,这种文体带了很强的功利目的性,失去了其真实情感,主要表现为辞藻华丽、对偶工整。
60、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陶渊明《杂诗》
61、陶渊明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饮酒二十首》
62、陶渊明虽然很早就创作出以轻视名利、归隐田园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但无论是初唐还是宋末,这种题材的文学创作都不受时代的欢迎,很少有人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最多是因为题材相似而形成的一种流派,如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唐代田园诗。然而,到了元代,陶渊明的避世隐居的思想成为整个时代文学创作的主流,这是历史上极为罕见的存在。因为,当一个新的政权处于崛起的阶段,建功立业才是整个社会的主流,而陶渊明的隐逸思想正好与此相反,因此会受到极大的削弱。而陶渊明的作品,往往表现的也是健康、积极向上的,如热爱自然、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坚持操守等。虽然唐宋两代对陶渊明推崇的角度不同,但都以上述为主。但元朝推崇的却是陶渊明隐逸的思想。元初,陶渊明隐逸的思想在许多人的作品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元朝的开国功臣、元代文学的开创者耶律楚材,他对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至深,可就是这样一位深受成吉思汗等帝王信任的伟大政治家,却把陶渊明奉为异代知音。耶律楚材的《湛然居士文集》存诗六百余首,其中相当一部分表达了对陶渊明个人情操、人生选择和人生态度的认同,并表达了自己追求隐逸、淡漠、朴素、仁政和热爱自然的思想。此外,他对官场丑恶的厌恶和自我孤独的悲观避世的态度也随处可见。
63、至于《读史述》里述及的其他各位,则大抵是檃括本传、就古咏古的意味为多,同自己个人没有什么特别的联系。
64、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