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的三个层次(84句精选句子)

2023-06-28 10:51:39

阳明心学的三个层次

1、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圣人的心就像是一面明镜,只需它十分明亮,就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反映的,能够随着感触而应付自如。

2、一是拥有外在的东西不意味着今后的成功。王阳明一生曲折,人生充满挑战,处处似安而不安,安在何处,还需自己辨明方向。

3、刘伟见:王阳明的人生经历和哲学思想的确带给我很多启示。

4、“知行合一”的认识论。要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践密不可分。知行合知就是行,行就是知,这两个字说的是一件事,不存在脱离知的行,当然也就不存在脱离行的知。

5、这就是惯性的力量,事实上我们现在全都被习惯所捆绑着。因此曾国藩有句名言,“败人二字,非傲即堕”,傲便会冥行妄做;堕则会不肯着实躬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就是解决这种习性问题。(阳明心学的三个层次)。

6、致良知。什么是致良知?我觉得不是凡事放在天平上以自己的价值考量,更不是以自己的利益来考量,而是寻心中道义而去。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良知在呼唤,都会自不而然地生发出一种“公义”或“道义”上的价值判断,这就是良知的本质,听从内心的指引,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但我们更多时候总是会被利益驱动蒙蔽,会被一种“自欺欺人”的幻觉来模糊。

7、某友的观点是: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显然与“我心”无关;既无关,就不能说“天下无心外之物”。这位朋友的观点,大概也是我们今人的常识。王阳明的回答当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寂”这一概念。“寂”显然不是不存在,而是一种尚未开显、未曾“明白”的存在状态。在阳明看来,“寂”正是事物自身的存在性在被人们的实践活动证明之前的一种普遍客观状态,而能够促成事物自身的存在由“寂”向“明白”转变,也即是以其本身的真实状态呈现出来的不可缺少的因素,正是人们现实的实践活动。人的在场使事物真实地呈现其自身,则人与事物便建立起一种“关心”的联系,在这一意义上,事物的存在是“不在你的心外”的。

8、其次,阳明心学不仅是一个理论体系,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体系。我们能从中学习到很多,对现实的工作和学习都有积极的启发。

9、在我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增长阶段,以房地产为代表的高杠杆、高周转的融资模式无以为继,不少房企也因监管推出的“三道红线”而摇摇欲坠。

10、第穷理是尽性的功夫。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有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所谓“合乎天道”就是做事要讲道义,不能一味追求利益,要处理好企业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11、未来在中国的投资,你必须先考虑社会价值再考虑商业价值,你才可能活得更久。共同富裕,绝不是口号上的提提而已。

12、在投资中,假设你能够实现对市场的认知和交易系统完美合一时,你就是一个成熟而聪明的投资者,但这笔投资是否具备社会价值,这就不一定。

13、融会贯通。说实话,之前对这个成语无感,或者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但阳明心学就融会贯通做了个恰当的释义——“沉静式体验”。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从知道到做到,然后沉浸式体验,到价值归宿与价值再出发,形成一个完美的循环体系。干任何事情,只有沉浸进去,才会达到知行合一。

14、他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15、阳明心理是中国哲学和伦理学史上的一所重要学派,是其思想的中心和本质,是其哲学、良知和良知的核心。文章以王阳明的王阳明研究理念为中心理论,对阳明的学术思想进行追溯,回归到现代社会的理解与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16、其实王阳明的心学已经涵盖了这几种模式。所以,我认为,中国的管理之道和西方的管理之道完全可以对接。

