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知行合一心得体会(75句精选句子)
王阳明知行合一心得体会
1、(江中抗疫气功导引功法——形气神合益肺导引法)
2、其中最危险的病毒,就是上瘾。而类似黄赌毒,财色名食睡等等的信息,最容易让人上瘾。
3、“又比如,一个人知道痛,那一定是他经历过痛,他才知道痛;一个人知道冷,那一定是他经历过冷;一个人知道饿,那一定是他经历过饿。知和行怎么能分得开呢?上面所说就是知与行的本来面目,没有被私欲隔断。”
4、阳明心学讲道德执行力的第三点是主观压倒客观的精神,也就是最难理解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这个可能还要未来在工作和生活中去慢慢体会,还需要更多的人生磨练,只能尝试着去理解了。这里的“心”,不是简单层面的心,而是要经过强大的心力打造出来的“心”,这个心是拥有强大内心力量的心,讲的是用自身精神的力量,来达到主观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格物致知,感应之几(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心理学上讲的强大的心理暗示?好像心里暗示还达不到那个层面)。结合历史,王阳明官场失意,被贬龙场,颠沛流离,依然能够在贵州大山里悟道成佛,带领苗族黎民改造自然,获得当地百姓的拥戴,上级迫害时,苗族百姓拼死护卫;毛主席在血战湘江,四渡赤水,红军面临没顶之灾之时,仍然能够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还有推翻旧中国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以一己之力对抗美国霸权的华为任正非先生,不断科技改变世界的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等等,我认为他们都是主观压倒客观精神的优秀代表,他们都拥有远大的志向,一步一脚印的实践,踏实的执行力,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拥有强大的心力,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别人都看不到希望的黑夜里,仍然能看到远方一丝曙光。这就是阳明心学讲的道德执行力的第三点,也是核心中的核心,我要好好体会,事上磨练,争取“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的状态。
5、道德经: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Cpu本身无善无恶,只是负责处理信息,按照自然规律运行,你接收什么,就反应什么,种什么因,结什么果。比如从小到大身边的人都说你是天下第一大帅哥,久而久之,你就完全接受了这个信息,成为了自身的后台程序。就算有一天突然有人说你不是帅哥,你也根本不会接受。(王阳明知行合一心得体会)。
7、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8、 干部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行亦果,坐亦果”。历事才能练心,在事上磨练,内心才会拥有强大力量,个人才能真正成长。为官做事,绝大多先立志而后行,以致说多做少,最终落空。知行合一是味良剂,知不弃行,行不离思,慎思之,笃行之。干部尤其年轻干部应争取更多磨练机会,将脱贫攻坚、招商引资、项目拆迁、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急难险重工作一线作为炼炉,磨练心智,提高能力,理论认知与实践水平齐头并进,做知行合一优秀干部。
9、图为:智能应用事业部积极讨论学习“知行合一”心学(王阳明知行合一心得体会)。
10、徐爱向王阳明提问,知行很显然是两件事,怎么会是一件事呢?王阳明让他举例。徐爱举例道:“现在的人都知道应当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但实际上却都做不到这些,所以知和行分明是两件事。”
11、慢慢悟道吧,提升思想境界,很快乐,当然了,悟道不保平安,不保赚钱,不保彩票中奖。
12、学校总务处周文伟主任,在干部们的“享读一刻”时间里,为大家分享了阅读《知行合一》的读后感。
13、一直到30岁之后,确切地说是在31岁的时候,他才感到佛系、道系都不靠谱。
14、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
15、这是语言文字沟通的一个技巧,在陌生与熟悉之间有一个合适的度,会让人更有兴趣接受。太陌生,会心生抗拒;太熟悉,会腻烦。
16、大人,就是佛家的觉者,道家的真人,儒家的圣人。
17、在开始演讲之前,有一些不得不接触的名词,需要进行一番当代语境的转换。于是会出现第一张PPT,上面是一些名词解析。
18、白话来说,就是这个真心是身体的主,意识是由心产生的,知就是意识的本体,物是指意的作用。
19、在朱子学一统天下的时代,王阳明针对思想发展的流弊而行补救措施,提出了“知行合一”说——“学问”就是“行”, “行”也是“知”,知行是一件事。“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说”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20、在适宜的时间做良知认为是最好的事,就足够了,变动不居,刚柔相易。
