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争惨烈的诗句(58句精选句子)
关于战争惨烈的诗句
1、初次读《十五从军征》,是高中时代,当时觉得战争让很多人家都失去了亲人,连饭熟了,都不知道给谁吃了,此所谓“家破人亡”。
2、时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尽凋枯,孤城一片映落日战卒越斗越稀少。
3、表现之二:对军中存在的种种矛盾与弊端予以揭露。“夫婿从征半生死,美人踏筵尚歌舞”(戴良)。将军们纵情声色,以战士的鲜血与白骨换取自己的功名,这样的边将怎能保家卫国?因此,与士兵同甘共苦的李广、狄青即成为诗人怀念和歌咏的对象。(关于战争惨烈的诗句)。
4、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5、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6、要知道兵者是凶器啊,圣人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用它的。
7、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戹祸。
8、战事消歇,牧马而归,驻守的楼上羌笛响起,月华漫天:“梅花落”本是古代笛子曲名,作者却将其拆开化用,让人联想梅花(笛声)随风飘逸,落满关山。全诗营造了清冷幽美的。描写“战争血腥残酷场面”的诗句有哪些《陇西行》陈陶
9、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10、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奥特)
11、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飘飖一作:飘飘)
12、 本词以凄苦幽怨的笔调描写妻离子散的人伦惨剧,表达了战争浩劫给人民,尤其是妇女带来的抑郁悲苦。陈维崧词学苏、辛,又承继了白居易“新乐府”精神,冲破“诗庄词媚”的畛域,常常笔涉时事,反映明末清初的国事,具有“词史”的意义。本词就是这类代表作。记兵燹破坏之苦、抒民生多艰之哀,均可存史。
13、后四句写驰援部队的活动。红旗半卷,可能因为夜半行军,有意半卷,为的是出其不意。
14、城南城北都有战事,有许多人战死在野外,尸体不埋葬乌鸦来啄食。
1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16、请记住吧,我们的南方和北方。至今还是分裂的!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17、别离后的时光飞逝似流水使人有断肠之痛,那塞外的苦战和寒冷连战马之骨都屡屡受伤。
18、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杂曲歌辞·出自蓟北门行)唐·李白虏阵横北荒,胡星曜精芒。
19、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20、在桥梁上筑直了营垒工事,那南北两岸的人民将如何交往?
21、 诗歌是中国古代传统文人惯用的一种记忆方法,它使历史沧桑和意义得以记录、保留和流传。明清世变的风云变幻,激发了诗海的浪潮,这一时期数量庞大的战争诗共同勾勒了明清之际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诗人们以诗歌的艺术形式,生动地描绘了他们亲历的历史,承担起记录战争、反映历史的文学使命。不少诗人亲临战场,耳闻目睹战争实况,他们的诗作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社会景况的方方面面,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为后世深入了解明清之际的历史细节提供了旁证。比起史籍的记载,这些丰富的战争诗也更具有艺术感染力,诗作中往往融入了诗人对战争、社会和历史的思考与想象,兼具诗意与哲理,某种程度上也见证了明清之际的思想史。
22、 陈维崧《八声甘州·客有言西江近事者感而赋此》则以词控诉了永历二年(1648)清兵攻陷江西南昌后掳掠妇女的罪行:
23、在《从军行》中,既写将士的英勇出征,又写了思妇闺怨,既有“长安飞将出祁连”“白马金羁侠少年”的奔放、雄健,又有“谁能坐对芳菲月”“流水本自断人肠”的清丽、哀怨,南北的风格在卢思道的《从军行》里得到了较和谐的统一。
24、《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
25、上面两首诗都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描写了战争,再看下面一首诗: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26、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六。《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此诗叙事精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27、边境飘渺多遥远怎可轻易来奔赴,绝远之地尽苍茫更是人烟何所有。
28、 战争对妇女的伤害更为深重,不少诗人通过抒发对妇女悲惨遭遇的同情,进而揭露战争的酷烈及其带给广大人民的至深至巨的苦难。许友《闻警》三首其一写道:
29、 稍有让人不快的是,全场的情绪都倾向于外卖小哥,对这位失手的守擂女生却没有了半句的安慰与鼓励,要知道,她能从一个蝉联四届的擂主手里获得成功,也不是容易办到的。
30、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3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陆游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32、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3、从古至今,边疆上就烽火不息,征战没完没了。
34、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35、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熏殿。
36、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37、 果然,从百人团中杀出来与外卖小哥争夺冠军的竟然是前届亚军,这就使战事更加惨烈。要知道,这位对手不但是北大中文才子,还是当今《诗刊》在编编辑,而且从第一季比赛开始,连续三届,并且成绩一届比一届好,遗憾的是上届屈居亚军,离冠军也就一步之遥了。看来来届他是势在必得!
