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争的文学作品(60句精选句子)

2023-06-22 11:02:51

关于战争的文学作品

1、《辛德勒的名单》是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连姆·尼森、本·金斯利、拉尔夫·费因斯、艾伯丝·戴维兹等主演的一部战争片。该片于1993年11月30日在美国华盛顿点映,1993年12月15日在美国正式上映。该片改编自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名身在波兰的的德国人辛德勒,在二战时雇用了1100多名犹太人在他的工厂工作,帮助他们逃过被屠杀的劫数。

2、这条线索作为社会政治主题从属于前面的民族历史主题。作品的完成,标志着作者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而思想上的矛盾也处于转变时期。(关于战争的文学作品)。

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出自毛爷爷之手。作为一篇新闻作品,就其体现新闻的相关特点而言确是可圈可点,但所反映所体现的东西,只能关照到发生新闻的那些天里,是即时性的,而非永久性的。渡江的艰难、战争的残酷,全然被磅礴的气势与昂扬的斗志淹没了。其实不足为怪,战争领导者眼里只有胜利,没有死伤。

4、一九五二年四月一日,黄谷柳拍下同行战友在平壤文化宣传省大楼前合影,左起:李蕤、逯斐、巴金、葛洛、王希坚。

5、所描写的是,在d领导下的一支抗日游击队——中华人民革命军第九支队,在转移过程中通过与敌伪军队、汉奸地主武装进行激烈战斗,以及自己队伍内部的各种思想矛盾与斗争的描写,表现了东北人民不甘当亡国奴、誓死保卫家乡、争取民族解放自由的思想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6、   这是一部取材于抗日战争历史、讲述山东胶东革命根据地抗战生活的少儿小说。通过一个孩子在抗战前后的生活经历,作品展现了抗战时期八路军根据地军民的生活,在战争背景下透过人物成长展示民族新生。透过充满泥土气息的胶东风物与乡村人情,作品用一个孩子和他的家庭充满人情温度的质朴回忆,铭记了那段融汇历史血泪和民族新生的战火岁月,将个人史、家庭史和民族史融为一体。在宏大与细致、历史与个人、战争与和平之间,作品进出自如,呈现出一段有温度的的抗战历史。

7、鲁迅为圆梦,先是抉择学医,继而弃医从文,沉寂反省之后,奋起呐喊,这才成为一代文豪,民族脊梁。

8、革命英雄传奇有两大要素,一是革命英雄斗争历史,一是传奇。中国具有崇尚历史的传统,甚至就把文学认同为史的演义,因此任何一段历史在作家眼里都是丰富的文学材料。革命胜利之后,革命斗争历史理所当然地成为文学的首选,但作为首选并不能保证产出的文学作品能像这段历史一样辉煌。所幸的是,作家们找到了英雄传奇这种传统文学样式,这是一种经过千锤百炼的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和民间特色,为表现中国革命斗争提供了很好的艺术平台,因此,革命英雄传奇小说从一开始就具有较高的艺术质量,也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徐贵祥是新世纪以来成功运用革命英雄传奇的代表性作家,但他能够将现代小说叙述与革命英雄传奇模式糅为一体,完全跳出了过去的窠臼。

9、可见,崇尚英雄精神是作战双方共同的特性。“《拔都攻占梁赞的故事》是俄罗斯古代文学杰作之……体现了俄罗斯人民在蒙古人入侵时期饱受的巨大苦难以及为保卫祖国不惜牺牲一切的高尚精神。”这部作品对于小说这一体裁在注重主题呈现和形象塑造方面,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尤其在艺术形式上,《拔都攻占梁赞的故事》已经不同于《伊戈尔远征记》等12世纪之前的作品。这部作品不仅一改韵文趋势,以散文体进行书写,而且其中有不少生动的对话,旨在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已经具有了小说这一艺术形式的基本要素。

10、我出生在南京评事街的一个大户人家,爸爸是飞行员;中秋节那天日本军机对南京评事街轰炸,我的妈妈和爷爷奶奶葬身火海,爸爸也在那天与日本军机的空战中壮烈殉国,刚刚百日的我成为孤儿。我们家的佣人方妈收留了我,在那场残酷的杀戮中,方妈、哥哥,还有许多陌生人,接力赛般的护佑着我,我终于活下来……

