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篇(37句精选句子)

2023-05-08 02:24:12

千古名篇

1、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书八章,世家列传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2、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3、既然《国秀集》朱斌诗张冠李戴的可能性较大,那为何盛、中、晚唐至五代人没有纠正呢?《国秀集》抄本自编订以后,经唐五代直至北宋元祐三年(1088)均不见对其有任何文献提及。宋代官方书目最全面的《新唐书•艺文志》和《崇文总目》均未著录。傅璇琮先生也认为“且终唐之世,是否流传,也不甚清楚,《新唐书•艺文志》未曾著录,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流传不广。”④若不是刘景文于元祐三年(1088)发现于旧书摊,曾彦和“借本录之”(曾彦和跋)即借来转抄,恐怕也难逃亡佚的命运,亡佚就不存在“朱斌说”了。其转抄中剥蚀之讹,鲁鱼亥豕之误,必不能免。且《国秀集》唐宋抄本早佚,目前可见最早版本不过是明初翻刻本,翻刻中难保不会再出讹误。直至明末钟惺、谭元春《唐诗归》和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才重又提起则《国秀集》,并提出《登鹳雀楼》作者问题,恐与转抄、翻刻不无关系。若此,则“朱斌说”更加值得怀疑。

4、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

5、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千古名篇)。

6、《国秀集》还有一特点,就是在编选诗人时总是冠之以身份头衔,即便所选诗人在被录入集中时并无任何官阶、头衔,通常也冠以“进士”或“处士”等名号。《国秀集》将“白日依山尽”诗归之于“处士朱斌”,至少说明编者对朱斌还有所了解——知其为处士。而《国秀集》所选九十位诗人中未列任何官阶、头衔、称号的仅有四人,依次为:薛维翰、孙欣、王之涣、王羡门。而这四人,正是编者因所知甚少因而胡乱编写的诗人代表。薛维翰是玄宗时期人,尤工绝句、擅写闺怨。有名句“频放剪刀声,夜寒知未寝”行世,早在开元中便已进士及第。《唐诗纪事》载“维翰登开元进士第”①,而《国秀集》只书姓名,可见编者对其所知甚微。孙欣与王羡门在当时亦当是有名有姓的人物。孙欣和高适有交且曾获其赠诗(高适有诗《别孙欣》)。王羡门则在当时亦早有名声,宋代陈思刊印的《宝刻丛编》“唐泸州刺史康玄辩墓志”,便是“唐王羡门撰(开元十二年)”②。能为泸州刺史作墓志,定不是无名小人物。考之薛维翰、孙欣和王羡门事迹,可以确定编者对所知极为有限的诗人才只录姓名。傅璇琮先生在列出四人名单之后,说:“由此可见,即使在天宝时,王之涣的事迹就已所知甚少了。”③傅先生所言不虚。同是唐人的薛用弱在其《集异记》中记录“旗亭画壁”事时,也反复将王之涣称为“王涣之”。再看《国秀集》对所录王之涣诗的文本,当头一首便是王之涣“传乎乐章、布在人口”的名篇《凉州词》。然《国秀集》所载却是:“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直上白云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编者竟然将王之涣的代表作都搞错了,前两句诗的顺序完全颠倒,为“粘对”格律所不允许。这样低级严重的错误恐怕难说是粗心的“错简”,而是其对王之涣了解甚微。编者既不熟悉王之涣的作品,也不了解其生平仕历,那么将其名作《登鹳雀楼》错放在朱斌名下也是很有可能的。

7、陈子龙诗词精选:明末抗清民族英雄,也是明代第一词人

8、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9、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0、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11、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大曲分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是中序的第一章。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12、④宋范成大《吴郡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35页。

13、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4、整首诗的写法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所以它好就好在情景交融。而它表现出来的胸怀就是:自己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却不能去实现,这集中从“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两句中幽默地反映了岀来。

15、唐代教坊曲名。又名《过龙门》、《卖花声》。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五代时开始,衍变为长短句双调小令。双片五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激越凄壮。令有别格,名《浪淘沙令》,前后片首句各少一字。

16、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绝妙,后人用其名为词调。又名《大江东去》、《千秋岁》、《酹江月》、《杏花天》、《赤壁谣》、《壶中天》、《大江西上曲》、《百字令》等十多个名称。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旬四仄韵。此令宜于抒写豪迈感情。

17、其次,《岳阳楼记》不仅是一篇文章,更体现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美丽的文章只能给人带来短暂的快乐,但能让人获得精神收益的文章只能进入人们的内心,才能被人们认可和喜爱。毫无疑问,杨玉娥·娄机就是这样一篇文章,用优美的句子表达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丰富的人生哲学。"先担心这个世界,然后再去享受它."

