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的故事20字(80句精选句子)

2023-05-24 08:30:38

关于孔子的故事20字

1、老渔翁瞧着子路的窘态,也不答活,飞身奔下山去,跳上渔船,撒开渔网,打起鱼来。

2、这时弟子们都在嚷道:“师傅,咱们走吧!”孔子只得朝小孩躬躬首:“后会有期!”心里想着,这些知识还真没好好研究过呢!随即令车夫调转车头,绕道而行。

3、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金钱的补偿和奖励。

4、据史料记载,约于西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至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间,邑人在孔子山旁挖掘出“孔子使子路问津处”石碑,淮南王刘安为纪其事,遂在当地建亭立碑,修孔子庙,以供人祭祀,并征召学士在庙内讲学著书。石碑仍在,虽经年历月,字迹依昭然,明代进士、书院主持人萧继忠有诗云:“雾暗秦碑涩,云生汉殿荒。”由此推断,问津碑为秦时所立。原碑不知毁于何时,现仅存明人书写的同文碑一块。孔子的著名故事:渡河落水山间晒一时风欺竹,(关于孔子的故事20字)。

5、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你错了呢?」 颜回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冠(帽子)。」二人打着赌,找到了孔子。孔子问明了情况,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哪!颜回,你输啦,把冠取下来给人家吧!」

6、“老师难道会嫉妒我行仁义之事吗?子路在老师这里所学的,不过仁义二字而已。仁义之人,与天下共取所有,共取所利。如今,子路将自己多余的粮食,与大家分享,行仁义之道,老师为何禁止不许呢?我想不通!”

7、在《论语》里,谈到鬼神问题的,主要有两处。

8、好奇怪,孔子问礼去了,老子却说了这么一番话。

9、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10、孔子师徒当年晒书的山就在今问津书院的后边,山势平坦,有茂林修竹,茵茵庄稼,被称之为晒书山。孔子当年坐过的那块长石被称为“坐石”,周边还有后来他们驻足讲学时供研墨行文之用的墨池、砚石。墨池即离坐石不远处的小溪,溪边石黝如墨,故名墨池。临池石刻上刻有“墨池”两字,尽管年代久远,仍依稀可辨。池边一石,形如砚台,如天作之合。每遇天气变化,即有“墨水”浸出,池水久旱不涸。

11、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12、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成为中国二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他兴办私学,突破官府垄断,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13、孔子知道了这件事,非常生气,骂了子贡一通,他说:“你救回了那些鲁国人,不要政府的奖励,你觉得作了一件好事。

14、20世纪40年代末,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提出了“轴心时代”理论。

15、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16、孔子听到这里,厉声喝道:“子路!这是什么话?君子明于道谓之通,昧于道谓之穷。我们抱仁义之道,处在这少仁少义的乱世,遭受磨难,这是很正常的事,何穷之有?内省无愧于道,临难不失己德,大寒至,霜雪降,因此才会知道松柏之真强茂。过去,齐桓公因在莒国受辱,反而树立起王霸之志。晋文公在曹国受欺,因此产生了称霸之心。越王在会稽遭受奇耻大辱,却使他更加坚定复国的志愿。这次,我们遭遇这般磨难,难道不也会是件很幸运的事吗?”

17、所以,古代有道德的人,得意也乐,失意也乐,所乐非关得失。有道德怡养于内,外境的得失,不过如寒暑风雨之替换,无足扰乱自心。

18、孔子想了半天,喃喃地说:“这个,这个……还真不知道。你乃神童,惟楚有才!还望多多指教。”

19、由于工作出色,孔子慢慢受到朝廷的赏识,因此鲁国国君专门派他到周王室学礼,在那他碰到了老子,并同老子问道。

20、“明知不可而为之”, 这段故事虽无孔子,这对孔子的概括真是入木三分,深刻得很。显然,这个守城门的人并不是一个等闲之辈,而是一个修养很高却隐身于市朝的大隐士。

21、孔子说,谢谢先生,学生受教了,柔弱胜于刚强。

22、小孩说:“天文地理无所不知。那我问您,您有多少根眉毛?”