11、爱因斯坦志在大胆怀疑、自由思考、探求真理(爱因斯坦《自述》);

12、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

13、如果说《拔都侵袭梁赞的故事》和《俄罗斯大地覆没记》以宏大的战争场面的书写为主要特色,那么,《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传》(«ПовестьожитииАлександраНевского»)则主要塑造英雄形象,具有强烈的传记色彩了。

14、赴宴的有宫廷官高位重的伐西里王爵和他漂亮却行为不端的女儿美伦,还有个头高大健壮的年轻人彼尔,他戴着眼镜,剪短发,穿浅色的流行短裤和褐色燕尾服。彼尔是莫斯科著名贵族别竺豪夫的私生子,从小出国留学,今年20岁,学成回国到首都谋职。他一进宴会厅,对人们议论拿破仑征战欧洲颇感兴趣。在这里,他高兴地结识了英俊而刚毅的青年安德烈--先朝保罗皇帝的退职老总司令包尔康斯基的长子,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15、外国的:《桂河大桥》、《战内争三部曲》、《巴顿将军》、《遥远的桥》、《莫斯科保卫战》、《希望与荣耀》、《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兵临城下》、《钢琴师》等。

16、当然很多战争题材的作品中,都关照到了人性,但在有些场合下对人性的描写是虚伪的,是一厢情愿的,是让人难以理解的。

17、季扎不欺己心;子罕不以玉为宝,而以不贫为宝(刘向《新序》二则)。

18、全书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个主题,以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4个贵族家庭的人物活动为基本情节,形成两个主要线索。

19、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战争文学作出如下定义:战争文学以某一次或几次战争为背景,描写战争中的军人、军队和战斗,或描写受战争影响和冲击的普通人的生活,同时也关注战争对战后社会生活的影响。

20、神话史诗依然是主流,比如英国的《贝奥武甫》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

21、改革开放,取人之长,补已之短,这是富强的必由之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是历史的证明。和平是共同的愿望,和好是解决民族争端的最有效渠道,内蒙有那么多的昭君墓便是力证。(《内蒙访古》)

22、13世纪古罗斯的文学中,也已经有了英雄与美女的故事,而《捷甫盖尼的事业》(«Девгениеводеяние»),在战争书写中的爱情主题呈现方面,显得尤为突出。这部作品的主要情节是叙述希腊拜占庭人与撒拉逊人之间所进行的英勇的斗争,作品也讲述了捷甫盖尼所建立的功勋。而捷甫盖尼的形象,则是中世纪理想英雄的具体体现。这部作品的风格融汇了口头民间诗歌的表述传统以及基辅罗斯战争故事的叙述风格。

23、命令:今晚二十二时正式停战。届时不准射出一枪一炮。

24、被日寇秘密杀害的散文家陆蠡,创作了(《囚绿记》 ),表现了对北方沦陷区人民的思念和反抗的精神。师陀的长篇讽刺小说(《结婚》  )对认识抗战后上海社会的罪恶、糜烂生活,有一定的意义。

25、伟大不见得都是巍巍乎、昂昂乎。伟大可以是高山,是江河,但伟大同样可以是溪水。巴赫的作品,巴赫的为人,就是小溪;稳定、恬静、圣洁、旷日持久。爱因斯坦说:“对于巴赫,只有聆听、演奏、热爱、尊敬,并且不说一句话。”可见其神圣伟大。

26、母子三人在背负债务,衣食住行都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母亲拼命打工,兄弟俩边读书边做工,过年的时候,一家人也只能合着吃起一碗阳春面。那头碰头吃面的情景,便是日本民族精诚团结、共渡危难的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北海道面馆”2号桌便是这种精神的见证,老板专为母子三人留着,其他顾客眷顾这里,仰慕的正是这种精神,一碗阳春面的精神。(日本栗良平《一碗阳春面》)

