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思想(65句精选句子)

2023-05-26 08:44:21

王阳明思想

1、这警示人们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

2、嘉靖年间,民众暴乱久久不能被平复,于是有过平叛战乱战绩的王阳明被派上战场。经过王阳明的排兵布阵,战乱很快被平定。战乱被平定后,王阳明本来就有的肺病日益加重,于是便向皇上请辞请求告老还乡,但没等得及皇上批复,王阳明就先自己回了家乡养病去了。后来不久王阳明就病逝了。

3、正德九年(1514),王阳明前往南京赴任。据钱德洪介绍,在那段时间,王阳明做的一次真正的讲学还是在滁州时,当时他也是让弟子们去学习“静坐”。

4、 在认识论上,王阳明宣扬“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说,认为人的认识就是对本心良知的自我认识,人都有良知,良知也就是天理,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都包含在良知之中。达到本心的良知,也就达到了对一切真理的认识。

5、而依据传统丰富的心性学说思想资源,结合我们的实存感受和生命关怀智慧,辅以必要的现代科学观察手段,开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既契理又契机的“新心学”(精神哲学),显然也应该上升为一代学人的主体自觉意识,成为重新寻找人类安身立命之道一大重要时代主题。

6、“明”人“明”诗|王阳明儿时的怪梦,多年后竟然成为现实?

7、(译文)圣人也是通过学习才了解道理的,众人也是天生就具备了解道理的本能。

8、正德十一年(1516年)八月,兵部尚书王琼对王守仁的才能十分赏识,在王琼的推荐下,王守仁被擢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

9、王阳明教育弟子,非常注重“为学须得个头脑功夫”,认为唯有如此,“方有着落。纵未能无间,如舟之有舵,一提便醒。”(《传习录》上卷)

10、我们都知道,阳明心学由三个重要的部分组成,即“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不过,思想的形成都是有一个过程的,思想也是不断臻于完善的。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悟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即“心即理”之后,并不是立即提出了他的核心思想“致良知”。

11、  阳明认为,圣贤经传当中有时偏重说知,有时侧重说行,实际上是针对不同的人来说的。在根本意义上,知行就是一回事。但是,程朱理学尤其是朱子之学,在修养功夫上是主张先致知、后涵养的,也就是主张知先行后的。阳明认为,程朱实际上将知和行割裂了开来,造成后来学者离行而求知,所得不是真知,所行不是真行。因此,他的知行合一之说,也是针对程朱理学功夫论的偏失,以及明代士风堕落的现实情况而产生的。

12、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守仁恩威并施,平定为患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王阳明思想)。

13、  “致良知”阳明在去世前曾说:“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致良知”是阳明一生思想的总结。

14、  致良知的第二层基本意思是“依良知而行”。“致”字在这里相当于“行”字,致良知即“行良知”,即依良知而实行。阳明更为强调这一面,他说:

15、后来在遭遇被贬等一系列的遭遇后,在不断地完善发展后,终于提出了较为完善的“阳明心学”。

16、若驳杂未去,其间固自有一点明处,尘埃之落,固亦见得,亦才拂便去。至于堆积于驳蚀之上,终弗之能见也。此学利困勉之所由异,幸弗以为烦难而疑之也。

17、 王阳明还宣扬“知行合一”说,但这种知行合一不是认识与实践的统而是把知与行合而为以知为行,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含行,行中含知。总之,王阳明的心学哲学思想纠正了程朱理学的烦琐流弊,注意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阳明学派,流行达150 年之久,其思想中包含的个性解放的因素,则为近代康有为、梁启超、熊十力等人的推崇。王阳明的思想在明代中叶传到日本,在明治维新的日本思想界颇有影响。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著作里,如《传习录》、《大学问》等。其中《传习录》最为典型。

18、《大学》说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王阳明认为至善即天理,即中和,即良知。良知不在心外,应向内求,只要去除了私欲,天理自然呈现。