17、在接下来说,“若有迟违等罪,止坐本职一人,即行罢归田里,以为不职之戒,中心所甘。”出什么事什么责任我担着,这个税是我免的,你要有想法冲我来。

18、 《传习录》,(明)王阳明著,台海出版社,204

19、在王阳明“良知”学说的研究之中,关于“良知”在一切个体那里存在的绝对性与普遍性,这一点基本上不会有疑问,是得到普遍承认的,但关于“良知”是否具有公共性,用通俗的话来说,也即是“我的良知”与天下人人的“良知”是否同则或许仍然存在着重大误解。明代中叶以后,阳明学说在社会不同阶层中开始普遍流行,直到晚明时代,尤其在以王畿为代表的“浙中王门”一路、以王艮为代表的“泰州学派”一路,都曾出现了所谓玄虚蹈空、束书不观而事无根之游谈的弊病,其情况正如刘宗周当年曾指出的那样:“今天下争言良知矣,及其弊也,猖狂者参之以情识,而一是皆良;超洁者荡之以玄虚,而夷良于贼。亦用知者之过也。”所谓“参之以情识而一是皆良”,即是把掺杂了“情识”的私意私见混同于“良知”。“情识”虽也人人皆有,却是人人不同;把“情识”混同于“良知”,就自然会得出“良知”人人不同的结论。这一观点在实践上是危险的,它几乎必不可免地会导致借着“致良知”的名义,却行“致私意”之实,从而任情适意,佚荡礼法,狂放不羁,落入所谓“狂禅”一路,反而成为公共生活秩序的破坏者。若以此来倡导“致良知”,则显然在实践上就走向了“致良知”的反面。就历史经验来说,晚明时期学术界所掀起的批判王学思潮,其主要目的即在试图纠正部分王门后学在实践上的此种弊端,就理论之严密及影响之卓著而言,刘宗周所提出的以“意根”为“独体”而倡导的“慎独”之说,最为富有理论创新与思想洞见。

20、且听齐老师继续教你突破“内卷”,共同富裕。

21、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出现过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还有半个是曾国藩。对于孔子和曾国藩的故事,我们或多或少地从各种历史书籍中了解颇多。但对于王阳明这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一代圣人,说实话,我们真的知之甚少。于是在前些天,买了本郦波老师所著的《五百年来王阳明》,翻前翻后地看了好几遍,感触颇深,也让自己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精髓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阳明心学有了一定认识。读完,遂将自己的一些零思碎想整理如下。

22、心学就是心即理。王阳明的心学,是对朱熹等人的理学的一种拨乱反正。王阳明认为,天理就存在于人的心中,所以,你要格物致知,你不应该骑驴找驴,不要到别处寻找了,你只要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去找就行了。因为,理就在自己的内心深处。

23、《传习录》堪称“心学”第一书,是我们读懂王阳明,感悟心学大智慧必读的一本经典。

24、阳明心学三个要义:“心即理”,最能帮你找到自己;“知行合一”,能够帮助你塑造自己、改变自己;“致良知”最后帮你成就自己。王阳明说:“知是行之主意,行实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实知之成;已可理会矣。”这就是心学的伟大意义。

25、格物致知的修养论。格物致知,从而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

26、“规矩”之喻,已是一目了然,强调了心体对于经验世界之相对价值的超越性,犹“规矩”对于一切具体方圆的超越性。只有超越了具体的经验善恶,“心之体”才能够了别一切经验善恶并予以恰如其分的真实判断。因此,在价值意义上,所谓“无善无恶心之体”,并不是说“心之体”本身不具有价值意义,而是强调它不可以用经验价值尺度来予以权衡。作为“良知”的心之本体,它是绝对的价值本原,体现为对于一切相对价值的绝对中立,也是绝对的价值正义。唯其如此,它才能权衡一切相对价值,使一切经验的价值判断皆得其宜,故阳明先生也说:“无善无恶,是谓至善。”(《传习录上》)

27、知行合一:“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道的理一定要与现实发生联系才有意义。知行不能分家,只知道不行动,其实还是不知道。

28、0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29、一是收束身心,触摸心体,可以通过站桩或静坐来实现,这一部分群里子晴同道比较专业,已在群内多次介绍。中央电视台今年3月份播放的《王阳明》纪录片中也提到:鉴于贵阳的经验,阳明先生暂时放弃直接以知行合一的新观点迎面冲撞人们根深蒂固的先知后行观念,而是教导弟子们一起用静坐的方式从繁杂的日常生活的欲念中摆脱出来,体味心体本身的澄明状态。阳明先生还指出,静坐不同于坐禅,静坐不是入定,只是为了收束身心,擦亮被私欲的尘埃遮蔽的心灵之镜。

30、心即理也。即“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是万事万物的最高主宰,也是最普遍的伦理道德原则。“心外无物”是从人的视角强调,心有多大,天地有多大。如果心里只有眼前的苟且,那诗和远方就是绝对的“无”。

31、学习研究阳明心学的人很多,有些人认为读过他的《传习录》就能一通百通。这是错误的观点。今天,我们要对王阳明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首先要明白三个层次的辨证内容。

32、解析: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产生了天和地,造就了鬼神和上帝,所有一切都由它产生,任何事物都不可与它相比。人若能彻底恢复良知,无一丝缺陷,自然就会手舞足蹈,天地间不知还有什么乐趣可以取代它?”

