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的美学思想(69句精选句子)

2023-06-09 09:19:23

席勒的美学思想

1、席勒就如一个医师,力图以调和为手段来消除人的腐朽与粗野,但是调和仍然只是席勒对人的完美设计的初始阶段,而将人塑造为他所想象和设计的理想状态才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这一理想状态可以有多重命名,席勒曾经称之为“审美的人”“道德的人”“自由的人”,等等,一言以蔽之,可以称为“完善”。这种完善意味着线性时间的终结,意味着普遍运动的停滞,意味着顶峰和不能再超越的至境。这是席勒对于人类的最重要的期许和努力,具有一目了然的虚幻性和理想性。

2、本文刊于《文艺理论研究》2017年第2期,此系未编排稿,成稿请查阅本刊。

3、感性冲动要求变化,要求时间有一个内容,形式冲动要废弃时间,不要求变化。因此,这两个冲动在其中结合在一起进行活动的那个冲动,即游戏冲动(请允许我姑且称它为游戏冲动,随后我再论证这一命名)所指向的目标就是,在时间中扬弃时间,使演变与绝对存在,使变与不变合而为一。(73)

4、第一哲学家ID:firstphilosopher(席勒的美学思想)。

5、席勒认为,在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的积极活动之时,既为对方的活动奠定了基础,立下了界限,同时,每一个冲动也都因此显露出其价值与意义的最高程度。而且,席勒进而分析了两种冲动之间的不相容——只能呈现为时间性维度上的前后相续,在此,他设想了能够同时具有以上两种冲动性质的第三种冲动——游戏冲动。很显然,既然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之间的主要差异与对立体现在时间性之上,那么,游戏冲动的时间性也就随之自然呈显出来。(席勒的美学思想)。

6、第游戏冲动之中的感性因素与纯粹的感性冲动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呈现的形式化更强、更精致、更富于个性,乃至于所有的游戏冲动的愉悦感都奠基于特定的对象或者特定的对象结构之上,而且这些愉悦感在意义与价值上远远超出了纯粹感性冲动中的愉悦感。

7、表现说,代表英国诗人雪莱、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等。

8、  席勒虽然推崇古典文学,对近代文学有些不满,但也承认:(1)古今社会结构不同,文化不同,文学的性质也就不能强求一致;(2)素朴诗虽以完美见长,近代诗能表现无限,产生崇高感,却也非素朴诗所能赶上。这里可以见出他的历史意识。他的出发点仍是康德的感性与理性的对立以及自然与理想的对立,他对抽象的理想加以过分的宣扬,仍然流露出一些唯心主义。但是他毕竟不同于康德:(1)康德也看出感性和理性须达到统所见到的统一却只是主观的(停留在人的思想里)抽象的(统一只作为一种观念),席勒则企图证明感性与理性可以在现实世界里,特别是在艺术与审美活动里,统一起来,所以辩证的思想在席勒手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就启发了黑格尔转到客观唯心主义。(2)康德把现象世界看作主体认识功能赋与形式于物质的结果,席勒在主观意图上却力求纠正这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强调艺术和美的客观性,素朴诗固然是从现实出发,感伤诗所表现的理想也还是“由现实提高”来的。从此可见,比起康德,席勒的思想具有较多的唯物主义的因素。

9、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

10、在这里所说的“形象”并不是与“抽象”相对立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其具体的含义正是抽象的范畴或者观念,其实,与“形式”是基本同义的。席勒说,当范畴或者观念变成生活自身,或者说,观念与范畴的原本的、原发性的存在状态自身正是感性的生活本身,而且是愉悦性的,那么,这就是审美活动或者游戏冲动。

11、席勒和马尔库塞都对人性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与批判,并且据此提出用审美解决现代文明对人自然本性的侵犯。人性问题之所以能引起他们的重视是因为自由作为美学思想的目标不仅能解决现代文明所带来的人性异化问题,更是人性教育不可避免的话题。无论是席勒的游戏冲动说还是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论,其本质都是人自由本质的显现,自由的实现在人性解放中始终具有根本意义。