18、其次,我们看看北宋大科学家沈括(1031-1095)的《梦溪笔谈》:

19、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原曲源自西域龟兹国。“苏幕遮”意“西戎胡语”。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20、韩退之集中《罗池神碑铭》有“春与猿吟兮秋与鹤飞”,今验石刻,乃“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③

21、唐《冥音录》载曲名﹝上江虹﹞,后转二字,得今名。九十三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声情激越,宜抒豪壮情感和恢张襟抱。

22、②唐李林甫《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5页。

23、(简析)一千二百年过去了,那张长长的榜单上(就是张继挤不进去的那纸金榜)曾经出现过的状元是谁?哈!管他是谁。真正被记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张继”。有人会记得那一届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吗?不!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张晓风)

24、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谁见到幽居的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雁般缥缈的身影。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25、    感慨系之:感慨随着产生。系,附着。

26、可见,在李翰登楼前至少有四人题诗鹳雀楼:畅诸、王之涣(或朱斌)、李益、耿湋。而李翰序文只提畅诸一人,盖因畅诸是“前辈”,且有功名和时望,畅诸在玄宗开元初即登进士第,九年(721)中拔萃科。而王之涣既无功名亦无时望,李益、耿湋又与李翰是同辈人,当时声望也不大,故皆未提及。如果“白日依山尽”诗是朱斌所题,李翰又为什么没有提朱斌呢?其实,序文只需列举个别榜样,不必全面记录,即使到李翰之后鹳雀楼上唐人题诗更多,北宋司马光专门去抄录,也只录二人,沈括也只录三人。

27、    列叙时人: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

28、李陵尚未全军覆没的时候,每逢收到战报,王公贵族都是举杯为皇上庆贺。几天后,战败的消息传来,主上因此食不甘味、心情沉痛。大臣们战战兢兢,不知道该说点什么。我自不量力,看见主上悲伤的样子,就想给他宽宽心,我想对主上说,李陵一直与将士同甘共苦,换得士兵以死效力,就是古代的名将也比不过他。现在虽然战败被俘,但观其意,一定会想着找机会报效朝廷的。结局虽然无奈,但他杀敌无数,所立战功依旧是可以昭告天下而无愧的。我正想着找机会跟皇上说呢,皇上就问到了我头上,我就用这番话强调了李陵的功劳,想让主上换个角度看待这件事,也堵堵那帮挑事的嘴。我没有完全说清楚我要表达的意思,皇上也没有深入了解,以为我是在败坏贰师将军,替李陵辩解,就把我下了大狱。

29、文中的“留诗”指留题诗。沈括从鹳雀楼看到并抄录的与司马光略有不同。从这段话可知,鹳雀楼上唐人题诗甚多,沈括认为最好的有三篇,即李益、王文奂、畅诸三人的题诗。“畅诸”与司马光看到的相同,所不同者,“白日依山尽”的作者一记为“王之美”一记为“王文奂”,必有一人看错,或者两人都不确。

30、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1、《吟窗杂录》一书是汇集自魏文帝至北宋梅尧臣的诗格类著作,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为蔡襄之孙蔡传(1066—1126)所辑,蔡传是北宋人,一本记为南宋初人陈应行所辑。这段话值得注意的是:正文中“留题”二字,说明确实是从鹳雀楼题诗上录下来的。只各录了三人的一联名句,说明他认为在众多题诗中惟有这三人诗有佳句。把“欲穷千里目”一诗的作者记为“王之奠”,又与司马光所记“王之美”、沈括所记“王文奂”不同,三人中必有两人看错,或者三人都不确。

32、⑤清王士禛《池北偶谈》,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18页。

33、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34、原为唐教坊曲,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云》等。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唐宣宗时,女蛮国入贡,其人高髻金冠,璎珞被体,故称菩萨蛮队,当时乐工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35、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6、通过以上罗列分析,现在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结论: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题诗距离司马光、沈括抄录时约300—330年,岁月既久,楼上字迹自然漫漶剥蚀,加上唐人题诗多为行草,若诗歌正文某些字剥蚀不清,倒可以结合诗意和格律得到较准确的推断,若作者姓名字迹漫漶不清,判断起来就要困难得多,所以不同的人辨认的结果也就不同,“王之涣”“王之美”“王之奠”“王文奂”“王文涣”这五个名字之中,只能有一个是正确的,参照《文苑英华》《唐诗纪事》等宋代较权威的唐诗文献,以及查考五个名字作为诗人在唐代文献中的相关记载,初步推断应该是“王之涣”正确。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如何评价七堇年(96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