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识途的典故(80句精选句子)

2023-05-25 08:17:10

老马识途的典故

1、齐桓公听了管仲的话便不再迟疑,于是下令大军加紧休息,等到天一亮就向鬼泣谷挺进。

2、“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

3、齐军到达孤竹时,密卢已经进入城中,齐桓公按照管仲的建议将其都城团团包围,并切断了城中的粮草供应。

4、《管子》中也有这段记载,迷路的原因不是凯旋,而是中了敌人的奸计。当齐国的军队打到孤竹国时,孤竹国王答里呵设下圈套,故意让黄花元帅退却,结果,把齐桓公诱进了迷谷瀚海。这里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地带,荒无人烟,狂风呼啸,因此迷了路。后来,还是管仲利用老马作向导,才把军队带出了迷谷。

5、然而齐桓公回到临淄不久,就听说鲁庄公因病去世,并且随着他的去世,鲁国也陷入到一场严重的政变之中。(老马识途的典故)。

6、亦作“马老知道”。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费县道中三首》之三“枥中老马空知道,爨下车劳枉作薪。”

7、出处:唐·韩愈《送石处士序》:“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

8、宾须无并不与对方交战,带着部队直往前冲,而山戎也不追赶,只向着后方主力围攻,然而等到戎兵挥刀砍下齐军头颅后才发现,原来所谓的主力不过是用铠甲包裹的树枝草木而已。

9、意思:比喻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能起引导作用。扩展资料近义词:

10、千年齐文化浓缩成一个个成语故事,流转于匆匆岁月长河。

11、(存老马)唐·杜甫:“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2、典故: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因为持续时间长,大军归来时景物变化,在树林里迷路了。管仲思索良久后对齐桓公提议,让老马走在前方为军队带路。老马果然没有让人失望,顺着一个方向行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13、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

14、于是齐桓公命令手下按照隰朋的指点进行搜索,果然没过多久就发现了蚁穴,之后又在蚂蚁的带领下找到了水源,众军的境况得以缓解。

15、老气横秋、老态龙钟、不知所以、初出茅庐、乳臭未干

16、再说鲁庄公得知齐桓公凯旋,再次赶赴济水为齐军道贺,齐桓公颇为感动,将所俘获物品的半数以上赠送给了鲁庄公,二人又在济水重新修订了盟约,然后便各自回国了。

17、齐桓公听了高兴的说:“此计甚好。”于是派隰朋带着大量金帛前往无终,无终国主得知了隰朋的来意后欣然答应,立即派大将虎儿斑率兵两千跟随隰朋回到了齐国。

18、管仲思索良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战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让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19、现在,虽山川、沟谷、原野、滩涂已变,但周围许多古迹尚存。在迷谷之东3里许,有一村庄叫“迷谷村”;在该村之东5里许,尚有孤竹城遗址;在迷谷之北不远,有“迷谷寺”遗址;在迷谷西北5里许,龙山山腰石壁上尚存齐桓公浮雕像;在雕像下50米处,尚有齐桓公凿开的“龙泉井”井水至今仍清冽可口;在龙泉井北50米处,有龙泉寺遗址;在与迷谷相对的滦河东北地区,三座山上曾分别埋葬着孤竹国长、次、少三君;在孤竹城遗址北滦河河心小岛上,有孤竹老君庙遗址;在迷谷近处的小山上,曾发掘一商代古墓,墓中出土的商代青铜鼎在市博物馆珍藏。

20、将近傍晚之时,管仲回到里岗向齐桓公汇报说:“我看此谷并没有虎将军说的那样险恶,主公只管放心向前,我自有破敌之策,虎将军若有顾虑,也可跟在大军的后方。”

21、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

22、据传,管仲之所以知道老马识途,主要缘于他亲身的经历。早年他和鲍叔牙在一起做买卖,有一年,他在外面买了一匹良马,这匹马浑身上下墨黑,惟有四只蹄子洁白如雪,卖马的人告诉他,这马名字叫“雪里站”,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后来,鲍叔牙在管仲的参谋下也买到了一匹良马,这匹马浑身上下雪白,惟有四只蹄子漆黑如炭,也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

23、接着齐桓公下令向都城发起总攻,由于齐军来势凶猛,加之城内已经严重缺粮,因此孤竹守军坚持了没三天便被击败,齐军大批涌入城中。

24、据《韩非子·说林》上篇说:齐军队去时是春天,回来时却已是冬天,沿途景物,大不相同,因而迷失了道路,不知该怎么走,大家很着急。管仲说:“不要紧,老马可以作我们的向导,它们有经验,认得路。”于是挑选几队老马,放它们走在前头,队伍跟着走。结果,果然找到归路,平安地回来了。

25、留守在令支的燕庄公听闻齐桓公凯旋归来,立即命人在城中设宴为齐军接风,齐桓公先是称谢,进而对燕庄公说道:“如今孤竹、令支相继被灭,得地数百里有余,为避免日后这里再生动乱,寡人请将这片区域全部送给燕国,以维护北方稳定。”

