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心学的主要内容(76句精选句子)

2023-05-08 02:22:31

王守仁心学的主要内容

1、下决心往后余生,做一件有意义有品质的事情,你肯定会立刻去做,不再等待,边做边悟边完善,总之你的一切都在正确的轨道上,你真正的上道了,通透了。

2、然而,“致良知”几个字听上去平淡无奇,真要实践却是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在阳明心学的体系中,“心即理”是起因,即意之动;“知行合一”是过程实践;“致良知”是根本目的。

3、仔细想想,可不就是这么回事。承认吧,你所认为的大道理,有多少是别人都信你就跟着信了?有多少是因为权威说了你才信了?有多少是因为不明觉厉所以才信了?有多少是模糊糊糊觉得有道理所以就信了?

4、静坐是收摄心神的办法,但不能求静厌动。动静都是功夫,但偏向于动,便向在具体的事上磨练。(王守仁心学的主要内容)。

5、王阳明心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正是“知行合一”。这一点也是他老人家首先提出来的。正是因为做不到知行合我们才会有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的慨叹。我们都觉得,“知行合一”是一种修养自己的手段,一种行走世间的行为规范。其实这都是表象。

6、要是你现在还不懂王阳明心学,到底蕴藏着多么强悍的逆天改命的威力,那么我强烈建议看完这篇文章,给你彻底讲明白“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要义。

7、成人成圣是王阳明从小立下的志向。12岁时当听到老师说天下第一等事是好好读书,考取功名,王阳明即予以否定,认为“天下第一等事乃是做圣贤”。成人成圣也是王阳明终生的追求,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强调:“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成人成圣更是王阳明毕其一生所思索探求的中心命题,进而形成圆融浑厚的心学思想体系。

8、很简单,因为这三句话是人生最底层最正确的认知逻辑和方法,如果你能理解并掌握了这三句话,人生就不会出现大的错误和偏差,整体生命处于稳定和上扬状态。

9、王慧兰老师本次与大家分享交流的主题是“心有禅灯,独见独知”。托尔斯泰说:“每个人的精神生活,是这个人与上帝之间的秘密,别人不应该对它有任何要求。”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把我们与上帝的秘密强行让别人了解?人如果不在“独知”的地方用力,而只是在言行表露于外的时候用功,那就是自欺欺人。

10、自知自己的良心并依之而行,就能解决安身立命的人生大问题?这似乎与我们的实际认知不符——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简单是要被灭的,善良是要被坑的,直接是要挨揍的,依照内心真实的良知行事,似乎是行不通的,必定会处处碰壁,麻烦和困难不断。

11、王阳明的一生,如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在《王阳明大传》结尾所说:“尽管王阳明建立了举世无双的大功,但命运却极度坎坷,一生苦于颠沛流离……。”所以他这短短一句话,不知浓缩了多少冷暖自知,又包含着多少语重心长和用心良苦。

12、二是你找到了那个隐藏在大脑二元对立思维之后的神性意识觉知,你能观察到觉知到大脑控制的肉体,不是真正的你,真正的你是你大脑和肉体的观察者觉知者。(深度的敏感词这里不能说了)

13、作者简介:欧阳辉纯(1976一),男,湖南永州人,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贵州阳明文化研究院专职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中国伦理思想史、中国政治思想史和中国哲学。

14、这里是借鉴了禅宗思想,制心一处,无事不成,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3点你能做到的话,对“心即理”就彻底掌握了。

15、王阳明的心学的独特价值在于,强调心的作用,强调人的生命洒脱活泼的灵明的体验。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心境澄澈,则心无挂碍,才能达到大境界。

16、禅宗是中国化的宗教,是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其根本宗旨就是追求见性成佛。它在修行方式上分为南宗和北宗:北宗追求渐悟,南宗追求顿悟。到了唐代后期,南北宗趋于合但是顿悟成佛的影响深远。

17、但这只是一方面——思考需要脑袋,但如果没有可供思考的东西——对象以及相关的素材,脑袋就只能是空白。那样的思考不叫思考,叫想入非非。况且,人只有不断扩充脑中的信息和知识,思考的维度和面向才能实现更大、更多的打通,才能让思考宏大、严密、深刻起来。