23、“老师难道会嫉妒我行仁义之事吗?子路在老师这里所学的,不过仁义二字而已。仁义之人,与天下共取所有,共取所利。如今,子路将自己多余的粮食,与大家分享,行仁义之道,老师为何禁止不许呢?我想不通!”

24、在孔子为母亲守孝的第二年,鲁国最大的家族之一季孙氏宴请士一级的人吃饭,孔子前往,不想却被季孙氏家臣阳虎给赶出来了,说他不是士。也就是到这时,十八岁的孔子还是个平民,还没有完成他改变身份、改变阶层的理想。

25、孔子在小时候,就表现出对“礼”的极大兴致,常带小伙伴们玩耍,演习仪礼,《史记》记载说:“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长大后有机会出国到周王室,便跑去问周礼,大约是见到了老子,临走的时候老子还来送他,并赠言说:“聪明又有见地,洞察秋毫而招祸的,是喜欢议论他人的缘故;能言善辩,博学广识而身临危险的,是引起了别人反感导致的;为人子,为人臣,切切不要把自己当成标准来衡量宇宙,不要有一个固执的‘我’。”

26、宋国的司马桓魋想要杀掉孔子,就把大树给砍了。

27、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

28、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29、但是你这样做会使别人的救援成本上升,别人会觉得救了人再去政府领取奖励是可耻的行为,这样会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就没有人去救鲁国人了。你这是好心办了坏事啊!”

30、一天。孔子带领着子路、子贡、颜渊等几个门生外出讲学。师生们来到海州,天空忽然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大作。当地的一个老渔翁把他们领进一个山洞避雨。

31、最后,孔子通过反复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32、老渔翁不慌不忙地说,“咱生在水边,长在海上,时常唱些渔歌。歌也罢,诗也罢,虽说不必真鱼真虾,字字实在,可也得合情合理,句句传神。依我看,你那两句应当改成这样:‘风吹海水层层浪,雨打沙滩点点坑。’浪层层,坑点点,数也数不清,这才合乎情理。”

33、“小孩,你们见马车来了,为什么还不让道?”子贡跳下车,没好气地说。

34、已“知天命”的孔子,在后来长达十四年的漫长旅途里,都经历了哪些事情呢?

35、    综观今时,孔子的“大同”社会、“小康”社会理想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后来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的思想家提出不同内容的憧憬蓝图和奋斗目标,这种思想对进步思想家、改革家也有一定启发,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和孙中山都受到其影响。

36、我们前面说,鲁国是周公旦儿子伯禽的封国,是周王朝的近亲国,都是姬姓。一代代传下来,这支姬姓出现了三个大的分支,也就是鲁国的三桓,也就是三大贵族家族,这个季孙氏就是其中之一。季是氏,孙是尊称。另外两家是孟孙氏和叔孙氏,孟是老大,叔老季是老也就是大当家的,三当家的,四当家的。这里少个二当家的,也就是仲孙氏,这个二当家的就是鲁国的国君家,当时是鲁昭公。

37、孔子回到家里,跟弟子们谈及此事,赞叹不已地说:“马人先生可真是一位君子呀!他不愿意在别人面前议论主人的贤愚,但却是很巧妙地举了一个实例,将事情的真相,表露无遗。他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因智识无力察远,德慧无足见机,所以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问卜。而古人云:善易者不卜。也就是说,一个真通易道,真有智慧的人,不用卜卦,也能直觉洞悉,事物变化的规律。”

38、民间有谚:孔夫子搬家??全是书。孔子一生发奋好学,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走到哪儿都携带着很多书。

39、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40、曾经,鲁国的法律规定,如果有人,将在其他诸侯国做奴的鲁国女子,赎回本国,那么,这个人,可以到官府去领取赏金。

