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尼采简介(59句精选句子)

2023-05-03 01:40:50

德国尼采简介

1、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WilhelmNietzsche,1844~1900),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主要著作有《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的考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论道德的谱系》等。

2、盲目的勤奋所导致的名利双收经常可以见到,但是同时却也剥夺了个人肌体器官的灵敏;人们在享受它所带来的名利以及得到了抗御无聊与情欲的手段的同时,也使感官逐渐迟钝,使心灵在面对新的刺激时失控。(我们这个时代是所有时代中最忙碌的,因为知道现有的勤奋和财力不会有太大的进展,所以只能靠加倍勤奋以期获得更多的财富;许多伟大的人物通常是付出多,而收获少!相信我们的孙子后代也将会这样!)

3、德国:康德、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叔本华、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弗洛姆、马尔库塞、阿尔都塞--

4、1886年,尼采的抑郁症好些了,发表了《善恶的彼岸》,此时他已不再为了发表作品感到快乐和自信,因为他知道没有人会读自己的书,然而实际上,这次连愿意出版的出版商都找不到了。(德国尼采简介)。

5、叔本华的哲学继承了康德哲学中现象与物自体之间的区分,他坚持认为物自体是存在的,并且可以通过直观感知而被我们所认识,物自体体现的是意志。意志独立于时空之外,生存意志是最强大的存在,所有的理性、知识都从属于生存意志。

6、黑格尔(1770—1831年),德国最负盛名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是19世纪德国哲学的顶峰,费尔巴哈、马克思等都受其哲学思想的影响,代表作有《精神现象学》《历史哲学》《逻辑学》等。黑格尔从神学院毕业的时候,他的老师评价道:“你可以成为不错的牧师,但是成不了哲学家。”然而,黑格尔后来通过努力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7、40多岁时,尼采到瓦隆布罗萨,懂得美和如何享受生活的朋友塞利兹令他羡慕,他在给妹妹的信中表示“或许你该帮我找个妻子了”,尼采希望是一个年轻漂亮勇敢可爱的人,像塞利兹年轻而迷人的妻子一样。

8、后期,一个年轻小伙子、和曾经的尼采一样走进瓦格纳大门的、被寄以厚望的德国作家——斯坦因被尼采认为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却在最终选择了信仰瓦格纳而非尼采。斯坦因不到三十岁去世,让爱他并期待他终有一天会理解自己的尼采感到心情低落。

9、上期回顾:格奥尔格·特拉克尔:致妹妹|中德四季晨昏杂咏

10、“飞吧!逃吧!”随着诗人悲切的呼吁,不由而然地将目光投向深秋的天空,只见一队灭灭明明的雁阵,正嗷嗷南飞,其鸣哀哀,不绝于耳,一种遁世般的无奈与伤感顿时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11、1878 (三十四岁)与瓦格纳的友谊终结.1月3日瓦格纳给尼采寄《帕西发尔》(Parsifal)一书。5月尼采给瓦格纳的最后一封信。并寄去《人性的,太人性的》一书。

12、1875 (三十一岁)l0月与音乐家彼得·加斯特(Reter Gast,本名Heinrich Koselitz)初次相识。

13、最著名的十五大哲学家: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培根、笛卡尔、洛克、休谟、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尼采、罗素、维特根斯坦、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

14、简介:陈嘉映,学者。有著作多种。译有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外国哲学学科专业负责人。被认为是“中国最可能接近哲学家的人”。

15、1888 (四十四岁)4月,住都灵(Torio)丹麦文艺史家勃兰兑斯在哥本哈根大学开《德国哲学与弗里德里希·尼采》的讲座。5月至8月撰写《瓦格纳事件》,9月出版。《狄奥尼索斯一酒神赞歌》脱稿。8月至9月撰写《偶像的黄昏》(1889年出版)。9月完成《反基督徒》,10月至11月撰写《瞧!这个人》,12月撰写《尼采反对瓦格纳》,死后收入全集中出版。