12、在谈到古希腊时,席勒认为希腊人的性格把一切艺术的魅力和一切智慧的尊严结合在一起,“我们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同时既有丰满的形式又有丰满的内容,既能从事哲学思考又能创造形象,既温柔又有力量,想像力的青春和理性的成熟结合在一种完美的人性里。”

13、可以说,席勒站在康德的肩膀上,在理论上彻底取消了上帝的位置而代之以理想的人,他深刻地认识到了人在现实境遇中的不完美性,于是进行了一场女娲补天式的战斗,席勒所进行的一切努力,都是试图把“人”扶到“上帝”的位置。他的诗性政治想象和建构都是围绕这一目的而进行的。这也反过来说明席勒的政治想象在结构上与上帝至上的时代并无根本上的不同,他显然无法理解和接受一个松散的、各行其是甚至无必然目的的世界,聚拢这个日渐分崩离析的世界、重建秩序,是席勒不懈努力的方向。尽管这种努力不无西西弗的意味,但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历史的样本,从中可以看出从某种信仰、时代、意识形态中挣扎而出是何等的艰难。

14、席勒认为,所谓观照的崇高,就是这样的对象,它是一种远远优越于我们的自然威力,但同时我们是否应该运用到我们的物理状态或道德人格来对抗它,这完全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这就是观照的崇高。

15、所以,这是席勒思想上的一种不明晰性,或者说,他颠倒了思维的顺序。在根本上,他还是没有把游戏冲动首先作为一种独立的、完整的行为或意向行为来看待。不过就席勒思想的工艺来看,他还是意欲从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之间的分裂与不可调和入手,来自然而然地把游戏冲动引入视野,从而能够凸显游戏冲动的意义与价值之自然与重大。

16、席勒用游戏冲动去消解人之本性二元论的难题,用美去表征理想的人格性;这些思想都展现在《美育书简》之中。但是,席勒书写《美育书简》一书的目的并不只是去提供一个建构理想人性的理论而已,亦同时去呼应启蒙一词的时代意义——人应通过理性自觉而进行自我教育与成长,而这才是他倡导美学教育的初衷。对席勒而言,美学教育并不是单一个人进行自我修养的事件,而是国家应该介入和统筹的政策;因为个体的理想人格必须在政治自由的基础上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17、从席勒对感性冲动论述中所涉及的时间特性来看,其真正的意蕴是——感性冲动虽然也体现为“长时间的延续”但唯其是一种为了物质满足而起的“激情”,而且这些“激情”的满足是瞬间的,一个“激情”被满足,其它“激情”又继之而起,因而席勒把这种感性冲动称为“变化”,其实也就是由不停歇地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而导致的“促逼”“紧迫”“冲动”的感觉或者行为本身,这种感觉与行为本身的原本状态就是“时间”或者就是“时间性”,也就是感性冲动自身作为一个因果相续的过程,并不是说“因”自身是无时间性的,它只是引发感性冲动过程的一个“出发点”或者“点”,“因”自身就是一个意向性的活动,而且其存在的状态不仅是绵延着的、持存着的,而且“因”在“果”之中是作为一个推动力在持续地起作用的,在这种情况下,“因”与“果”之间就不仅仅是由一方决定而触发另一方的关系,而是“因果”相续且“因”在“果”之中呈现出来,因而,两者就再也不是可以截然分立的两者,尤其是“因”不再是优先于“果”或者甚至可以完全孤立存在的事物,而是统整地体现为一个行动级,隶属于一个意向性行为。这种涌动着的感性欲望本身、感性冲动本身正是主观时间原发性的或者源始的现身。

18、那么,在席勒对形式冲动的描述中,其文字就充满了来自“无时间性”领域的词汇——“这个要求保持人格性的冲动,除了它必然永远要求的东西以外另无其它要求;它现在的决断就是永远的决断,现在的命令就是永恒的命令。因此,这种冲动包括了时间的全过程,就是说,它扬弃了时间,扬弃了变化;它要现实的事物是必然的和永恒的,它要永恒的和必然的事物是现实的,换句话说,它要求真理和合理性”在此,席勒一方面如论及感性冲动时所说,人的行为或者主观心理活动作为一个时间性的存在状态是前后相续的,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之间的消长相连正是如此,另一方面,席勒着重指出了理性冲动或者形式冲动在发作、涌现之时,“现在”就是“永远”“永恒”。当然,席勒在这里并没有对形式冲动作为一种行为的“时间性”与在形式冲动之中的形式的“无时间性”做出清晰的区分,但是就其整体论述来看,其思想的核心正是在于强调“形式冲动”之中的“形式”或者“法则”本身是没有时间性的。

