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审判(70句精选句子)

2023-11-13 09:37:05

卡夫卡审判

1、故事在独特而神秘的氛围中发展,仿佛置身于一个无法洞悉其构造、无法了解其意义的宇宙,终身面临灵魂的审判。K为何受审,究竟犯了何罪,小说并未给出正面回答,却处处暗指答案。

2、我想,这段话很形象地揭露了社会中法、官、民三者间的矛盾。法律如同那扇大门,始终存在,始终敞开;守门人就是司法者,权衡把控着民众(故事中的乡下人)与法律间的关系。从结果来看,他们都是受害者。乡下人空看到法的光亮,却寻法无门,苦于久久等待;守门人则苦于受制于“看门”这一制度,位置决定了他们终生背对着光,迟迟得不到解脱。 

3、链接:https://pan.baidu.com/s/1YNjSgyL-LvAFe3Cyl9p9-g提取码:pueh 书名:审判

4、卡夫卡从小就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同时,卡夫卡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家庭因素和社会环境造成了卡夫卡与社会和他人的隔绝,使他终其一生生活在痛苦和孤独之中。卡夫卡(1883-1924)被认为是现代主义小说的鼻祖,他的作品对现代主义流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三部小说《美国》、《审判》和《城堡》被称为“孤独三部曲”,因为主人公都是在敌对环境中挣扎的孤独的小人物。尽管愤怒,但他们软弱而顺从,他们开创了写作“非英雄”或“反英雄”的现代风格的先例。

5、“卡夫卡将尼采与克尔恺郭尔曾远远瞥见的地平线上那一片模糊的空白,化作了他看到的西方文明必然发生的大灾难的生动图景。”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宿命在卡夫卡看来一片惨淡:人们在无穷尽的解释与无目的的努力中厌倦,最终归于尘土。(卡夫卡审判)。

6、卡夫卡对人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英国诗人奥登评)

7、在其它一些版本中将本书译为《诉讼》,因为根据德文原意,这两个词义皆可囊括。但这却是一场最终没有进入审判的诉讼,甚至连法庭预审部分都只占了全书极小的份额。

8、小说《审判》中的很多形象都有很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卡夫卡力图通过这些象征形象来表达自己对于社会、人和这两者之间关系的理解。

9、卡夫卡一生的作品并不多,但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卡夫卡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运用的是象征式的手法。

10、一定是有人诬陷了约瑟夫.K,因为一天早上,他没有犯什么错,就被捕了。

11、我想,看过此书的读者,大多都会联想到到加缪的《局外人》,它们同样选择了以司法制度为切入点,却从不同角度揭露社会的荒诞不经。

12、如果说要在法学与文学之间构建一道桥梁,那么这本由弗兰茨·卡夫卡于1925年正式出版的小说《审判》必定成为这道桥梁上最为坚固的基石。

13、依卡夫卡之见,什么是法的核心问题?卡夫卡设问:“如果人民知道,法为贵族享有,受贵族治理,为贵族服务,人民必须反抗吗?”卡夫卡的回答是:“我们更应该痛恨自己……”这是不是说法的问题最终还在于人自身,还在于人民内部?美国当代法学家德恩里科无比感慨地说道:“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AlfredNorthWhitehead)曾经说过:所有西方哲学只不过是柏拉图的注脚。同样可以说,所有西方法律都不过是卡夫卡的注脚。”这句话的意思并不十分清晰,但却意味深长。(卡夫卡审判)。

14、作者其实是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出了国家权力机制的过度膨胀与渗透,正如K所说:“你清白无辜可以给你判罪,你不知不觉也可以给你判罪”。在此种现状下生活的普通人毫无对抗之力,没有任何尊严与安全。该书名为“审判”,既可以理解为法庭对K的审判,K的自我审判,也可以理解为一场对审判本身的审判。作者以他独有的写作方式,表达出其对于现代社会法律制度所持有的怀疑和批判态度,以及对于在这种腐朽而残酷的制度下受到严重伤害的普通人的同情。

15、《审判》是一本极难读懂的书,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思维方式,以及场景及人物的营造,都是特别有个性的,我们可以理解所有周围的人都在对主人公进行着审判,也可以走进他的内心,接受这种公然的审判或者是自我审判,在这片神秘的气息下,去感觉卡夫卡的神秘世界。

16、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另一间住着欢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笑声会吵醒隔壁房间的痛苦。