27、文明人有时很野蛮,而野蛮人有时倒很文明,经济落后的云南,其杂色的文明给予现代人以纯朴的精神滋养。人类的文明不是哪一国哪一族的专利,它是众多国家、民族在漫长历史中的创造。文化是博大的,对待文化要有博大心胸。(雷达《重读云南》)

28、主题开掘的刚柔相济,在铁凝的《笨花》上表现特别突出。这部小说是通过家族史和乡村史去反映20世纪中国革命的风云变幻,关涉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最深刻的变革和中华民族最深重的灾难,而如此宏大的主题,铁凝是通过华北平原一个山村日常生活的肌里展示出来的。宏大叙事与日常生活叙事的交相辉映,就像书名“笨花”所寓意的是笨重与轻柔的组合。铁凝认识到刚与柔、大与小之间的辩证关系,她写的是乡村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但她从日常生活的细节里看到的是“这群中国人的生活,他们不败的生活之意趣,人情之大类,世俗烟火中的精神空间,闭塞环境里开阔的智慧和教养,一些积极的美德,以及在看似松散、平凡的劳作和过日子当中,面对那个纷繁、复杂的年代的种种艰难选择,这群人最终保持了自己的尊严和内心的道德秩序”。

29、被日寇秘密杀害的散文家陆蠡,创作了(     ),表现了对北方沦陷区人民的思念和反抗的精神。师陀的长篇讽刺小说(      )对认识抗战后上海社会的罪恶、糜烂生活,有一定的意义。

30、1832年,卡尔·冯·克劳塞维茨(CarlvonClausewitz)出版了《战争论》(OnWar)一书,书中就战争的定义提出了两个非常核心而精辟的论断:一是“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7–8);一是“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31、创作者全勇先称,“人性的温暖,是最珍贵的”,也是他创作的初衷。战争是残酷的,人性却有真善美的力量。战争文学展现的虽然是不幸与灾难,吟唱的却是和平与人性,可以说战争文学是各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

32、昔日的友情,提起来,一片温馨。干枯的人生旅程中,它将永远供给我们新的慰藉,重燃我们将熄的希望:友情醇厚,它不令人悲,不令人醉,而令人宽慰。珍惜友情吧!(於犁华《亲情·旧情·友情〉

33、中国 金庸,中国南宋抗元战争;《世界末日之战》西班牙  ,作者: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巴西共和革命战争;《西线无战事》,雷马克,二战;《静静的顿河》

34、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图片来源网络,下同)

35、人生三境靠修炼:“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一境:商瞻远瞩;“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二境:锲而不舍;“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入正在,灯火阑珊处。”此三境:功到自成。(《王国维的“人生三境’!》)

36、   这部作品浑然天成,气象高远,有鹤立之势。作品写抗战时期,北京城里皮影戏班子的父女,前清八旗的落魄子弟,富有但爱国的姥爷一家,从三个家族的命运,透视沦陷区不同阶层人们的思想、情感和遭遇,展示了那一特殊年代广阔的生活画面。其中写得最出色的是八旗后代图将军,他是一个混混,是败家子,什么生计都不会;但也是一个高水平的玩家,孩子们喜欢的他都会,且玩得极精。他卖光了家产,不得不去拉车;但他身上的义气、侠气、爱国精神,在那个灰暗的时期,显得特别感人。他最后死在日本人的枪下,死得很偶然,也极不明智,但将其个性展现的淋漓尽致。这是一个立得起来的"典型”,当下创作中如此丰满的典型人物已不多见。小说充满了“京味儿”,与老舍同类作品相比,滋味是有过之。《将军胡同》以儿童的视角,生动流畅的故事,讲述了老北京一段民国往事,展现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在民族气节、品德大义上的果敢与正义。京腔京韵的故事,准确精致的细节,地道的老北京风物节令、物候时序的展现,都为小说增添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37、人生之短,俯仰一生。何不“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快然自足?(王羲之《兰亭集序》)