19、这些对象就是我们自己曾经是的东西:而且还要再是的东西。我们曾经是自然,像它们一样;我们的文比修养将来还必须循着理性与自由的道路,把我们带回到自然。所以这些对象就是一种意象,代表着我们的失去的童年,这种童年对于我们永远是最可爱的;因此它们在我们心中就引起一种伤感。同时它们也是一种意象,代表着我们的理想的最高度的完成,所以它们激发起一种崇高的情绪。

20、这段话的前半段所说的是——只有人具备了这种进行游戏活动的能力,才有可能产生游戏冲动,才有可能去进行游戏;后半段所说的是——只有人在进行游戏活动的时候,人才完全是人。前面讲的是游戏冲动的能力、可能性、时机以及冲动、冲力,在这里所强调的是待机而兴发的游戏冲动或者所包孕着的时间性,后面讲的是游戏冲动作为一种兴发着的内时间意识过程,正在体现着游戏冲动之于完善人性的意义。因此,这段话的核心与机杼正是时间性,而且,在此所做的时间性维度的阐释绝不是一种激励的、强制性的、牵强的解释,只要与席勒在上文对感性冲动、形式冲动、游戏冲动在时间性上的显著差异的论述联系起来,就昭然若揭了。再者,这段话本身在字面上的时间性意蕴就足够强烈了。

21、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精粹主要包括: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和善之美、和合之美等和谐思维。

22、席勒把来自于自我的两种状态称为双重的任务,即——使我们身内的必然转化为现实,使我们身外的现实服从必然的规律,他认为人生之中就有这两种基本的冲动——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

23、在席勒的审美教育乃至整个哲学、美学思考中,“人”都是其思考的重心所在,曾有论者称席勒的美学是“人本主义美学”,这是很有道理的。席勒赋予了人极高的价值,“人成其为人,正是因为他没有停滞在纯自然造成他的那种样子,他具有这样的能力,可以通过理性回头再走先前自然带他走过的路,可以把强制的产物改造成为他自由选择的产物,可以把物质的必然升华成道德的必然”。席勒对审美问题的一切发掘探索,终归都是为“人”而服务的,这也是整个启蒙运动的主要出发点。

24、    希腊人在人道中还没有丧失掉自然,所以在人道以外遇见自然,并不使他们惊奇,他们也没有迫切的需要,要去寻找足以见出自然的对象。他们还没有自己与自己分裂(即内部分裂——引者注),因而自觉为人是快乐的,所以他们必然坚守人道为他们的大原则,努力使一切其它都接近这个原则。

25、  弗里德利希·席勒(1759——1805),天才的诗人、戏剧家,也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重要代表。在文学史上,席勒和歌德一起并称为德国文学的“双子星座”。《埃福尔特学者报》的评论家盛赞他为“德国的莎士比亚”。对于席勒在美学上的成就,他的好友歌德曾高度评价他“为美学的全部新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就连“素来不肯轻易的牺牲哲学来推崇一位不是专门研究哲学的思想家”的黑格尔也赞美他是“一位心灵深湛而同时又爱作哲理思考的人”“克服了康德所了解的思想的主观性与抽象性,敢于设法超越这些局限,在思想上把统一与和解作为真实来了解,并在艺术里实现这种统一与和解……”。黑格尔认为正是由于有了席勒“哲学才达到了它的绝对的观点”。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美学家,国内对他的研究却相当的薄弱。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国人对席勒的研究多集中在在文学领域,对他的美学思想研究多是一些零星的评介。1980年代之后,国内对席勒美学研究成果逐渐多了起来,并出版了几本学术专著。但整体而言,这些著作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有所欠缺。这也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席勒的美学声誉在中国不能像他的诗歌、戏剧创作一样能够尽人皆知。

