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巴金的资料(46句精选句子)

2023-11-18 10:26:59

有关巴金的资料

1、巴:导演说,他原来拍了好些,结果还是删掉了,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无缘无故吵架。

2、正如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阚宁辉所言,“今年是巴金先生逝世15周年,也是巴金故居向公众开放的第十个年头。在众多纪念方式中,阅读巴金是最贴近的方式,这也是上海之巅读书会以《巴金的世界》开启‘首发上海’系列的原因。正因有巴老的事业、作品、精神,才有一代代追随者、传承人。作为文学、学术和出版的同道,我们还可以为中国最优秀的作品在上海首发首展做更多的事。”(有关巴金的资料)。

3、关于《寒夜》的感情基调,巴金在访谈中坦言:“好像这是一部绝望的书,是一部悲观的书……实际仔细想想,还不是悲观的,是有希望的!”他在《关于〈寒夜〉》也有涉及,“这些年我常说,《寒夜》是一本悲观、绝望的小说。小说在《文艺复兴》上连载的时候,最后的一句是‘夜的确太冷了’。后来出版单行本,我便在后面加上一句:‘她需要温暖’。意义并未改变。其实说悲观绝望只是一个方面”,“我给憋的太难受了,我要讲一句真话:它不是悲观的书,它是一本希望的作品,黑暗消散不正是为了迎接黎明!”

4、(4) 巴金:《关于〈寒夜〉》,《巴金全集》第20卷第701—70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4月版。

5、刊有《巴金叔叔来信》的《少年文艺》1956年第一期

6、首先,他敢于对现实的一些问题进行一些干预。《望乡》是最早的几篇文章之一。大家知道一九七八年年底,一个重要的日本电影《望乡》在中国公映,电影写日本的一个妓女在东南亚的电影。当时电影公映时候受到很多批评,认为怎么把妓女的生活在中国来放映。我看到一个材料,有一个战士回忆,他所在的部队在星期天不准放假,就怕这些战士到城里看《望乡》。巴金从人性的角度,从真实的文学作品角度谈关于对《望乡》的想法,巴金开始对现实生活进行一些干预和思考。

7、“她怕人看见,每天大清早起来,拿着扫帚出门,扫得精疲力竭,才回到家里,关上大门,吐了一口气。但有时她还碰到上学去的小孩,对她叫骂‘巴金的臭婆娘’。我偶尔看见她拿着扫帚回来,不敢正眼看她,我感到负罪的心情,这是对她的一个致命的打击。”(有关巴金的资料)。

8、在《家》中,就有梅的悒郁致死,瑞珏的惨痛命运,鸣凤的投湖悲剧,婉儿的被逼出嫁,——这些青年女性的不幸遭遇,无不是封建制度以及礼教、迷信迫害的结果。通过这些故事,作家批判的锋芒不仅指向旧礼教,更指向作为封建统治核心的专制主义,其所描述的恋爱婚姻悲剧的真正意义,也不只是主张自由恋爱,而是唤醒青年“人”的意识,启迪与号召他们与封建家庭决裂。在作者看来,觉慧与婢女鸣凤的恋爱悲剧,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之间的婚姻悲剧,其根源都在于他们追求幸福爱情、婚姻的愿望与封建礼教以及封建专制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是旧的家族所代表的专制制度,扼杀了他们的幸福和生命。巴金写这部小说,目的在于他要以笔为武器,对这个“垂死的制度”,喊出“我控诉”。

9、“我常将生比之于水流。这股水流从生命的源头流下来,永远在动荡,在创造它的道路,通过乱山碎石中间,以达到那唯一的生命之海。没有东西可以阻止它。在它的途中它还射出种种的水花,这就是我们生活的爱和恨,欢乐和痛苦,这些都跟着那水流不停地向大海流去。我们每个人从小到老,到死,都朝着一个方向走,这是生之目标。不管我们会不会走到,或者我们在中途走入了迷径,看错了方向。生之目标就是丰富的、横溢的生命。”

10、巴金发表于《少年文艺》的两篇佚文,是一封信《巴金叔叔来信》和一篇散文《贤良江边的怒火》。

11、(12) 巴金1981年1月9日致姜德明信,《与巴金闲谈》第180页。

12、(20) 罗荪1981年2月12日致巴金信,孔瑞、边震遐编:《罗荪,播种的人》第265—266页。

13、(9) 巴金:《现代文学资料馆》,《巴金全集》第16卷第295页。

14、上海群众大游行(《少年文艺》1965年第三期)