33、西方哲学中,和王阳明心学最相似的,学界普遍的看法,是康德的哲学。在康德的哲学中,精神自由分两种。一种是消极的自由,一种是积极的自由。消极的自由就是人主动地破除感性法则,而获得真实自我的独立;积极的自由则更高一层,就是自我自定法则,这姑且可以理解为现代人常说的一句话——低端玩家玩标准配置,高端玩家玩自定义,又或者可以理解为,儒家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从康德的这个意义来讲,“存天理,去人欲”由于强调破除人欲,更接近于康德所说的消极的自由;而“致良知”则强调天理在人本心之中,通过不断的自我克制,自我征服,致得了人内心的判断是非的最高准则——“良知”之后,就等于把是非法则掌握在了自己手上,从而实现了道德自律而不是他律,实现了自定法则,实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这与康德的“积极自由”,在这个层面上是息息相通的。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康德为什么对感性法则如此否定,对理性法则如此向往,因为感性法则实则阻碍人获得真正的内心自由的头号天敌。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王阳明为什么对“良知”二字如此赞美,“良知”实则“天理”,实则康德所说的“理性法则”,实则一种无拘无束的内心世界。这种无拘无束的内心世界的境界,如同文章开头时指出,先验性地、潜在性地存在我们内心之中。从个人修养和个人境界的追求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的一生,不管在做什么,最终来讲,都是要复位到本真地自我当中,把自己潜在的“良知”种子,栽培成一棵完整的树”。也许这个表述,才比稻盛和夫那个表述,更加准确地贴近阳明心学的本质,也更加明确地指明人作为万物之灵存在于天地之间,其终极意义和道德实践的方向定位究竟在哪里吧。也许当康德真正看见了头顶的星空的那一刻,王阳明去除了“心中贼”而致得了“良知”之后,他们才真正感觉到自己作为一个人存在世上的广阔无边。

34、我刚毕业时在俄罗斯海参崴工作过几年,那里有份《海参崴报》,每逢周五出版,每期有半个版面的警情匪情通报。当时苏联刚解体,社会秩序混乱,军队中不少枪支流出了军营。有一次,我们聘用的司机一包兜来四把手枪,每把要200美元。司机是驻军纳霍德卡的团政委,苏联解体时政委这一角色全体失业。一个东北人为了看守仓库,花89万卢布(通货膨胀一万倍)买了一把冲锋枪,他还展示给我看。有一次傍晚,我被人跟踪,我走到一个背靠墙的地方,从兜里掏出嘎斯手枪,一比划,那个不良青年悻悻地溜走了。社会上经常有抢劫杀人的事情,报纸上经常公布这类信息。房东说,为了三千卢布(能买三个大面包)就有人愿意杀人。果真有一天晚上,年纪轻轻的房东沃罗加在从车库停车回来的路上被抢劫了。

35、既然“良知”或“道心”的本原实在状态是同一于天道的,那就不仅表明“良知”具有公共性,并且这一公共性本身的自体状态是“廓然大公”,也即是“无私”的。“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礼记·孔子闲居》)“三无私”是天道之本然,同时也就成为“良知”自体的本原性规定。无私即是大公,大公即是中正,故“良知即是未发之中”,是大中至正之本体。此中正之本体,即是“皇极”(孔传:“皇,大;极,中也”)。“皇极”是“无偏无陂”、“无偏无d”、“无反无侧”的,只是一个“荡荡”、“正直”而已。只有“无有作好”,才能“遵王之道”;必须“无有作恶”,才是“遵王之路”;只有无私无偏,才能使事事物物皆得其中正,才能“会其有极,归其有极”(参见《尚书·洪范》),在天下实现出普遍的中正与公义。“无有作好”、“无有作恶”,即是阳明先生所说的“无善无恶”。在这一意义上,心之本体的“无善无恶”,实质即是强调“良知”自体作为本原性实在的永恒中正,它即是中道之体(中体),是大中至正之本原。

36、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

37、王阳明心学讲的是什么?我认为无非就3点: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这些见解是从哪里来的?无非就是他对儒释道三家主要思想的提炼与升华。所以要想弄懂王阳明的心学,从知识层面来讲,就要读一读儒释道三家的经典。比如大学、中庸,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还有道德经,等等。

38、《自杂谈》,其与朱熹所说的“理为天地、人物存在之本,是先于宇宙而存在”明显不同。结果,朱熹主张由道问学,强调格物致知,即穷物理,强调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以为人的道德水准必将随着知识的增长而增进。

39、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之所同具者也。(《传习录中·答陆原静》)