38、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区别“军事文学”和“战争文学”两个概念。

39、读完《芦花荡》,以及它的姐妹篇《荷花淀》,我们的第一个念头是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吗?非也。对青春期骚动期的青少年来说,读这两篇文章更为激动的是在战争中体验胜利的那中成就感,是把体内的那股冲动和压抑发泄出来的刺激劲儿,遑论培养反战思想?当然有人会说,教学过程中,可依据学情选定教学内容,此文还有什么诗化的语言、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等等,这,我不否认,只是,更多时候,我们读一篇小说,最先注意到的是故事情节,然后在情节中寻找体验,至于语言、形象等已是其次的其次了。

40、而《俄罗斯大地覆没记》所书写的是蒙古—鞑靼人入侵古代罗斯的经过。事件发生在1238年至1246年间。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在于“书面风格与民歌口头语言风格的结合”。从作品的整体结构以及相应的思想内容来看,它非常接近《伊戈尔远征记》,表现出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热忱以及强烈的民族意识。作品的开头,便以抒情的笔触进行颂扬:

41、“穷且益坚,不坠青去之志”的王勃(《滕王阁序》)

42、俄,奥斯特洛夫斯基,十月革命;《弟二十二条军规》海勒  二战;《丧钟为谁而鸣》海明威  保卫西班牙;《死亡地带》;《战争与和平》

43、中国作家们在书写这些士兵时,投入了心血与情感,也以自己的实践为中国战争文学谱写了新的旋律。最初,作家为响应当时战争实际的需要,创作了大量讴歌志愿军战士英勇事迹的作品,虽然从后世文学史的眼光观之,这些作品大多都会随时代流转而湮没,但它们的价值不止于此,它们毕竟是那个时代有力的战歌,也在战火中实际鼓舞着战士们的心灵。同时,中国的杰出作家们也很快就捕捉到了新的旋律。路翎的《战士的心》(1953)细致动人地刻画了一个稚嫩战士在战火中迅速成长的心灵历程。巴金的《团圆》(1961)以女文工团员王芳的身世,牵动父辈跌宕起伏的革命历程,颇具革命传奇的色彩。魏巍的长篇小说《东方》虽然因小说中大量插入概念性的笔触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艺术成就,但整部作品以士兵郭祥的成长经历以线索,对朝鲜战争波澜壮阔的过程做了全景性的描写,具有史诗的规模。王树增的纪实文学《朝鲜战争》中记叙了几十位具体战士可歌可泣的壮烈事迹。同时,王树增在一些地方突破了以往抗美援朝文学战歌和颂歌模式,通过对战士的书写,而写出了此前少有的悲怆的旋律。在叙及砥平里之战时,作者以简洁平实的语言写道:“5日下午,中国军队停止了攻击。对砥平里攻击的停止是在中国基层军官的坚决要求下决定的。在中国军队的战史中,下级指挥员在战斗中向上级指挥员提出‘不打’的要求,砥平里属罕见一例。”“战士的伤亡实在是太大了,已经不能再这样伤亡下去了。”而在作品末尾处的一个甚至不知道名字的小战士的经历,尤为令人动容:

44、最朴素的托尔斯泰墓,实则世上最美的坟墓,因为,朴素之后的墓主人不为声名所累的高贵品格,最具有撼人心魄的魅力。(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

45、1951年,首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归国后,黄谷柳给同行战友们拍合影留念。前排左二是女作家白朗。(摄影:黄谷柳,以上图片均由黄茵提供) 

46、沦陷初期,哈尔滨的文艺活动受到摧残后,一些作家又在沈阳、旅顺等地开展新的活动,其中(“乡土文艺”  )成就最为突出。

47、《红岩》描写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国民d当局疯狂镇压共产d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

48、舒群在狱中创作了《没有祖国的孩子》。在高嵩的鼓励下,他创作了中篇小说《没有祖国的孩子》。李旭东被释放后去了上海,参加“左联”,《没有祖国的孩子》发表后引起轰动,是他的成名作。以后出版了一批小说作品。抗日战争爆发后去了延安。 

49、在《笨花》中能看到宏大叙述和日常生活叙述这两种叙述的融合。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形成的两大叙述类型,在当代文学阶段,宏大叙述成为主流,而日常生活叙述曾处于极度压抑的处境之中。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常生活叙述逐渐正常化和普及化,而与宏大叙述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也为革命历史和革命战争小说在主题上的刚柔相济提供了叙述上的充分条件。

