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出自哪份报纸(70句精选句子)

2023-09-24 10:13:34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出自哪份报纸

1、今年疫情防控期间,作为一名有着二十多年新闻工作经验的d报人——阿勒泰日报社汉文编辑部主任王强带领编辑部一班人,马不停蹄奋战在办报一线。(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出自哪份报纸)。

2、张先生自幼体弱多病,口吃,但聪慧过人,读书过目不忘。13岁时,既能熟记四书,作文一挥而就,词意超群。

3、在一生中,他撰写报刊文章和评论3000多篇,不仅在民国执“言论牛耳”,也在中国新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4、  李大钊同志遗留下的墨迹是很少的。去年从他的故乡找到了他赠给亲戚的一副对联,上面恰好也写着同样的话,而还有后一句,全文是:

5、十二年,上疏力劾严嵩"五奸十大罪",遭诬陷下狱。在狱中备经拷打,于嘉靖三十四年遇害,年四

6、1918年7月李大钊在《言治》第三册发表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文

7、1919年,他再任上海《中华新报》总编辑。但该报经营困难,他自兼数职,十分艰苦,直至1924年,终因经济困难而被迫停刊。

8、文章”十个大字,与朋友共勉。这原是明代人杨继盛所作,杨继盛因反对严嵩,而惨遭严嵩杀害,

9、●在多年的编辑版面实践中,我升华总结出一种比较实用又有创意的思维,我把它叫做“片性思维”。所谓“片性思维”:以连片的、系统的眼光,对新闻材料或新闻稿件进行有效而合理的整合,善于在事物之间寻找横向的、微妙的、感性的联系,使各个分散的新闻材料或新闻稿件在特定的新闻版面和新闻栏目中,发挥出超过原来的舆论引导力量和社会价值影响,让一篇篇看似孤立的稿件在新闻版面和新闻栏目里“活”了起来。这种思维能够很好地避免新闻材料或新闻稿件的浪费,能够使之从低浅层次解脱出来,从而体现报纸自己的个性风格,提高新闻的价值和品质。

10、让人不禁想起希腊神话里的一位巨人阿忒拉斯来,这位大力士弯腰弓背,独自扛着天体。李大钊同志的这种铁肩担道义的精神,是可以相与媲美的。

11、“不d、不卖、不私、不盲”,寥寥八字,掷地有声。“四不主义”一旦公诸天下,就界定了《大公报》的堂堂报格,并付诸公众明鉴,天下监督。这八个字,并非心血来潮,并非灵感骤涌,而是渊源有自,思有所本的。

12、十二年,上疏力劾严嵩"五奸十大罪",遭诬陷下狱。在狱中备经拷打,于嘉靖三十四年遇害,年四

13、“新闻采编是个特殊行业,没有节假日、没有周末,几乎天天迎着朝霞出门,披星戴月回家,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在采访过程中,有过太多的苦涩,但细细品味,苦涩中溢出的甘甜沁人心脾、久久萦绕。记者是时代的观察者、记录者,也是参与者、改造者。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我们要用镜头发现美好、记录温暖,把正能量传递给更多人。”阿勒泰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夏仁善说道。 

14、●要激活“新闻眼”,学会善于观察,精于发现。首先就是要做“有心人”,其次要做“内行人”,再次要做“挖矿人”,花心思、花精力去寻找、挖掘新闻。

15、鸦片最初是以入药的形式进入人们视野的,后来被乱用,也就成了毒品。现在的网络原本就是一个时代进步的加力器,但由于被极个别惟恐天下不乱的人操纵,也就出现了不时有偏离轨道的差池。

16、张季鸾在主持《大公报》笔政后,提出了著名的“不d、不卖、不私、不盲”四不主义办报方针。当时北洋军阀政府加强新闻业管理和新闻检查,严酷镇压不服从管理的报刊和报人,查封报馆,抓捕报人,酿造诸多惨案;舆论界呈现万马齐喑的状况,一些报纸为谋取生存成为一d的言论机关。在1926年《大公报》续刊首日,张季鸾先声夺人地撰写《本社同人之志趣》一文,阐明了该报“四不”的办刊方针。

17、“报纸宗旨定而高,以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目的。”

18、传传就是我,我就是传传。我们的目标是努力做新闻界d史宣传的顶流形象代言人。

19、杨继盛,号椒山。河北容城县人。明嘉靖年间,他出任南京兵部员外郎中,笃实刚正,不畏权势,因勇敢弹劾大奸臣严嵩未果,反而惨死在严嵩的屠刀下。

20、我们为“记者”这个称号自豪——新闻宣传工作,如同一叶风帆,为全县的发展鼓劲;如同一个号手,吹响奋进的号角。做好全县新闻宣传,是我们的使命。我们用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载着正安发展的每一个脚印;每一篇稿件、每一个镜头,都书写着正安的光荣与梦想,都是我们为正安呐喊助威的铿锵鼓声,都将成为永不褪色的缤纷画面。

