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真的吗(70句精选句子)

2023-06-05 10:07:59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真的吗

1、当然我们这里就假定西周已经有了烽火,而且只有周幽王这个周王室有权利点燃烽火。也就是说烽火就是诸侯勤王的标志,那么如果是这样,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就可以有合理的解释了吗?显然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在故事之中有一个细节,就是褒姒在城头上看到赶来诸侯的狼狈样子,于是真的笑了,从而导致了后来周幽王把这个把戏再三的使用。

2、为什么《吕氏春秋》《竹书纪年》等书的记录是相互矛盾的?

3、    而后即位的年轻周平王,可想而知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亲爹周幽王是姥爷直接带着外族军队整死的,即位就已经落入了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境地;况且亲爹喜欢的是周携王,也就是褒姒生的孩子,如果讲孝道应该把帝位让给异母弟弟,但是姥爷和一众扶助他的诸侯会答应么?如果自己来当王,必然要杀掉弟弟,又会落入不悌的境地;怎么选择都是错……而平王本人又并没有做错什么,只是谁让他赶上一个作死的爹呢?(宝宝心里苦啊,但是宝宝不能说)

4、那么这个时候,周幽王和褒姒在干嘛。周幽王说亲爱的我给你看个好玩的,然后这一个月就过去了?送过礼物的大家都知道,我如果提前一个月跟你说,那么其实到最后的惊喜感就没有那么大了。

5、关于西周灭亡的过程,几部史书的认识基本是相同的,即西周内部发生了内乱,几个诸侯国向周王室发难,最终幽王、褒姒、伯牙身死,废太子宜臼称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但其中比较大的分歧在于幽王等人死于谁手。《史记》说死于犬戎,其他史书说死于平王,《竹书纪年》中还有二王并立的记载,那么到底哪个更加合理?聊聊我个人的观点。

6、夏之衰也,褒人之神化为二龙,以同于王庭,而言曰:余,褒之二君也。夏后卜杀之与去之与止之,莫吉。卜请其漦而藏之,吉。乃布币焉而策告之,龙亡而漦在,椟而藏之,传郊之。及殷、周,莫之发也。及厉王之末,发而观之,漦流于庭,不可除也。王使妇人不帏而噪之,化为玄鼋,以入于王府。府之童妾未既龀而遭之,既笄而孕,当宣王时而生。不夫而育,故惧而弃之。为弧服者方戮在路,夫妇哀其夜号也,而取之以逸,逃于褒。

7、各诸侯国看到烽火,以为外敌入侵了,纷纷率兵感到西周首都镐京增援,赶到后去发现并没有外敌入侵。褒姒看到他们的样子,就笑了。如此反复多次后,各诸侯国不再相信幽王,点燃烽燧后赶来的诸侯也逐渐变少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真的吗)。

8、西周的灭亡跟褒姒没什么关系,真正的原因是天灾人祸,申侯勾结外族犬戎,再加上周王室日渐衰微。跟烽火戏诸侯没什么关系!所以别再说周王朝的灭亡都是因为女人才灭亡的,都是因为自己的利益收到损害才做出的事情,褒姒只是被拉出来背黑锅的女人而已,

9、关于烽火戏诸侯的第二个出处来自《吕氏春秋》。其记载与《史记》有差别,《吕氏春秋》记载周幽王没有点烽火,而是击大鼓。

10、幽王大概也真的是被美女迷得七荤八素,分不清东南西北,居然同意了这个荒唐的提议,立马带着褒姒和一干亲信登上骊山烽火台,让守兵点燃烽火,一时间,狼烟四起,烽火连天,各诸侯一看烽火点起,以为有犬戎打过来,立马数兵点将赶往镐京,解救京城危机。谁知道,到了之后才发现原来是游戏一场,半个敌军的影子都没有,反而是从骊山上传来寻欢作乐的歌舞声。

