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来历30个字(55句精选句子)
中秋节的来历30个字
1、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中秋节的来历30个字)。
2、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3、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4、然后又依次制定了春、夏、秋、冬四个节日,即原来的农历正月初一元旦更名为春节,端午节更名为夏节,八月十五更名为秋节,冬至更名为冬节。这就是说,从民国时期开始,中秋节,也就是秋节,才成为一个举国欢庆的节日。
5、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6、早在唐代,朝廷就规定,中秋放假三天。南宋时,中秋有一天假。而在元明清三朝,包括中秋在内的大部分传统节假日都被取消。
7、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8、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9、实际上,唐代就出现了月饼,宋时已有荷叶、金花、芙蓉等品种。诗人苏东坡曾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赞誉月饼。传说某年中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开启了高调的秀恩爱模式——
10、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11、 近年来,潮式月饼在遵古法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食品工艺原理,用科学方法配制更适合广大群众口味的馅料,推出潮粤合壁的莲蓉、五仁、蛋黄、水果等不同饼食,不断提高饼食质量,使产品更享盛誉,备受青睐。
12、而从清代开始,它逐渐变成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在民间艺人手里,兔儿爷有了兔首人身,手持玉杵的形象。甚至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动的兔儿爷,俗称“叭哒嘴”,十分讨人喜欢。
13、 降神活动也是中秋夜一个神秘有趣的活动。据说,一到中秋,诸神也都出游赏月。因此,这一天,人们只要通过特殊的降神仪式或咒语,就可以使神袛显灵。于是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搞降神活动,主要有关戏童、请篮姑等等活动。
14、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
15、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16、 观篮姑神是一种游戏活动,也须用迷信的咒语,在厅里焚香,反复念咒。先让两个小孩子扶着旧竹篮,罩上一件老妇女穿过的旧衣,走到垃圾堆前请神。当神来的时候,那竹篮能自行摇动。人们问以人数、年岁等简单事物,皆点头置答。
17、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18、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19、月饼界曾经掀起过一场大战——“五仁月饼是否应该滚出月饼界?”支持者称,五仁月饼里夹红绿丝、肥油渣、冰糖粒,感觉像黑暗料理。
20、 潮人中秋拜月娘,供品中必有芋头,民间有剥芋食芋之俗。这方面方志也有所记载,清顺治《潮州府志》云:“中秋玩月,剥芋食,谓之‘剥鬼皮’。”清嘉庆《澄海县志》说:“(中秋)用熟芋去皮食之,曰‘剥鬼皮’。”清乾隆《揭阳县志》载:“(中秋)或剥熟芋而食,谓之‘剥鬼皮’”。
21、爸妈营2群qq群 441018362(满)
22、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23、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24、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这个来历要追溯到元代。传说元兵攻进潮州城之后,百姓受尽欺凌,在八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拜月娘的供桌上都有蒸熟的芋头。芋头取“芋”字与潮州话的“胡”字谐音,至今广东人剥芋皮时仍称为“剥鬼皮”。所以,中秋食芋头,则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
25、二荡秋千,喝酒,月下男男或女女结伴出走,又叫“踏月(采月,滨江采月)”在月下踏歌吴地有走月亮、走三桥之俗,就是在月光下出游,走过至少三座桥。上海也有此俗。
26、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为它的节期在八月所以称为“八月节”“八月半”;又因圆月是“女主角”,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团圆节”等等。