21、他说:“一一扣发一一声,一一声觉一一梦”;他是那么迫切地希望人们都能年轻起来,都具有“铁肩担道义”的精神。李大钊同志平生并不喜弄书画,只是在早一个时期工作较有空暇的时候,偶尔给住在家里的亲友写一两副中堂或对联,上面这副对联,就是这样留下来的仅有的墨迹之没有讲究刻工的图章,也没有个年月。

22、在这一年里,最难忘的是第一次因为犯错受到斥责。对于我来说,这一年经历了许多挫折,因为文字功底不够扎实,吃了不少苦头,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阵痛期,还好在部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反思挫折给自己带来的教训,慢慢取得一些进步,现在可以去完成一篇还算合格的稿件,虽然时至今日,稿件质量依然不够成熟,但这已是进步的了。

23、1911年武昌起义后,张先生立即回国,应邀参加了上海于右任之《民立报》工作,担任编辑,撰写文章,对革命宣传于民国成立贡献很大。

24、李大钊热情歌颂和宣传俄国十月革命。1918年7月,李大钊在《言治》季刊第三册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这是当时中国报刊上发表的公开礼赞俄国十月革命的第一篇文章。李大钊以敏锐眼光指出:“俄罗斯革命是二十世纪初期之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革命”,是“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25、他在北大授课、讲座地点多数在北大红楼,他把马克思主义引入大学课程,通过大学讲坛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在这些课程和讲座中,他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著作,如《哲学的贫困》《共产d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哥达纲领批判》等,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阶级斗争学说、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平均利润论、资本集中论等,直到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特别是在史学课程讲授中,他第一次在我国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应用到史学研究中,广泛传播唯物史观。他是如此系统深入而且联系中国实际地讲授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大学里实在是第一次。1926年,李大钊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史学理论的成果著作《史学要论》,同时还有《平民主义》,被收入商务印书馆《百科小丛书》出版发行。

26、1916年9月的一天,李大钊的一位朋友请他题写一副对联。他想起了这副楹联,于是奋笔疾书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十个大字,与朋友共勉。

27、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让我有机会实现我的梦想。因为笔耕不辍的缘故,我逐渐成长为本市知名的笔杆子,很自然地与很多编辑、记者成了朋友,也有幸参加本地一份宣传内刊的编写工作,有机会到各地新闻单位参观学习并参与采写、编辑的过程。我对新闻记者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开始认真地学习专业知识、练习采访、写作、拍摄和编辑的技能。从我写下一篇篇消息、通讯稿登上报刊之后,我的脑海中闪现的是少年时代读报、写稿、投稿时的那个梦想,心中阵阵激动,虽然不是正式的记者,但当年的梦也可以说是曲线实现了。

28、《水产月刊》,1937年/第4卷/第5期/第1页

29、在临刑前写下名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30、为了一个辉煌的崇高理想,他对于反动军阀的白色恐怖,没有丝毫惧怕过。他表现了冲决一切黑暗罗网的战斗精神。

31、1941年5月15日,《大公报》荣获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密苏里新闻事业杰出贡献荣誉奖章”,由此,《大公报》也被国际社会视为东方最优秀的报纸之一。

32、李大钊任图书馆主任期间捐赠的部分中外文期刊

33、迈进媒介融合时代,我们这些媒体工作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新兴媒体,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要挤时间充电学习,时刻要求自己进一步建立捕捉新闻信息的新渠道,培养自己筛选信息资源的敏感性。只有综合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背景对媒体工作者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更好满足社会大众对于新闻的需求,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同事们和我一样,一边抱怨“压力大、工作忙”,一边投入到紧张的工作节奏之中。我知道,他们与我一样,即使面对世态炎凉,也要咬牙执笔,保持冷静与理智,还要在心中酝酿出一种合适的温度,不断写出高质量的稿件,用自己的文字传递真相,传播温暖,传播希望。

34、●网络信息时期,一些新闻在制作手段明显存在一种涨风式表述的“硬伤”。这种“硬伤”的表现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故意以偏概全,哗众取宠。在制作上,或者故意煽情,以偏代正。或者以小代大,耸人听闻。这类标题的特点是“题不惊人誓不休”,往往是用放大镜形式对存在的事情进行渲染,在夸大的渲染中造成耸人听闻、令人惊吓的目的。另一类表现的是,用语有意拔高,夸大其词。例如,某地一篇写全市金融系统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日”活动启动的消息,标题和内容一同表达的是“我市小微企业融资不再难”,把一个刚刚启动的活动,等同于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的难题。真令人哑然失笑。