11、从热衷于巡游的周穆王起,西周国库日渐空虚,周幽王继位后不断增加异姓诸侯赋税,此举被诸侯普遍反对。晋文侯又与郑桓公攻打鄫国,占据土地取名“郑父之丘”。然后,周幽王为讨褒姒喜欢,搞废嫡立庶、废长立幼之事,太子宜臼跑回申国后,又派人追杀……

12、幽王听了大喜:“虢总理,你不愧是本王的左膀右臂啊!这么有创意的方法都能想出来,不枉本王这么多年来优待你。好,就交给你办了。”

13、周宣王死后,其子宫涅继位,是为周幽王。当时周室王畿(wángjī)所处之关中一带发生大地震,加以连年旱灾,使民众饥寒交迫、四处流亡,社会动荡不安,国力衰竭。(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真的吗)。

14、这个质疑我也是最近才看到一点。目前我国先秦时期的历史以《史记》为正史,一直以来被作为西周灭亡的直接原因之一而被历代历史学家所沿用。

15、后来,犬戎果然来攻,周幽王再度命人点燃烽火,却再也没有一个诸侯前来。于是犬戎攻入镐京,周幽王、褒姒和太子伯服全部被杀,西周灭亡。

16、二是褒姒是否因为乱哄哄的场面发笑。我觉得比起混乱的场面,勤王首领觐见王室后,明知被耍又不敢出声的样子更容易让人发笑。

17、    周幽王的举动,不仅打了申侯的脸,而且破坏了“立长立嫡”的宗法制度,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废止了长期有效的社会共识,这在当时是没有说服力的;周幽王时期周王室本身的军事力量已经很薄弱了,诸侯出兵保护你是一种责任,是基于正常情况下王室受到威胁的援助,而现在这种情况是幽王你自找的,诸侯从内心里也不能认可这样的行为,所以不愿意出兵也是可以理解的,(至于“烽火戏诸侯”,这种事大概也是周平王掌握了话语权以后没办法,为了给诸侯找台阶下,又不能过分的批评自己亲爹,只好委过于女人吧)更何况当时申侯也许已经与一些诸侯达成了某种秘密协议。申侯等人把幽王及陪侍的郑桓公(郑国第一任诸侯,周幽王的叔叔,当时担任周王室司徒)杀死在骊山下,镐京也被攻破并被犬戎一把火烧掉了,原来西周统治地区(西半区)又经历了其劫掠,社会生产生活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申侯联络其他东部诸侯拥立宜臼为天子,是为平王,迁都洛阳,此后西周宣告灭亡,东周时代正式开始。而此时犬戎据关中,西周旧臣虢石父联络犬戎等,立王子姬伯服为周携王。

18、褒姒看到诸侯惊慌失措的样子,笑了。周幽王因此很高兴,后来又多次点燃烽火,但诸侯因受戏耍,便不再来。后来申国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忙点燃烽火召唤诸侯救援,但是诸侯却都没来。犬戎斩杀周幽王,西周因此灭亡。

19、王晖《春秋早期周王室王位世系变局考异———兼说清华简《系年》“周无王九年”》,《人文杂志》2013年

20、后来,宣王去世,宫登上了王位,即幽王。他打算立褒姒为王后,立伯服为太子。可是,申伯的儿子申侯以褒姒出身寒门为由,坚决反对立她为王后,更反对把她的儿子伯服立为太子。当时的申侯在朝中d羽众多,而且当初周宣王为了巩固对南方的统治,将自己的舅舅申伯的封国迁到了“谢”(今河南南阳)这一战略要地来拱卫京畿,这个位置正好堵在西周都城镐京(今西安市西北)和远方的东方诸侯之间,所以一旦爆发冲突,申国可以在关东诸侯赶到之前直取京城。于是,在申侯的胁迫下,幽王只好违心地暂时立申侯之妹为王后,立宜臼为太子。

21、西周自武王建立后,传至周夷王,国力下降得厉害,周王室对于诸侯国的镇压已经渐渐力不从心。到了周厉王这一代,周王于诸侯中的威望下降到了顶点。为了挽回这个局面,中兴周王室,周厉王开始了他的横征暴敛,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力量,在于诸侯中间挑一只鸡来杀杀,让诸侯国重新认识周王室。

22、后来,西方的犬戎族攻打幽王,危急之中,他下令点燃烽火,召集诸侯救助。但吃尽了苦头的诸侯们都未派出救兵。于是,幽王被犬戎人杀死在骊山之下,褒姒被虏走,周王朝的财宝被洗劫一空。

23、周幽王是如何灭亡的,到底有没有烽火戏诸侯,史书记载的到底是真的吗?

