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的意思(76句精选句子)

2023-05-03 01:44:35

格物致知的意思

1、宋朱理学提倡“存天理,灭人欲”。司马光把“格物致知”解释成“抵御外物诱惑,而后知晓德行至道”,并指出“格,犹扞也、御也。能扞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矣。”这与我们以上分析接近,但是也存在着本质差别。我们认为“格”并不是简单抵御物质诱惑,而是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即“按照法则取舍物事”。而且我们还认为“知”也不限于美恶的道德,而是泛指知识和智慧。

2、   王阳明早年受朱熹的理学影响,知道成为圣人的条件是“格物致知”,于是便去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然而竹子之理没格出来,自己却病倒了。显然,“格物”不是随意“格”的,而是要用遁甲的九宫格。

3、儒家思想被称为圣学,其宗旨是要通过学习儒家的思想,去提升个人道德水平,进而去拥有治理一个地区的能力,乃至是辅佐君王治理国家。既然儒家怀揣的是“内圣外王”的理想(或者说野心),而《大学》又是儒家思想中如此重要的典籍,显然不会仅着眼于教人去做科学小实验的,而会关照一个人的道德、一个国家的制度等。“成圣”之路,朱熹做“加法”,王阳明做“减法”但“成圣”的道路,不同时代的儒家,或不同的思想大家,他们之间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是朱熹和王阳明之间的分歧所在,并集中体现在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分歧上。朱熹认为,成圣之道要穷尽万事万物之理,而王阳明认为每个人天生都是圣人,只要不断祛除蒙蔽内心的东西,重新恢复人心的初始状态,自然就成圣了。

4、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的运行,就是让有余的人帮助不足的人。一心帮助别人的人,自然会实现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德行的提升,境界的升华。

5、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礼记•大学》

6、王阳明和朱熹,隔着342年。而这场对儒家经典典籍的跨时空学术之争,到今天还没有最终的答案,人们至今对格物致知的意思依然没有明确,或者说,也无需明确。但是在今天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更喜欢王阳明的观点。(格物致知的意思)。

7、性本虚灵,动而为心。心本清净,染物而浊。浊则为意,意驱为念。而要点在于物能乱心。所以,不让心乱于物,也就是不生死于物关键是“机在目”。

8、当遇到“问题”事情心乱的时候,不是着急“想办法”,而是格物(正心)。(格物致知的意思)。

9、《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郑玄注:“格,来也;物犹事也。……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这里“格物”的“格”本是“各”,“各”是客人脚趾向主人居所走来,故训“至也、来也”,清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各,古格字,故从夊。夊有至义,亦有止义;格训为至,亦训为止矣”。

10、因此,“格物致知”的“知”就是“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知”。

11、格:推究;致:求得。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

12、   上面的分析指出,“格物”就是“根据法则取舍物事”,即“限止‘末’的而获取‘本’的物事”。在《礼记》的思想体系中,“格物”为立身之本,是那个时代核心价值观的“核心”:

13、“格物”是道德范畴,指人对物事的态度,意思为“按照一定的法则取舍物事”。《礼记》中的类似表达为“仁人不过(失)于物”,志士仁人不让自己丧失在物事之中。由此才能获得“静心”,才能思考问题,从而在知识智慧上有所得。

14、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

15、其实,这就是年轻时候的他有点望文生义、不懂变通了。我们获取知识,绝不是仅仅通过五官去感受,更要用心去体会。不能只局限于事物的表面现象,更应当学会洞察藏在表象后的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获取其中的道理,我想就是格物致知吧!

