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濡目染和耳闻目睹的区别(43句精选句子)
耳濡目染和耳闻目睹的区别
1、耳闻目睹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睿宗景云二年》:“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2、(示例)我从乡下跑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 ◎鲁迅《呐喊·一件小事》(耳濡目染和耳闻目睹的区别)。
3、造句:我从乡下跑到京城,转眼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很不少。
4、耳濡目染(拼音:ěrrúmùrǎ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耳濡目染(濡:沾湿;染:沾染)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无形之中受到影响。联合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5、成语解释: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在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濡:沾湿;染:沾染。
6、父母经常吵架,孩子耳濡目染,长大后也会对婚姻失去信心。
7、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不知不觉地改变。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形容见得多了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指好也指坏。
8、表达意思:堵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意见。
9、在他们的影响下,从小耳熏目染他们的小女儿卡罗琳也从小仰幕中国文化。
10、耳濡目染:通常在句中作谓语、定语、分句,修饰主语或宾语。
11、释义: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12、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13、造句:入住其中,耳濡目染,无不是浓浓的文化馨香气息。
14、近朱者赤 ( jìn zhū zhě chì )
15、她父亲是裁判,她耳濡目染,长大了也成了女足裁判。
16、耳闻目睹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睿宗景云二年》:“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17、就这样,在耳濡目染之下,他对绘画及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18、秦家作为黄沙城顶尖的猎人家族,秦立从小耳熏目染的,也知道不少关于这方面的信息。
19、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
20、形容见得多了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指受好的影响。强调受到了影响;
21、鲁迅《书信集·致母亲》:"这大约因为常与大人在一起,没有小朋友之故,耳濡目染,知道的事就多起来。"
22、耳熏目染:通常在句中作谓语、定语,修饰主语或宾语。
23、杨尘自小就耳熏目染,整天听着关于狐妖的传说,要知道在村子当中,村民为了晚上不让孩子出来玩,都会用狐妖为借口来吓自己的孩子。
24、如果父母比较善良,孩子耳濡目染,也会很有爱心。
25、示例:我从乡下跑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鲁迅《呐喊·一件小事》。
26、表达意思:堵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意见。
27、目击耳闻:( mù jī ěr wén ) 解释: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28、耳濡目染是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29、造句:换句话说,对于新鲜观念,人们需要在耳濡目染后才会作出改变。
30、就这样,在耳濡目染之下,他对绘画及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31、耳濡目染(拼音:ěrrúmùrǎ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耳濡目染(濡:沾湿;染:沾染)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无形之中受到影响。联合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32、造句:经过了李婶满舌生花这么一说,张文进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也想一睹芳容.
33、耳闻目睹,读音ěrwénmùdǔ,释义: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34、耳闻目睹是指自己亲耳听到,亲眼看见,主动去受到影响。
35、造句:我想那可能是我看了许多的小说看了许多的名著耳濡目染的成果。
36、而西蒙在耳熏目染下,对女人们最基本的对话方式习以为常,甚至时而久之,掌握了少许,以至于一个不留神致使包括大祭师在内的所有人中招。
37、造句:文化的这部份内容是通过成长环境和家庭耳濡目染学到的。
38、你父亲是个画家,你从小便耳濡目染,难怪有这么好的绘画基础。
39、耳濡目染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ěrrúmùrǎn,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
40、(解释)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41、李白耳濡目染老婆婆铁棒磨针的事后,也开始努力用功。
42、耳熏目染意思是指见闻熏染多了就能不自觉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