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哲理名句(61句精选句子)
苏轼哲理名句
1、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2、倘若一年只有春季,是不是就少了夏季的荷花,少了秋季的丰收,少了冬季的白雪飘飘。
3、不必在意年华渐老,该在乎的是在年华中,你有没有付出什么,又收获了什么。
4、而这种快乐,又最容易获得,一杯清茶,一朵幽花,一本好书,只要我们细细品味,便能获得“清欢”。
5、诗词君要推荐苏轼的16首最经典的诗作,每一首都值得我们背下来。
6、气质的高下,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涵和学问。
7、作者要说明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同时凝聚了苏东坡对生活的哲理思索。
8、元丰七年(1084)十二月二十四日,苏东坡和好友刘倩叔一起游泗州南山,他们在细雨斜风的轻寒之中登上南山,俄而细雨散去,淡淡的烟霭浮动,稀疏的柳枝飘拂,南山下的十里滩显得分外妩媚,南山脚下的洛涧,流入淮河,水势茫茫。
9、首两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10、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11、回首自己的一生,几起几落,失意坎坷,纵然有忠义填骨髓的浩瀚之气,也不得不化为壮志未酬的长长叹息。
12、人生当学苏轼: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13、这两句,既饱含哲理又一任性情,表达出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14、他们摆出带来的野菜蔬果,煮上一壶午茶,开始享受美景。面对如此清景,如此清蔬,如此清茶,苏轼顿时感到一种难得的快乐,于是,他写下了一首词:
15、苏轼有一位好友王巩,“乌台诗案”时,受苏轼牵连,被贬到了岭南宾州,是受牵连最重的,这让苏轼一直觉得自己很对不起他。
16、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17、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____苏轼《琴诗》
18、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19、人生如梦,岁月无情,蓦然回首,才发现活着是一种心情。穷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不管昨天、今天、明天,能豁然开朗就会是美好的一天。
20、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惠崇春江晓景》
22、苏轼被贬谪到蛮荒之地的岭南,却不改达观心境。人人皆恶岭南,只有苏轼高兴的说:让我天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一直做岭南人。
2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焕《登鹳雀楼》
2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水调歌头》
25、人和大自然一样,都同样有缺憾,向来都是如此。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那就只思一不思八九。
26、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27、没有人能让死去的昨天复活,但能让活着的今天不死,尽管明天并不遥远。
28、《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卷二十六:“此是名篇,兴象实为深妙!”
29、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就如在不同的客栈停了又走,走了又停。
30、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唐·杜甫《夏夜叹》
31、“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最后两句是两人回忆之前进京赶考经过此地时的道路坎坷。苏轼骑的马在路上死掉了,借助一个小毛驴才勉强走到渑池,路途遥远,人困马乏。你还记得当时的情形吗?但这些也只能存在于我们的记忆当中了,现实当中并找不到有关的痕迹了。
32、因为如果我们总是片面地认识事物,那么我们会变得越来越局限,犹如“坐井观天”。
33、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34、苏东坡和妻子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妻子27岁去世,这对他是个非常大的打击,虽然已经过去10年了,但心中的沉痛依然沉重。
35、这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36、见到一些三十来岁的人,明明不算老,却总说自己老了,这让人听着有些不爽,苏轼在知天命的年纪都能发出“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感叹,他四十多岁都能像个孩童般去用箩筐装云雾,你才刚过了人生的三分之一而已,有什么老的?
37、苏东坡和弟弟苏辙不到二十岁时,兄弟二人出川进京赶考路过渑池,借宿在一个古寺里,兄弟俩还曾经在照壁上题诗。后来兄弟双双考上进士。在此之前,苏辙还曾经被任命为渑池主簿,因为考上进士而没有赴任。
3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9、苏东坡也是考上进士后,第一次被外派到陕西凤翔做官。苏辙一路相送,回来再次路过渑池,看到兄弟俩曾经住过的僧舍,共同题诗的照壁都残破倒塌,不免心生感慨。
40、岭南在古代被称为瘴疠之地,北方人来到这些地方,常常因水土不服生病,甚至有病死者。
41、文天祥在兵败逃亡中带着《杜工部文集》,在舟中读杜甫诗,深为感叹的说:此情此景才真的理解了杜甫。此刻我也只能说更好的理解了苏轼,发现我原来觉得这首诗平平无奇,是多么愚蠢,真是应了那句话,对那句“无知无畏”,我也有了更真切的认识。
42、星辰大海,万水千山,人不过是这宇宙中的一粒微尘,倏尔一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努力拓宽生命的宽度,正是“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4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44、面对漂泊无定的生活,苏东坡说“此心安之处是吾乡”;
45、自东坡此诗后,“雪泥鸿爪”成为了人生行踪偶然无定、留迹瞬间烟灭的一个喻象。
46、语出北宋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写文章,该写的时候,就应当尽情的书写,而应当停止的时候,就应当收笔停止不写。
47、此诗写苏轼夜里拄杖漫步于山石高低不平的东坡为乐,显示了诗人幽独高洁的心性和履险如夷的人生态度。
48、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苏麟《断句》
49、这两句诗出自《和子由渑池怀旧》,意思是人一生到处奔走像什么呢?应该像是飞鸿踏在雪地里吧,虽然它能在雪地上留下爪印,但是当它飞走之后哪里还记得这痕迹留在了那里啊!因为这个比喻非常生动而且深刻,所以后来便成为“雪泥鸿爪”这个成语,用以比喻往事遗留下来的痕迹。
50、这篇小品文是说,苏东坡寄居在惠州嘉佑寺时,曾去松风亭游玩,走着走着,走累了,脚力跟不上,便想到松风亭去休息。抬头一看,松风亭远在山顶,自己这么累,如何走得上去,思之良久,忽然醒悟:“这里又如何休息不得呢?”顿时得到解脱。
5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52、人不一定要成功,但一定要成长,因为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5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
54、语出宋·苏轼《苏东坡集·送顿起》。回头仰望着彭城,彭城就像那大海中的一粒谷子,十分的渺小。
55、“气自华”不是读书的目的,只能说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结果。“腹有诗书”是为了实践应用,造福于自己与他人,而不是成为炫耀自己的资本。
56、苏轼在去世前两个月时写下此诗。回首自己的一生,几起几落,失意坎坷,纵然有忠义填骨髓的浩瀚之气,也不得不化为壮志未酬的长长叹息。
57、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颗有趣的发现美的心。
58、苏轼官场失意,将人生比喻成旅行一样,把自己比作行人,显示出苏东波的豁达!
59、万物有生有灭,没有瞬间停留,一切皆是“无常”,如春梦一场,繁华过后尽是虚无。
60、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哀愁,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寄予了作者清正坦荡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