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耳机官网(54句精选句子)

2023-08-01 09:18:41

歌德耳机官网

1、HiFiMAN是一个2007年在美国纽约创立的高端音频产品品牌。

2、音频应用(音响设备,键盘,合成器,效果器,声卡,耳机等)

3、创始于1953年的Grado(歌德)是迄今为止美国最知名的耳机和唱头制造商。Grado的产品富有极其强烈的怀旧气息,有时会让人产生穿越时空的错觉。歌德耳机所有产品的阻抗都是32欧姆,很容易推动。虽然它的产品设计外观都像是“二战时期遗留的地摊货”,但却从来没人否认过它的音质。(歌德耳机官网)。

4、效果非常给力,三频确实在同价位的算是出色的,尤其是低频和中频,高频相对一般,低频效果理想并且不是那种轰头。

5、三是沉稳醇厚。是的,就是沉稳醇厚。DesignedforGrado的沉稳,主要在其厚实的中低频与稳定的控制力,搭配GS1000i,无论是大编制的交响还是电影原声中的大场面,都能应付自如,而不会有大动态来临时的发空、发糊、发涩等等各种各样的毛病。而其厚实,则主要在于强大的低频控制力,以及其非常饱满的中频。GS1000跟GS1000i的中频都是偏空的,就算搭配不少名器,给出了一个较为自然的三频,但中频依然会有偏虚的特征。但这台歌德放不会。GS1000i与其搭配,中频很饱满,而其饱满之余还能鲜艳、丰富,非常难得。GS1000i能过关,RS1i更不在话下。

6、 看另一半音响架.你认出什么来了?RA1?那个是RA1的原型机,面板是空白的.

7、拜亚动力是一家成立于德国柏林的专业音响制造商,它和奥地利的AKG一样,起初以制作影院音响器材(喇叭)为业。拜亚动力这个名字得自于其创始人尤根-拜亚(EugenBeyer)。

8、近年将木头玩得风生水起的日本厂商JVC,本次带来了多款中高端入耳和头戴耳机供到场的消费者试听,感受“木的魅力”。

9、除此之外,天域联达也准备了不少高端器材供烧友试听,当中当然也包括了那台价值50000美金的达芬奇DAC。50000美金的DAC听起来是什么感觉?想知道的话就不要错过天域联达的展房了。

10、来到ECT的展厅,首先看到的是DITA的新品TWINS:Fealty和Fidelity.这次DITA邀请了十位插画家利用他们独有的创作风格,用新品包装盒作为画布,在新加坡设计周的时期打造出以“交际”为主题的设计。这十款设计都来到了SIAV现场,同样到场的,当然还有DITA的Shirley小姐姐。

11、beats可以说造型优美,主打低音。别说别的先来一段动次打次。没有买过它家耳机,但是据说它家耳机监听效果嗷嗷好

12、上海知音堂也是大家熟悉的代理商,本次主要展出的是播放设备。丹麦品牌SOEKRIS的解码耳放一体机dac1011体积和外形颇为讨喜,除此还有dac15除此之外,XIAUDIO旗下Broadway,FormulaP1000,FormulaS,iFi旗下的proiESL,proiCAN,proiDSD,xDSD,以及Abyss的Diana平板头戴耳机,在知音堂的展房中都能试听到。

13、飞傲也是不少展会的常客了,本次展会上新款播放器M7和蓝牙模块BTR1是主推型号。除此之外,X7MKII等高询问度型号,本次亦有展出。

14、我平时听的音乐基本都是古典器乐,大编制不多,钢协小协这样的为主,除此之外的音乐除非试机基本不听,硬要说有人声的就是一些爵士乐。但SM1听钢协和听爵士是两回事,比如肖斯塔科维奇OP67钢琴三重奏(DG出品,克莱默、麦斯基、阿格丽姬),SM1的演绎就非常好,沉稳老辣,钢琴的圆润与饱满兼而有之,大提琴松而活,小提琴矫捷灵动,韵味与素质我认为都是无可挑剔的。但听爵士乐呢,差一点,我不知道是不是爵士乐为了那种氛围感特意强调了爵士鼓的部分,但低频听着有点散乱,有点不够沉稳。这是系统的问题吗,我认为不是,因为我是在同一套系统上听的,从这点上来说,听的东西不一样也是比较影响我们对于一个耳机的评价的。SM1如此,之前我用的一些台式解码也是如此,比如WADIA25还有LAVRYDA-N听古典,没说的啊,WADIA对于古典的演绎不敢说独步天下,但也算自成一家吧,而听一些电音摇滚流行呢,既闹腾又嘈杂。