26、(11)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第二五六页。

27、在这段话中,席勒既指出了——游戏冲动超越了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的强制与紧张,又指出了游戏冲动在存在状态上的基本特性——范畴直观或者观念直观,也就是说,理性的内容与意蕴虽然有可能是抽象的,但是在游戏活动或者审美活动之中,它却是也应该是形象的、生动的、直观的、感性的,而所谓的形象、生动、直观与感性只不过是对审美活动最基本、最原发性的兴发性、涌现性、绽出性等时间性特性的描述而已。

28、(Schiller,Friedrich.LettersontheAestheticEducationofMan.Trans.Feng,Zhi,andFan,Dacan.Beijing:PekingUniversityPress,19)

29、(16)参较马克思关于更希腊文艺的吸引力与童年回忆所说的话,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一一四页。

30、在西方美学史上,继奥古斯丁从神学美学与否定审美价值的角度对时间性问题进行首次专题性论述之后,席勒是首位从审美活动的正面价值角度,全面系统地深入探究时间性问题的美学家,且把时间性作为美学思想的机杼之一。在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大张旗鼓地建立系统的、纯熟的主观时间哲学、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基于意义而涌现与兴发的本有时间哲学并完全实现西方美学史的时间性转向之前,席勒在此思想领域中的地位无人可及。

31、┈┈┈JournalofAestheticEducation┈┈┈

32、人性既受来自“感性冲动”,即来自自然必然性方面强加给人的物质性的限制,也受来自“理性冲动(形式冲动)”,即来自精神必然性方面强加给人的意志性的限制。从而造成了人性的分裂。要使分裂的人性得以复归,“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能达到自由”。

33、由此可以看出,席勒和马尔库塞都是基于自身所处的社会背景基础之上深刻揭示了现代文明对人自然本性的侵犯,在人性分裂和人性异化的严酷形势下,只靠变革社会政治制度很难实现人性解放,所以另辟蹊径以真正实现人性完满和本能解放成为最重要的任务。

34、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100044) 

35、席勒和马尔库塞都是具有人本主义倾向的美学家,他们的思想以实现人性解放和人性自由为旨归,在深刻剖析自身所处社会背景基础之上,以审美视角解决出现的人性问题,以实现人性的完整,建构理想中的审美乌托邦。

36、这种关于理性与感性冲突与对立的看法,在现象学之前的西方哲学史是一直占据主流的,席勒在此问题上展现了自己的深刻与创新。

37、席勒相信文明的发达导致了近代人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只能任由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获得最大幅度的甚至是超过界限的运用,使人本身不得不服从于这种片面应用所带来的“好处”。“在德国,工匠把劳动看成一种价值,劳动和工作变成了德意志城市中的一种公共道德、公共精神。这样一种工匠的工作观和马丁·路德宗教性的工作观都强调工作的重要性,形成德意志的工作拜物教。过分地注重工作技能,必然导致人的能力发展不平衡,成为危害人的发展的因素之一。这也就是席勒、赫尔德林强调‘bildung’(文化、教育、文化教养、修养)的原因之一。”而所谓审美教育,就其运动轨迹而言是审美教育的对象向着主体无限靠拢、合而为一的过程,也是碎裂得到弥合、偏颇得到修正和闭塞得到缓解的过程。在这一运动过程中,人从原本逼仄、狭隘的空间中得到扩展进而得到解放,而扩展的路径则是审美。

38、从尘世纷纭之中逃去,遁入自己心中寂静的圣所。

39、席勒把感性冲动在时间性上的贫乏、空乏称为“瞬间”,他说:“当人感觉到眼前的事物时,他的无限可能的规定就被限制在这唯一的存在方式上面去了。所以,那里仅仅是这种冲动在活动,那里就必然受到最高程度的限制;人在这种状态中只不过是一个量度单位,是充实了内容的时间当中的一个瞬间―或者更确切地说,他并不存在,因为只要人受感觉支配,被时间拖着走,在此期间他的人格性就被废弃”这段描述感性冲动的文字充满了来自时间性领域的术语,他既描述了感性冲动作为一种绵延着的活动所具有的持存特性,又描述了如上所述感性冲动做具有的促逼感、促迫感等特性。