21、“古人之所以既说知又说行,只是因为世间有一种人,糊里糊涂,随性做事,不懂得思考,只是盲目妄为,所以一定要告诉他知的道理,他才能够行得正确;天下间还有一种人,只知道凭空思索,却不去实践,只是主观揣度,所以一定要告诉他行的道理,才能够知得正确。这是古人不得已,为了补偏救弊才这么说的。若是领会了其中深义,一句话就能讲明白了。现在的人却将知、行分作两件事,以为一定要先有知,然后才能行。如果我现在只讲习讨论如何做知的功夫,等到真正知了,再去做行的功夫,那就终身都不能行,也终身不得知。这不是小毛病,其由来也不是一天了。”提出“知行合一”的动机:不使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在王阳明看来,“知行合一”原本就是古人的意思,今人将其分作两件事去做,其实违背了古人本意。古人认为“知”存在于“行”中,“行”也存在于“知”中。而古人之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则是因为世间总有一些无知的人,所以要既不陷入妄行,也不轻视实践。古人为了防止世人陷入虚妄,同时也为了补偏救弊,不得已只好必说一个知,方才行得是,又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
22、现在好多人喜欢王阳明,都难免有叶公好龙之嫌,对于他的生平事迹津津乐道,还有称呼其为“明朝一哥”的,可是真的耐下心来专研《传习录》,学习心学的人凤毛麟角。即便有研读心学的,也往往读出了一股子的腐儒味,动不动说什么良知啊、天理啊、私欲啊,听得人昏昏欲睡。
23、然后你开始投入,发现你实际看到的市场跟你以为了解的市场有一些不一样,你在团队组建当中遇到了不少麻烦,你在开发产品,开发市场的时候,发现有那么多棘手的事。这是你的“行”,对吧。
24、心,是人体生命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观念中,心中藏神,神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心神密切相关。对神的认识,小到对事对物的看法,大到信念、价值观以及人的喜怒哀乐都对心都产生影响。故人心影响人在社会中的行事方式,最终结出不同的果。
25、自己避开,尽最大的可能提醒他人以防受伤,便是为善去恶是格物。
26、王阳明于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谪贬至贵州龙场当驿丞。当年龙场非常荒凉,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王阳明当年就在龙场中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顿悟,认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27、所以说,如果一件事光听了,光理解了,还不能算“知”,只有真正投入了,最后才完成“知”的闭环。
28、父亲王华见了,很生气:“我家世代以读书显贵,用得着这个吗?”
29、就我个人的感悟,知知而行是为知,知而不行是为不知。行而知知是为行,行而不知是为怠行。可能会有些拗口,那就让我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解释一下。
30、大意: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躁不安,那么就静坐。就算不想看书,也必须去看。这是对症下药,也是一种方法。
31、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余姚(现在属浙江)人,因为曾经筑室于绍兴的阳明洞,所以世人称他为“阳明先生”。他死后三十九年,在1567年,皇帝追封新建侯,谥文成,给了极高的荣誉。
32、青岛四十七中为了打造一支更优秀的干部队伍,要求每名干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榜样意识、质量意识,要“做中思考,走中管理”,边思考,边管理,边落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分享书中智慧,是对干部们的基本要求。
33、 度阴山,中国人民大学史学硕士,畅销书《帝王师:刘伯温》作者。大学时便反复诵读王阳明的《传习录》,至今已可倒背,深信王阳明事功与“良知”和“知行合一”之间的因果关系,遂以近十年之功,厚积薄发,著成这部唯一从“知行合一”角度阐释王阳明人生的通俗全传。
34、他反问一句“读书有什么用”,把老爸气得够呛。
35、我们把人类模型化,视作一台高级智能仿生机器人,那么心就是一种处理各种信息的中央处理器——cpu。
36、所以王阳明会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37、比如特朗普翻译为川普就很好记,而且印象深刻。