18、王阳明的这句话与王艮的这句叹,道出了致良知最核心的东西。世人学不成心学,大抵因此。

19、(1)王博.中国儒学史(先秦卷)(H).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

20、王阳明的哲学主体是“心本体论”,也就是说,你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你脑子里的全部,就构成了你的全部世界。

21、看完此篇,其它讲阳明心学的课程,就不用再花冤枉钱去学了,因为这里提供的是最清晰最透彻的版本。

22、●卷中除《钱德洪序》外,收集了王阳明亲笔写的书信,除了回答有关知行合格物说等问题之外,还讲了王学的内容、意义以及宗旨,另还附有两篇阐释王阳明教育观点的短文。

23、陆王心学作为宋明理学的主要流派之而从经学发展的角度讲,陆王心学亦是宋学的重要派别。中国哲学发展的特点之就是哲学与经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在陆王心学也不例外,他们的哲学与经学往往是相连的。

24、我们作为凡夫俗子就不要做白日梦成为圣人了,因为圣人是千年一遇的,但是有一条我们绝对能够做到,就是学习模仿阳明心学的千分之让我们此生可以发家致富幸福圆满,这对于我们大部分还在为生活所挣扎的人来说,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因为王阳明的心学太牛逼了,学到千分之也足可以让你人生大进步了。

25、知行合主张思想意识对于实践行动的决定性,要求人们在“一念发动处”就要为善去恶,进而实现成人成圣。在王阳明看来,“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说明在道德实践中,善的知比善的行更重要,恶的念头比恶的行为更难清除。王阳明主张知行合就是因为知与行分离,容易使人轻视知而重视行,不注意从思想上克服不善的念头,最终导致了恶的行为,“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

26、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邮箱:243073012@qq.com)

27、在内外结合方面,王阳明认为,致良知统摄了儒家修身的全部内容,不仅统摄了内圣,而且统摄了外王,使内圣与外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此正详言明德、亲民、止至善之功也。盖身、心、意、知、物者,是其工夫所用之条理,虽亦各有其所,而其实只是一物。格、致、诚、正、修者,是其条理所用之工夫,虽亦皆有其名,而其实只是一事”。

28、就是立德,立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9、  世界不是唯物的,也不是唯心的。而“法”却是唯心的。佛说:万法唯心造。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在物质主义横行、精神文化荒芜的今天,重新学习与修证阳明心学,对于当代中国人高扬人性、发明创意、健康身心、幸福生活、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30、心学至为高明,直通大彻大悟。心学也至为平实,不过就是八个字:老老实实,踏踏实实。那些自以为聪明高明的人,全都掉进了前者的坑里,一生爬不出来。

31、王阳明(1472—1529年),名守仁,子伯安,浙江余姚人。我国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心学集大成者。他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被称为儒学“第一完人”。在儒学发展史上,王阳明的心学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儒学和宋代理学。熊十力说:“阳明之学,确实是儒家正脉。”(熊十力《十力语要》)我们认为,王阳明心学是儒学发展史上无法绕过的存在,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王阳明思想体系的宗旨就是“心”。他说:“诸君要识得我立言宗旨,我如今说个心即理。”(《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下》卷三)王阳明心学从理论渊源上说,他是继承了孟子的“心”思、禅宗的“心”境和陆九渊的“心”本。

32、对待儒家经典,陆王主张“六经注我”,认为经典不过是吾心的记籍,治经学的目的是为了致良知。从形式上讲,不受儒家经典的束缚,以六经为我心的注脚,相对轻视经典,把宋学区别于汉学的崇尚心悟,以己意说经的特征和倾向进一步发展。

33、知行合就是要坚持常道和扩充仁义礼智之心。“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是恻隐也,羞恶也,辞让也,是非也;是亲也,义也,序也,别也,信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

34、王阳明出生于明朝中叶,在那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学术委靡的时代,他怀着成为圣贤的抱负,以济天下苍生为己任,创下了令人瞩目的世功和学说。

35、你能想象你在这样的状态下,通过长时间专注聚焦的努力还不能实现富贵人生吗?

