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化(39句精选句子)
席勒化
1、以《家》和《寒夜》为例,说明巴金创作前后期风格变化。
2、春柳社 “开明”派散文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3、《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 《序言》
4、与政治斗争密切相关的是社会生活中的“阶级”、“d派”等因素。周扬在论述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时,常常有意强化文学家的阶级与d派立场。即便论述文学的真实性,他也不忘把这一问题与“阶级性,d派性”结合起来。他认为“文学的真实性之客观的标准,即在于……对于文学作品的阶级性的具体分析中”,“愈是贯彻着无产阶级的阶级性,d派性的文学,就愈是有客观的真实性的文学”[13]。从政治角度理解文学、评价文学现象,对周扬来说已成职业习惯,他可以毫不费力地把任何一个文学对象上升到政治的高度去分析和评价。以他对鲁迅的评价为例,他虽然知道鲁迅对自己颇有恶感,但在纪念鲁迅的文章中,仍然称其为“一个伟大的民主主义现实主义者”、“民族巨人”,“他的全部著作贯彻着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精神”,“照耀着中国人民走向独立、自由、幸福的道路”。[13]
5、 上帝啊,这句话实在是太吓人了,它完全不符合一个人正常的心理秩序。我想告诉你们的是,这句话我不知道读过多少遍了,在我四十岁之后,有一天夜里,我半躺在床上再一次读到这句话,我被这句话吓得坐了起来。我必须在此承认,我被那个叫王熙凤的女人吓住了。这个世界上最起码有两个王熙凤,一个是面对着秦可卿的王熙凤,一个是背对着秦可卿的王熙凤。和林冲一样,王熙凤这个女人“使人怕”。把我吓着了的,正是那个背对着秦可卿的王熙凤。“一步步行来赞赏”,这句话可以让读者的后背发凉,寒飕飕的。它太反逻辑了。
6、 我们再来谈风。风的作用要更大一些。第如果没有风,草料场的大火也许就有救,只要大火被扑灭了,林冲也许就还有生路。但是,这不是关键,关键的是第如果没有风,林冲在山神庙里关门的动作就不一样了。对林冲来说,如何关门才是重中之重。我们先来看小说里头是如何描写林冲关门的:
7、(关键词)驿路梨花雷锋精神创作意图生活情感主旨
8、宋:您在学术研究中,也有感到很困难的时候吗?
9、Realism的译名从“写实主义”到“现实主义”转变的理论标志是1933年瞿秋白所作《马克斯、恩格斯和文学上的现实主义》[3]一文。在这篇论文中,瞿秋白对“现实主义”的称呼特意在文末加以注释:“现实主义(Realism),中国向来一般的译作‘写实主义’。”令人惋惜的是,瞿秋白的理论努力到此为止,没有继续向前一步,致使realism在中国接受过程中的理论演变之流在思想上出现了理论断层。这一理论之流中断后的理论空白,只好由后人来填补了。
10、①《叶普盖尼·奥涅金》(普希金)中的奥涅金——俄国文学史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11、童先生:治学观念很重要,第一个重要观念就要有怀疑精神。学术研究无非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往前推进,或者是加以补充,不可能平地而起、凭空而作。别人研究过,留下问题,我抓住了,深入地研究它,然后我提出新的问题。问题是在质疑中提出来的。批判精神是学术研究应有之义。没有怀疑精神,没有批判精神,就没有学术研究。学术研究不是写教材,写教材是把别人的知识拼凑到一起,编者自己并没有深入的反思。而治学不是这样,怀疑一篇文章、怀疑一个对象,在我看来是非常重要的。
12、裘山山 《写在我的成都军区渐渐消失的时候》
13、第二个感觉,是婧婷的勤奋与深思和文字的灵动活泼。她文字中的信息量之大,让自以为读书不算少的我感到很钦佩。而文笔的通脱活泼,描绘人物性格的设喻取譬,叙事议论的收放自如适度,都让人感叹,自叹弗如。这一点,在座的姚智清教授是专家,相信她会给我们更精彩的分析与评鉴,我就偷懒不再说了。
14、[4]谷非(胡风).关于现象与现实的问题及其它[J].文艺,1933(1):141-1
15、我们经常使用“史诗”来对优秀的叙事艺术作品进行评价,而三部曲或规模更大的系列性叙事作品更容易成为史诗性作品中的瑰宝。比如在小说中,我们经常会提及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会提及左拉的“卢贡-马卡尔家族”,会提及巴金的“激流三部曲”;那么在电视剧中,在中国的电视剧中,如果提及对中国或说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改革开放三部曲,那么非《温州一家人》《温州两家人》《温州三家人》莫属:共108集、70余小时、160余万字、涵盖前后40年的叙事篇幅,虽非尽善尽美,但已经无愧于史诗性精品剧的名声,是特殊历史时期中国经验与中国体验的莎士比亚化艺术呈现。