38、方教授首先给我们讲透了古代有道德的“好人”三层定义。首先的前提条件是,好人都是德才兼备的人,但层次有三:贤人——自己的能力特别突出同时又德才兼备之人,是贤人是可用之才;君子——君子得才兼备,同时还可以做到自我牺牲,舍身取义,是团结大家一起干事业的人,这里要注意,君子不一定是能力突出之人,君子善群善用贤人;圣人——圣人具备上述两者的全部优点,德才都是一流之人,最重要的是,圣人能不断的改造自己,还能不断的改造客观世界。就像《中庸》里的一句话,“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是说圣人激发他人,还能激发出外部客观世界,发挥出他的所有潜力,外部资源都能为他所用。如古代的王阳明,曾国藩,近代的毛泽东,孙中山,现代的我非常佩服的埃隆马斯克,等等,他们都是在发挥他个人的精神力量,来改变旧世界、创造新世界。
39、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40、第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并不仅限于心性修养或道德实践方面,而是还要见诸于政治事功方面。他把践行“知行合一”也看成是“知行合一”所倡导的内容,他说:“君子之学,何尝离去事为而废论说?但其从事于事为论说者要皆知行合一之功,正所以致其本心之良知,而非若世之徒事口耳谈说以为知者。”(参看《传习录》)这“事为”指的是什么呢?其实,王阳明所指的是明德亲民的政治追求和政治实践。在王阳明看来,“内圣”与”外王”是统一的,“明明德”包括“亲民”,因为“亲民”的核心道德便是“仁”。他还说:“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虽亲民亦明德事也。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传习录》)显而易见,王阳明强调“亲民”乃“明德”之举,是“明明德”核心内容,而“仁”也正是《孟子》中说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基本含义。这对于明以后的政治哲学观念影响很大。
41、他认为“理”不是在万物之中,而是在人的真心之中,所以他的格物说就是:“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发,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
42、王阳明说:“这种人的知与行已经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来面目了。世上从未有知而不行的人,知而不行,就是未知。圣人和先贤教人知行之道,正是要恢复知行的本来面目,并非随便地告诉你怎样去知与行便了事。因此,《大学》举了一个真正的知行合一的例子给人看,那就是‘如好好色,如恶恶臭’。”
43、而博大精深的《易经》,竟被他一句"潜龙勿用"给浓缩了...小编也敬佩王阳明的聪明,但是不是有过头之嫌?
44、那么在应用到实践之中的时候,应该按照自己所知道的所构想的去实践。如果说在实践的过程之中和自己最开始的预想发生了偏移或者是没有完全的去实践的话,那么这个时间也是无法做成的。王阳明的这种说法其实不无道理,也是现在我们很多人所强调的思想和实践要统一。
45、王阳明从小饱读诗书,熟读兵法,擅长骑射,爱好程朱理学,格物明志。
46、正确的世界观,就要取消我们和外物的对立。不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外物,让外物按照它们自己的规律去发展。和别人闹矛盾了,误会解开就行,不用耿耿于怀,遵循规律,因为如果和自己的想法对立起来,它主导了你的情绪,你不能控制情绪,自然会被情绪所控制,采取“前摄行为”,反过来控制局面,而不被局面所牵制。
47、第一时间良知判断这件事是错的,是恶,便是知善知恶是良知。
48、这个本质上是修行的实操,想和做是不能同步的,假装打你一巴掌,你会自动抬手遮挡,这就是先做后想,天天努力学习基础知识,把一件事儿看通透,再去做,就会更容易做成,比如考驾照,这就是先想后做,这在修行中很重要,别修一半而中道崩殂了,所以还是要保证我们自己物理存在的,最后,老王说,你就干一步想一步,指导原则就是专注人欲,随时修正,当年他平叛的过程中就这么干的,老天开眼没让流矢打死他,要是挂了,心学也就没下文了。
49、不知道去乱做不行。就拿王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来说,也就是教人行善。你根本不知道人的本性,也从未学过怎样去做才可以使人善良,你怎么可能做得到“致良知"?所以必须要懂人性,懂得许多使别人善良的理论才可以做到“致良知"。事实是王阳明先生做到了。
50、读此,“医世,医人,医国”三者便知道理相通,内经不过是从养生治病的角度切入论述人体生命而已。领悟心学,我们可以从中医经典对人体生命的认识入手,梳理出本次对王阳明心学的认识。
51、书中鬼谷子四大高徒:苏秦,张仪,庞涓,孙膑
52、“又比如,一个人知道痛,那一定是他经历过痛,他才知道痛;一个人知道冷,那一定是他经历过冷;一个人知道饿,那一定是他经历过饿。知和行怎么能分得开呢?上面所说就是知与行的本来面目,没有被私欲隔断。”
53、最典型的道理是“格物致知”,于是他对着父亲官署中的竹子,格了三天三夜,只格出一场病来。
54、最后总结一下,我对知行合一简单粗暴的翻译。
55、当然小编与同学们又去了趟天水伏羲庙,供了三柱香,这是后话了。
56、“就像说某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那一定是因为这个人曾经做过这样的事,所以才说他孝顺父母、尊敬兄长。难道只因为他曾经说过一些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话,就说他孝顺父母、尊敬兄长?”