50、除了以上介绍的书籍,也可以观看一些相关的电影(比如《美丽人生》和《钢琴师》),或者参观战争纪念馆,层层递进,互相印证。

51、张爱玲以描写战时上海、香港生活的短篇(《倾城之恋》    )而引起人们注意。她的代表作(《金锁记》  )以其对中国市民阶层的深刻描绘而成为新文学中有独特色彩的作品,在艺术风格上接近《红楼梦》。

52、《辛德勒名单》(Schindler’sList,托马斯·基尼利著)

53、然而巴金也绝非只是一味任情纵笔、狂放无羁以至流于粗糙简滥。在具体驾驭这种平白率真、热烈酣畅的文字时。

54、其在面对革命和战争的残酷性时更要呼唤美与文明。关于这一点,不妨以90岁高龄的老作家徐怀中的新作《牵风记》为例。徐怀中在谈到这部小说的创作初衷时说:“我们的战争文学,当然要写金戈铁马,要写血与火的考验,但不能一味局限于此沦为套路。军事文学写英雄豪情,也写人之常情,还要写在特殊环境下人性的特殊表现。不光是反映炮火连天,硝烟纷飞,普通基层官兵的日常工作生活,军人的坚守和本色,乃至人性的至纯和脆弱,都可以写。”徐怀中的话代表了众多作家的心声。《牵风记》以1947年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挺进大别山为历史背景,主要讲述了三个人物和一匹马的故事。小说写了战争中的美,美具有永恒的魅力,能够超越战争,也能够化解战争中的残酷。青年女学生汪可逾就是美的天使,特别是她携带着一把古琴出场,更深化了美的内涵。她在投奔延安的路上成为了齐竞部下的一名文化教员,她悄悄地以美影响着军队,也彰显了人性之美好。不言而喻,战争毁灭了美好,但是《牵风记》提醒人们,毁灭美好的不只是战争。战争和敌人毁坏了汪可逾的身体,而曾是革命战友和恋人的齐竞却摧毁了她的精神,重创了她的内心。像徐怀中这样把美引向战争中是需要胆量和见识的。

55、可见,战争文学与军事文学有着密切的关联,但并不完全相同,两者之间的关系大致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56、具体到他笔下的石壕村里,无论是老翁老妪儿子媳妇,还是前来抓丁的小吏,个个都是战争的受害者,这更让我们全面透视到战争的残酷性。

57、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香菱潜心涵泳,如痴如醉,终于悟出诗的真谛。诗人气质的黛玉对香菱的感染也是重要因素,“见贤思齐”榜样的力量是学习不可少的。(曹雪芹《香菱学诗》)

58、但是,俄罗斯学界对此有过强烈的争议。白银时代的著名学者弗谢沃洛德·米勒就曾坚持认为该作品为俄罗斯首创,而且仔细论证在词汇使用以及在形象体系方面该作品与《伊戈尔远征记》之间的相似性。尤其是两部经典所歌颂的都是英勇尚武的精神,而且都是通过战争来进行描写和刻画人物。作者还喜爱通过描写梦幻的方式来预示将要发生的事件。就修辞技巧而言,这两部作品在具体的比喻手法使用方面也很相似,譬如,将参战的将士比作雄鹰、鸦群,将英雄比作太阳等等。

59、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1951)是抗美援朝文学中产生过最大影响的作品之一。魏巍在文中开宗明义:“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此后,巴金、路翎、杨朔等著名作家和无数文学写作者都创作出大量反映志愿军战士们战争生活的作品。时至新世纪,王树增写下纪实文学《远东:朝鲜战争》(后改名《朝鲜战争》)时,他也从“士兵”的起点重新出发:“士兵,战争中最普通、最重要、最大数量的人,他们成为我写作《朝鲜战争》的唯一动因。”是的,就是这些普通平凡的士兵,成为了抗美援朝文学中无可争议的主角,是抗美援朝文学整体景观中最醒目的形象。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鼠年拜年祝福语(69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