40、席勒终生对自由孜孜以求,把自由作为自己文学创作与美学思考的核心问题。实际上所谓自由问题,本身就是历史巨变中的政治问题。对席勒而言,无论是其话语实践还是其社会实践,都必须放置于“前现代—现代”的历史转型中才能考察出其意义与价值。他对暴君统治的尖锐批判,对个人、公民权利的极度褒扬,既是时代对他提出的要求,也是他对时代提出的渴望。而席勒对过渡时代的个人命运的深入思考、对巨大外力驱纵之下的渺小个体的描绘、对与彼时现实相对立的理想世界的想象、对达成这一乌托邦的路径的探索等,其个人话语无不与时代话语时刻共鸣。

41、在伊藤的观点里,把“它的对象推向远方,并帮助它的对象逃开激情的干扰”的是“绝对否定者”,而非“观赏”。所谓的相遇“绝对否定者”,简而言之,即一个人,当他与对每天生活的日常世界(“作为被赋予的现实”)来说是外在的、超越的某种东西相遇,而从日常性中被拉出来,并确立起(现实被对象化)非日常性的视点。相比之下,审美的范围显得狭义。还有,虽然我们确实能在审美中感到超脱,但是关于“为什么有审美心境”的问题,席勒的答复只能是“人的审美心境是自然的赠品”,又将答案推向神秘与未知。 

42、游戏说,代表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和英国学者斯宾塞,游戏说强调了游戏冲动,对我们理解艺术的本质是富于启发的。但它把艺术看成是脱离社会实践的绝对自由的纯娱乐性活动,且偏重从生物学的意义上来看待艺术的起因,过分强调了艺术与功利的对立,有绝对化和片面性的弊病。

43、2008李光荣席勒:美育书简重庆出版社《大师谈美:全译彩图本》收录。 

44、内容为1793~1794年作者写给丹麦王子克里斯谦公爵的27封信。它是美育理论的奠基之作,也是美学现代性的开山之作。席勒在本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阐释。

45、在席勒和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中,无论是自由王国还是非压抑社会都是自由的审美国度,自由是其审美乌托邦的最终目标,在那里,人都是保持自我精神完整性的真正的自由人。

46、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人在身体、思想等方面是自由的。现代人则远没有了那种自由的幸福。他提出了“让美走在自由之前”,我们经由美,从而达到思想上的自由。

47、在席勒的代表作《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第一次把迄今获得的关于艺术的本质和作用的认识与当时历史现实联系起来”,并将他欲解决的问题的最终扭结确定在“人”的身上。在席勒眼中,他所处的时代并不是一个美好的时代,“时代的精神就是徘徊于乖戾与粗野、不自然与纯自然、迷信与道德的无信仰之间;暂时还能抑制这种精神的,仅仅是坏事之间的平衡”。因此,必须通过培育更加完善的人来建构完善的社会和国家。以上构成了席勒书写《审美教育书简》的基本动力。

48、在席勒看来,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都是人生内在价值与意义的体现,只不过这两种冲动虽有存在的必要,但是各有其弊端,比如感性冲动的必要性体现在生存之中对物质的必需与苛求,在时间性上的体现是易于变化——其实是主体对于物质对象寻求的变化,其弊端在于只是满足于眼前的、瞬间的、现在的需要与冲动,也就是说,感性冲动的价值与意义虽然绝对必要,但是其只能满足基本的、来自于天赋与本能的冲动,这些冲动在时间性上的体现就是没有可待提升的境界,没有可供修养的余地,在此所使用的“境界”与“余地”虽在字面上来自于空间,其真正的含义却在于时间性,因而也就没有充裕的未来,最为根本的根源就在于其价值与意义虽然必不可少,但是其可能性却是极其贫乏的。