57、其实上面提到的心学术语,核心就是一个“致良知”,其他的词不过是表述方式不同罢了。
58、感悟:王阳明口中的“良知”,等同于“本心”。本心人人都有,王阳明则告诉了我们为什么多数人不能保持和守住本心,那便是因为物欲的蒙蔽。当今时代,这点尤其值得人们重视。被蒙蔽的心,如蒙蔽二字的含义,是阴暗而糊涂的,就算得到再多,又有什么用?唯有本心呈现,才能清明、放松和自在。
59、他认为:“证到了良知,没有不行的,自觉而行,也就是知。”和恰好又和六祖所说的:“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完全相应。
60、本文内容将是我自己消化理解之后,极其个人化,极其主观,极其私货的理解与应用。所以你不认可也很正常,但是要想修炼一个聪明灵活的大脑,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锻炼自己能够去接触和包容不同的想法。
61、30岁之前,王阳明的人生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
62、大意:人必须在事上磨练,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63、不过,很快就又兴趣转淡。他的文友们颇感惋惜,他笑着说,即便学如韩愈、柳宗元,不过为文人,辞如李白、杜甫,不过为诗人,都不是第一等德业。
64、信息是客体没错,但是区别有效还是无效的,是你这个作为主体的主观认知,这就是阳明心学常常被认为是唯心主义哲学的理由所在。(注:我本人并不认为心学属于唯心哲学。)
65、但后世对王阳明却褒贬不有人甚至将明朝最后的灭亡也与阳明心学挂钩,孙中山,蒋介石,最终都并未能实现毕生的抱负,可见此学问可能未必究竟.
66、徐爱又从另一方面谈论把“知”和“行”分开的必要性:“古人把知和行说成是两件事,也只是要人们分辨清楚。一边做知的功夫,一边做行的功夫,这样所做的功夫才能落实。”
67、事事追求学思践悟。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知行合一就要做到先知后行、既知且行。知就是学习,行就是实践,知而不行,是为不知。人的一生在不断探索自然规律,改造客观世界,追求幸福生活,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使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符。这让我想到了一个人——陶行知,其名体现了认识论观点,以知见行,以行促知,知行合行知一体,真正做到学思悟贯通,知信行统将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转化为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驱动力,为完成好第一代移民警察的使命任务而不懈奋斗。
68、信息本身对一个人的影响与改变,称为有效值。比如你不喜欢的老师上一节课,和喜欢的人对你说的话,这有效值就天差地别。
69、“圣人教育人们,一定要这样,才可以称之为知,否则的话,就是未知。这是多么重要实在的功夫!现在非要说知与行是两回事,这是什么意思啊?我说知行合又是什么意思呢?如果连我立言的宗旨都不明白,只知道争论知与行是一件事还是两件事,又有什么用呢?”
70、其实这就涉及到,我们对接受的信息中那些病毒、垃圾信息的处理不当。久而久之,成了影响心(cpu)运行的莫大阻碍。
71、“古人之所以既说知又说行,只是因为世间有一种人,糊里糊涂,随性做事,不懂得思考,只是盲目妄为,所以一定要告诉他知的道理,他才能够行得正确;天下间还有一种人,只知道凭空思索,却不去实践,只是主观揣度,所以一定要告诉他行的道理,才能够知得正确。这是古人不得已,为了补偏救弊才这么说的。若是领会了其中深义,一句话就能讲明白了。现在的人却将知、行分作两件事,以为一定要先有知,然后才能行。如果我现在只讲习讨论如何做知的功夫,等到真正知了,再去做行的功夫,那就终身都不能行,也终身不得知。这不是小毛病,其由来也不是一天了。”
72、在朱子学一统天下的时代,王阳明针对思想发展的流弊而行补救措施,提出了“知行合一”说——“学问”就是“行”,“行”也是“知”,知行是一件事。“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说”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知行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王阳明的爱徒徐爱最初也难以理解老师的“知行合一”说,所以曾与自己的同门师弟黄绾和顾应祥展开辩论,试图去理解“知行合一”说的主旨,但是一直未能如愿,最终不得不长途跋涉来到龙场,向王阳明当面请教。
73、根据总站“书香满边疆、文苑开警营”读书活动安排,本人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认真拜读了度阴山所著《知行合一王阳明》一书,深知王阳明心学的博大精深,对身处现时代的我们极有启示,今天我将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74、当你没有接收为有效信息时进入你的内存时,这花对你来说就不是有效信息,在心学的语境下,就可以视为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