16、(7)彭荆风.我写《驿路梨花》(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5(7):
17、“莎士比亚化”要求严格地从客观的现实生活出发,严格地按现实的本来面貌再现现实。
18、(1)《堂∙吉诃德》中堂∙吉诃德人物形象:
19、在19世纪西方文坛诸潮流中,惟独现实主义的发展不成系统,因为它的形成和发展缺乏浪漫主义、自然主义以及后来现代主义种种流派那样自觉的社团、组织、宣言、主张,也没有理论家对它进行系统的论证,这导致人们对现实主义概念的认识莫衷一是。不过,这种情形并不影响人们对现实主义的一般认识,即“现实主义”以再现人类真实的生活状态为艺术目标。恩格斯从“典型”角度对“现实主义”概念作的阐释改变了人们对“现实主义”概念的一般理解,马克思主义者据恩格斯对现实主义的定义,把现实主义视为追求本质真实、以社会批判为艺术再现目标的创作方法。苏联文艺界从阶级斗争理论出发,把恩格斯所理解的现实主义文学命名为“批判现实主义”,并根据苏联政治需要,提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新的创作原则。从此,“现实主义”概念在现代文论史上变得更为复杂。
20、童先生: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要采取“无我”的态度,如果是观念先行,合我观念者取,不合我观念者舍,那么你掌握的对象是片面的,最后的研究结论也必然是片面的。从资料的梳理中,应当看到哪些问题前人已经说得很充分了,哪些问题前人说法有误,哪些说法前人说得不深,这样你就可以提出你的问题,寻找到留给你的学术空间。
21、 秦可卿死了,最为痛苦的人是谁呢?第一就是贾蓉,他是秦可卿的丈夫,他的伤心不可避免;第二必须是王熙凤,她是秦可卿的闺蜜,她的伤心也不可避免。那么,我们往下看吧,看看曹雪芹是怎么去描写痛不欲生的贾蓉和痛不欲生的王熙凤的。
22、文艺复兴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一次思想文化活动,它的兴起处于(B)。
23、问题出在第六日,施耐庵明确地告诉我们,是第六日。第六日,林冲的工作突然被调动了,他被上级由牢城营内调到了草料场。林冲刚刚抵达草料场,作者施耐庵几乎是急不可耐地交代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气象,作者写道:
24、 秦可卿原来是病了,所以她没来。当王熙凤知道秦可卿生病之后,说,“我说他不是十分支持不住,今日这样的日子,再也不肯不扎挣着上来。”很难说为什么,这句话在我的眼里有些不对劲。对劲不对劲我们先不管,作为秦可卿的闺蜜,以王熙凤的情商,她为什么不问一问秦可卿的病情呢?这是反逻辑的。
25、 在第十三章之前,曹雪芹用整整第十二章的篇幅描写了王熙凤的一次谋杀。接下来,第十三章来了,《红楼梦》终于写到了秦可卿的死,当然,还有秦可卿的葬礼。
26、宋:您已经从国内人们的观点找到了别林斯基那里了,还要接着找啊。
27、 在小说里头,王熙凤和秦可卿第一次“面对面”是在第七章里头。这一段写得很棒。看似很平静,一点事情都没有,其实很火爆。在场的总共有五个人,王熙凤、贾宝玉、贾蓉,尤氏,秦可卿。这五个人之间的关系复杂了:王熙凤和贾蓉之间是黑洞,贾蓉和秦可卿是夫妻,秦可卿是贾宝玉的性启蒙老师,尤氏是贾蓉的母亲,尤氏是秦可卿的婆婆,尤氏还是王熙凤的嫂子。这么多的关系是很不好写的。一见面,曹雪芹写到:“那尤氏一见了凤姐,必先笑嘲一阵,”这句话很怪异,有些空穴来风。尤氏见到凤姐为什么总是要“笑嘲一阵”呢?曹雪芹也没有交代,这是一个问题,我们先放在这里。而王熙凤的做派更怪异,她在嫂子面前摆足了架子,高高在上了,盛气凌人了,她对尤氏和秦可卿说:“你们请我来做什么?有什么好东西孝敬我,就快供上来,我还有事呢。”当然了,这是王熙凤一贯的做派,她在亲人之间这样说话也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秦可卿要带宝玉去见秦钟,尤氏不知趣了,她借着秦钟挖苦了一番王熙凤,说王熙凤是“破落户”,要被人笑话的。王熙凤的回答显然出格了,超出了玩笑的范畴,她当场反唇相讥:“普天下的人,我不笑话也就罢了。”这句话重了,最让人不能理解的事情发生了,贾蓉刚说了几句阻拦的话,王熙凤对贾蓉说:“凭他(秦钟)什么样儿,我也要见一见!别放你娘的屁了。再不带我看看,给你一顿好嘴巴。”
28、 林冲在本质上是一个怕事的人,作为一个出色的技术干部,他后来的一切都是被社会环境所逼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那个“逼上梁山”。我所关心的问题是,从一个技术干部变成一个土匪骨干,他一路是怎么“走”的?施耐庵又是如何去描写他的这个“走”的?我想告诉你们的是,施耐庵在林冲的身上体现出了一位一流小说家强大的逻辑能力。这个逻辑能力就是生活的必然性。如果说,在林冲的落草之路上有一样东西是偶然的,那么,我们马上就可以宣布,林冲这个人被写坏了。