49、康德对于感性和理性的调和的非彻底性,在席勒那里得到了继承与发展,从而真正实现了二者在美的领域内的和解。正如黑格尔所说,“席勒的大功劳就在于克服了康德所了解的思想的主观性与抽象性,敢于设法超越哲学局限,在思想上把统一与和解作为真实来了解,并且在艺术里实现这种统一与和解”。于是席勒把自由从康德式的、高不可及的形而上学拉向了大地,认为审美的人才是自由的人。

50、这两种诗人由于社会情境所造成的心理类型不一致,在艺术创作方法上也就不同。在讨论这种不同时,席勒在西方美学史中首次明确地指出古典主义(实即现实主义)的摹仿现实与浪漫主义的表现理想的分别。他说当人“还是纯粹的自然”,“还作为一个和谐整体而发挥作用”时,“他的感觉是从必然规律出发的,他的思想是从现实出发的”。这就是说,从印象到感觉,从现实到思想,都依据客观世界的必然规律,都是直接的,不假道于反思,所以不参入主观态度。“但是一等到人进入文化状态落到人巧的掌握中,他原有的那种感性的和谐就被消除了,从此他就只能作为道德的(18)统一体(这就是说,作为向统一体的努力)而表现自己了。在前一种情况中还作为现实而存在的那种感觉与思想的协调一致现在只能作为观念而存在了……,只是一种有待实现的意念,而不是他的生活中的一件事实了。”用较易懂的话来说,人既已与现实对立,又要追求与现实统所达到的就不复是素朴人的那种人与自然的天真的协调(“感性的和谐”),而是在既已失去协调之后努力恢复协调的有意识的道德的行为(“道德的统一体”);换句话说,在人就是自然时,这种协调是现实;在人追寻自然时,这种协调就只是一种理想或观念(这两词在西文里往往只是一事)。因此素朴诗人所反映的是直接现实,感伤诗人所反映的是由现实提升的理想,前者是纯粹客观的,后者是透过主观态度来反映客观世界的。席勒的原话是这样说的:

51、席勒说这个道理当另作专文讨论,却没有实践这个诺言;揣测他的意思,大概是说无论是反映现实还是表现理想,都是从人道主义的原则出发,亦即从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出发,这个较高的概念就可以作为两种创作方法统一的基础。

52、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论是其美学思想的中心,这与席勒的游戏冲动说相比,虽然都是对人自由本质的追求,但与游戏冲动说所主张的感性与理性统一不同的是,爱欲解放论主张释放人的爱欲本能是实现人自由本质的重要前提和必经之路。马尔库塞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基础之上提出,“爱欲的目标是要维持作为快乐主—客体的整个身体,这就要求不断完善有机体……这个目标还产生了爱欲自身的实现计划:消除苦役,改造环境,政府疾病和衰老,建立安逸的生活。所有这些活动都直接源于快乐原则,同时,它们也是把个体联合成更大统一体的努力”。马尔库塞提出的现代文明对人的异化与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相似,但马尔库塞的出发点是提倡爱欲的全面解放而不只是劳动的公平。由此,马尔库塞提出解放人性异化下爱欲的途径就是消遣,“消遣的基本特征是,它是自在地起满足作用的,除了本能满足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目的”。消遣功能的产生和运作是人性异化的解脱方式,消遣作为一种心理满足手段使人感到极大的放松与愉悦,实现爱欲解放。

53、席勒认为,在人身上存在着两种冲动,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这两种冲动都使人受到一种强迫(压力)。感性冲动使人受到自然要求的压力,理性冲动使人受到理性要求的压力。在这两种冲动的面前,人都是不自由的。于是席勒又提出第三者冲动,即游戏冲动。他认为,这第三种冲动即游戏冲动可以消除这两个方面的压力,“使人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都回复自由。”席勒认为,游戏冲动的对象就是美(广义的美),而美就是“活的形象”。所以席勒又把游戏冲动称之为“审美的创造形象的冲动”。