16、在我们看来,“格物”是道德范畴,而不是“探究物理”的科学观察分析。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道德是第一重要的,它优先于知识和智慧。对此《礼记•大学》讲得十分明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博大的学习首先在于“明明德”。

17、直到观气,感受气每经过的地方,有堵的地方,感受它,慢慢…直到消散

18、要想知道“格物致知”的出发点,就得先了解《大学》的宗旨是什么。纵观《大学》,它是对儒家的概括,但是,这个概括也是某种角度的概括,《大学》强调的重点,是“仁”的推广,“大学”就是太学,太学就是“极致”之学的意思,极致什么呢,是“天道化度于天下”,这就是大学的极致。而推行天道(明明德于天下),关健要了解天道的体是明德,所以,讲格物致知,它的体是明德,这是《大学》一篇重点。

19、佛教讲不净观,也是先修外在的不净观想,以去除内心的贪执。如果修不净想只是在表相上,意识分别上产生一个不净的观念,而对于自己的贪性本身认识不足,事实上也就无法住于禅定,那么这个不净观就不成功。“格物致知”的道理是一样的。象王阳明那样,辛苦地去格竹子,累得病了,最后仍然一无所获。

20、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

21、对格物致知的争论,从最早为《大学》作注的东汉郑玄,一直到现代的儒学学者,已经争论了一千余年,至今仍无定论。

22、另外,格也有“纠正”的意思,《论语·为政》说“有耻且格”。这里侧重心性上的修养,王阳明实际取的就是这个意思,他说“格”就是“格除”,“格物”就是“格除”心中之物。

23、比如中国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孝是尽孝是良知,敬就是敬父母的行为,孝敬就是知行合一的行动。格物就是孝敬父母是否真正在良心,本身行动就可以得到证明,也就是格物致知。

24、   (明朝王阳明):端正事业物境,达致自心良知本体。“‘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

25、按照上述汉代以前“格”的最通行用法,“格物”就是“遵照法则限止物事”,是讲人对待物事的态度。《礼记》中还有同类的用法,如子曰:“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礼记•缁衣》)“格心”就是心里有做事的道德和礼仪上的标准。

26、格物后观心,看心里的第一个感觉,不分析。感觉平和的那个状态选择,也可能和这个事没关系去做了别的;也可能想睡一觉;也可能去处理事物……无论做什么都在平和状态。

27、鲁迅也是这么理解的,他的《伪自由书·透底》这么写到,“于是要知道地球是圆的,人人都要自己去环游地球一周;要制造汽机的,也要先坐在开水壶前格物。”我猜想,在鲁迅的这个语境中,格物就是研究开水壶的蒸汽,致知就是造汽车。

2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格物”的方法。

29、其次,宋儒理学兴起後,儒家学者往往贬斥道家与佛家,因而也就愈加难以理解其原始意涵。在儒学历史上宋儒为排佛道两家,程颐自创“理”以取代“道”(孔子论道而未论理),而朱熹更是无视《史记》记载而硬要认为“孔子访周所拜见的老子,并非道家老子,而是另有其人”。

30、“格物”就是一个磨刀石样的东西,最初,我们带着心去石上把那些心、念、意、欲一类的东西磨掉,这是所谓“以我观物”的过程,但格物到了最后,却是要超脱出这个状态,达到“以物观物”,物如如显现。格物时有物,格了便无物。

31、格物的意思是推究事物的道理,尊重科学规律,实事求是的基本态度。

32、对于“格物致知”的解释,还是以程朱为准比较妥当。当然朱熹有些解释,也确实有一种心外求法的感觉,但问题还不是太大,因为他提倡理,这个“理”虽然本质上是神道理智化,但大体上仍属心法的范畴。

33、(唐朝孔颖达):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学习,招致所知。格,来也。

34、呵呵,看竹子领悟生命,看似玩笑,但按照阴阳的思维,不断延伸,会发现世界变化的基础、规律应用的法则,这就是“易”的思维了!