17、《诉讼》中的主人公K在他三十岁生日的那天,突然在他的寓所里被捕了。“一定有人诬告了约瑟夫·K,他没有干什么坏事,一天早晨却突然被捕了。”主人公K不知道自己何以被捕,就连前来逮捕他的监督官也不知道K被捕的原因:“我们甚至对这件案子一无所知……我也无法告诉您是否有人控告了您。您被捕了,这倒是千真万确,但更多的我就不知道了。”被捕的原因不存在,或者不知道,但被捕的事实却证明了K有罪。K曾经反抗过,但他最后放弃了反抗,因为他知道反抗是没有意义的。他最后默认了法庭的判决。米兰·昆德拉指出:“K有罪不是因为他犯了一个错误,而是因为他被指控。他被指控,因而他应当死。”“法庭,这里指的不是用以惩罚那些逾越了国家法律的罪犯的司法机构;被卡夫卡赋予了意义的法庭是一种力量,它进行判决;它之所以判决是因为它是力量;是它的力量而不是任何别的什么将它的合法性给予了法庭。”法庭之所以进行判决是因为它有力量,之所以有力量则是因为它判决。

18、我无意就具体内容过多谈论,因为纯粹的荒诞并不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真正打动读者的是被荒诞包裹的真实。这场诉讼流程之中包含了多少程序不正当的内容:秘密审判、被告人自证无罪、文书缺失.....

19、卡夫卡是捷克人,他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和探险者,但他的创作风格不仅是表现主义,却是表现主义作家中创作上最有成就者。他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当时,经济萧条,社会腐败,人民穷困,这一切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于是,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美国诗人奥登评价卡夫卡时说:“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20、《审判》的个人背景是在1914年,卡夫卡结婚了,但与此同时,他和另一个女人有了婚外情。就在他进退两难、优柔寡断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影响了卡夫卡一生的事,这件事必须从卡夫卡对待这段婚姻的态度说起。卡夫卡本人确实不想结婚,但他认为自己有义务履行婚姻的义务。所以,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卡夫卡结婚的愿望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他的真心,他可能并不清楚。可能他结婚的欲望越强烈,他的负罪感就越强,他的负罪感就越强,他就越想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对结婚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这种恶性循环让他面临两种考验:真实的和虚构的。

21、《审判》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最早为人所知的一部长篇小说,1925年出版。作品讲述了银行助理约瑟夫·K无故受审判并被处死的故事。

22、他在他的读书笔记中,详细的论述到:“K死了,没人能证明他有罪,但仿佛警察、朋友、情人、律师、法官等都认为他有罪,他所作的一切不过是拖延与不配合。乾隆年间,盛传一种妖术,有别人头发就可以施咒害人。两位道人到萧山的寺庙休息,被一个姓蔡的捕快撞见,一番盘查,砸开行李箱,在里面发面三把剪刀哦,和一个扎鞭子的袋子,围观百姓议论,和尚带这干啥,俩秃驴指定不是啥好玩意儿。衙门里,知县大喊,如实招来!和尚魂飞魄散,说自己并没有剪去别人发辫。知县拿出证据质证,诡异的是,多了一把剪刀,两条辫子。和尚赶忙解释:袋子是我削发为僧用过的,三把剪刀是皮匠儿子留下的遗物,别的东西,实在不知道。大刑伺候,和尚招供,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案件二审三审,最后水落石出,蔡捕快想收和尚一点钱,和尚没钱,还要向衙门举报,捕快为防止东窗事发,诬告陷害,并作了伪证,一把剪刀,两条辫子均是他放进去的。这便是萧山事件的始末,后续演变成了轰轰烈烈的1768妖术大恐慌。事情刚刚发生时,一切都很明朗,被告仅仅需要作出简单的辩解就可自证清白,可是当时没有人愿意相信,都认为他们是有罪的,所做的辩解是被告狡猾嘴脸的完美诠释,那个年代,个体被抛在大众面前,,是被动的,被裹挟着的,未经审判便已经成了有罪之身,所以k与和尚所遭受的不公正程序从没有听取过当事人意见,仿佛只要通过某种方式似乎站到了大众的对立面上,个人的意志,个人的理性,个人的情感就被掩盖了,化用孔飞力教授的话,不审慎的利用大众情绪,对害怕受到迫害的人,它提供了一块盾牌,对对想得到好处的人,它提供了奖赏,对妒忌者,它是一种补偿,对恶棍,它是一种力量,对虐待狂,它则是一种乐趣。”