38、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
39、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40、这个既得利益者,一定是打胜的那一方。而处于战争食物链顶端的指挥者、决策者,是最终的既得利益者。而他们的“既得利益”,却是需要战争双方无数兵士的献血和生命为铺垫的。
41、几十年后,拉美诗人帕斯向世界宣称“现代性是一种普遍的激情”,我们“昔日一直在外部寻觅现时,结果却在内部找到了它。……对现代的寻求使我们发现了古代,发现了我们民族掩藏着的面孔。”
42、 在儒家社会里,气节最受文人推崇。因此,直面战争、展现英勇顽强的抗争精神的文学作品总是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崇敬,名留青史。如瞿式耜(1590-1650)《浩气吟》组诗八首其二:
43、民族危亡之际,七月派诗人挣扎在历史怀想和现实焦虑之间。正如胡风所倡导的,他们追求诗歌与真理、国家与小我、战斗和艺术的结合,因此和其他流派相比,七月派诗人的风格是最繁复多变的,他们既是现实诗人,也是浪漫诗人;既是哲理诗人,也是叙事诗人;既是精短如匕首的墙头诗人,也是宏大如江河的史诗诗人。当现实沉重到无法呼吸时,他们不约而同地走入民族久远的历史,在对祖先的呼喊中,对古老民族密码的诠释中,唤出诗神的名字和民族的魂魄。牛汉的《鄂尔多斯草原》就是这样一部令人颤栗的作品。诗人在19岁创作的这首天才诗作,以400行的长篇巨制,传递着丰富而神秘的民族密码:
44、少妇孤单住城南泪下凄伤欲断肠,远征军人驻蓟北依空仰望频回头。
45、聆听完这篇篇不朽的诗文,让人触摸到了那颗颗不灭的灵魂,记忆虽是凌乱,但那昔日的苍凉,过眼的繁华,总是荡气回肠,感慨万千。求现代的描写战争悲惨的诗歌战争
46、《陇西行》的悲剧色彩,就在于这种日常与无常的对照。
47、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48、绿原的这本《童话》,与七月诗派的战斗精神迥然不同,诗人以童话的境界,弹跳的思维,魔幻的色彩,呈现出幻美精致的诗意追求。语言的活泼跳跃和交互撞击,呼唤出如梦如幻的童话世界。
49、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50、《金错刀行》陆游先天下之忧而忧、“却将万字平戎策,两行清泪为思亲、辜负胸中十万兵,换得东家种树书。辛弃疾
51、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当年的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乐队e5a48de588b6e79fa5e9819331333366303832演奏北疆歌曲。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怜已成了白发人!
52、扑面而来的先是边塞风光的壮阔奇伟。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53、正如诗人绿原后来回忆的,1942年胡风着手编辑《七月诗丛》,入选者都是《七月》的撰稿人,如田间、天蓝、鲁藜、阿垅、邹荻帆等人。当时,绿原正在西迁重庆的复旦大学外文系读书。有一天,同在复旦大学读书的邹荻帆找到绿原,将胡风写给他的信给绿原看。信中提到:绿原也向《七月》投过稿,现在他的诗成熟了,希望他也编选一本诗集列入《七月文丛》。胡风的重视与奖掖,使得绿原激动万分,随即选编了一本诗集《童话》,寄给远在桂林的胡风先生。
54、丁小村(dxcn916)|有趣、有味;文艺的、思想的
55、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56、(《论语》)黄沙百战穿金甲,补天裂、“归来报明主!诉衷情(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道“男儿到死心如铁”,报国欲死无战场!所得州郡。
57、正如牛汉自己所说,这首诗源于“我的蒙古血统。我身上有游牧民族的气质,祖辈传下来的民歌,如《爬山歌》、《西口调》等都耳熟能详。这些歌唱得很高,有豪迈狂放的气息。”“我的家乡在晋北,……我母亲出身于富贵名门,姓呼延。我是蒙古族,祖父那一辈是纯粹的蒙族家庭,我从小就为家里放羊,与汉民不同的是,我们的每头羊都有名字。耳濡目染的蒙古歌谣和民间传说,蒙古民族与自然融合的民族传统,都对我走向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