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孝敬父母的诗句(49句精选句子)
描写孝敬父母的诗句
1、《诗经》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父母德高;子女良教。
2、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3、译文::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描写孝敬父母的诗句)。
4、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5、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6、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7、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出自先秦:佚名《蓼莪》
8、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9、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10、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11、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12、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短歌行,无乐声。
13、译文:以前有位名叫吴起的人,母亲去世竟不奔丧。哀叹这类的人,他们的心真是禽兽不如啊!
14、白话文释义: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15、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16、译文:飘飘和风自南来,吹拂酸枣小树心。树心还细太娇嫩,母亲实在很辛勤。
17、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18、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19、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20、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出自先秦:佚名《蓼莪》
21、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22、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23、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24、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25、——老舍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26、《格言联璧》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27、译文: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
28、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出自清代黄景仁的《别老母》
29、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韩诗外传》卷九
30、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31、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32、——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33、——(法)雨果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
34、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35、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36、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出自《谁氏子》韩愈 (唐代)
37、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清)李毓秀《弟子规》。
38、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女儿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女儿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39、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
40、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41、心:草木的基干叫做心。在这里"心”字双关。
42、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43、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44、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45、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46、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47、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48、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