15、话说用歌德先生的2500美金旗舰唱头的原型机,经过THRESOLD前级,FORTE功放,推动歌德先生自制喇叭,出来的声音是如何的呢?这是一种很自然,平衡,均匀,温暖的声音,非常不错.有点出人意料的是系统的声音并不怎么象RS1,准确地说不象RS1在很多系统里出来的偏亮,偏冲,很强劲的声音.而是有点象RS1在RA1的推动下出来的那种松润醇和的声音.整个声音是100%"模拟"的,不硬,不起棱角,不突兀,全频衔接非常温暖流畅.至此我可以肯定,歌德先生本人的审美口味,就是如同RR组合的出声一样,并不是那种过亮,过冲的RS1声,而是RS1在RA1驱动下的发声:温暖,松弛,润和,自然.再一次印证了RA1和RS1组合的调声协调性和"权威性".RS1在歌德先生的听音概念里,应该出什么声?就应该出RA1驱动下的那个声.也许RA1确实不够HI-FI,你可以改用其他比RA1更HI-FI的耳放,但如果效果不是象RA1那么松润平顺,就不是歌德先生心目中的RS1美声.

16、qdc在近年的定制耳机市场上可谓翻起不少波浪,旗下产品不仅被用于文娱工作者手中,而且也是颇受烧友们欢迎。本次展会中,除了之前备受好评的双子座,变色龙V海王星之外,最新产品变色龙V3也来到了现场。对这款产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莅临展会抢先试听。

17、那对高喇叭,用了多少个RS1单元自己数去.它和墙角的那个黑黑的方盒子是一套的,可惜的是,未能开声给我听,因为许久不用,线什么的都拆下了.只能听前面那对金字塔形状的喇叭.也是歌德先生自制的家伙.上方四个还是RS1的单元,下面是自制的低音单元.

18、 歌德先生在这间听音室里主要干啥呢?听他那对喇叭?倒不全是.更主要的恐怕是长期煲他的原型耳机.他设计的新款耳机,都会在这里用这套设备反复煲,反复听,然后改进.

19、提起拜亚动力,专业圈内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上个世纪,拜亚的话筒几乎垄断了全球市场,因此对老一代专家们来说,拜亚就意味着高品位和高品质。

20、PS1戴在头上感觉非常"坠",是不如GS1000那么舒服.其声场也不象GS1000那么庞大,但PS1的声音是非常紧凑而有密度的,可以说是非常高密度的声音,十分迷人.至于是否值得掏3000美金去买一副PS1?我个人的回答是否定的.

21、?这个完全是我自己一直用的罗技家的tf15和ue900s,合适的价格和超出了价格的音质,高音美,人声甜,低音就那样吧.

22、GS1000e又叫“大木桶”。耳机里面的发音单元是红色的,带有e系列的标志,上面标注是GS系列的,下面标注型号。外型很一般,一直是歌德风。佩戴很轻盈舒适。参考价8000左右

23、这只耳机价格不低,尤其是对于先锋这种一向在耳机方面缺乏力作的厂商,但日本这样的厂商并不止先锋一个,之前松下就搞出一个价格不低设计独特的双单元动圈大耳T700,这种东西注定是比较冷门的,网上对于SM1的评价也不多,而且颇有差异,核心区别在于直推和上系统下的SM1是两种不同的感觉。这点我也有所体会,而且我觉得还要加上一条,不同录音质量录音风格的音乐下,SM1的表现也是有很大差异的。

24、它的外型与ED9之外其他ED系列的耳机差异比较大,更接近极致PRO系列的设计,据说头梁也是通用的。可换线,但插头比较独特,带锁定的5mmTS插头。发售版配的是木盒,但我这个只有一个布盒。

