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课文原文(79句精选句子)
论语十二章课文原文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试译:孔子说:“父母在世,看子女的孝心;父母过世,看子女的孝行;父母过世多年,还是不改变父母的正道,就可以说做到孝了。”
3、过了几天,鲁国当政的贵族季孙氏听说了这件事,大为震怒:这宓子贱怎么能把粮食拱手相让给外来侵略者呢?他亲自向宓子贱兴师问罪。可宓子贱说:“今年田里没有收成没关系,明年还可以再种再收。但如果我允许大家去抢收麦子,那么那些不种麦子的人就可以不劳而获,他们会暗暗盼着明年还有这样趁火打劫的机会。这样一来,地方的民风就跟着变坏了。对于鲁国来说,一季麦子是小事,但如果让老百姓产生了靠敌人入侵而发财的念头,他们就不会拼命抵抗敌人的侵略了,这才是鲁国的大害啊!衡量了这个利害关系后,该放弃的还是一定要放弃。”
4、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呀!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7、参考答案:见“译文”和“简析”。注意不要把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割裂开来,言之成理即可。
8、简析:此章强调的是加强自我反省,提高自我修养。自我反省就是把外在的道德约束化为内在的自觉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论语十二章课文原文)。
9、(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2、试译:孔子说:“君子不自重,就没有威信,学问就不扎实。主要靠忠信处世,也没有哪个朋友是不如自己的,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13、译文: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4、(答案)示例:对不起,陈强,我不小心把你的《论语》的封面弄破了,原谅我好吗?
15、字词解释: 故:旧的知识,知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可以凭借。 以:凭借为:做,成为。
1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7、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1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9、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20、子曰:"朝闻道,夕可死矣。"
21、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
22、字词解释:而:表转折,却。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疑惑。
23、试译:孔子进周公庙,对每件事都要提问。有人就奇怪:“谁说鄹人叔梁纥的儿子懂得礼啊?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向人请教。”孔子听后说:“那些做法是礼吗?”
24、不亦乐乎 温故知新 择善而从 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笃志 三十而立
25、 (翻译)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6、 (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27、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2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9、(2)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能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30、译文: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3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32、试译:子贡想取消当时告朔仪式上装样子的饩羊。孔子叹道:“赐啊,你可惜那只羊,我痛惜那种礼啊。”
33、(答案)一是孔文子敏而好学,二是虚心求教。既肯定了孔文子取得成就的原因,又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奋好学,虚心求教。
34、(5)在学习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
35、译文:孔子说:“学而时练习的,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36、 (翻译)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3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38、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39、B.王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基础不牢固,教导他学习应该常温故知新。
40、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4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2、人不知而不愠(yùn) 三省吾身(xǐng)
43、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4、(答案)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逝者如斯;择善而从;箪食瓢饮。
45、三省吾身(古义:泛指多 今义:表示确数)
46、大意: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47、光,也可以理解为世间万物的变迁如流水一样日夜不停。孔子的感喟,自然也包括对世间流逝、生命短暂的叹息。
4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9、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50、字词解释:时:按时说:通“悦”,愉快朋:志同道合的人愠:生气,发怒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52、★阅读国学经典,是一种以一当含金量极高的文化阅读;
53、 博学而笃志 表并列
54、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55、《论语》的基本思想也就是孔子的基本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保守的,哲学思想是唯心的。但是,社会的发展,各种现实的原因,对他也不无影响。《论语》也记下了他思想中一些有积极意义的东西,例如薄赋敛、举贤才、节用、爱人、使民以时、有教无类、不信鬼神等。尤其是他的教育经验、学习经验、写作经验、生活经验和诗论,更值得我们重视。《论语》中许多十分精辟的格言,正是这些可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5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5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59、试译: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行孝道的,只晓得说能够养爹妈。可是你看狗啊马啊,我们也都能把它们养起来。没有孝敬心,怎么区别这两种养呢?”
60、注释:三军:军队的通称。匹夫:普通人,指男子汉。
61、译文: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到三十岁,知书识理,能够做事合于礼,到四十岁,对自己的言行学说坚信不疑,到五十岁,懂得世事发展的自然规律,到六十岁,已能理解和泰然地对待听到的一切,到七十岁,可以从心到身自由运作,而又不越出应有的规矩。”
62、19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措诸枉,则民服;举枉错措诸直,则民不服。”
63、试译:鲁哀公问孔子说:“怎么做才可以服众?”孔子回答说:“推举正直的人来管理邪佞的人,老百姓就服;重用邪佞的人来支使正直的人,老百姓就不服。”
64、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 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65、天命: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耳顺:对于自己不利的意见能正确对待。
66、(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67、(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8、字词解释:焉:于此,在其中,择:选择,善者:好的方面,优点,从:跟从、学习。
69、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70、试译:有人问孔子说:“先生为什么不从政啊?”孔子说:“《尚书》上讲:‘孝悌啊孝悌,只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了,国政也会由此理顺的。’”这也是从政嘛,何必非要当官才算从政呢?”
71、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
7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3、(2)吾日三省吾身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74、(6)曲肱而枕之 肱:胳膊
7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76、(答案)(1)儒家 语录体 大学 中庸 孟子 春秋末期 思想 教育
77、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78、寓意:学习方法不仅要强调“温故而知新”,而且要强调“知新”和新旧知识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