27、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8、 观戏童是一种孩童常玩的游戏活动。观戏童即由青少年们推选出几个人,手捧香火,到野外水田地插上香火,拔来一株水稻,再插上香火,带回村里晒谷埕上,反复念了十几分钟咒语后,就会见有一少年像青蛙一样跳起来,手舞足蹈地唱起戏来。其余人便也跟着跳起来表演对唱,有的是曾见过的戏文,有的是临时凑出来的。当有人呼叫其名,或往其脸喷水时,他们才能清醒过来,不然还会继续唱下去呢。这种观戏童风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农村还可看到。
29、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30、 当吃过晚饭后,妇女们便换上新衣,带领孩子们安好香案,摆上供品,等候月亮升起。中秋时节,柚、柿、杨桃、石榴、油甘、菠萝、林檎、芋头等果蔬,一齐登场,人们就将这些当令物产和月饼、糕点、煎堆、油饼等奉献给月娘。在农村,妇女常常在这些祭品上施展些手工艺,如用糯米饭、米饭条砌塔山,用剪纸贴柚,用带枝叶的油甘扎成孔雀等。今人拜月,市面上物品甚多,人们图方便购买,只是不若从前工巧。
31、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32、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祭月的风习。
33、 我国自古就有祭月和赏月的习俗。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34、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35、相耀生辉的明月与铜镜渊源始于盛唐时期,每到丹桂飘香的季节,铸镜师的当务之急便为铸造“双秋”镜——千秋镜、中秋镜,以供佳节之用。
36、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37、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38、 观神实际上是一种“催眠术”,利用人处在半睡眠状态下的下意识活动进行引导,虽含有一点科学道理,但迷信成份甚浓。随着社会文明进步,观篮姑神、观戏童等巫术游戏活动已被历史潮流所淘汰。不过在偏远落后农村,观亡魂等迷信活动仍存在。
39、 潮汕有的地方现在还有赛烧塔之俗,以烧得全塔通红而不倒者为胜。揭阳炮台等地,则有搭竹塔之俗,塔高有达数丈者。燃烧时,全塔尽烧,火势猛烈,更为壮观。目前,一些旅游景点,如汕头中信度假村、澄海莱芜景区,也有在中秋夜举行烧瓦塔活动,吸引游客。但他们已把原来低档次的瓦塔发展为红砖塔,如中信度假村请泥灰工把2800多条红砖搭建起8米多高的砖塔,用水泥拌细沙把砖条粘固,像一座壮观的建筑物。塔建在沙滩上。中秋夜晚,观赏烧塔的游客簇拥海滨,被烧得通红的塔身与明月大海交相辉映,辉煌壮丽,令人叹为观止。
40、九月宫符:彭蕴章《幽州土风吟》描述说:“月宫符,画成玉兔窑台居;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玉杵驻丹颜。”
41、 “观神”、“落神”即请神,是昔时潮汕中秋普遍存在的一个神秘有趣的迷信活动。据说,一到中秋夜,诸神也都出来游玩赏月。因此,这一天,人们(特别是妇女,民间有“八月俏(狂)姿娘”之称)只要通过特殊的降神仪式或咒语,就可以使神祗显灵。于是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搞请神活动,有“落老爷”、“观亡魂”、“观篮姑神”等多种。此外,还有男孩子们玩的“观戏童”、“观蛤蟆神”、“观猴神”等带有迷信色彩的游戏。观神时,要按请神、催神、退神三个环节分别唱“请神曲”、“催神曲”、“退神曲”。观的神不同,所唱的曲子也不同。
42、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43、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44、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45、兔儿爷最早原本是人民祭月的对象,由泥制成,外形如人端坐一般。兔儿爷讲究的是“年年请,年年送”。送兔儿爷就是要在中秋前,把去年请来的兔儿爷摔掉,寓意着去年兔儿爷把家里的灾病全部带走了,然后再去请今年新的兔儿爷。
46、“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47、每到中秋,总有一篇《吃一个月饼=喝三勺油》的文章在朋友圈里刷屏,50克蛋黄月饼含量14克,按一勺油5克计算,这意味着吃一个月饼,等于喝掉三勺油。
48、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吴自牧《梦梁录》说:“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
49、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50、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51、 “观蛤蟆神”、“观猴神”等活动,其性质与观戏童差不多,只是所使用的咒语不同而已。当神降落之后,就会出现有人能象蛤蟆一样钻涵洞,跳石头,或象猴子一样攀竹丛,爬大树等情形。
52、其实月饼界还有更奇葩的,如腐乳月饼、卤肉月饼、韭菜月饼、巧克力香辣牛肉月饼……
53、没有回家来的亲人,家长要把属于他的那一份月饼认真保管起来,待他们回来时品尝,才算圆满。
54、 潮汕的中秋节,民间习俗除传统的拜月、赏月、吃月饼外,还有剥芋、烧塔、观神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