35、对于“格特致知”分歧的产生,我认为是对于人性的认识(或者说是立论)的不同造成的。后世许多儒士,尤其是王阳明,与早期儒家有一些不同。最早的儒家认为“明明德”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孟子以降,明明德则是一个“发现本来善性”的过程,也就是说,前者认为“明德”是学习的果,后果认为“明德”是性之本善。这个观点的不同,最终导致了对“格物致知”解释的不同。

36、(东汉郑玄):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

37、“格”字的意思在上古时候很多,一说是“来、至”的意思,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这个意思是由“木长”这个本义衍生的。“木长”与“长木”的意思有一点区别,段玉裁说,木长是说木的丰美。这里面有赞的意思。所以这里引申出来的“来、至”,有一种积极的意思在里面。《书·舜典》说“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取的就是这个意思。

38、到了明儒王明阳那里,格物致知就不是一个方法了,他经过“格竹子”,认为格外物根本不对,所以直究心源,提出“知行合一”的著名论断。说,格物就是了达自心,性德本具。这是他的证悟。此说一出,立刻被主流儒士目为异端。

39、一个看淡得失平和的心态,必须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修炼自己。修一颗无我利他、无私奉献的心,时时刻刻利益他人、帮助他人,这样才是真正的修行。

40、朱熹有言:“格物是物物上穷其至理,致知是吾心无所不知。格物是零细说,致知是全体说"。

41、因为“格物致知”有如此的地位,所以由古至今,对这个问题讨论不己。因此,也就产生了多种解释,有说“格物致知”就是“格心”,近代佛教有些大德也持此说;有说“格物致知”是客观唯心主义,方法上是唯物,本体上是唯心;当然也有说,格物致知是唯物主义观点。其实这些论辩,都涉及到一个根本的问题,“格物致知”的出发点是什么?

42、   其实,颜回的“好学”主要不是表现在他的读书学习上,而首先表现在他对待物事的态度上。这是儒家的传统价值观,只有明白这一点才能弄懂儒家思想。

43、也就是说,通过格物而致明德。格物致知是一个方法。

44、慢慢吸气到小腹(默数1),缓缓吐出(默数1)。

45、“敢问何谓成身?”孔子对曰:“不过乎物。”——《礼记•哀公问》

46、中国古代哲学的认识论命题.朱熹承认接触事物(格物)是获得知识(致知)的方法,但又认为心被人欲所蒙蔽,所以知识不够完备。只要通过格物的功夫去掉人欲,对于天地万物之理就无所不知了。颜元把格物解释为“犯手(动手)实做其事”,认为“手格物而后知至”,肯定行先于知,这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47、    上面的分析指出,“格物”就是“根据法则取舍物事”,即“限止‘末’的而获取‘本’的物事”。在《礼记》的思想体系中,“格物”为立身之本,是那个时代核心价值观的“核心”:

48、我们会一直在这里傻傻地等着,等到有机会为您服务!

49、除了王阳明把“格”理解成“正”以外,其他几位大学者都把它解释成“来”或“至”。这些解释都是缺乏证据的随文释义,因为“格”在汉代并没有这种意义。虽然在《诗经》上“格”有类似“来”的用法,如《诗经•小雅•楚茨》:“神保是格,报以介福”,然而秦汉已经废弃不用了。

50、近日,有90后生问:“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如何才能格物致知?

51、“知止”的“止”就是“格物”的意思,只有在物事上能够按照法则取舍,懂得何时“停止”追求物事,才能有定力,内心才能获得安静,才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智慧。这是儒家关于人类知识获得的真知灼见,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可惜后人误解了原意。

52、“格”从上述意义又自然引申出“法则、标准”的用法,如《礼记•缁衣》:言有物而行有格也。《后汉书•传燮传》:由是朝廷重其方格。“法则”就是“限止人们的一些不合标准的言行”。后来“格”甚至可以直接指法律条文,如《旧唐书•刑法志》:武德二年,颁新格五十三条。

53、周易有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看到一个关键字了吗?“物”!当然伏羲获得大智慧的时候是观天、察地发现了物与人的关系,物是天地诸物、物是天地运行的规律,我们对社会的认识来自自然,我们对生命的感悟来自自然,当然也是这个“物”。