26、2 晋文公: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27、齐桓公依言,命令士兵牵出几匹老马,解开他们的缰绳,将它们放在队伍前,军队紧随其后,果然顺利地走出险地。

28、京华往事—一个历史地理的视角 (寻找埋藏的记忆—岳升阳主讲 北京城的由来—岳升阳主讲)

29、老马识途:意思是指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出自《韩非子·说林上》,“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翻译: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于是就纵老马于军前,任其所至,随而从之,竟得道而归。)

30、亦作“识途(涂)马”。清代诗人黄遵宪《题樵野丈运璧斋话别图》诗∶“谓我识涂马,招我来咨陬。”清代史学家赵翼《重赴鹿鸣宴恭记四首》之四∶“智可识途推老马,才渐横海掉长鲸。”现代作家茅盾《子夜》四∶“你也不用发忧,还有你老子是‘识途老马’,慢慢地来指拨你罢。”

31、《老马识途》故事出自春秋时期《韩非子·说林上》。

32、(老马识途)清·黄景仁:“老马识途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

33、管仲想了很久,对齐桓公说:“大王,狗离家很远都能找到回家的路,我想老马也应该有这个认路的本领,不如让军中的老马在前面领路,带着大家走出山谷。”齐桓公一听,觉得有道理,立刻让人挑出几匹老马,解开套在老马身上的绳子,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

34、大白天撬了民乐社区多个防盗门还顺走了放在门口的废纸箱

35、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36、春秋时代,有一次,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出征孤竹国,春天去,冬天回,归途中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让老马发挥作用了。”于是让几匹老马在前面走,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道路。

37、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38、(识途老马)清·钱谦益:“攫食饥乌心未饱,识途老马足堪扪。”

39、齐国的军队出征的季节是明媚的春天,而班师凯旋时已是寒冷的冬天,加上白雪的覆盖,沿途的草木全都变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就是找不到回归的路。在大家不知所措时,管仲对齐桓公说∶“大王,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作我们的向导,带引大军走出山谷。”齐桓公大喜,同意试试看。于是,管仲挑选了几匹老马,解开缰绳,卸下鞍具,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了山谷。

40、齐桓公回答说:“目前局势尚不清楚,君侯可先按兵不动,将来若有需要,寡人一定亲自写信求助。”鲁庄公闻言便返回了鲁国。

41、这就是“老马识途”的典故,故事中的管仲和隰朋在遭遇困境之后,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利用动物特有的灵性来解决问题,后来人们将隰朋发现的那条水源称为圣泉,伏龙山也改名龙泉山,之后又简称龙山,而在今天的河北滦县仍然保留着这一古井。

42、(孤竹马)清·黄景仁:“识路漫夸孤竹马,问名久似辽东豕。”

43、走到山里没有水,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如果)蚁穴有一寸高的话,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挖掘山地,终于得到了水。凭借管仲的精明通达和隰朋的聪明才智,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现在的人不知道用自己愚蠢的心去学习圣人的智慧,不也是过错吗?扩展资料: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前281年-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

44、齐桓公闻言很是感激,于是传令三军即刻进发,在虎儿斑的带领下,大军一路所向披靡,连续收复燕国三城,没过几日就越过伏龙山,来到了一处名为里岗的地方。

45、战国:纸上谈兵(赵国赵括)、百发百中(苏厉劝白起称病不领兵的说辞中提到的典故)、朝秦暮楚、完璧归赵(蔺相如的典故)。

46、"老马识途"的典故告诉我们对于不了解的事,就要向有经验的人求教学习,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不要把向有经验的人求教看作是羞耻的事,要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的智慧。做事要动脑,善于发现身边事物的规律,不了解的事应向有经验的人学习。

47、一道院墙引发两小区住户冲突 业主盼将问题早日解决

48、老骥伏枥、老当益壮、 识途老马、驾轻就熟、轻车熟路

49、齐桓公问道:“你的办法可以一试,只是要去哪里寻找蚁穴呢?”隰朋回答说:“冬天时蚂蚁喜欢呆在温暖干燥的地方,一般会选择在山的阳面建巢,而夏天蚂蚁喜欢凉爽的地方,因而多在山的阴面。如今正值隆冬之际,蚁穴定在山阳一侧。”

50、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xí)朋随同前往。齐军于春天出征,到凯旋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出现困难。情况非常危急,再找不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

51、饮水的问题解决后,下一步就是要寻找出路,而管仲这时受到隰朋的启发,也想到了一条绝妙的策略,他告诉齐桓公说:“臣听说老马能够记得道路,而我军营中的一些马,是当初虎儿斑留下的,不如挑选几匹年龄较大的,让它们在前面引路,兴许能带我们走出这里。”

52、不了解的事,就要向有经验的人求教学习,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不要把向人求教看作是羞耻的事,要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的智慧。

53、齐桓公却阻止道:“眼下戎贼并未折损一兵一卒,胜负未分,因此还不到饮酒的时候,我军应继续向前追赶,力争将其有生力量全部消灭,彻底解除燕国的后患。”