29、20世纪前期,中国文坛流行的诸种文艺①本文所用的“文艺”与“文学”两个术语在内涵上是同一个概念,二者均对应于英文词literature,文中不能统一为一个术语,是由研究对象本身所造成的。这两个术语混用的原因参见拙文《20世纪30年代文学认识的文化症候分析》(《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观念主要源自近代西方的文学观,具体说来,就是19世纪西方流行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19世纪末兴起的现代主义。从“五四”以降的新文学实践来看,外来的各种“主义”因其距离中国社会现实太远,不接地气,且在理论上缺乏系统深入的学术研究,因而在中国的成长过程十分短暂。现实主义文学及其理论是个例外。现实主义不仅得到了人们普遍而持久的关注,而且成为20世纪前期中国文艺界最具影响力的文艺理论。
30、不过,话说回来,巴洛克政治小说和爱情小说毕竟构成了巴洛克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环,并在某种角度和某种程度上成为整个德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史的一个环节。透过它们,我们可以全面地掌握欧洲当时极其嚣张的救世史思想。因此,介绍和分析巴洛克政治小说和爱情小说,对于我们系统而深入地研究德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31、《哈姆莱特》中写了三个儿子的复仇,试分析他们在对待复仇问题上的差异(30分)
32、简述夏衍剧作风格从席勒化到莎士比亚化的转变。
33、[16]穆时英.电影艺术防御战——斥掮着“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的招牌者:二[N].晨报,1935-08-
34、从创作的角度进行还原,我们发现“雷锋精神”在小说中并不是一个干巴巴的符号,而是一个曲折而生动的故事,一群天真烂漫的小姑娘,一个知恩图报的瑶族老人。至此,“雷锋精神”完成了自己的文学演绎。
35、入得庙门,(林冲)再把门掩上,旁边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36、现在,这块大石头不再是石头,它是麦克风,它向林冲现场直播了陆虞候和富安的惊天阴谋。这块大石头不只是将庙外的世界和庙内的世界阻挡开来了,同时,这块大石头也将庙外的世界和庙内的世界联系起来了。它让林冲真正了解了自己的处境,他其实是死无葬身之地的。我们来看一看这里头的逻辑关系:林冲杀人——为什么杀人?林冲知道了真相,暴怒——为什么暴怒?陆虞候、富安肆无忌惮地实话实说——为什么实话实说?陆虞候、富安没能与林冲见面——为什么不能见面?门打不开——为什么打不开?门后有块大石头——为什么需要大石头?风太大。这里的逻辑无限地缜密,密不透风。
37、最后,叙述者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会有情不自禁的情感流露,这一点当然与作者的创作过程有关。也就是说,作家是饱含真情进行创作的,故事的叙述者也是带着浓烈的主观情感在叙述。第一人称的叙述,作家的生活经历,或许会给读者造成一种“文体错位”,误认为这是一篇优美的写人记事的散文,实际上,文中的“我”只是叙述者,不是作者。但在叙述者与作者之间,也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关联。作者说:“我是以一种美好的心情来写这件事,也就自然融进了美的感受。”(9)还说:“我在写小说时(虽然是我虚构的一个故事),写进了我的感情(我过去在边疆的感受),力求写得真实感强。”(10)浓郁的情感,使得小说的人物更加立体化,小说本身也带有一种诗情画意般的抒情味道。
38、最早出现的带有“写实主义”字样的介绍性文章有四篇,而且都出现在1920年。第一篇是愈之所作《近代文学上的写实主义》(《东方杂志》1920年第1期),它把“近二百年中,欧洲文艺思潮的变迁”分为四个时期:18世纪的“古典主义(Classicism)的时代”、19世纪前50年“浪漫主义(Romanticism或谓传奇主义)的时代”、19世纪中叶以后“写实主义(Realism)或自然主义(Naturalism。写实主义与自然主义,在文艺上虽略有分别,但甚细微,本文为便宜起见,概称作‘写实主义’)的时代”、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20年代流行的“新浪漫主义(NewRomanticism)的时代”。第二篇是沈体兰所作《新文学的写实主义》(《东吴学报》1920年第5期),第三篇是雁冰所作《文学上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学生杂志》1920第9期),第四篇是望道译、加藤朝乌所作《文艺上各种主义:自然主义,写实主义,理想主义,象征主义》(1920年11月《新妇女》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