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孔仲尼(63句精选句子)
尊师孔仲尼
1、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我校自创建以来,校长姬有道就一直重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多年来致力于多渠道、多形式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力求培养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优秀中学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校先后荣获“全国百所德道学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尊师孔仲尼)。
2、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同学们从这些经典诗篇中,感悟了尊师尊孔的意义所在,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尊师孔仲尼)。
3、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当她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授给她知识的老师。
4、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5、颜回顿时慌张起来说:“不可以的,这锅饭我已先吃一口了,不可以祭祖先了。”
6、 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被后人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7、小孩灵机一动,接着问:“嫌看不风,天上的星星能看见,您说有多少颗?”
8、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轻盈数行字,成功报师尊。
9、孔老夫子一生73年,却影响了炎黄子孙千秋万代,他的一生贯彻落实了“立志、立学、立命、立德、立人、立圣”,他的故事便是讲给世界的最好的中国故事。参加本次祭孔大典正是最好的润物细无声的传统教育,让我校师生深切地感受到古礼的厚重与庄严,感受礼乐文明的星火与传承,更感受了至圣先师留下的智慧与理念。
10、即使在学校的时候,老师和学生在人格上也是平等的,学生离开学校走上社会后,老师跟曾经的学生之间,已经是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了,关系好的,是朋友,关系一般的,也就是路人而已。但是,不管怎么说,都不该成为仇人。
11、《吕氏春秋》里有一段,讲孔子周游列国,曾因兵荒马乱,旅途困顿,三餐以野菜果腹,大家已七日没吃下一粒米饭。
12、这位古代大教育家,历史上的第一位老师。古代的学生为了感谢孔子先生的谆谆教导,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尊重,都会怀揣敬意,向孔先生行拜师礼。怡园娃们也纷纷模仿古人行拜师礼,感谢老师的教导,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正是有老师们的陪伴与呵护,自己才能茁壮成长。仪式虽小,却是一种承诺。
13、秦始皇焚书坑儒,为此而落得个骂名千古.可他尊敬老师的故事却鲜为人知.那是秦始皇统一中国6年后,即公元前215年的秋天,他第四次出巡时发生的事.当时,秦始皇在文武群臣的护卫下,乘着车辇,浩浩荡荡地从碣石向东北的仙岛前进.随着均匀的马蹄声,秦始皇不觉沉入对往事的追忆中:回想起自己幼年的老师,仿佛他就在眼前,虽说严厉,可令人钦敬难忘.
14、德治就是主张用“德治爱民”的思想治理国家。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15、鲁迅对启蒙老师寿镜吾一直很尊敬。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看望寿先生。
16、小孩理直气壮地说:“请问先生,自古以来,是城应让车,还是车应让城?”
17、孔子听后,慨叹不已。刚才遇一聪颖孩童,现又遇一村妇,不仅乐于助人,还十分聪敏。不禁赞曰:楚乃藏龙卧虎之地也!
18、 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后,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拜望老子,在见到老子后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并在进入大厅后再拜方才坐下。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19、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明白它能飞;鱼儿,我明白它能游;野兽,我明白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能够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能够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能够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明白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20、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1、同学们了解了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诵读了论语中的经典语录,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一句句简短的话语中,透出的是孔子的豁达与智慧。先师孔子留给我们的不止是一句至理名言,而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学们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内涵,不知不觉对孔子这样的师者产生了敬仰之情。
22、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呼唤:“叶老师”。然后请老人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自己才坐下。
2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4、张良年轻时,曾计划要刺杀暴君秦始皇,失败后,为躲避官府通缉,潜藏在下邳。有一天,张良闲游到一座桥上,遇见一位穿褐衣的老翁。那老翁见张良走近,便故意将鞋坠落桥下,让张良下桥去捡。张良很不高兴。等张良把鞋捡上来交给老翁时,老翁又让他帮着把鞋穿上。于是,张良跪着帮老翁穿上了鞋。老翁没客气,笑眯眯地离开了。临走时留下了一句话:“小子可教矣!5天后黎明时分在这里等我。”
25、孔子困于陈国和蔡国之间,还断绝了粮食,弟子们都饿得浑身无力,站不起来。但是孔子仍然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很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厄吗?”孔子说:“君子能固守困厄而不动摇,小人困厄就胡作非为了。”
26、饭煮好后,颜回请孔子进食,孔子假装若有所思地说:“我刚才梦到祖先来找我,我想把干净还没人吃过的米饭,先拿来祭祖先吧!”