41、打击,可以毁灭一个人,而豪杰之士,则在打击中愈挫愈勇,百炼成钢。

42、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地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

43、颜回犯起难,给师傅端过去是对师傅的大不敬,倒掉又太可惜,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能找来一点粮食非常不易,干脆自己把它喝了再给师傅做一碗。孔老夫子饿得受不了,就起身出来想看个究竟,正好看到颜回在喝粥,孔老夫子非常生气。

44、不料,行进约一公里后,因刚才转弯过急,车轱辘折断了。孔子无奈,让子路到前边的村庄去借一把斧子修理。

45、自然,事实上当时的现实是并没有实现他的理想的条件的。因此,孔子便只有把他的理想贯注到他所编写的《春秋》中去,企图通过历史事实的编述,具体地表现他的主张。

46、从上面“孔子猜谜”中,我们应有两点启悟:一是学问(知识)是无止境的;二是要善于观察、分析、积累。若只是捧着现有的知识,坐而不学,将被社会淘汰。要不,孔圣人为什么会败在项少年的手下呢?

47、“天上的星星浩如烟海、多如牛毛,怎么数得过来呢?”孔子为难地说。

48、孔子见子贡进来,面有犯难进谏之色,便放下琴瑟,等他说话。子贡便将刚才曾参所说的话,如实禀告。

49、项橐朝孔子拱拱手说:“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听后说:“你真是问得怪,江河湖海,什么水都有鱼;不管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也难于开花。”项橐一听格格直笑,晃着脑袋说:“不对,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

50、孔子接着对子夏说:“至于子贡,他的口才的确很好,可谓辩才无碍。他精通语言的妙用,却不识语言的局限,不懂得沉默的力量。所以,他能辩不能讷。”

51、南子,卫灵公的夫人,宋国人,富有风情,绯闻颇多。南子也是一个追星族,久慕孔子之名,如今孔子来了,得好好见一见,  《史记》说:(南子)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原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

52、太长了,今天就聊到这儿,明天我们接着聊孔子,按北大教授李零的话说——去圣乃得真孔子。

53、他对历史,特别是文化史,有极浓的兴趣,他根据鲁国的史书,也参考了各国的史书,着手编写历史著作——《春秋》,《春秋》本来也是各国旧史书的名称。

54、礼,指的是周礼,是那个时代的人必须掌握的生活礼节,是各种仪式上的礼,是人与人之间的礼,是不同场合的礼。

55、射,射箭,贵族士族要保家卫国,射箭是必修课,而且,礼中还有射箭的比赛。

56、由此获得的国君的认可和奖赏,相当于通过了后世科举考试的殿试。

57、    鲁昭公十一年(公元前531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 郯子来到鲁国朝见,孔子向郯子询问 郯国古代官制。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孔子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所以自称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这一年, 齐景公与 晏婴来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 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

58、当时的鲁国君主昭公跟季平子斗鸡玩,最后闹得不愉快玩急了。

59、孔子离开曹国到宋国后,就和弟子们在大树下练习礼仪。

60、于是鲁昭公率兵攻打季孙,结果却被三桓联手打败,自己被赶出了鲁国,终身再未回来,最后死在了齐国。

61、  孔子曰:“汝知天下,何火无烟,何水无鱼,何山无石,何树无枝,何人无妇,何女无夫,何牛无犊,何马无驹,何雄无雌,何雌无雄,何为君子,何为小人,何为不足,何为有余,何城无市,何人无字?”小儿答曰:“萤火无烟,井水无鱼,土山无石,枯树无枝,仙人无妇,玉女无夫,土牛无犊,木马无驹,孤雄无雌,孤雌无雄,贤为君子,愚为小人,冬日不足,夏日有余,皇城无市,小人无字。”

62、孔子见此情形,知道解释已没什么用了。于是,便带着弟子,离开了鲁国。

63、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儿,挡住我们的车!”