24、幽王宠着褒姒,后来干脆把王后和太子废了,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原来王后的父亲是申国的诸侯,得到这个消息,就连结犬戎进攻镐京。

25、有个马屁鬼叫虢(音guó)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个鬼主意。原来,周王朝为了防备犬戎的进攻,在骊山(在今陕西临潼东南,骊音lì)一带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是一座。如果犬戎打过来,把守第一道关的兵士就把烽火烧起来;第二道关上的兵士见到烟火,也把烽火烧起来。这样一个接一个烧着烽火,附近的诸侯见到了,就会发兵来救。虢石父对周幽王说:“现在天下太平,烽火台长久没有使用了。我想请大王跟娘娘上骊山去玩几天。到了晚上,咱们把烽火点起来,让附近的诸侯见了赶来,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这许多兵马扑了个空,保管会笑起来。”

26、後幽王得襃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襃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

27、周幽王出了一个赏格:有谁能让王妃娘娘笑一下,就赏他一千两金子。

28、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侯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集结部队作战,但在骊山下兵败身死。(关于到底谁先动的手,还是有争议,有人认为是周幽王先讨伐申侯,但不排除是申侯后来推卸责任的托词。)

29、程平山《两周之际“二王并立”历史再解读》,《历史研究》2015年第6期

30、这是历史上“辉煌”的一夜,因为沉默已久的烽火重新点燃了,火光映红了半边天,很是好看。周围的诸侯看到烽火燃起,以为天子有难,连夜起兵赶赴京城。诸侯到了京城一看,什么事也没有,而且天子根本不在京城。问了一下才知道,幽王去了细山。诸侯顾不上休息,又统率大军奔赴细山。烽火戏诸侯的故事3西周时候,周幽王十分喜爱一个叫褒(bāo)姒(sì)的女子。褒姒容貌美丽,倾城倾国,但她不爱笑。

31、周幽王本来就是一个不思进取的君王,还特别喜欢美人,褒姒族人就找了一名美女,教她怎么取悦君王之后,取名为褒姒,送给周幽王。

32、当时西周首都丰、镐二京,靠近犬戎,所以周幽王与诸侯约定,在大路上修建高大的土堡,其上设置非常大的鼓,敲击鼓声,远近可闻,若犬戎入侵,就击鼓为号。一次犬戎入侵,周幽王就击鼓,诸侯军队如约而至,击退犬戎,褒姒很喜欢周幽王这个做法,就很高兴。

33、在西周灭亡前后的诗篇中,有一些对褒姒的指责,如《瞻卬》曰:“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贵族大臣们指责褒姒干政导致王朝大乱,《小雅•正月》中,诗人公开批评褒姒说:“赫赫宗周,褒姒灭之!”诗人把西周灭亡的责任直接推到了褒姒身上。褒姒灭国应该是当时人们的一种普遍看法。

34、后来申侯联合西北犬戎攻打镐京,周幽王这才惊慌失措,急急忙忙叫人点燃烽火台,可是诸侯们早就受够了周幽王的把戏,以为这一次也是闹着玩的,就没立刻去勤王。

35、不少学者已经发现,在司马迁之前的文献中,只有《吕氏春秋》记载了周幽王戏诸侯的故事,但其中记载的是周幽王“击鼓”,是“周幽王击鼓戏诸侯”,而到了司马迁的笔下,才最终变成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司马迁根据西汉的“烽火”设置,而最终改写了这个故事,这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36、“王与伯盘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师),围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曾(缯)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立二十又一年,晋文侯仇乃杀惠王于虢。”