54、为了能尽快脱险,齐桓公赶忙命令手下搜索水源,而就在这时,隰朋却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对齐桓公说:“我听闻蚂蚁能够感知泉水,主公不如先派人寻找附近的蚁穴,然后再跟着蚂蚁一路行走,说不定能够找到水源。”

55、驾轻就熟 (jiàqīngjiùshú)赶着轻载的车走在熟路上。后用以比喻对事情熟悉,做起来容易。

56、二人出了燕国都城之后,一路有说有笑,不知不觉竟已走出燕国境外五十里远。

57、(老马迷路)宋·文天祥:“老马翻迷路,羝羊竟触藩。”

58、按照山戎的指引,齐桓公带兵走了没多久便抵达孤竹城下,孤竹大概位于河北省滦县以南,最早建国于商朝初年,到春秋时期已经严重衰落。

59、(老马知道)唐·杜甫:“老马夜知道,苍鹰饥著人。”

60、据文献记载,孤竹国建于夏末、兴于殷商。从立国到灭亡存在940多年(约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660年)。孤竹国是滦河之滨最早的奴隶制诸侯国之是今冀东地区文明史的开端。伯夷叔齐的故事,成语“老马识途”,都与孤竹国有关。考古专家明确卢龙是孤竹国文化的中心之一。

61、鲁庄公得知齐国出兵的消息后也赶往济水为齐军送行,并主动提出自己愿率本国兵马随齐国一同救燕。

62、卢龙近年来编辑出版的有关老马识途记载的刊物有《孤竹风》、《卢龙记忆》、《孤竹史稿》等;文艺作品有快板《孤竹礼赞》、音乐舞蹈剧《老马识途》等。

63、作者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前281年-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64、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65、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和敌人交手后很快把他们打得溃不成军。那些无组织无纪律的散兵游勇短期内不再有反手之力。不过,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道路都变了样子。想按照标记寻找来时的道路已经变得十分艰难。大军在崇山峻岭的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众人一筹莫展时,管仲发现老马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在征得齐桓公同意后,他们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前面自由行走。

66、而眼下已进入隆冬,山上的草木完全枯黄,落下的树叶也遮住了来时的道路,地形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大军在山中来回绕了几个圈,竟然迷失了方向,最后怎么也找不到出路了。

67、那么鲁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齐桓公后来又是如何处理的?

68、齐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北方的山戎国(今河北迁安县一带)不断侵犯燕国,闹得燕国不得安宁,燕国国君便向齐桓公求援,齐桓公带着宰相管仲和大夫隰朋出征。结果,山戎国被打得大败,山戎王带着残兵败将逃往东部的孤竹国(今河北卢龙县至辽宁朝阳市一带)去了。齐桓公命令军队继续追击,山戎国和孤竹国的军队吓得钻进了深山老林之中,最终还是遭到了齐桓公军队的围歼。

69、亦作“老马知道”。唐代诗人杜甫《观安西兵过赴观众待命二首》之一∶“老马夜知道,苍鹰饥著人。”

70、虎儿斑建议说:“从这里出发,向北走就是伏龙山,穿过伏龙山便可直达山戎的老巢令支,我率本国兵马在前面为君侯引路,君侯领大军跟在我军后方即可。”

71、燕庄公感激道:“君侯所言极是,承蒙您慷慨大义,我燕国上下也该鼎力相助,君侯若要出兵,寡人愿亲自担任先锋,为君侯开道。”

72、老马识途是一个汉语成语,该成语出自《韩非子·说林上》。该成语意思是指老马认识走过的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73、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 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的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狗离家很远都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应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在征得齐桓公同意后,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74、齐桓公征求管仲意见,管仲回答说:“兵贵神速,如果绕道定然措施最佳战机,我请带人先去勘察一番再说。”齐桓公便让众军原地待命,管仲则带着数十人先行进入谷中。

75、乳臭未干 (rǔxiùwèigān)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完全退掉,形容人幼稚不懂事理(含讥讽意),有时用来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蔑或不信任。

76、由于这个故事,后来人们就以“老马识途”来称赞经验丰富、情况熟悉、能起引导作用的人,或称“识途老马”。

77、一次,山戎侵犯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救,齐桓公率军救燕。

78、有一次跑买卖,两人住进了一家客栈,当晚遇到了盗贼,结果,二人的马也被偷了去。他二人和店主一起报了官。几天过去了,官府没有任何消息。鲍叔牙就和管仲商量,准备次日回家。二人正在店中闲坐,忽然远出传来“得、得、得”的马蹄声,愈来愈近,他俩急忙跑出去观看,是两匹马,一黑一白,朝着这家客栈奔了过来,停在了客栈的大门口。鲍叔牙和管仲定睛一看,喜出望外,正是自己被盗贼盗走的那两匹马。

79、等到齐桓公意识到这一点时,赶忙拦住燕庄公并对他说:“按照礼制,诸侯相送不可超出国境,寡人如今身为诸侯表率,更不应该越礼。”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景物描写的句子摘抄100字(77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