23、弗兰兹·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4部短篇小说集和3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3部长篇也均未写完。卡夫卡是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他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文笔明净而想像奇诡,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言人人殊,暂无(或永无)定论,令二十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

24、 “黑鲸”同学则从荒谬与幸福关系对卡夫卡的《审判》进行了解读。他在交谈中总结道:“我主要是从卡夫卡的角度尽力去理解,他身为一名作家和法律家,通过荒谬的手法去表达,我觉得更加的热烈。荒诞有时又是心中美好向往的一面。卡夫卡身为作者,他想透过文章去表达什么。很多这种表达的方式,以一种偏离逻辑、偏离世俗的内容,去隐晦表达他们内心倾向的世界,这种手法本身很令人倾佩。”

25、两本书第一个不同是主人公与司法制度的关系。

26、编者按:这是清醒的反思,逻辑的思考。阅读文学不止是读书而已,我们通过文字探寻世界的本质。

27、《局外人》的开篇同样惊世骇俗:“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搞不清”。默尔索以极其平静冷淡的态度对待生活,甚至母亲的离世,他的冷漠一直保持到死亡前夜。但这种冷漠其实不同于麻木,默尔索早已洞悉这个世界的荒谬,“我不知道”、“毫无意义”两句话被他悬挂嘴边,“厌烦”则是他面对人事时的常态。他的激情执着而深沉,直到死亡前夜才第一次敞开心扉谛听万物,对生命产生无限依恋,因此至死幸福。

28、《审判》中,故事发生的时间跨度为一整年。从小说开头可以看到,首先是法庭的侦查员在未经通知的前提下闯入了K的住所,接着对K的通知与审问是在K的女邻居布尔斯特纳小姐的房间里进行的,同样也没有经过这位女邻居的同意。由此表明,法庭的权威可以使其实现对个人空间的肆意入侵和占用,并且其在办公的过程里,对普通人的利益也可随意侵害。但令人奇怪的是,K虽然在30岁生日那天被捕了,但是他并未失去人身自由。随后故事讲述到K初审的时间定在周日,这一时间安排使得K失去了参加与副行长进行周末娱乐活动的机会。由此也体现出,法庭的介入对于K建立正常的社交、工作关系产生了影响,法庭的阴影已经过度膨胀,深入了他的日常生活。作为一个普通人的K在此种情形下完全无力反抗,尽管他并不知自己为何被捕、所犯何罪,但他也只能容忍权威一方渗入自己的私人空间,而且这一切仅仅只是开始。

29、“所有西方哲学只不过是柏拉图的注脚;同样可以说,所有西方法律的论述都不过是卡夫卡的注脚。”

30、“但是,一个同行者的两手已经掐住K的喉头,另一个把刀深深插入他的心脏,并转了两下。K的目光渐渐模糊了,但是还能看到面前的这两个人,他们脸靠着脸,正在看着这最后一幕。‘像一条狗似的!’他说。他的意思似乎是:他死了,但这种耻辱将留存人间。”

31、前言:米兰·昆德拉曾说,我们无法比卡夫卡的《审判》写的更深入了:他为一个极无诗意的世界创造了极有诗意的意象。卡夫卡的作品大都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成为席卷欧洲的“现代人的困惑”的体现。因此,“朝露微言”举行了一次关于《审判》的线上读书研讨活动,希望朝露微言的小伙伴们以及广大读友能够在这次读书研讨中,探讨卡夫卡的精神世界,以自己的思考反思现代文明与制度。

32、小说原名是DerProzess,意为“审判”,却与我们所理解的审判相去甚远。法律专业出身的卡夫卡,借由主人公K的经历,描绘了西方现代国家机器的残酷和腐朽,用各种看似怪诞的行为和语言,展示了普通人生存之中无处逃避的荒诞与恐惧,展示了一场无缘无故、无处可逃、无计可施的“审判”,发人深省。

33、奥地利小说《审判》是卡夫卡最为著名的长篇小说,1925年出版,小说叙述主人公约瑟夫·K在30岁生日那天突然被捕,他自知无罪,找律师申诉,极力加以证明,然而一切努力均属徒劳,没有任何人能证明他无罪,法院是藏污纳垢的肮脏地方,整个社会如同一张无形的法网笼罩着他,最后被杀死在采石场,这就是官僚制度下司法机构对他的“审判”。

