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砂锅歇后语下一句谐音(24句精选句子)
打破砂锅歇后语下一句谐音
1、茶馆里摆龙门阵 ——想起什么说什么;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2、歇后语是汉语熟语宝库里面的一员,具有格式基本固定、内容生动显豁幽默等特点,对于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起到重要的修辞作用。歇后语不仅普通话有,汉语方言同样有异常丰富的表现。本次讲座介绍歇后语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并将普通话的一些歇后语与粤语做比较,希望增加同学们对汉语语言丰富性的认识,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内容分为四节(即:歇后语的性质、歇后语的结构和语法功能、歇后语的修辞功能和作用、歇后语的语域与变异)。
3、这一俗语原本为“打破砂锅璺到底”,意为砂锅被打破后其裂纹会一裂到底。
4、后来变为“跳到黄河也洗不清”,很有意思,虽然逻辑上不通,不过还是有个意思在。
5、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一个文化术语。指的是三个副将的智慧能顶一个诸葛亮。
6、拼音:(dǎpòshāguōwèndàodǐ)
7、三个下层的、在第一线上行军打仗的裨将,有时他们的经验和智慧集中起来,就比远在大寨里指挥、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来得有效。
8、(2)注的构成。注与引不同的是,它可以由一个单词构成,如“谷糠榨油——难”、“和尚到了家——庙(妙)”,或单词带上助词,如“喇嘛的帽子——黄了”、“蝎子的尾巴——毒啊”,但多数情况下还是由短语或句子构成。例如:
9、他考了60分,还黑瞎子吃酸枣——满不在乎(摘核)的样子,把妈妈急坏了。
10、“皮”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
11、释义:砂锅打破后,锅体变成两半,一条纹路出现在断裂处的位置,从头到尾,所以是百“纹”到底,这里用谐音的方式,变成了“问”到底。指什么事情都要问个明白的意思。比喻追根究底。
12、歇后语还可以在复句中充任分句,以充当前面的分句为多,例如:
13、后来被谐音讹传为“打破砂锅问到底”,表示遇事刨根问底、穷追不舍。
14、板凳上放鸡蛋——好险;冒险;危险;靠不住;不可靠
15、原是“有眼不识荆山玉”。荆,指古代楚国。“荆山玉”,是玉匠在荆山发现的玉,当时很名贵。
16、在那个时代,不能敦厚到这种程度的,就被公认为不够资格当商人。
17、你的儿子才高中毕业,我们招收的是大学生,冻豆腐——难办(拌)啊。
18、这个成语最初是“狗皮不通”,狗皮没有汗腺,酷夏狗借助舌头来散热,这个成语就是以狗的这一身体特点而言。
19、原句:“刑不尊大夫,礼不卑庶人”,意思是:不会因为大夫之尊,就可以免除刑罚;也不会因为是平民,就将他们排除于文明社会之外。
20、母亲多是自言自语道:“次次来都是滚水渌脚(急匆匆)咁!”(羊城晚报2009年2月14日B9版)
21、●一年一度秋风劲——parliamentarianism
22、蚕豆开花——黑心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23、 其实臭皮匠和诸葛亮是没有丝毫联系的,“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讹传。“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