64、子路不仅未问到津口,反而还遭一番奚落、教训,沮丧地回告孔子。孔子听说后,怅然长叹。说道:“人是应该有社会责任的,怎么能够隐居山林,置天下的黎民苍生于不顾,而终日与鸟兽为伍呢?如果天下太平的话,那也用不着我孔丘四处奔波了。”

65、孔子开心地笑着说:“要说勇武精神,我们都不如他。”

66、御,就是驾车,古代打仗要驾战车,大夫出行,要乘马车,这是身份的标志。

67、有一天,孔子和弟子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68、从上面的话我们可看出,孔子是相信有鬼神现象存在的。不过,他认为鬼神道与人道,还是有差别、有距离的。最好是各安其道,不要搅合到一起。尤其对从政的人来讲,把政治与宗教搞到一起,非失败不可。所以,敬而远之比较好。至于一般人,如果你连人道的事都没搞清楚,没摆平,却要去瞎究那深层次的鬼神道问题,那只会把自己弄得更迷乱,是在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69、这时的孔子已经42岁,鲁国昭公已死,定公继位。

70、对曾参所说的话,子贡在心里,也以为然。不过,他没接曾参的话,而是站起身子,朝室内走去。

71、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地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

72、但是三桓实力不振反而也一定程度上使得鲁国公室得到了一些权力,因此孔子也迎来了个人政治生涯的最巅峰。

73、最终孔子找到他父亲的墓,将母亲与之合葬,并为母亲在坟前守孝三年。这又是一次行为艺术,其实他母亲活着的时候早就告诉了他父母的墓地在哪儿,他是知道的,而守孝是即合葬之后第二大发明。也就是说,这都是孔子的原创,以至建立成一套忠孝制度。但孔子自己从来没有这样说,他说这是周礼,是周朝留下的,他只是继承。因为他觉得自己身份不够,位低言轻。

74、但是在齐国他并不受到重用,于是孔子又回到了鲁国。

75、一年以后当上了司空,就是主管建设的官,后来改任大司寇,寇,就是贼寇的那个寇,所以司寇就是负责追捕盗贼等工作的人,相当以后的刑部尚书。

76、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77、老渔翁听了忙道:“先生,你说的不对呀!难道海浪整头整脑只有千层,沙坑不多不少正好万点?先生你数过吗?”

78、当然,孟子周游列国的境遇比孔夫子风光多了,出访的国家几乎都给他红地毯的待遇!孔夫子五十四岁开始游历各国,是一路坎坷,在齐国时遭到排斥,被宋国的人驱逐,交困于陈蔡两国之间,最终返回鲁国,当时孔子已经六十八岁,凡在外一十四年。返回鲁国后,孔子便远离政治,开启了编诗书,述礼乐,读易经,教学生的晚年生活。到鲁哀公十四年,孔子七十一岁,春天,鲁国的叔孙氏车子钜围猎时抓获一只模样奇怪的野兽,谁都认不得,感觉到一阵不吉利,便扔到街道上,孔子前往察看后,说:“是麒麟呀”,遂感叹道:“河不出书,雒不出图,吾已矣夫!”瑞兽出现应当是祥瑞的征兆,为宣示天下公道而来,如今生不逢时反遭荼毒,夫子非常悲伤,泪流满面,说:“我推崇的道是行不通了”,于是绝笔春秋。五百年后司马迁著《史记》,到元狩获麟,也罢笔不写了。另据《拾遗记》的记载,说夫子未生时麟吐玉书于乡里,上有文字说:“水精之子,系衰周之素王”,看相的人说:“夫子乃商王成汤的后身,温良恭俭让是无冕之王。”所以孔子见麟死而知自己天命将终,悲痛万千。

79、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礼制传统较深的鲁国,这时周王朝的统治权力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相互争战不断,出现了“王道哀,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的社会现实,“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个时代的特点。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关于孔子的故事和成语(27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