54、但是席勒显然不满足于在这种传统意义上的二元世界中探讨人的解放问题,因为在他包括无数以前的哲人看来仅仅仰赖于“灵、理性、精神……”或“肉、感性、物质……”都无法让人进入更加完善的境界。因此,摆在席勒面前的路径有要么在人身上发掘二元以外的“第三元”;要么寻求二元的融合再生。对此,应该说席勒所选择的是一条兼容折中的路,为了解决这个古老的问题,他创造了“游戏冲动”(Spieltrieb)这一概念,他认为当“人同时有这双重经验,即他既意识到自己的自由同时又感觉到他的生存,他既感到自己是物质同时又认识到自己是精神,在这样的情况下,而且绝对地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就会完全地观照到他的人性,而且那个引起他观照的对象,对他来说就会成为他那种已经实现的规定的一个象征,因而……也就成为无限的一种表现”。可以看出,在席勒的描述里,游戏冲动的出现取决于一种“双重的经验”,用席勒的说法就是既意识到自由又感觉到生存,既感到自己是物质同时又认识到自己是精神,这样人就达到了一种理想的统一状态。而游戏冲动既与感性冲动、理性冲动相悖,但又是两者结合的产物。经过一系列辩证的推论,席勒创造出的“游戏冲动”成为他建筑审美教育大厦的基础。

55、《席勒美学引论》除延续了上述特点外,还呈现出了一些崭新的风格。

56、因此,席勒主张,要在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状态——“从属且并立”,那么,两种冲动之间都要有限制,它们就需要放松,互相不要侵入对方的范围与领域。随后,席勒提出了更为精辟的见解,他认为,两种冲动之间的限制与放松并不是两者之间在意义与价值上的削弱与自我约束,而是通过两者的互动来积极地产生限制与放松,他说:

57、席勒和马尔库塞在时代所带来的困境中逐步认识到,单纯的社会制度无法挽救人性,因为正是国家制度与现代文明造成人与社会的日益疏离。在此背景下,席勒和马尔库塞选择以审美来解放人性,实现人性的复归。在他们看来,审美的本质是“审美产生于人的心灵对于自由的渴望,也激发着人的心灵对自己的渴望;审美体现了人的追求自由的本质,也强化了人的追求自由的本质;它永远站在不自由的现实人生的对立面,呼唤着人们向自由的人生挺近”。虽然二者在美学道路的具体实施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审美之维始终是贯穿其美学思想的主线,这对于解决他们自身所处时代的问题及现代社会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58、这段话应该是席勒对于游戏冲动所作的第一次、也是最为简捷的概括,其中的要意有:第游戏冲动是一个独立的新冲动;第游戏冲动之内包含了感性冲动、形式冲动两种因子,并与独立存在的感性冲动、形式冲动相分立;第最为核心的内涵就是从时间性角度对三种冲动所做的对比,席勒认为,游戏冲动统合了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在时间性上的特性——“要求时间有一个内容”与“废弃时间”或者“变”与“不变”,而其具体表现则是——在“时间”中扬弃“时间”。

59、(9)见斯宾塞的《心理学原理》第八部分,第一一章《论审美的情操》。参看本书第十八章。

60、席勒是德国十八世纪著名的诗人、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席勒的一生之中写出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多数是文学作品,席勒也发表了美学论著《论人类的审美教育书简》,论述了他的美学思想。

61、当然,游戏冲动的对象不仅限于艺术作品,席勒对古代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颇多赞誉之词,他认为这也是一种审美假象的体现,他说:“如果一个人在为满足他的游戏冲动而走的路上去寻求他的美的理想,那是绝不会错的。希腊各民族在奥林匹斯赛会上寻欢,是通过不流血的力量、速度、灵巧的比赛以及更高尚的智力竞赛。而罗马民族则是通过一个倒在地上的格斗士或他的利比亚对手的垂死挣扎得到满足的”(79-80)。因而,席勒说:“美的事物不应该是纯粹的生活,不应该是纯粹的形象,而应是活的形象,这就是说,所以美,是因为美强迫人接受绝对的形式性与绝对的实在性这双重的法则。因而理性作出了断言:人同美只应是游戏,人只应同美游戏”

62、代表人物是18世纪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和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席勒继承康德关于艺术创作是一种自由游戏的思想,认为人存在由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对立统一而产生的游戏冲动。

63、正如席勒所言,“怎么才能是美”——是理性与经验无法教导我们的,这正道出了游戏冲动的主体性或者作为一种意义与价值的特殊性,其与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不仅仅是相并列的关系,而且是完满人性的体现。