34、而《审判》中的K一直处于被动的逆境。在这一年当中,没有人告诉他犯了什么罪,他也自问无罪,但只要审判没有结束,他为了名誉就不得不为了案子四处奔走、左右逢源。逆境逼迫他主观上产生了斗争精神,无暇顾及日常工作,从律师、法院画师、神父等人多方面打听门路。随着对司法制度了解的深入,K 一点点逼近黑暗的内核,看到了“拥有正式宪法,所有法律都在起作用”的遮羞布下的真相:法庭混乱肮脏,空气污浊,令人窒息;法官们营私舞弊,严重腐化;诉讼过程全靠幕后交易……K 愈发困顿无助,在三十一岁生日当天充满耻辱地被秘密杀害,宣告着审判的终结。

35、弗兰兹-卡夫卡(Franz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生活于奥匈帝国(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组成的政合国)统治下的捷克德语小说家,本职为保险业职员。主要作品有小说《审判》、《城堡》、《变形记》等。

36、被告人、法官、律师遗忘法律,而其行径却以法之名做出,整个世界在明晃晃的谎言之中运行。

37、法的精神浓缩在卡夫卡的一则小小的寓言里,这就是《在法的门前》:

38、卡夫卡没有给出他明确的罪状,我们也就不得而知,他究竟犯罪了没有?他犯的是什么罪?也许他被未曾有过的行为控诉,也许针对他的控诉属实却在程度上大大偏移,也许他的确犯了罪但无论如何,他都与传统意义上的蒙受冤屈者的形象不符。

39、小说有很多如《乡村医生》《饥饿艺术家》《地洞》《判决》《煤桶骑士》《同醉汉的对话》。卡夫卡:生活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捷克德语小说家,本职为保险业职员。

40、小说中的法庭就具有神秘的象征意义。它并不是人们惯常理解的干净、明亮且肃穆的,而是被安排在了破旧的阁楼上。

41、就像教士与K的对话之中指出那样:不必把他的每句话都作为真的来接受,而只须当成必然的东西来接受。谎言成为了普遍的准则,人治披上了法治外衣招摇过市,所以一天天一年年,有关法的一切成为了遥远的记忆,K对于诉讼的态度从抗拒到适应再转为接纳,并学着用它的规则徒劳无功地拯救自己。直到行刑,法的大门都不曾为他打开。

42、1883年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三部长篇小说集。卡夫卡与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43、这种象征正是表现主义文学侧重表现抽象的情感,体验、异化以及境遇的具体体现。达到的效果就是小说在主题的表层结构模式多为寓言故事,不求表现社会生活,但求达到内涵深刻。

44、起先他想离开这里,可是后来,纵使你跟他说上一百次“这里是出口”,他也不肯动一动。

45、这样的看守形象不合常理,让人很难想象。而看守身上的服装无异于奇装异服.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会看到这样的穿着,但正是这种奇异和扭曲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抑郁和恐惧。

46、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超现实主义余d视之为同仁,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荒诞派以之为先驱,20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黑色幽默”奉之为典范。

47、法庭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既清楚又模糊。它不大,却具有无上权力,像盘旋在最高处的恶魔企图把一切人吞噬。法院的人并不正直,但不妨碍法律这部机器的照常运转和最后将它的捕获物置于死地。约瑟夫·K也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他既软弱却又并不甘于被诬陷。

48、以下是上学期吕克·弗雪博士对于精神病的问题的讨论以及对卡夫卡的《审判》的分析:

49、K在30岁生日的那天早晨醒来,正吃早餐时,门铃响了,进来的不是女仆,而是两个官差。K被告知自己被捕,并在庭审中被判有罪,不过,虽然被捕,他却照旧能自由生活、工作。他并不知道自己究竟犯了什么罪,坚信一定是法院搞错了,自己是无辜的。K不愿屈就命运,他同这场明知毫无希望的诉讼展开了一生的交战,向不公正的法庭宣战。