54、现在关于“格物致知”的最流行诠释是根据南宋朱熹的观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现代汉语词典》将它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下面是历朝历代的大学者的有关解释。

55、   要理解古文的确切意思,必须尊重当时的语言文字使用状况。“格”在汉代及其之前的文献中,常做“阻止、限止、阻碍”等意思讲,如《荀子•议兵》:服者不禽,格者不舍。《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成语“格格不入”中的“格”就是这个意思。它后又引申出“抵挡、抵御”,如晁错《言兵事疏》:劲弩长戈,射疏及远,则匈奴之弓弗能格也。

56、也就是说,通过格物而致明德。格物致知是一个方法。

57、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史称龙场悟道。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顿悟,感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大学》中,“格物致知”之后,便是“诚意正心”。遁甲格出事物的不足、内心的破缺,下一步便是修补心中的不足和破缺。之后再用遁甲进行新一轮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不断重复向内求,提升自我。

58、可是,在汉代以前的所有其他文献中都没有“格物”和“致知”的语言表达,因为缺乏旁证,后世的学者对它的含义陷入了臆测中,莫衷一是。

59、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

60、圆融自在的生命,要脱离一切挂碍和枷锁,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能随遇而安、与世无争。如果减少外在物欲的牵绊,在面对一些挫折时,自然难以有一个平和心态。

61、(南宋程颢):穷究事物道理,知性不受外物牵役。“格、至也。穷理而至于物,则物理尽。”“

62、(唐朝孔颖达):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学习,招致所知。格,来也。

63、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公冶长》

64、“格物”是道德范畴,指人对物事的态度,意思为“按照一定的法则取舍物事”。《礼记》中的类似表达为“仁人不过(失)于物”,志士仁人不让自己丧失在物事之中。由此才能获得“静心”,才能思考问题,从而在知识智慧上有所得。

65、(东汉郑玄):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

66、诚意就是让自己意念真诚,也就是诚心诚意的去做眼前的事。比如我们要想学好国学,首先就要有诚意,要真正有把国学学好的想法和毅力。如果只是抱着看热闹的态度,自己不用心去钻研,那是不可能学得好的。我在此所做的这些事,只能让大家先了解一下国学的妙处,引起大家对国学的兴趣。至于要学好国学的话,必须是你自己诚心诚意去研读才行,而且要反复的读。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去思考其中的道理,用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切莫默守陈规、人云亦云,要有符合自己的理解。经典可以有很多种解读,不同领域的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从中获取的道理也不尽相同,所以千万不要完全听信别人的说法。同样,我的理解肯定也不是符合每个人,也有我自己的局限性,大家选择性的去吸收就好。

67、“致知”的“致”本是“至”,“至”本义是来到、到达,《说文•夊部》“致,送诣也,从夊从至”,则“至”是自动的“来到、达到”,“致”是使动的“送到、使到达”。

68、“格”从上述意义又自然引申出“法则、标准”的用法,如《礼记•缁衣》:言有物而行有格也。《后汉书•传燮传》:由是朝廷重其方格。“法则”就是“限止人们的一些不合标准的言行”。后来“格”甚至可以直接指法律条文,如《旧唐书•刑法志》:武德二年,颁新格五十三条。

69、《尔雅•释诂》“格,至也”,《释言》“格,来也”,《礼记•月令》“则蝗虫为灾,暴风来格”郑玄注:“格,至也。”

70、现在关于“格物致知”的最流行诠释是根据南宋朱熹的观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现代汉语词典》将它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下面是历朝历代的大学者的有关解释。

71、那么什么是格物致知呢?就是从用心去探寻万事万物中存在的本质规律,从中获取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或者方法。

72、2020情侣头像情侣专用情侣头像真人一人一半

73、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礼记•大学》

74、机=触发,目=六根,所以其实是“机在目耳鼻舌身意”。所以,入手的方式就是这“六根”。

75、(南宋朱熹):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生活励志语录经典短句正能量(95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