16、马克思是德国的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d宣言》等。马克思创立的广为人知的哲学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其最大的愿望是对于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创立了经济理论《资本论》,马克思确立他的阐述原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认为,这是“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东西。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17、1897 (五十三岁)复活节母亲病逝。与妹移居魏玛(Weimar),由其妹看护。

18、想想你真的要抹杀敌人吗?真的要毁掉自己的对手吗?敌人也许会被你抹杀掉,也可能成为你心中一个永远的存在。所以再仔细想想,你真的要抹杀他吗?

19、1887 (四十三岁)7月完成《道德的谱系》,11月私人出版。

20、也许你是在工作结束后,反省自己;或是一天结束时,回顾省思。这么一来,你就会注意到自己和别人的缺点,气自己的无能,憎恨别人,心情反而更郁闷。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不是在冷静地反省自己,只是身心疲惫罢了。疲累时进行反省,智慧让自己掉进郁闷的陷阱。所以疲累时,不该省思回顾。

21、 投稿邮箱:xingshiyuekan@1com

22、作为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尼采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23、尼采自幼多病,自始至终多种疾病缠身,疾病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他、折磨着他,然而也正是这困苦玉成了他的哲学。他有句名言称“生命本身就是权力意志”,若仅从人生来理解,无疑这是至理名言。“人生就是上战场”,中国旧时有句老歌如是说。天下凡有所成就者走的不都是这条路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无疑尼采思想会给有志者、困顿者、被压迫者、求索者带来耀眼的光辉,激励他们去奋斗、战斗。从早年的鲁迅身上,就看到了这种精神的体现:“不满是向上的车轮”;“生命不怕死,它在死亡的面前跳着、笑着,跨过死亡的人们向前进”;“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不一而足,这说明尼采思想对鲁迅思想的形成起过相当大的作用。譬如,鲁迅先生对病、死的从容不迫,就是明显的例证。先生逝世前,曾有位洋医为他诊过病,这位洋人查后十分吃惊地说,像患先生这样重的肺病的人,在国外早已不在人世了。而鲁迅先生仍在工作,会客,记日记……甚至他“如匕首,如投枪”的短小精干的杂文,不也有着尼采箴言体的韵味吗——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

24、《起源于音乐精神的悲剧的诞生》出版,瓦格纳等好友都称赞,但没有人阅读和购买,没有评论和报纸注意该书。

25、但是,尼采对生命意志的论据却是耐人寻味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他把这个论题不幸引入了生物学的领域,有人骂他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虽有过激之嫌,但却不无道理。譬如,他曾说,单细胞的原始生物,要生存就要伸出伪足占有对方并同化之;又说,每个精子都是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者……。同理,占领、侵掠、同化就成了生命之本,国家之本,民族、种族之本,什么“平等权利”,什么“国际法准则”都不过是废话一堆,废纸一张。这种处世态度过去像谁,如今又像谁,恐怕无须多说了吧。

26、价值真空意味著人生失去了从前似乎明白而确定的意义,於是人的存生的茺谬性成了现代西方文学和哲学的一个主题。价值真空又意味著人生并无超验的约束,於是人的自由,人性的开放性和无限可能性也成了现代西方文学和哲学的一个主题。

27、人生是一个在痛苦和无聊之间不断摇摆的钟表,一个人所感受的痛苦与他的生存意志的深度成正比,生存意志越强,人就越痛苦,要想摆脱痛苦,只有抛弃欲求,否定生存意志,除了通过艺术创造来摆脱痛苦外,最好也是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进入到佛教的空、无境界,即涅槃寂静,无我无物。

28、1868 (二十四岁)4月因伤迟伍。11月8日在莱比锡初识理查·瓦格纳。

29、尼采热爱古希腊诗人,喜欢巴赫、贝多芬和拜伦,阅读大量哲学前辈著述,将叔本华视为自己的精神导师……他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对同时代人的种种倾向都不满,无论在中学还是大学以至后来的旅行,他都容易对所处的生活感到厌倦。