37、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甫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於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填阴也。阳失而在阴,原必塞;原塞,国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原又塞,塞必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国之徵也。川竭必山崩。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天之所弃,不过其纪。”

38、  (赞赏付酬)本平台对原创版作品采用赞赏付酬机制,为尊重原创,赞赏所得全部付给作者。

39、但申国国君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个妹夫是个小心眼的君主,因为自己骂了他几句,就御驾亲征来攻打自己。没办法,在打不过的情形下,申国联系了西戎,他们联合起来打退了周幽王,并且一直打到周国的国都。周幽王在败退的途中,死在了乱军之中,周平王在国都匆匆继位,为了避免战祸,迁都洛邑(洛阳),史称东周。洛邑也就是洛阳,在后来被人们称之为东都。

40、周幽王是个昏君,贪婪又不认真履职,信任奸臣虢石父,将政治大事都交给他。而虢石父一边拍周幽王马屁,一边大肆敛财,引得百姓们强烈不满。

41、西周都城是镐京,各诸侯国遍布黄河流域。烽火点燃,各诸侯离镐京远近不同,不会同日到达,并聚在城下乱成一团。诸侯行军会有斥候前哨,断不会到都城后才发现没有敌情。甚至对于西周有没有烽火台也有人怀疑:为抗击匈奴,汉朝才开始设置烽火台。

42、就比方说,周幽王的王后是申国国君的女儿,申国国君死后,申后的哥哥继位,年轻气盛。周幽王在面见年轻的申国国君之时,就觉得这个大舅哥对他不是特别恭敬,就很生气。

43、当时周幽王手下有个卿士叫虢石父,这个人是虢国的国君,平时鬼点子很多,用李云龙的话说就是“还真他X的是个天才”,但是这个天才心思不正,所以出的点子也比较坑人。他想的啥点子呢?就是让周幽王点燃烽火台,向附近的诸侯报警。诸侯见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难,必须起兵勤王,赶来救驾。这样招引诸侯前来白跑一趟,以此逗引褒姒发笑。

44、最早记载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戏诸侯的文献是《吕氏春秋》:“周宅酆镐近戎人,与诸侯约,为高葆祷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当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丽山之下,为天下笑。”

45、  申侯的军队一到,守卫镐京的周朝士兵勉强抵挡了一阵,就败得一塌糊涂。周幽王见大事不妙,带着褒姒要跑,但是刚刚逃到骊山,就被犬戎国的士兵追上了,周幽王、虢石父、伯服被杀了,褒姒也被掳走了。

46、原来,西周在京城遍置烽火台和大鼓,并与四方诸侯约定:一有外敌来犯,便点燃烽火,擂起大鼓。诸侯们看见,便会发兵来救援。这次,幽王想到的“好办法”就是燃点烽火,引美人一笑。他下令点燃了烽火,一时间,京城上空狼烟滚滚。各路诸侯见到烽火狼烟,认为有敌人入侵,纷纷发兵赶赴京城。但等人马到时,却又没有见到敌人的踪影,只得匆匆地各自撤退回去。

47、关于这两个烽火戏诸侯的史载版本,史学家提出质疑。一代史学大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首先对权威史学著作《史记》的记载“烽火戏诸侯”提出质疑,他认为:“此委巷小人之谈。诸侯并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骊山一役,由幽王举兵讨申,更无需举烽。”

48、烽火戏诸侯,发生于西周末年,是周幽王为搏褒姒(bāo 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诸侯。后又三番五次的点燃烽火台,只为美人一笑,直到诸侯们都不相信了,当敌军进攻镐京时,诸侯再也不顾烽火台的警示了。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即位,开始了东周时期。

49、到这时候,诸侯们知道犬戎真的打进了镐京,这才联合起来,带着大队人马来救。犬戎的首领看到诸侯的大军到了,就命令手下的人把周朝多少年聚敛起来的宝贝财物一抢而空,放了一把火才退走。