50、二零一五年十一月,欧洲足联主席普拉蒂尼因涉嫌贪腐被国际足联“禁足”九十天,普拉蒂尼向位于洛桑的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提起上诉。普拉蒂尼的法律团队表示:“普拉蒂尼经历的事情很可能是一个卡夫卡式的审判。有人告诉他将会被停职,他们不仅不说停职的原因,还要求普拉蒂尼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清白。”那么,什么是“卡夫卡式的审判”呢?“卡夫卡式的审判”是法的一种形式,还是法的形式就是卡夫卡式的?卡夫卡与法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

51、你要看就先从他的短篇小说看起 ,短篇也看不下去 就去看别人吧 

52、小说叙述了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约瑟夫·K是一名银行襄理,某一天突然被逮捕,却未宣布罪状,行动也仍然自由。他四处奔走,遇到了许多人,律师、女佣、商人、画师、神甫……每个人都与法官、法庭有些关系,声称可以帮他。为了还自己清白,他经历了许多既不可思议,却又似乎十分“合理”的事情。那么,他最终能否逃脱这场莫名其妙的“审判”呢?

53、就作家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而论,当代能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第一人是卡夫卡……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54、结尾处的一幕意味深长:“一个同行者的两手已经掐住K的喉头,另一个把刀深深插入他的心脏,并转了两下。K的目光渐渐模糊了,但是还能看到面前的这两个人,他们脸靠着脸,正在看着这最后的一幕。‘像一条狗似的!’他说。他的意思似乎是:他死了,但这种耻辱将留在人间。”意识到了自己广义上的罪行,他没有挣扎,没有反抗。

55、接下来,还想谈谈关于“审判”这一题目的解读。可概括为:对无罪的审判、对有罪的审判和对“审判”的审判。

56、其次,两个主人公同样是悲剧人格,生与死的状态都存在着很大差异。

57、卡夫卡没有想塑造一个窦娥或杨乃武,他也不是大仲马,不会让笔下被诬入狱者人物化身复仇的基督山伯爵。K有着人性赤裸裸的缺陷,但这种缺陷却更让读者共情。在他身死之际,我们扪心自问,有着种种不是的K就值得他的结局吗?

58、K象征着千千万万社会中的人。他具有性格上的双重性。而纵观他从30岁生日宣布被捕到被杀害的这段过程,纠结于权力、爱情,渴望着事业成功,却难于摆脱社会、命运捉弄,自我审判到被真正审判的过程也是象征着人的一生。

59、她在她的读书笔记中写道:“这看似荒诞不经、无厘头的故事,却是像极了抽象之后的现实世界。K这个妄图在强大、压抑、混乱的法院系统中求生却毫无头绪、不得要领的人,与在现实中艰难探索的世人何其相似。在社会,甚至是在法院中,本应作为立身之本的是非曲直、公平正义,变得一文不值;本应作为依据的事实,连当事人都不知;本应据以裁判的法律始终缺席,甚至连K都不曾记起。在这个系统里面,没有人清楚做出裁判的真正依据是什么,或者,至少站在K的位置上不可能知道。K就像撞到蜘蛛网的一个小飞虫,毫无缘由地粘了上去,不至于瞬间死亡,但是无论如何都逃不出去。他开始时意识不到危险,但是不知道在这上面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他不甘心听天由命,却不知道采取何种措施,甚至不知道应该往那个方向挣扎;他不知道危险来自哪里,但似乎四面八方都是罗网;他挣扎,却无处可逃,最终的结局早已注定——力竭而亡,葬身蛛网。”她认为,卡夫卡的作品最独特之处在于,他让读者明明觉得荒诞却不由自主的置身其中,明明知道经不起逻辑推敲却陷于小说压抑与绝望的情绪,他的故事都始于荒谬,终于“死亡”,让读者在小说中无暇探究逻辑如何、现实如何,习惯于他所创造的世界,接受他没有逻辑的逻辑。这像极了一个人的梦境,没有现实的、逻辑的、理性的种种束缚,也不适用生活经验,似乎心之所向,即可成为现实。在清醒时,毫无异议的确定那是梦;但是在梦中,却也毫不怀疑自己所经历的真实。最后,她还从法律与文学的角度,进一步解读卡夫卡的《审判》:“《审判》以文学之笔写法律。文学之浪漫与离奇、虚构与荒诞,本应与法律之客观与公正、现实与真实产生巨大的张力,但是在《审判》之中,二者似乎完美融合。法律不再执着是与非,客观与否,真实与否,甚至法律本身存在与否都变得含混不清。在一部文学作品中,这是特色,是亮点。但当对象是法律,却令人胆寒。卡夫卡以法律建构文学。律师与作家的双重身份,使得他文学世界中的法律不仅仅是创作对象,更是这个世界的构成部分。他是法律的“局中人”,深谙法律之义,因而其作品中所追求的,远非个案的正义与否,而是法律之程序公正的实现,是法律信仰的建立,是对法律究竟为何的叩问。卡夫卡以法律为职业,却是以文学为事业。法律于他而言,更多的是一种谋生手段,一个途径,以之探寻文学的方向,乃至生的价值。于卡夫卡而言,文学之神圣,使他不愿以此为生;法律之价值,为其现实之追求,亦是文学所探求。”