25、拜亚动力本次展出的头戴耳机型号都相当齐全,当然也少不了入耳式耳机产品的杠把子榭兰图,在多款设备上供观众试听。

26、魔声是全球领先的高品质耳机制造商,为家庭娱乐、音频、家庭影院、手机、电脑和游戏提供高级连接性解决方案,同时也是iPod,iPhone和iPad配件和专业音频领域的杰出创新者。魔声公司由总裁李美圣(NoelLee)于1979年创立,致力于“打造更完美的音乐声效”的产品。

27、拜亚动力(beyerdynamicGmbH&Co.KG)是世界著名的个人音频设备品牌,创立于德国。产品包括头戴式耳机、耳塞、受话器等,其中以耳机和话筒最为知名。与爱科技(AKG)、森海塞尔(Sennheiser)、铁三角(Audio-Technica)等并称的知名耳机品牌。

28、最后来谈谈歌德GS2000E,这个耳机就不太好说了,歌德的东西我觉得不同时期不同级别的调音差别还是挺大的,不过我玩的时间并不算长,而且从一开始就没关注歌德的产品,再加上我听的东西似乎和歌德的耳机不太合拍,所以就简单说几句吧。

29、从曼哈顿岛赶到Brooklyn,既可以开车穿过大桥,也可以很方便地坐地铁直达.坐地铁R线到"第45大街"下,走几个BLOCK,就来到了歌德公司的楼前.

30、手上这只是单端版本的,驱动上没压力,歌德的产品我一直觉得直推是足够的,就像他家出的耳放RA用来调音可以,但要说那个提供充足驱动力就有点假了。不过最近论坛上也有给歌德做的专配耳放,可惜没试过,手上的东西中配PA-ONE不合拍,ZH1ES推又有点太猛,所以就只说说国砖直推的感受。

31、整款耳机最大的缺点,做工实在太……而且佩戴舒适度也差了点,这已经成了歌德耳机品牌的最大特点

32、除此之外,ECT展厅中还有包含Foxster,AUDEZE,Noble等多个品牌的各类型产品,供各位试听。

33、http://www.audioapp.cn/thread-19292-1-html

34、想感受STAX的静电魅力,或者领略AUDEZE在平板耳机上的多种可能,那就不要错过了。除了这两个品牌,还有auteur生物膜动圈耳机;hyla压电/动铁/动圈混合耳塞;nervax10单元动铁耳塞供到场朋友试听。

35、索尼(日语:ソニー株式会社,英语:SonyCorporation

36、原创歌曲交流推广QQ群:194623956

37、始终如一对品质和技术的追求也让森海塞尔在耳机领域风生水起,盛名不衰。Sennheiser从成立开始,就以极致专业的品牌形象著称,数十年风雨至今,依然引领着行业技术和潮流。

38、1937年,拜亚动力率先开发了全球第一副动圈式耳机:DT这款耳机至今仍然在生产销售,可谓是全球生产历史最长的耳机,而这款耳机的成功,也是拜亚动力进入高保真耳机领域的标志。直到20世纪30年代,拜亚动力开发的M19话筒在欧洲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广泛使用,从而进一步奠定了拜亚在音响界的地位。

39、AKG的产品最擅长播放古典音乐,它的声音投射出的对古典音乐无法割舍的情结和芬芳的古典气息,是其他品牌都不具备的。也许AKG产品独特的古典气息和特色,与它诞生于奥地利这个音乐之国不无关系。

40、AKG依靠话筒、耳机和通讯设备生存,在专业领域最有名望的产品是耳机和话筒。五十多年中,AKG设计生产的各种用途专业耳机多达100多个型号,包括了通讯耳机、专业监听耳机、电视伴音耳机、单声道耳机、四声道耳机、红外无线耳机、影院环绕声耳机等等。

41、  耳机特点Sennheiser(森海塞尔) 这个源自德国的品牌是高保真耳机领域里最有名望的,发烧友几乎尽人皆知,历史长达50多年。它的动圈式耳机以中档Super-aural型的400系列和高档Circum-aural型的500系列为主。其中顶级型号HD800是当今最佳动圈式耳机之HD580也是大名鼎鼎的经典设计,仅次于HD800,HD700,HD650和HD600。