50、《吕氏春秋·慎行论·疑似》:“周宅酆、镐,近戎人。与诸侯约:为高葆祷於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当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至於後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於丽山之下,为天下笑。”

51、传统文献上记载,夏朝的时候,一个姓褒的神仙变成了两条龙,这两条龙在夏朝的宫殿上翻云覆雨,流了一地的水,这种水叫做“漦(chí)”。夏朝人看到后,就把龙漦装在罐子里,放在了阴凉通风处。结果这个龙漦的保质期也真是长,一直存到了殷,又从殷存到了西周,存了几百年。

52、襃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襃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後不信,诸侯益亦不至。

53、不过另一个资料《竹书纪年》则支持了“清华简”的看法:

54、这个小孩长大以后,那真是美得一塌糊涂,美得极具杀伤力,褒国的君主见了以后也很喜欢,就把她纳到宫里。后来,周幽王讨伐褒国,褒国打不过,就把这个美女进献给了周幽王。不久后,周幽王迎娶了这个美女,她就是褒姒。

55、这就是终极答案!为了进一步佐证周幽王该死,史料还记载了一件事:周幽王的同胞兄弟詹文侯,周幽王继位后任少师,见周幽王宠爱褒姒,不理政事,就辞职返回封地。后来周幽王被申侯等所杀,而詹文侯毫发无损,后世子孙得其荫福。

56、而且要美人不要江山这个选项,并不是皇帝直接选择的,更多时候是循序渐进的。

57、“襃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襃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後不信,诸侯益亦不至。”

58、周厉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下台后,年幼的周宣王即位。在四十六年的统治生涯里,周宣王向贵族们让渡了很多权力,以至于到了他晚年的时候,整个王朝陷入了十分混乱的局面。但是周朝并没有亡在他的手中,而是亡在了周幽王的手里。

59、厉王的后一任君王周宣王是一位明君,他针对周朝的内忧外患进行了改革,并取得成功,缔造出了“宣王中兴”。正是因此,周朝才回了一波血,周天子的声望在诸侯间还是至高无上的。

60、十一年春正月,日晕。申人、鄫人及犬戎入宗周,弑王及郑桓公。犬戎杀王子伯服。执褒姒以归。申侯、鲁侯、许男、郑子立宜臼于申,虢公翰立王子余臣于携。

61、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王用之。又废申后,去太子也。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徵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襃姒,尽取周赂而去。於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以奉周祀。

62、周幽王继承了王位后,发现自己的国力还不错,最起码超过了周围的那些个诸侯,再加上周国是宗主国,周围的那些诸侯国就应该听自己的。

63、一般朝代后期,皇帝不知民间疾苦,很难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地位是多少将士“抛头颅,洒热血”筑成的,也很难体会到先人在争地盘之时有多辛苦。

64、好,退一步讲,诸侯来了。是一个个去?去一个,回来,发现被骗了,然后也不跟其他人说,就自己就走了。别的国家也不问,大家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继续下去。还是在一个地方集合,然后再一起去。这么多部队,早到的有得等个一年半载的。

65、这件事虽然感觉很儿戏,但是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当作史实记载和传播,直到2012年,这个是出现了变化。

66、于是,穿着破烂却掩饰不了天生丽质的女孩跟着褒响的儿子到了褒府,开始接受淑女培训。培训过后,一位改变中国历史的美女诞生了,她就是褒姒。

67、“烽火戏诸侯”这个历史典故,出自于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其中有载,周幽王继位时西周国势已经衰落,而他却又重用佞臣虢石父,进一步盘剥百姓,导致西周进一步变得岌岌可危。后大臣褒珦劝谏,反被周幽王关押,褒族人为营救褒珦,便将褒姒送于周幽王。

68、葛刚岩《竹简“天王”考》,《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

69、含义及用法:后来用“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形容君主沉溺(chénnì)于女色,导致亡国。烽火戏诸侯的故事4在中国历代的封建王朝中,国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如果国王把国家权力当作儿戏,为所欲为,最终只能导致自己的灭亡。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赞美儿女孝顺父母的经典句子(94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