60、《局外人》中,默尔索经历了母亲突然去世和荒诞压抑的葬礼后,在大海、阳光的刺激下精神恍惚,枪杀了两个阿拉伯人而主观获罪:“我只觉得铙钹似的太阳扣在我的头上……我感到天旋地转。海上泛起一阵闷热的狂风,我觉得天门洞开,向下倾泻大火。我全身都绷紧了,手紧紧握住枪。枪机扳动了……”

61、《局外人》着力表现的是司法制度逻辑上的荒谬。默尔索被捕后,审讯几乎从不调查命案本身,司法机构以其固有的逻辑,把他在母亲葬礼上的冷漠表现和他与玛丽的男女关系作为量刑依据。当时司法制度的僵化与空洞可见一斑。

62、弗兰兹·卡夫卡(Franz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生活于奥匈帝国(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组成的政合国)统治下的捷克德语小说家,本职为保险业职员。

63、K 从始至终都不知道自己何罪之有,却不得不为此奔波。其本质在于对于“法”的解释权集中在从不露面的“最高当局”那儿。书中呈现出的司法机关的结构是分散的,不同部门孤立负责下属业务,公职人员只了解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导致了旁人无法可依,决定权过度集中。书中借律师之口道出了定罪依据:“一个人的定罪,往往出乎意料地取决于随便哪个人偶尔讲过的一句话。”K 只是众多蒙冤者中的万分之一。正如数十载前的那场浩劫,当法已经异化成一种压迫、剥削人的自由的非正义力量,社会就失去了底线。

64、另一种悲剧来自K 在律师家中遇见的谷物商。他和K 遭遇相似,却已经被折磨了二十年之久。他把所有的积蓄都投入到案子的奔走解决上,一点点磨蚀了尊严,不惜一切地讨好律师,任由其摆布。而律师又能做什么呢?他们在这种司法制度下唯一的手段就是走后门、拉关系,委托人只能被吊着走。

65、最令人感到惊异的是,自始至终卡夫卡都没有告诉我们K究竟被指控犯下了什么样的罪名。他坚称自己无罪并为此奔走,以各式关系想把自己从诉讼之中开脱,但每一个人都坚信:诉讼由罪行牵引,而有罪的判决必定会到来,与其寻求无罪,不如寻求拖延,由拖延带来的自由比前者的自由更为稳固可信。

66、像我这样一个已经在世界上混了三十年,为了从中闯出一条路而搏斗过的人,对于奇怪的事情,已经变得麻木不仁了,已经不怎么,予以认真对待了。

67、审判不仅在法庭之上,在舆论中、在人心里无时无刻不展开。法院无处不在,它把人的生活变成了一场审判。

68、在一扇扇高墙大门和守门人之前,具有财务自由和较高社会地位的中产阶级约瑟夫·K与无知无识的乡下人并无二致。乡下人受困于具体的守门人和实体的门,K的绝望却更为深沉无力,自被捕那一刻起,诉讼犹如无尽深渊无形却牵着他走。他遇到的一切人、事都成为了诉讼程序的一部分,法院无处不在。

69、卡夫卡的这本书是对人物心理深度挖掘,谁都知道卡夫卡是世界伟大的作家之一。但是他自己可能并不知道,他的成名却是他身后的事。卡夫卡活着的时候,其作名得不到问世的机会,他去逝前托言给朋友把他的书稿全部烧掉。这个朋友没有践行他的嘱托,没有舍得烧掉他的书稿,才有他的作品重见天日的机会。一个在自己的年代不被认可的伟大作者走了,其作品在今天看过来,仍然光彩夺目,大放慢彩。他思想里面的深度和纯度,是普通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拼搏百天(41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