15、《少年文艺》,月刊,32开本,1953年7月25日创刊于上海,由少年文艺社编辑,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宋庆龄题写刊名并撰写发刊词。这是1949年以后,我国创刊最早的儿童文学杂志,我国原创儿童文学的第一刊。

16、就是在几十年以后,巴金还是深深怀念着他心目中的善良友人,一代散文名家缪崇群。1985年9月,笔者为写作以缪崇群为主题的毕业论文,并应百花文艺出版社之邀编辑《缪崇群散文选》,曾写信向巴金求教。信发出后仅几天,一封写着颤抖字迹的巴金亲笔信就飞到笔者手中,他不但仔细回答了笔者提出的疑问,还寄来了有关参考资料以表支持。迟至暮年,巴金的一颗心,还是火热的。

17、孔教会的会长,封建礼教的顽固维护者,同时又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 

18、(10) 巴金1980年11月15日致姜德明信,《与巴金闲谈》第175页。

19、巴金的设想能成功落地,跟在北京的老友罗荪积极奔走、大力推进分不开。那段时间,在他们通信中“文学馆”是主题词:

20、无论年轻时,还是晚年,巴金总是处在痛苦精神状态之中。爱做梦,爱写梦也就成了他的生活的一部分。

21、(15) 罗荪:《一项重要的文学建设》,《人民日报》1981年3月26日第8版。

22、我建议中国作家协会负起责任来创办一所中国现代文学馆,让作家们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它完成和发展。倘使我能够在北京看到这样一所资料馆,这将是我晚年的莫大幸福,我愿意尽最大的努力促成它的出现,这个工作比写五本、十本《创作回忆录》更有意义。(4)

23、1945年1月15日,缪崇群贫病交加,在重庆溘然长逝,巴金听到噩耗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时,为纪念良友图书公司成立二十周年,赵家璧准备出版一本名叫《我的良友》的纪念文集,他向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等二十位著名作家发出了约稿信,信中说:“拟仿美国出版《读者文摘》中之特栏‘我所最不能忘怀的人物’,请你写你生平一位最不能忘怀而值得纪念的朋友。”1946年1月,《我的良友》一书在上海出版,开卷第一篇就是巴金写的《一个善良的友人》,这是为悼念缪崇群而写。巴金写道:

24、《巴信》和《怒火》两文,未曾辑入任何集子;《怒火》篇名虽出现在《巴金日记》,但晚于《巴金全集》出版,也许这是《巴金全集》失收的原因。不过,编辑《巴金全集》时,巴金已找到1960年代的“上海日记”,《怒火》未被收入《全集》,或有其他原因?笔者以为,最可能的是,巴金晚年自己忘了在《少年文艺》上发表过作品,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让笔者困惑的是,《巴金日记》已出版十余年,却未曾有人注意到1965年2月16日记着:“校改《贤良江边的怒火》。”

25、巴:这几个人物我比较熟悉,生活也比较熟悉。

26、关于文学馆的事,我同光年同志研究了,现在领导上还是比较重视,冯文彬同志提议先由北京市拨一所房子作为过渡之用,年过后就需要自己去跑、去催,否则仍然是一纸空文。地方是北京原国际俱乐部(在东交民巷),抓紧一点也许能给,这样可以先有落脚之处,便可着手工作了。叶老的字已经写好了,我将去取来,先把招牌做好挂起来,其他一些准备工作,都将逐渐开始做起来了,还想向各省市文联作协发信请协助搜集有关资料。您有什么意见,望随时示知。(26)

27、1984年初,我们收到高雄听众来信,说听了对台广播的长篇小说《家》十分喜欢,希望重播……3月14号,在医院见到了巴老……我还征求了巴老对我们组录《寒夜》的意见,巴老主张由孙道临录音……同年12月19日,孙道临同志和我们一起第二次采访了巴老。他们交谈了《寒夜》的创作以及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和对多个人物的认识……1985年2月16号第三次见到巴老,我们带去部分录音,巴老十分称赞孙道临的录音……

28、“我们结婚那天的晚上,在镇上小饭馆里要了一份清炖鸡和两样小菜,我们两个在黯淡的灯光下从容地夹菜、碰杯,吃完晚饭,散着步回到宾馆。宾馆里,我们在一盏清油灯的微光下谈着过去的事情和未来的日子。……我们谈着,谈着,感到宁静的幸福。四周没有一声人语,但是溪水流得很急,整夜都是水声,声音大而且单调。那个时候我对生活并没有什么要求。我只是感觉到自己有不少的精力和感情,需要把它们消耗。我准备写几部长篇或中篇小说。”