30、 编辑:安瑞刚 王建雄 胡水根 朱顚云王尚知

31、尼采哲学的另一大特点是,用“锤子”彻底砸烂德国古典哲学,彻底破除康德的“绝对命令”和黑格尔的“世界史般的体系”;舍弃原来的一切范畴和概念,重新塑造用另一种语言表达的哲学,他反对辩证法,公开宣布他是辩证法的敌人;反对“真理”、“真实性”;反对“逻辑”、“逻辑学”;反对“因果关系”;反对“认识”、“认识论”;反对“客观”、“客观性”;反对“理想”、“理想主义”;到后来则到了反“科学”、“科学性”,反“学者”,反“虚无主义”的地步。结果只剩下那个无坚不摧的“权力意志”,“此外一切皆无”,致使他自己也跌进了“虚无”!一位德国尼采传记作者说,后期尼采成了“自大狂”,此一论述比较中肯。静心思之,这等哲理不是在向辩证法挑战吗?得罪了辩证法,必然要遭到无情的惩罚,尼采自己的结局是不是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呢?尼采反对“因果关系”,那么他行文中有那么多的“因为”又是怎么回事呢?写文章连“因果关系”都不注意,别人能看得懂吗?反对“真理”,那么被尼采推崇备至的“权力意志”是不是他的“真理”呢?反对“理想”,他的“未来哲学”是不是“理想”呢?反对“客观”,说“客观”好像一面镜子——映出的仍是我本人,这番论述简直到了强词夺理的地步了……尼采的大胆,令人饮佩,但是狂到如此程度,委实不敢苟同。

32、人们对一个“鞠躬尽瘁”的青年表示出敬重与惋惜之情,他们这样评价:“失去一个最优秀的人对整个社会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因为牺牲是必要的,尽管觉得惋惜,但更加值得惋惜的是个人的想法、甚至个人对自身的维持与发展完全违背了服务于社会的宗旨!”

33、因为文章和演讲的才能及知名度,尼采在24岁被聘任为巴塞尔大学的教授,尽管喜爱诗歌和哲学思考的他对成为“教书匠”并不十分乐意。

34、世人都很好奇别人如何评价自己,希望让别人留下好印象,觉得自己很伟大,更看重自己。其实不必在意别人的评价,那只有百害而无一利。为什么呢?因为人总是会做出错误的评价,所以很难从别人口中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失望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为了不让自己有生不完的气,绝对不能在乎自己的名声,也不能在意别人的评价。否则你就会安于“部长”、“社长”、“老师”这些头衔,浑然不知自己成了别人的眼中钉。

35、1850年,父亲死后第二年,尼采随母亲妹妹迁居到瑙姆堡生活,一直到1864年。这张照片摄于1862年,是可查证的尼采第一张肖像。此时的尼采刚满16岁,稚气未脱。他自己对这张照片基本满意,但是稍微自黑了一下:“身体微倾,外八字脚,手像饺子一样。”

36、在尼采发表自己的哲学观点时,他的观点只在欧洲几个较小的的学术圈里流传,影响十分的小,所以尼采总是抱怨没人理解他,他也曾自负的说:“2003年人们才能理解我的学说的魅力和震颤力。”

37、我们所说的对人的教育,实际上是试图通过一系列好处将人们吸引过来,从而使他们形成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而一旦这样方式成为了习惯,甚至是本能与激情,那么就必然会有损个人利益,而“有益于大众”。

38、对欧洲其他民族是不是优待一些呢?回答是否定的:他看不起盎格鲁-萨克逊种族的英国人,骂他们只知道刻板的“机械论”,搞什么“科学”,根本不懂“音乐”和“啤酒”,他把英国的哲人几乎骂了个遍,连达尔文的进化论也在他抨击之列,虽则有人骂他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傲慢与嚣张的气焰,可惜当时竟没人察觉。