40、是说,“天理”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人们应该“知行合一”地去提高内心的修养和智识,去除自己的私欲与杂念,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运行,即所谓的“致良知”。在王阳明的设想中,每个人只要回归到自己的内心,唤起最本初的良知,那么人人皆可为圣,社会大治也就能够实现了。

41、大约在五百年前,王阳明在龙场悟道,阳明心学横空出世,自此之后,追随者无数。

42、险夷原不滞心中,何异流云过外太空。夜静洪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43、解析:《周易》中说,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天地运转不息,人不断前进,靠的就是“谦”之道。

44、干事情,就要“入乎其内”。“入乎其内”有三个境界,第一是用脑子想,叫琢磨;第二是用心去想,叫揣摩;第三是全身心地投入,叫着魔。三个境界,体现了干事的三个层次。喜欢琢磨的人,可知事物其表;喜欢揣摩的人,可知事物逻辑;着魔,则可熟知事物的脉络和经络。

45、过以上的分析,回扣到文章的标题——“致良知”究竟是什么意思?上文的阐述,主要是从存在的意义而不是伦理的意义去阐发,主要是从自我修养的意义和不是道德实践的意义去阐发,主要是从内心世界的角度而不是客观行为的角度去阐发,主要是从境界而不是日常的角度去阐发。但需要指出的是,并非说“致良知”只有前一种意思而没有后一种意思,实质是,都包含在内。只是说,王阳明心学在当下的传播中,后一种意思过于泛滥,而前一种意思,似乎并不被理解到。所以本文侧重强调了前一种意思。前一种意思是后一种意思的头脑,这也是儒家思想中修身为本的哲学原则。

46、在这个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直在提速,在追求,在赶超,我希望这个社会可以慢下来,可以细细品味继续追寻的方向,知道最终的目标,有时候慢下来是为了走得更远,阳明心学提供了经世致用的学问。

47、良知一也。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传习录中·答欧阳崇一》)

48、在过去一年中,我们看到了诸如教培行业的大整顿,在过去课外培训K12被资本涌入,就是由于其刚需所产生的高利润,但这样的教培投资是否真得有利于社会进步,学生素质的提高,可能并不是。

49、知行合一不只是一般所理解的理论联系实际,那只是“知”和“行”两个字的意思。要搞明白知行合用万法之宗孔老夫子为例再合适不过了,阳明心学实际是心学的一支,而心学是儒学的一支。

50、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

51、阳明心学的最大特点。最大特点是什么?就是此心不动如山。阳明心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意义何在?就是把我们个人的心灵培养的无比强大。其实人与人的智慧相差不远,没有什么太大的差距,尤其是聪明程度、智商水平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差异。关键就在信念。

52、王阳明回答说:“只要理解了,为什么非要记住?要知道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本体光明。若仅求记住,就不能理解;若只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体光明。”

53、第管理授权各得其所。王阳明认为,战争胜利的前提就是充分授权,所谓疑者不用、用者不疑。企业管理也是一样,如果授权不充分,事情就没法推动,部下员工举步维艰,名不正言不顺也就事不成。充分授权,解决的是管理的外部环境问题。

54、问:很多企业在管理上提倡文化回归,管理者积极学习传统文化,以国学精髓管理企业,有的还特意参加培训班,力图把西方管理学的内容与国学结合起来。这两者之间,是否有共通共融的地方?你对“中国式管理体系”有何评价?

55、说实话,我很佩服那些有毅力持续实修的人,因为他们精进可能会快些,但对我而言太难了,不论怎样,我都会坚持实修下去。人的一辈子长着呢,其实不论是持续实修还是间断性实修,只要方向对了,持之以恒坚持下去,肯定会遇见一个活泼泼的、不一样的自己。

56、放到“孝”和“悌”也是这样,光说并不是知道,他去做了,做到孝做到悌,才能说明知孝悌。实际上,欣赏美和恶恶臭是人的本能,但王阳明就是要我们把这种人文思想变成本能反应。王说,做不到就不是真知道,真正的知道就是做到。(其实是一种偷换概念,但古人就喜欢玩这一套,也导致了逻辑的缺失使古代哲学逐渐偏向玄学。)

57、问:王阳明一生经历过多场战争,剿灭地方叛乱、清扫山贼,最有名的就是平定宁王之乱。他出奇制胜,战无不利,一生没有打过败仗,可谓是一流的军事家。这正是得益于他的管理智慧。

58、然而,“致良知”几个字听上去平淡无奇,真要实践却是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在阳明心学的体系中,“心即理”是起因,即意之动;“知行合一”是过程实践;“致良知”是根本目的。