64、爱情有一种是旨在追求快乐的天生的欲望,另一种是旨在追求至善的后天获得的判断力。当我们在判断力的理性指导下追求至善时,我们有了一种指导,称作节制;但当欲望拉着我们不合理地趋向快乐并统治我们时,这种统治的名称就是奢侈。

65、马尔库塞作为西方社会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同样特别关注人性问题。20世纪50年代西方社会出现的新科学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工人阶级逐步摆脱贫困状态,给人们带了来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然而,人们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却被无限膨胀的欲望所掌控,技术理性控制下的社会为人们营造了一种潜在的异化环境,不断腐蚀着人的内心世界,使人们一步步堕落为技术的侍从,思想出现严重的偏颇。人们追求快乐原则的本能也随之被个人欲望所代替,只顾眼前看似繁华的物质利益,对资本主义社会弊病却视而不见。另一方面,资本家也开始转变对公民的剥削方式,在一片看似祥和的社会背景下对人进行肆意操作和控制。由此,现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所带来的社会引起马尔库塞的关注,他深刻批判了现代发达科学技术带来的社会弊病,指出工业文明和技术理性主导的社会从根本上说是一个“病态的社会”,这种病态社会使所谓的现代文明束缚了人的本性,人变成机器的奴隶,原来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完整的人变成了只追求无止境物质利益的“单向度的人”,人们追求精神自由与发展的爱欲本能遭到了毁灭性的摧残和压抑。在这种情况下,马尔库塞在吸取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基本压抑和额外压抑,并且指出科技理性主导的社会用现实原则替代了快乐原则,人们在工具理性和工业文明的蒙蔽下逐渐丧失纯真本性,人性开始出现全面异化。

66、只要人仅仅是时间的内容,他就不存在,因而他也就没有内容。他的状态也就随着他的人格性一起被扬弃,因为这两者是相关的概念一一因为变化要求有一个保持恒定的东西,被限制的实在要求有一个无限制的实在。若是形式冲动在感受,就是说,若是思维力暗地里先于感觉,人格代替了世界,那么,当人格侵占了客体的位置时,人格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再是独立的力和独立的主体,因为保持恒定的东西要求变化,绝对实在为显示自己要求限制。(70)

67、由此看来,较之于在图宾根结为挚友的谢林、黑格尔和荷尔德林在法兰克福对未来的憧憬,席勒的这部作品已经领先了一步。艺术应当能够代替宗教,发挥出统一的力量,因为艺术被看作是一种深入到人的主体间性关系当中的"中介形式"(FormderMitteilung)。席勒把艺术理解成了一种交往理性,将在未来的"审美王国"里付诸实现。席勒在第二封信中提出这样的问题,即让美在自由之前先行一步,是否不合时宜,"因为,当今,道德世界的事务有着更切身的利害关系,时代的状况迫切要求哲学精神探讨所有艺术作品中最完美的作品,即研究如何建立真正的政治自由"。席勒所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暗含着这样的答案,即艺术本身就是通过教化使人达到真正的政治自由的中介。教化过程与个体无关,涉及到的是民族的集体生活语境:"只有在有能力和有资格把强制国家变换成自由国家的民族那里才能找到性格的整体性"。

68、摘要:本文认为,“时间性”是席勒的美育思想与美学思想中最为关键的机杼之也是亟待揭示的隐秘之所在。席勒认为,要从构成状态上对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之间最为根本的区别进行清晰的描述,就必须依据“时间性”,前者作为促迫的时间性不可能具有深远之未来前景,而后者作为科学之原理、伦理之规范、宗教之神祗则会扬弃时间;且时间性绝不是一个独立于两种冲动之外的第三方标准,而是两种冲动自身原发性的呈显状态。只有在游戏冲动之中,才能使理性在感性活动之中开启、兴发出来,并持守于游戏活动之中。席勒的“活的形象”思想则是侧重对审美活动进行内时间意识构成维度的“流畅”特性分析,由此出发,席勒奠定了美育思想的坚实基础。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希特勒哲理名言(64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