29、“我不再陡然地借纸笔消愁了。我坐在那间清净的小屋子里,把我的痛苦、我的寂寞、我的挣扎、我的希望……全写在信纸上,好象对着一个亲人诉苦一样,我给美国死囚牢中的犯人凡宰地写了一封长信。”

30、到礼堂门口的时候,要凭票入场,他说我要进去。然后人家说你不能进去,你有票吗?我没有票。没有票就不能进。我就要进。他说那不行,你没有票怎么能让你进?他说我要不进去,你们这个会就开不成。他说为什么开不成?我是于光远,就这样让他进去了。他是用喜剧来回忆“文革”的。所以,我觉得关于“文革”有很多种写法,所以喜剧也是最高境界,叙述方式可以不一样。但是这个时代,我们知道“文革”有很多很惨烈的,但是也有很多荒唐的,荒唐的用悲剧沉闷的语调写不出那种味道,但是像这种笑话式的,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才能反映它的方方面面。像巴金这个人写不出来,因为巴金是没有幽默感的,他不是一个善于聊天的人。而于光远是一个善于聊天的人,人和人不一样,但是对历史的态度他们是一样的。

31、一天,他被带出来,他看到天井里绞刑架已经矗立起来。他用憎恨的目光看着。突然,他看见了那位友人。她惊恐地叫着他的名字,眼里含着泪花。已经失望的他感动了。在这样的世界里,居然还有一个关心他的人。他坦然走向绞刑架。

32、巴金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的《家》《春》《秋》。

33、(8) 巴金:《再说现代文学馆》,《巴金全集》第16卷第439页。

34、智识丨不懂爵士乐,电影《爱乐之城》你可能白看了

35、图:巴金保存的一帧现代文学馆(万寿寺)正门照片

36、1978年春天,巴金到北京出席第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会议结束后留下来访友,很多老朋友都是劫后重逢。3月15日上午,两位在《人民日报》做编辑的朋友夏景凡和姜德明去前门饭店看望巴金,中午,他们又一起去晋阳饭店与在那里的袁鹰会合一起请巴金午饭。在去饭店的路上,喜欢新文学书刊收藏的姜德明同巴金谈起女作家罗淑:

37、大门更是巴金认识封建大家庭的窗口。大院里的生活,对于他,简直就是噩梦。

38、1956年,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会见文艺界人士,与巴金(右一)握手。

39、今天生活君给大家推荐的是《明我长相忆:走近巴金四十年》,这是一本回忆录,关于巴金的回忆录,是作者与巴金老人接触过程中的一些有关记录。追忆、感怀、思念,再忆巴金的真性情与真心灵。

40、韦君宜在九十年代中期出版一本回忆录《思痛录》,后来也有人把它和《随想录》比较,认为《思痛录》思考更深,而且更尖锐、更敏感。我想是可能的。为什么呢?因为那个作品是九十年代写的,而巴金的是八十年代写的。

41、我编过一本《赵丹自述》。赵丹没有回忆录,只有在一九七八年之后给上海电影学院做过讲座,谈他导演的结果,没有什么自传。但是他在“文革”期间,关在监狱里写的一系列的交代,有这么厚一摞。后来黄宗英交给我,我就帮她整理了一个《赵丹自述》,这是赵丹在一个非常规状态下写的“交代”性质的回忆录。写三十年代上海怎么拍电影,怎么演戏,四十年代在重庆,后来在新疆,然后怎么在新疆被人抓到监狱里的,最后怎么回到重庆,然后在五十年代拍《李时珍》《林则徐》等影片的过程。他在监狱里的交代,语言完全是自己骂自己的话,这是赵丹特殊的自述,也是“文革”的特殊文献记录。

42、二月十六日  (晚上)校改《贤良江边的怒火》。一点改完。

43、薛伟平 xuewp@whb.cn  金久超 jinjc@whb.cn

44、巴金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父亲曾在四川广元县做县令,为官清正,辛亥革命后辞官归隐。

45、此次展览所展示的是作品,更是一位世纪老人和他的朋友们历经风雨后仍然不变的纯真友情。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木苏里经典语录(41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