59、阳明先生也如是说道,“知是行的宗旨,行是知的实践;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

60、阳明心学想要告诉世人的是一个向内修心,向往传递善意的哲学世界观,恰如阳明先生所言到,“人顶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61、我这么说是因为王阳明的心学,它是一种知识,而这个知识,它就像一根手指,指向高维度的思维,没有这根手指,我们也能够见到高维度的思维,只不过有了这根手指,也就是王阳明的心学,它能够帮助我们进入高维度思维提供了便捷,用佛家额话说,也就是帮我们提供了“法门”。

62、0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63、所以,从阳明心学的这点而言,长期主义的意思并不是让你当下不要赚钱,而是不要去赚当下的最后一个铜板,谋大事者不逐小利。

64、刘伟见:道理虽大,却都能落实在生活之中,建立收摄一心的管理体系。首先,要参透“心即理”。《大学》曰:“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王阳明的思想跟孔孟是相通的,他认为,心在不在,决定了我们能不能明了世间的理。凡事之所以有价值,都是因为跟你的心有关联。所以理不外心,心具众理。

65、为什么近几年不少客户踩雷高收益理财,也是因为对中国经济转型过程的认知缺乏。 

66、这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些障蔽,兢兢业业,亹亹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学。

67、“下学上达”,是管理本领的修炼。管理者要保证心的归处,不在具体与抽象上游离,不离日常生活本身。

68、刘伟见:王阳明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儒家四圣”,《钦定四库全书》称其学问别开生面,事功勋烈高卓,可见其学问造诣与事功实践之结合之典范。可以说,近500年来王阳明是影响最大的学者之一。

69、二是转格物致知中“物”的弯子。意之所在便是物,这个物并不是指我们生活中所看到的具体有形状的物体,而是从开始到结束的一个事,生活中处处是“物”。“格”的意思是“正其不正以归于正”,认清了“格物”,我们就有了做功夫的方向。

70、--------------------------------

71、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72、阳明先生说:“人生之大病,只一傲字”。“傲”与谦虚相反,与人交往不屑与人为伍,学习上蔑视他人,似乎自已远远超乎于知识之上。所以,阳明先生告诫人们:“谦为众善之基,傲为罪恶之魁。”

73、圣人是什么?圣人只是一个符号,一个代称,就是内心这种良知。如果你觉得没有,那是被现实遮蔽了,被欲望、情绪、纷繁复杂的红尘遮蔽了。所以,心学就是让我们静心而坐,找到我们心中的那个良知,让我们事上练。找到它,呵护它,成长它,推扬它。

74、解析:善念萌发之时就要认识到去扩充它;恶念萌发之时就该意识到去遏止它。认识、扩充、遏止就是志,这是上天赋予人的智慧。

75、作为明代最负盛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王守仁同时精通儒、释、道三教,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而今天要推荐的这本《传习录》则记载了阳明先生最重要的哲学思想,其中的一些原则和方法至今对我们的家族财富管理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76、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77、诗的开场便举止潇洒,展现了尘世间盛衰,处之泰然。王阳明的心学观念,以后解放了不胜枚举人的内心,打破了数百年来理学家对人的本性的钳制。

78、舜的弟弟叫象,象屡次想害死舜,但舜还是照样疼他。王阳明说,舜之所以能感化象的傲慢,最主要的就是舜不去看象的不是。如果舜坚决要去纠正象的奸恶,只会看到象的不是,而象又是一个傲慢的人,肯定不会认错,舜又岂能感化他?” 

79、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只是“数字”教育,而绝非我们社会想要的“素质”教育。

80、阳明先生认为,一个人倘若连自己的心都不明,做事没有自己的准则,那么他一片漆黑的心里,就会浑浑噩噩,无法做好任何事情。

81、本报告由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健康财富管理事业部撰写,完全基于公开信息资料,秉承独立客观公正的分析立场,以勤勉尽责的职业态度,坚持专业和深度价值研究,但不能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报告内容及观点仅供交流使用,对任何个人和机构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本报告所提供信息所导致的任何直接或者间接的投资盈亏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中包含的观点或估计谨代表作者迄今为止的判断,泰康人寿可以不经通知加以改变,且没有对此报告更新、修正或修改的责任。

82、朱陆都认为理是世界万物的终极本原。但是陆九渊借助的是儒学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以为“心即理”,万事万物皆由心而生发。“

83、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了,去行动,行动了,有收获,知是因,行是果,这两个是同步的,可以形成闭环。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八月十五的古诗李白(51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