39、 马克思:提出辩证唯物主义与实践哲学,极大的影响了历史。

40、在《尼采晚期思想文集》辑录的三部著作中,尼采的政治观点讲得十分清楚。首先,他竭力主张“贵族政体”亦即“精英政治”,反对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来出现的议会民主政治。对卢梭思想,“自由”、“平等”、“博爱”之说,痛骂驳斥,其频率之高,几乎贯穿始终。“主人”和“奴隶”,“精英”与“庸众”(基督教中的“群畜”)用中国话来说,也就是“治人者”与“治于人者”,界限分明,真是“上智与下愚”不移。他对意大利《君主论》的作者马基雅维利推崇备至。《君主论》为什么会受到尼采的青睐呢——因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种思想的形成,与普鲁士专制主义统治传统是分不开的,当时德国要比法国、英国的政治落后很多,共和思想在第二帝国中是吃不开的。1848年的革命年代,共和思想是冒了头,但很快就夭折了,还是“铁血”政策合乎公众的口味。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出现了以社会民主d人艾伯特为首的魏玛共和国,它的存在犹如惊涛骇浪中的一条破船,最后政权不得不交给更加专制独裁的希特勒……德国政治这样大起大落、一波三折的发展方式,源于它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并不是因为一时出了某个混世魔王式的人物就会使德国遭逢大难。有人说,尼采有惊人的预言能力,后世的许多事件都不幸被他言中,现象似乎如此,但这不是由于他有什么神力在相助,而是由于他太了解日尔曼——德意志人的历史和特性了,比起当时的德意志人来说,的确是大大超前了。他预见到后世德国的灾难和劫数,所以有位德国尼采传记作者把他写的书题名为《可怕之鹰》,这是相当贴切的。

41、第尼采是最早起来揭示科学理性的局限性的人之他也是第一个明确地揭示人的心理中无意识领域并加以细致剖析的人,在这方面,他之前尽管不乏先驱者,但都不及他论述得具体而透彻。遍及现代西方文化各领域的强大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如现代派文学艺术,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现象学运动,存在主义哲学,等等,尼采实为始作俑者。

42、这张照片摄于1868年,当时尼采正在普鲁士军队服役,他的朋友建议他穿着军装拍张照片,于是就有了这张最与众不同的尼采照片。他承认这张照片让他显得非常具有侵略性:“令人不快”、“烦躁不安”、“桀骜不驯”的表情在脸上显现。“好像时刻准备挥舞手中的剑并喊‘不许动’!”在这段期间,战争给了尼采很大的震撼,直接影响了他权利意志的思想形成。

43、当你来者不拒,渴求有人陪在身旁,无法忍受孤独时,表示你正处于非常危险的状态。为了探求真正的自己,想从别人身上找到答案;为了得到别人的关注,而想结交朋友;为了虚无的安全感,而想依赖别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很孤独。为何孤独呢?因为你不知道怎么爱自己。所以就算结交再多速食朋友,也无法抚平孤独的伤口,更无法爱自己,只是自欺欺人罢了。想要真正地爱自己,必须先靠自己的力量得到什么,用自己的双脚一步步地朝着目标迈进。虽然很辛苦,但这是锻炼心灵肌肉时,必尝的痛楚。

44、1878 (三十五岁)病重。辞去巴塞尔大学教席.《人性的,太人性的》第二部上半部出版。

45、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46、尼采的若干具体论点,包括强力意志,超人,永恒轮回这样的主要论点,对於现代西方思想界响不甚显著,只有局部性的影响。

47、1888年,痛苦的尼采毫无顾虑地要攻击瓦格纳,兴奋刺激了他工作的兴趣,在精神病医生看来,这种异常是其全身瘫痪的前兆。此时,不安的尼采却流露欢快的情绪,信中他赞美一切能看到的东西……这种身体上的欢愉是由即将到来的疯狂引起的。