19、王阳明还宣扬“知行合一”说,但这种知行合一不是认识与实践的统而是把知与行合而为以知为行,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含行,行中含知。总之,王阳明的心学哲学思想纠正了程朱理学的烦琐流弊,注意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阳明学派,流行达150 年之久,其思想中包含的个性解放的因素,则为近代康有为、梁启超、熊十力等人的推崇。王阳明的思想在明代中叶传到日本,在明治维新的日本思想界颇有影响。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著作里,如《传习录》、《大学问》等。其中《传习录》最为典型。

20、  政德与事功阳明肯定孔子的“为政以德”,他认为做事在得人,事业必靠有德之人去积极推行。他下力气在基层兴教化,美风俗。他批评当时的风俗,“争功利而薄忠信,贵进取而贱廉洁”,认为长此下去,必酿成祸患。

21、  贵阳孔学堂作为贵州省的文化殿堂,一直致力于阳明学的传承、发展与传播,阳明文化系列讲座的推出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青睐,阳明心学研究院的设立吸引了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各大高校专家学者入驻,举办与王阳明相关的活动更是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此次与贵阳日报传媒集团共同承办“传习社文化沙龙·名家讲座”,邀请楼宇烈教授解读《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更加推动了王阳明哲学思想的传播与发展。

22、正德五年(1510)十一月,王阳明回到京城,黄绾和应原忠前来拜访,和他一起探讨学问。王阳明对黄绾和应原忠说:“圣学久不明,学者欲为圣人,必须廓清心体,使纤翳不留,真性始见,方有操持涵养之地。”(《阳明先生年谱》)

23、“明镜说”:圣人之心如明镜,常人之心如昏镜

24、(译文)与朋友谈论学问,必须婉转曲从谦虚下问,与之宽和相处。

25、心即理。 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即是理。

26、王阳明为什么要提出“静坐”说呢?据《阳明先生年谱》记载,王阳明当时曾指出:“悔昔在贵阳举知行合一之教,纷纷异同,罔知所入。兹来乃与诸生静坐僧寺,使自悟性体,顾恍恍若有可即者。”

27、王阳明回答说:“这是因为你只知道静坐修炼,却没有在克己上下功夫。这样的话,一旦遇到事情,那些想法就不管用了。”

28、  它的第一个根本特点,就是强调人的道德主体性,即道德自由。王阳明对自然万物,都有一种深厚的生命关怀,强调“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他发挥孔子的“仁爱”与孟子的“仁民爱物”思想,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个生命整体,虽然人类必须取用动植物,但动植物仍有自身的价值。儒家肯定天地万物皆有内在价值,要求一种普遍的道德关怀。

29、释文:与朋友相处,彼此谦让,就会受益;彼此攀比,只能受损。

30、正德十三年(1518),王阳明特作《修道说》(《王文成公全书》卷七),对立诚加以详细论述。同年,薛侃刻印《传习录》。《传习录》中多处提到了立诚的必要性,其中包括诚意与格物致知的关系,诚意与正心的关系,诚意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关系,诚意与明善的关系,诚身与明善的关系等。

31、   知不仅是“知道”,更有“良知”之意!知就是行,行就是知!“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把“知”与“行”看作一个统一的过程。

32、  阳明坚持儒家的宽政主张,以佚道使民,强调官员要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虽劳不怨。他勤政守职,视民如伤,治庐陵时,辟城中火巷,绝镇守横征,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

33、  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著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

34、  另一方面,又要对良知本体在现实环境中作用流行的相对性、具体性以及致良知过程的无限性保持清醒认识,以防道德主体的自我膨胀、猖狂及虚无。

35、王守仁于54岁时,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宣讲“王学”,并在天泉桥留心学四句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36、王阳明晚年将“良知”喻作“明镜”,他认为明镜有自净的能力,良知自身也有去除私意习气的能力,所以顺其自然就好。

37、向时未见得向里面意思,此功夫自无可讲处。今已见此一层,却恐好易恶难,便流入禅释去也。昨论儒、释之异,明道所谓“敬以直内”则有之,“义以方外”则未。

38、应原忠对王阳明在上文中提到的教诲不太理解,心存疑问。正德六年,王阳明为了解除他心中的疑惑,特意作《答黄宗贤应原忠》(《王文成公全书》卷四),其中详细阐述了“明镜”论:

39、王阳明的“明镜”论所说的就是“心”的修行。但王阳明又非常担心,如果过于专注于心的修行,就可能会演变成弃绝一切外部事物和人伦道德,最终陷入静寂虚无的“虚禅”世界。鉴于此种担忧,王阳明借用程颢的话,来表明自己的“明镜”论并非如此。

40、圣人之心以天下万物为一体,一心仁则天下万物一体皆仁。世人学习圣道的根本还是回到良知上。良知之明,万古如一。心圣,则圣人自可学而达之。

41、日间工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42、可见“四句教”乃是“彻上彻下语,自初学以至于圣人,只此功夫。初学用此,循循有入,虽至圣人,穷究无尽,尧舜精一功夫亦只如此”。只是考虑到世俗世间未悟未证者人数甚多,为善去恶乃是人类必须永远从事的庄严事业,阳明才更倾向于以“四有”说接引他人,始终强调实地践履工夫的重要与必要。

43、王阳明是继承儒家的思想的,并不是道教。他仅仅是在年轻时钻研过道教、佛教。

44、年轻时,对陆王心学深信不疑的他在庭外对着竹子格物致知了七天七夜,一无所得竟然还病倒了,大病初愈的王阳明对陆王心学产生了怀疑,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反思。

45、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说:你明白了一个道理,就应该用行动去实践它。若实践符合这个道理,那“知”就是真知;若实践与道理相悖,那“知”就不是真知。    

46、  另一方面,阳明学对后世影响之深,再没有其他学派可以与之比肩。明亡以后,清代阳明学受到打压,但被誉为“同治中兴名臣”的曾国藩,一生都崇拜阳明、效法阳明。进入近现代,阳明学作为一种平民哲学,被当作反抗压迫、争取平等的思想武器,重新焕发出光彩。譬如孙中山先生的“知难行易”学说,就是由阳明“知行合一”学说发展而来。蒋中正也喜欢阳明学,到台湾后把台北市的草山改名为阳明山。

47、王阳明曾写信给黄宗贤,提出立诚乃细致入微的本原功夫,好比执刀于咽喉处,必要格外用心。

48、另外还强调“知行合一”。要将行和知统一起来,不可择一丢一。两个是一个道德层面上的,不可将其分开,知就表现为行,行就表现为知,两者相辅相成。

49、 王阳明可以与苏格拉底对话,因为苏格拉底特别强调“要认识你自己”。认识世界首先是要认识自己,认识你的内心和精神。康德说,世界上有两个永远不会穷尽的东西,一个是浩瀚无边的宇宙,一个就是你自己的内心,就是道德律。为什么你的道德是如此规定的,你行为准则是如此?这是永远不可穷尽的一个领域。王阳明的学说跟这个恰好有一个对接的可能性。

50、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当时,王守仁正准备前往福建平定那里的叛乱。行至江西吉安与南昌之间的丰城,王守仁得到朱宸濠叛乱的消息,立即赶往吉安,募集义兵,发出檄文,出兵征讨,擒获宁王。宁王叛乱历时35天后宣告结束。

51、心学,吸取佛教“心外无佛,即心是佛”的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52、在哲学方面,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说,否认心外有理。认为事物的道理或规律离不开心或意识;他还认为,离开人天赋的良知,就无所谓万物,人的良知是自然界万物存在的依据,所谓物也就是人的意识的表现,精神、意识等是第一性的,万物则是意识派生的。

53、阳明的心学思想源自其深邃的生命体验,而每一次境界的跃升、发展和完善,都与王阳明的人生苦难经历和生命磨练有关。

54、王阳明所说的为学头脑包括存天理、去私欲,体认未发之中,省察克治,等等。其中的关键点就是,促使心体发挥作用。对王阳明而言,心体作用的终极目的即为立诚。王阳明曾以树根与枝叶来形容诚意与其他功夫,该比喻极为贴切。诚意为根本之功夫,其他任何功夫皆应出自诚意,如此才有存在的价值。