27、孔子有天外出,天要下雨,可是他没有雨伞,有人建议说:子夏有,跟子夏借。孔子一听就说:不可以,子夏这个人比较吝啬,我借的话,他不给我,别人会觉得他不尊重师长;给我,他肯定要心疼。
28、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大。他们站在门外,雪花在头上飘舞,凛冽的寒气,冻得他们浑身发抖,他们仍旧站在门外等着。
29、老子当时正忙着听人通传说孔子过来了,便马上出去见他。孔子见老子亲自出来迎接自己,马上加快脚步,走到老子面前,恭敬地向他行了弟子礼。老子带着他来到大厅,请他落座。孔子在坐下之前再次向他行礼,以示尊重。
30、1959年初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校园礼堂和大家一齐看戏。开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观众谈笑,突然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
31、1903年,居里夫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镭。这一发现,震惊了全世界。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从而,她享有盛誉,博得了人们的敬仰。可她对她过去的老师仍然十分尊敬。
32、身为华夏子孙的我们,受先贤智慧光明的照耀,更当心怀感恩,认真了解、学习这浩瀚恢宏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会先祖的殷殷心血,将优秀传统继承与弘扬。
33、这时弟子们都在嚷道:“师傅,咱们走吧!”孔子只得朝小孩躬躬首:“后会有期!”心里想着,这些知识还真没好好研究过呢!随即令车夫调转车头,绕道而行。
34、1902年至1909年,在东渡日本留学的8年间,他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状况。一次,他奉母命从日本回绍兴办婚事,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时间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先生。
35、孔子说:“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36、鲁迅对启蒙老师寿镜吾一向很尊敬。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看望寿先生。
37、看看现在的社会上一些现象,现在的说一套做一套,也是孔夫子留下来的呀。
38、但是,为何所有人都认为,只要做过自己老师,就永远都是老师呢,这就是对老师的尊重,按照古话说,叫做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其实,这种说法太过了,是在强调尊师的重要性。
39、周一早上8:10分,一场简短却又庄严的揭幕仪式拉开帷幕,参加揭幕仪式的嘉宾和领导有华泰实验小学第二届家长委员会会长丁勇先生,华泰实验小学王恭礼校长、林珍梅副校长、吴彩霖副校长,林珍梅副校长为揭幕仪式致辞,催人奋进,斗志昂扬。紧接着,伴随背景音乐《曲阜孔儒风》的响起,“MYshow”小主播社成员陆续进场,为大家齐诵《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这些千古名句流传至今,礼教仁德深入人心。
40、是啊,尊师重道也是我们作为一名学生所应该做到的事情。
41、郯子是鲁国一个附庸小国郯国的国君,是二十四孝里“鹿乳奉亲”的主人公。公元前525年(鲁昭公十七年),郯子向鲁国大夫昭子回答了关于少昊时以鸟名官的问题,孔子听说后,就去拜见郯子,向他请教少昊氏时代的官职制度。孔子虽然当时只有二十六岁,但已闻名鲁国,郯子见孔子博学多才,却又如此虚心好学,非常感动,便倾其所知,全部奉告。
4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3、杨时这种尊敬老帅的优良品德,一向受到人们的称赞。正由于他能够尊敬师长,虚心向老师求教,学业才进步很快,之后最后成为一位全国知名的学者。四面八方来向他求教的人,都不远千里地来拜他为老师,大家尊称他为龟山先生。
44、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45、诵声朗朗、香烟渺渺,在全场观礼者上香完毕之后,再次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礼,感恩万姓先祖及孔老夫子等古圣先贤。
46、“传道授业就得有一套本事和才学,那您知道一些什么呀?”
47、一次,太子的老师李纲因患脚疾,不能行走。怎么办呢?在封建社会里面,后宫森严,除了皇帝和他的后妃、子女可以坐轿后,其它官员不要说坐轿,就是出入也是诚惶诚恐的。唐太宗知道后竟特许李纲坐轿进宫讲学,并诏令皇太子亲自迎老师。
48、孔子说:“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弄得精神疲倦无所得。”
49、他在金坛作数学报告时,特地把王老师请上主席台就座,进会场时让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
50、1959年初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和大家一齐看戏。开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观众谈笑,突然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
51、宋朝的时候,有一位有学问的人,名叫杨时,他对老师十分尊重,一向虚心好学。程门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师、刻苦求学的一段小故事。
52、待到他低头察看眼前,却忽然下马,撩衣跪拜起来.随从的大臣们见此情景,莫名其妙,也只好跟着参拜.等皇帝站起身来,大臣李斯才问他为何参拜.秦始皇深情地说:"众位卿家,此岛所生荆条,正是朕幼年在邯郸时老师所用的荆条,朕见荆条,如见恩师,怎能不拜"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岛称为秦皇岛.传说岛上的荆条为秦始皇敬师的精神所感动,皆垂首向下,如叩头答谢状.
53、——和人交往,要知道别人的短处和长处,不要用别人的短处来相处和考验,否则就会友谊不长久。
54、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
55、小孩笑道:“啊,您又嫌多,那太阳只有一个,早晨像冰盘,晌午赛玉环,什么时候离我们近?什么时候离我们远?”
56、这个问题一个错误就是,把一个著名企业家跟一个心胸狭窄的充满仇恨的人放在一起比较,这本身就没有什么可比性。除了拥有的财富天壤之别外,其人品,也一样存在天文数字一般的差别。
57、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教师节主题:历史上的尊师故事
58、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59、孔子28岁时(公元前523年,鲁昭公十九年),到晋国,向当时闻名于诸侯的乐官师襄学习琴艺,学了很久,翻来覆去只弹一首曲子,最后竟然体察到作者的为人风貌,跟老师说:这首曲子的作者就是周文王。师襄子很惊讶,对孔子非常佩服。孔子对音乐的领悟能力和欣赏能力都很强,所以后来到齐国听了《韶乐》后,竟然达到“三月不知肉味”的迷人程度。
60、他在金坛作数学报告时,特地把王老师请上主席台就座,进会场时让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
61、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当我们回顾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发展演进,总有一个身影在我们的视野中久久停驻——他就是至圣先师孔子。在华泰实小校园内塑孔子雕像,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延续和继承,便于我们瞻仰立德修身、勤而好学的榜样。由华泰实验小学第二届家长委员会捐建的孔子雕像于寒假期间高高矗立在华小校园中。孔子雕像的落成,那么神圣,那么庄严,意义深远,值得纪念。
62、孔子被尊为孔圣人、万世师表,是人类共同的老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为了向孔子表达我们的感恩和敬意,活动中的老师和孩子们端身正意,肃整衣冠,排着整齐的队伍,一起向孔子行拜师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