48、权力意志与超人哲学是尼采哲学思想的核心部分。

49、1897年母亲去世后,尼采搬到了魏玛,由妹妹伊丽莎白继续照顾其起居。这些照片反应了当时病重尼采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状态。

50、身为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对尼采思想的研究却可能是在当代哲学界最缺乏一定共识的领域了。人们可以容易的看出尼采提出的主要概念,但这些概念背后的真正涵义、以及这些概念的重要性先后都是相当具有争议的。尼采曾知名的提出「上帝已死」的主张,而这种上帝之死要不是形塑成激进的观点主义,便是迫使读者接受「真相」永远是具有既定观点的主张。尼采也区分了主人-奴隶道德说,主人的道德是来自於对生命的颂扬,而奴隶的道德却是来自於对前者的愤恨。这种区分方式直接指出了「好与坏」与「善与恶」两种道德标准的冲突,更重要的是,在主人道德中的「好」却在奴隶道德中被视为是「恶」。

51、尼采在巴塞尔做教授前期,演讲时指责苏格拉底,让听众震惊。

52、尼采哲学的主题是探索生命的意义,他最出名的作品《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面说,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标。喜欢库布里克的人会知道,《2001太空漫游》这部电影的部分灵感就是来自这部书,而电影里的配乐就是理查·施特劳斯之前创作的交响曲《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首乐曲因此举世闻名。

53、学会想:在我们的学校里不再有这个概念。甚至在大学里,在真正的哲学学者之中,作为理论、实践、手艺的逻辑已经开始绝迹。人们阅读德国书籍,不再依稀记起思考需要一种技术,一种教程,一种获得技巧的意志,——不再依稀记起要学会思考就象要学会跳舞一样,思考是一种舞蹈……在德国人中,谁还体验得到精神的轻捷的足带给全身肌肉的那种微妙的颤栗!——神态的僵硬呆板,动作的笨拙,已经成为德国人的特征,以致在国外人们完全把这看作德国人的天性。德国人没有触摸nuance①的手指……德国人也赡养了他们的哲学家,尤其是那个史无前例的畸形的概念残疾人,伟大的康德,这一点丝毫也不能表明德国人的优雅。——因为不能从高贵的教育中排除各种形式的舞蹈,用足、概念、文字跳舞的才能;是否还要我来说,一个人也必须能够用笔跳舞,一个人必须学习写?——可是在这方面,对于德国读者来说,我恐怕完全是一个谜……

54、1849 (五岁)7月10日尼采父亲因摔伤而长期患脑软化症去世。

55、尽管他觉得妹妹粗鲁,也反对妹妹在婚姻上的选择——和一个德国民族主义者和反犹太主义者相爱、结婚,过程中也有争吵和矛盾,但陪着尼采走过最后时光的,也是他的妹妹。

56、尼采建立“理想的修道院”的意志一度强烈,然而,他的朋友欧维贝克,是尼采忠实的倾听者但并不追随他。布克哈特才智超群个性鲜明却对尼采的渴望不报希望,瓦格纳的激情和希望无可挑剔,但尼采也并不完全赞同他。他推荐罗德申请巴塞尔大学哲学教授,罗德没被录用,这一切让他忧郁。

57、1889年初,尼采精神不稳定,他的母亲把尼采接回故乡瑙姆堡疗养,直到1897年奥勒去世。

58、尼采对20世纪的哲学留下深刻的影响,尤其是欧陆哲学,虽然以分析哲学为主的英美国家要到20世纪后半期才开始注重他的作品。尼采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在於他企图揭发社会的既有价值观的本质,尼采指出人的动物本性和欲望在形塑人类行为上扮演的角色这一点也大为影响了后来的心理学家如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卡尔·荣格。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学说中重视心理力量的部份也是受到尼采权力意志说的影响。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人生名言短句霸气八字(15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