55、  希做圣贤而无望,阳明难免转向其他途径。按照同时代大儒湛若水《阳明先生墓志铭》所说,这一时期的阳明经历了“五溺”,即: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任侠之习,是指扶危济困,重承诺,讲义气。骑射之习,是指骑马射箭,排兵布阵。阳明最为佩服诸葛孔明与伏波将军马援,学前者活用兵法,学后者立志“马革裹尸还”。辞章之习,是写八股,应科举。神仙之习,是学习道教长生之学。佛氏之习,指阳明还曾爱好佛学,有不少诗词流露出他的这一向往。在正统儒家看来,这五种学问都不是关于身心性命的根本学问。但需要指出的是,从成贤无望后转向佛老可以看出,阳明对人生根本价值、如何安顿身心性命等重要问题的思考显然是积极而且迫切的。“五溺”阶段实际上酝酿着后来巨大的哲学突破。这一突破,就发生在贵州龙场。

56、  “王阳明首次把‘知行’完全统‘知’与‘行’合所以我们需要去体会阳明学的实践功能。”楼宇烈教授站在哲学的角度全方位剖析了王阳明思想,让听众深刻地理解了王阳明思想蕴含的丰富哲学启示。“楼宇烈教授是20世纪三十年代出生的人,他身上带有中国传统国学大师的气质,今天有幸听到楼教授讲授王阳明的思想,让我对王阳明的思想有了全新的认识!”孔学堂讲座忠实听众吴女士告诉记者。

57、王阳明的高徒钱绪山曾经指出,王阳明的“学”有三变,“教”亦有三变。“学三变”是指:少时,驰骋于辞章;后来又沉迷于道教和佛教;在龙场历尽艰难之后,豁然有得于圣贤之志。“教三变”是指:在贵阳时,提出了“知行合一”说(1509);自安徽滁州回来后,教授弟子“静坐”说(1513);自江西回来后,提出“致良知”说(1521),直指本体,令学者言下有悟。

58、②方法论:程朱理学偏重于外在工夫,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对外物的考察来启发内心潜在的良知。陆王心学则偏于内在工夫,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

59、王守仁用兵“诡异”、独断,素有“狡诈专兵”之名。王守仁率领书生和偏裨,荡平为患数十年的盗贼,附近的人都惊呼守仁是神。

60、   “知行合一”的思想到现在也不过时,“知行合一”思想强调肯定实践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用自己的行动在诠释着“知行合一”的智慧,像香港的慈善家邵逸夫,用勤劳智慧挣得钱,反过来回报社会,全国各地都能见到“逸夫楼”的身影;助人为乐的雷锋,更是把助人为乐放在实实在在的身边小事上,而不是仅仅在嘴边;两弹元勋邓稼先,更是用学得的知识,报效祖国,为中国造出原子弹与氢弹……

61、王阳明的弟子守衡曾向王阳明请教“诚意”。王阳明认为《大学》的主旨即为诚意,诚意之关键即为格物,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由诚意来实现。此观点准确地揭示了心学的精髓。对此,王阳明补充道,功夫之难点就在于格物致知,格物即诚其意。意若诚,则心自正、身自修。然正心、修身之功夫又各不相同,正心为喜怒哀乐处于未发之时的功夫,修身为喜怒哀乐处于已发之时的功夫。总之,心若正则意“中”,身若修则气“和”。

62、  阳明学绝不仅仅属于中国,也绝不仅仅属于古代,恰恰相反,它作为东亚诸国共同的思想资源,在各国近代化进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63、虽然王阳明知道辰州诸生对“静坐”存在误解,而且由此产生了一些弊害,但在滁州时期之前,王阳明一直都在提倡“静坐”的必要性。

64、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物质利益的追求,同时精神也越来越与自己的心灵分离,人们心灵深处愈加感到孤独、苦闷、烦躁、矛盾。王阳明心学对现代人最大的启示,就是以一种豁达的心态为人处世,不要让所遇之物成为心中羁绊,不做声色货利的奴隶。这不仅是一种洒脱,更是参透万物后的一种平和。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用王家卫的方式说想你了(69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