35、●正如人有品质,新闻也有品质。不管是传统的媒体新闻,还是目前全媒体融合下的新闻,都应当重视新闻的品质。新闻的品质,决定了新闻的影响力。

36、他说“不盲者,非自诩其明,乃自勉之词。夹随声附和是谓盲从;一知半解,是谓盲信;感情冲动,不事详求,是谓盲动;评诋激烈,昧于事实,是谓盲争。吾人诚不明,而不愿自陷于盲”。

37、有一次,李大钊的一位朋友请他题写一副对联。他奋笔疾书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

38、明代文化名人杨继盛,因抗御强暴、反对权奸严嵩,而惨遭严嵩杀害,杨继盛就是在临刑前写下名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39、他为人谦虚和蔼,待人热情诚恳,又拥有阅读新书的便利条件,当时北大不少师生都喜欢到图书馆主任室聊天,并给这两间不大的屋子起了“饱无堂”的雅号。因为在这个地方“无师生之别,也没有客气及礼节等一套,大家到来大家就辩,大家提出问题来大家互相问难”。“饱无”就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意思。在这样的碰撞和争论中,许多新知识得以传播,许多新思想得以激发。一些学生终于不满足于空谈,首先组织起来创办了一个杂志,这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新潮》杂志。李大钊参与指导了新潮社、国民社、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少年中国学会等校内外进步社团,这些进步社团也经常会在李大钊的图书馆主任室集会。社团领袖或成员也常来请李大钊介绍、推荐宣传新思想的书籍,并和他讨论、研究各种新思潮,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

40、1920年7月,李大钊被聘为教授,兼图书馆主任,1922年2月辞去北大图书馆主任之职,任校长室秘书,1920年至1923年连续四年当选校评议会评议员。

41、过去,《南方周末》有一句口号叫“记录历史进程”。历史大事件发生时,你在现场,这是一个新闻人的价值体现;而当一篇小小的报道影响了政策制度走向,这是一个新闻人最大的荣光。

42、从1919年12月到1920年1月,李大钊相继发表《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等文,用唯物史观来分析道德变动、中国近代思想、中国社会变动的动因。他反对空谈主义,并抓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和实质,尝试运用这一崭新的理论武器来分析各种问题。

43、1926年9月1日,张季鸾与胡政之、吴鼎昌共同接办停刊的《大公报》,这是其一生的转折点,也是《大公报》走向辉煌的起点。在其主持《大公报》笔政的十五年间,他在统筹文字、编排栏目、设计版面的同时,坚持撰写时评政论。他的社评蕴含民族的呼声和人民的愿望,透彻时事,文笔犀利,立论磅礴,又稳健明达,让读者听而忘倦。正是他,将一份原本业绩平平、被批停刊的报纸办得风生水起,精彩迭出。彼时之《大公报》不仅称雄报界,成为国内举足轻重的舆论场制造引导者,还影响着东南亚、香港、日本、美国等地区。

44、“文化之旅”是近年来汕尾日报社的品牌活动,通过作者对各地的着笔,体现民俗民风,让写作者热情高涨,屡出佳作。临走之时,他们赠送我一本精美的《文化之旅合集》,我虔诚的双手捧着,觉得丝丝暖意萦绕着我,山水之美,人文之美都在其中。也许正是因为报社编辑及记者们的不辞劳苦的耕耘,提携文学青年,才使《汕尾日报》越办越好。报社以博大的胸怀拥抱来自五湖四海的文学青年,聚集了各具特色的文学作品,他们之中的佼佼者已经加入广东省作协和中国作协,在全国文学大赛中多次获奖。

45、张季鸾在主持《大公报》笔政后,先声夺人,提出著名的“不d、不卖、不私、不盲”四不主义办报方针。

46、同年11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胜利的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庶民的胜利》的著名讲演,继而又写下了《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的光辉论文。他满怀信心地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47、1917年11月,李大钊到北京大学图书馆任职,翌年1月起就任图书馆主任。当时的北大图书馆藏书较少,管理也不够完善,制度不够健全。他任职后即着手进行整顿,修订完善图书馆规章制度,整顿图书馆各项工作;采取“兼容互需”的藏书建设方针,引进大批国内外进步书刊,使馆藏日益丰富;领导图书馆积极配合学校教学改革,为北大的教学和学术发展做出了贡献。

48、李大钊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他开创的伟大事业和留下的思想遗产永不磨灭。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无畏献身精神,永远是共产d人的光辉典范。

49、1916年9月的一天,李大钊的一位朋友请他题写一副对联,他想起了这副楹联,于是奋笔疾书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十个大字,与朋友共勉。

