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语十二章(107句精选句子)

2023-08-22 11:48:09

孔子论语十二章

1、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翻译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十二章)。

4、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5、译文: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到三十岁,知书识理,能够做事合于礼,到四十岁,对自己的言行学说坚信不疑,到五十岁,懂得世事发展的自然规律,到六十岁,已能理解和泰然地对待听到的一切,到七十岁,可以从心到身自由运作,而又不越出应有的规矩。”

6、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7、原文: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论语十二章)。

8、译文:孔子说:“三人行,其中必定有可以为我所学习的人。我选取那些优良的方面学习它,对那些不良的方面则加以改正。”

9、重视学习是一件好事,但我们现在谈到学习,人们往往狭隘地理解为学习书本上的知识,甚至就是为了考试出成绩。读了《论语》让我们更一步了解到孔子的学习范围很广,更敬佩他的才华,孔子本人就精通“六艺”,即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驭马车)、书(文学)、数(算法)你看,孔子绝对算得上一个多面手,可谓入可文、出可武。这种学习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10、长久以来,人们提起诸葛亮,往往都把他看成“神人”。诸葛亮何以如此多才多能?在《诫子书》里他写道:“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可见这是他长期专心致志、刻苦读书并多方面学习的结果。 

11、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12、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4、俗话说,心底无私天地宽,古今中外的所谓“君子”,之所以能够品行正、修养好、境界高,原因在于他们用有一个坦荡的胸怀,因此,才能拥有一个宽广坦荡的人生。 

15、子曰:"朝闻道,夕可死矣。"

16、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17、寓意:学者们十分重视道德修养,注重查清和填补空白,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了最好。

1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①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②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译文:孔子说:“学而时练习的,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1、译文: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爱在里面了。”

22、人不能为了竞争而竞争,有些竞争是必须的,有的竞争是可以放弃的,该放手时就放手,今天你成他人之美,明天他人就会成你之美,世界时一个和谐的世界,成人之美是这个和谐世界的最美乐章。 

2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4、寓意:贫穷是常见的,但个人的道德成长不应受到贫穷的限制。孔子崇尚扶贫、幸福、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

25、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喻:通晓,明白。)

26、寓意:我们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愿意学习,生活在贫困和满足中。不管我们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我们都应该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

27、注释:①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②殆(dà i),有害。

2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29、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30、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1、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又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3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33、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34、  第五章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即学和思要相结合,才能有所得。

3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逝,往;离去。斯,代词,者,指河水。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

36、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37、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38、寓意: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不仅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学习别人的弱点,反省自己是否有类似的问题。

39、“质”在这里是指忠信孝悌等内在品质,是一个人最根本的东西。一个重质的人表现出“木、讷、刚、毅”的特点,有他品行敦厚、坚持原则的优点。

40、“质”在这里是指忠信孝悌等内在品质,是一个人最根本的东西。一个重质的人表现出“木、讷、刚、毅”的特点,有他品行敦厚、坚持原则的优点。 

41、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看见别人的优点,我们主动去学习,看到别人又不好的地方,我们就去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有我们就去改掉。这才是正确的、利人利己的做法。

42、 ——《里仁》

43、子②曰:“学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⑥乎?”(《学而⑦》)

44、寓意: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不仅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学习别人的弱点,反省自己是否有类似的问题。

45、第二个层次是要以诚实的态度对待学习。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这样教育子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6、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4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49、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50、可见,诸葛亮的“通才”不是仅仅限于书本,也不局限于某一专业和领域,而是百事皆学皆通,这给我们的现代教育带来很好的借鉴,这就是教师不要以“应试教育”来束缚学生的思维,要多多鼓励学生走进社会,向大自然索取知识,才能使自己学到登山涉海的本领。 

51、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52、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天生喜欢学习的人。”

5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54、《论语》是儒家经典之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5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56、寓意: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更好地提高我们的自我修养。

5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58、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泛指多次。一说,实指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

59、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60、译文:孔子说:“知道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1、“文质彬彬”是现在常用的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文静而有修养。很多人可能没有想到,这个成语也来自《论语》来自孔子的创造,而且是被孔子作为做人的一种境界提出来的。 

62、第一个层次是要好学,也就是说要有主动学习、追求学问的意识。 

63、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64、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5、  第六章修身要经受困苦,贫穷的考验,表现了颜回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

66、俗话说,心底无私天地宽,古今中外的所谓“君子”,之所以能够品行正、修养好、境界高,原因在于他们用有一个坦荡的胸怀,因此,才能拥有一个宽广坦荡的人生。

67、  第二章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提高自我修养。

68、有句老话说的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学习,这样才可以进步,而怎么学习又该向谁学习呢?

69、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70、关于交友和与人相处,孔子还有一句名言:道不同步相为谋。 

71、 ——《里仁》

72、注释: ①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②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7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4、回:即颜回(前521—前490),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75、译文: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爱在里面了。”

76、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77、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78、注释:①十有(yòu)五:指15岁。“有”通 “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②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 ③惑:迷惑,疑惑。

79、其实,无论哪朝哪代,痛恨失信、呼唤诚信的声音从来就没有断绝过,正因为如此,那些诚信的故事才会千古流传。那些以诚信为做人之本的人才世代受到景仰。

80、关于交友和与人相处,孔子还有一句名言:道不同步相为谋。

81、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为政》)

82、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83、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84、原文: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 乐。贤哉,回也!”

85、寓意:时间紧迫,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86、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8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88、自古以来的圣贤都认为,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宽以待人,则不但可以赢得尊敬和友谊,还能尽量不得罪人。 

8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90、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9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9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3、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4、 ——《学而》

95、译文: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96、 ——《学而》

97、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8、  第四章强调思考是学习的关键,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99、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00、译文:孔子说:“好啊,回了!一筐饭,一瓢饮,在陋巷,人不能忍受这种忧虑,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好啊,回了!”

101、  第三章孔子自述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随年龄增长,思想境界也逐步提高,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0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①。择其善者②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0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104、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105、注释:①《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它以语录体、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②子:先生,指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Zōu)邑(yì)(现山东曲阜)人。 ③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时,按时。 ④不亦说(yuè)乎:不也是很愉快吗?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乎,语气词。说,通“悦” ,愉快。 ⑤愠(yùn):生气,发怒。 ⑥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⑦学而:和下文的“雍也”“述而”等都是《论语》的篇名。篇名只是从各篇第一则语录中摘取两三个字而来,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106、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夏季四字词语积累(62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