42、提到了ECT,怎么可以不说以星系闻名的Campfire呢?不仅全线入耳式耳机都到场提供试听,最新推出的便携式头戴耳机Cascade也是参展。除此之外,被称为“社会人耳机”的入耳式新品Comet彗星,也是第一次出现在内地展会上。采用特制单动铁,3D打印TAEC专利,拥有强化版不锈钢外壳,并包含mic的LitzCopper线材的彗星表现究竟如何,还等大家来试听。

43、索尼的经典那可是,得从盘古开天辟地说起了。当时我记得上学的时候能有一个Walkman,哇哇哇,那可了不得。(跑题了)

44、在很多展会能够看到的1more本次也没有错过SIAV,主要展出的是旗下三单元头戴耳机,以及在赛事/动漫嘉年华也可以看到的SpearheadVR电竞耳机。除此之外,三单元圈铁耳机的询问度也是颇高。

45、ALDAUDIOPHILE本次带来的主要是STAX和AUDEZE的产品,从照片中能够看到几乎覆盖了这两个品牌的全系型号。为了更好地展示这两个品牌的产品力,主理人准备了酱油比鸡贵的周边配置。讲真,三耳君CV这个清单的时候是手抖的。

46、跨境作战的天域联达,为到场的烧友准备了硬货。曾生产过在烧友群体中备受关注的DaVinciDAC(达芬奇DAC)的厂商LightHarmonic(拉赫曼尼),旗下新品耳塞STELLA(斯特拉)的全国首秀便在天域联达的展房中进行。

47、歌德先生并没有和我们在底楼的OFFICE里谈,而是直接把我们引上了三楼的听音室.熟悉GRADO的朋友们一定都知道这个著名的歌德先生私人听音室,以及里面的那两对耳机单元制造的喇叭.

48、Sennheiser将“森海传统”进行了最良好的传承:声音柔和、松软、耐听,高频偏暗。也许这样的音乐不够“过瘾”,解析也不够强大,但它对喜欢古典音乐或者格调舒缓的轻音乐的人群来说,堪称一绝。

49、在驱动不足的情况下SM1的声音是有些失控的,整体显得比较肥厚,而且出来了就收不住,听流行音乐是有轰头的可能性,但这个问题是可以调整的,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源是由于SM1对前端是有要求的,直推,不好意思,不理想,而且这种开放式大耳带着出街我觉得也是个比较扯的玩法,而在家中使用的话通过器材搭配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50、剩下的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Z1R可以买,如果降到三四千块买一个补充信仰有何不可,就那个外观做工也值了,不过这就不太可能了,如果非要这个耳机,那么我觉得黑砖直推就足够了。

51、AKG(中文商标:爱科技),音频领域知名的品牌之全球四大耳机生产商之一。

52、SM1是一个开放式设计的大型耳机,从背面金属网罩可以直接看到单元,它的单元也很有讲究,当然这不是重点,感兴趣的可以直接去官网看技术介绍。头梁的设计也比较特殊,一个金属片和一根金属丝,连接处左右各有一个小按钮,可以更换那根金属丝来适应不同人的佩戴需求。耳罩是不能完全拆卸的,有一小块用胶水和腔体粘在一起,虽然SM1的单元是平面安装的,但通过周围一圈海绵垫实际佩戴的时候单元和耳朵有一定的夹角。可换线设计,不过插头用的是名声不太好的MMCX接口,而且原线有一个特殊的固定块,如果自己换线的话可能会比较麻烦。

53、坐下来听了一会,我和歌德先生探讨了一下他的HI-FI审美趣味.歌德先生曰:他是从小跟着叔叔,即歌德公司创始人JosephGrado从底层做起的.他叔叔是个非常棒的男高音,对人声的"美声"有着专业的理解.在他的熏陶下,JohnGrado也认为HI-FI系统最重要的地方是中频,是能播好人声.整个20-20000赫兹的可闻频带内,中频的信息量最大,对整体声音影响最大.现在很多厂商追求超高频的延伸,追求到2万赫兹以上,OK,那当然不是不要紧,但存在于2万赫兹以上的"信息",占全部声音的多少%呢?即使是15000赫兹以上的高频段,它包含的信息,是占全部声音的多少%呢?即使把高频搞得超级好了,如果中频效果不佳,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是西瓜和芝麻的关系.所以歌德先生最注重的还是音乐的中频段的重播质量.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爱国小故事简短(36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