50、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是我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教师节知晓率甚高,护士节次之,记者节的知晓率就低了许多。作为一名记者,不是在一线,就是在去一线的路上,我们常常忘记了这个属于记者的节日。无数次采访归来深夜赶稿,一段段文字、一张张图片细细琢磨、反复推敲,纳雍的发展有你们的努力和汗水,在全国第十七个记者节到来之际,诚挚地祝你们节日快乐。

51、舞者取悦他人的视觉,需要真本事,更需要热心肠。

52、上海《中华新报》停刊后,他失业了。期间曾短时担任陇海铁路会办,但他的兴趣还是办报,所以不久他就接办《大公报》,进入了他一生报业生涯的鼎盛时期。

53、他自信有“自信独守的坚操”,绝不与坏人坏事同流合污。他的人品道德的高超,连反动报纸在他殉难以后为了遮人眼睛,也只好一致称赞。他实在够得上说是一个“卧薪尝胆”,立志改革社会的“仁人志士”。

54、孟子曰:“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新闻采写者,“正规军”也好,“编外人员”也罢,并非简单的记言记事者,抄抄会议材料,拍拍事件结果,都是无意义的敷衍,唯有不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做到胸有丘壑,方能提高新闻捕捉能力,方能写出为民发声的好新闻,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55、更可恶的是个别网媒记者,由于他们多了一本记者证,更不得了,也更了不得,他们不在新闻现场,身在上海或者广州照样也能撰文。不要说他们有求证的现场,就算是异地求证的时间他们也没有。这样的记者,担当了什么?引导了什么?这样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大国,可能会在这样一些人道听途说的传播中反复碰到思想的边界,而不是突破思想的边界!

56、1911年4月,张先生与曹成甫至北京创办北京《民立报》,南北呼应。宋教仁被杀案发生后,北京《民立报》言论激烈,张、曹均被捕下狱,曹被杀害,张被囚3月余幸得释放,与康宝忠南下上海,撰《铁窗百日记》一文,刊于《雅言》月刊。

57、狄道典史。其后被起用为诸城知县,迁南京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调兵部武选司员外郎。嘉靖三

58、1920年5月,校图书委员会通过了由李大钊主持制订的《北京大学总务处图书部试行条例》,对位于红楼一层的北大图书馆进行机构调整,馆中设四课。

59、●让新闻与受众“无缝对接”,时事版的内容运营必须实现“四化”建设:一是要以百姓的意识和百姓的眼光,最贴近地关注百姓衣食住行,实现视觉“百姓化”。二是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诚实的态度,报道新闻事件或新闻现象,实现报道“诚实化”。三是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像央视的“焦点访谈”、“新闻追踪”就一直在坚持监督,实现监督“有效化”。四是要用生动、活泼、平实的语言,直接、清新而有力地表述,实现文风“平实化”。

60、         下联的“文章”是指宣传马列主义,抨击反动军阀统治,歌颂革命和共产主义的文章,“妙手著文章”就是要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宣传革命。

61、李大钊撰写的这幅名联,上联中的“道义”是指为国为民的理想和志向,“铁肩担道义”就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

62、“你要享有自由,你就得用行动来证明自己配得上自由这两个字。”

63、“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三格不存,人将非人,报将非报,国将不国!”

64、我常思考,当下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身为d报记者的我又应该如何自处?于我而言,从事这份职业,当怀敬畏之心,对新闻心存敬畏,对事实心存敬畏,对文字心存敬畏,立笔为公、立笔为民,才不负肩上的道义和责任。新闻之路,我仍在前行。

65、宣传报道好汕尾的文明创建工作,是记者的应尽之责;进行文明创建题材的文学创作,是我这个文学爱好者乐意为之的好事。我想,无论是电视记者还是报纸记者,或者是文学创作者,通过文字反映现实之变、反映汕尾之真之善之美都是必须做好的功课。

66、1916年,袁世凯去世,黎元洪接任总统,他又与康心如北上,接办北京《中华新报》,并兼任上海《新闻报》驻北京通讯记者。

67、“天丽,你的作文上报啦!你看!”十多年前,我还是一名中学生,有一天,同学将一份报纸拿给我看。

68、2015年元月,汕尾日报社召开了副刊作者座谈会,把网络上的虚拟聚会变成真实的聚会。作者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本土文化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于是,两个月后,由汕尾日报社倡导主办,市各县(市、区)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文化之旅”活动开始了!

69、上联中的“道义”是指为国为民的理想和志向,“铁肩担道义”就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下联的“文章”是指宣传马列主义,抨击反动军阀统治,歌颂革命和共产主义的作品。“妙手著文章”就是要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宣传革命。扩展资料此联的手迹为北京革命博物馆所藏,据说为章士钊后嗣所献。李大钊同志曾手书此联赠章士钊的妻子吴弱男。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阅读答案(47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