36、王阳明曾写过多首良知诗,最具代表性的是以下两首:

37、你是懵懵懂懂不思考那个,还是只知道空想不去做那个?反正肯定是其中一个,而不思考的是大多数。这是病,得治。找到了病根,方子估计你自己也会开了——首先要思考,努力、真正地去想清楚你所遇到的困境。

38、然而,“致良知”几个字听上去平淡无奇,真要实践却是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在阳明心学的体系中,“心即理”是起因,即意之动;“知行合一”是过程实践;“致良知”是根本目的。

39、心如明镜,私欲是尘,格物就是去除私欲使心复明,从而关照万物。

40、那么王阳明为什么会主张,致良知是解决人生一切问题的根本呢?就因为,当下所遵循的那一点良知并不是关键,背后广大无边、至深至彻的心体才是。王阳明龙场悟道就如禅宗明心见性的顿悟,正是彻底除掉了封闭内心的壁障,完全打开了这个心体。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我们的每一点良知,其实都是那个圆满光明的心体所透出的一线光,循着这线光就是我们回归心体光明的路。依良知而行,则就是不断去除障蔽,不断把这个出光口撕得更大的过程。撕到最后,就是本心真我再现,光明洞彻,如日当空。

41、就好像我们都有这样一种体验:有时候我们明明在想这件事,可是不知什么时候心思就不知跑哪去了,连怎么跑的都不知道。

42、他以向死而生的精神苦苦思索,终于觉醒悟道,他发现了人人皆可以成为圣人的惊天秘密,这就是龙场悟道。

43、陈瑛老师与大家交流的主题是“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王阳明心学》的第五章讲到了中国禅宗的第一公案和王阳明与他的弟子小萧的问答,王阳明同达摩的回答一样,当头一棒,一阵见血。陈瑛老师由此想起,在拜归师仪式上,当我们带着我“我心未安。己私难克”的心拜入诗意门下的时候,师父也是这样的“截断众流,当头棒喝:“拜师就是寻找归属感和精神家园。拜师就是寻找一个渡口。拜师就是拜自己。”这不是一句客套话,更不是一种推辞,所有的修行是要靠自己。在半年的工作室时间,我们会不断地发现一个新的自己,可能是怯懦的自己,也可能是勇敢的自己;可能是无知的自己,也可能是求知若渴的自己;可能是敢于否认的自己,也可能是朝着自己的风格坚定向前迈进的自己。

44、王阳明早年学习佛学,非常认同禅宗“明心见性”的宗旨。禅宗的“明心见性”的修持,也自然影响了他的心学。我们通看《王阳明全集》会发现,王阳明的诗文中引用佛家的经典很多,如《法华经》《金刚经》《涅盘经》《楞伽经》等,但是引述最多的还是《坛经》和《传灯录》。(2)尽管王阳明阅读佛经较多,甚至早年还“出入佛老者久之”,但是后来他明白了佛教只是“为己”,最终转入儒学,又从儒学转人心学。他曾对学生萧惠说:“吾亦自幼笃志二氏,自谓既有所得,谓儒者为不足学。其后居夷三载,见得圣人之学若是其简易广大,始自叹悔错用了三十年气力。大抵二氏之学,其妙与圣人只有毫厘之间。汝今所学乃其土苴,辄自信自好若此,真鸱鹗窃腐鼠耳!”(《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上》卷一)虽然王阳明这样自我反思自己的学习经历,但是佛教尤其是禅宗的“心”学之镜对他的影响是终生的。

45、我曾经也是这么觉得,直到我看到明代心学宗师王阳明的一句话,才知道错了。真相其实只是:人在无能为力时,总喜欢为自己的妥协和放弃找借口,并千方百计使其合理化。

46、一个极端重要却人人不自知的思维盲区!那就是:大道至简,是真的至简。复杂的不是道,而是行;难的,不是明道,而是行道。大道往往是人人皆知的常识,真正考验人的是把这常识时时处处进行落实,只是一颗坚韧之心,只是一份忍耐之性,去应对和解决复杂多变的境和事。可以一时迷失,但要知道回来。

47、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

48、明德亲民的最高境界是止于至善,也就是良知境界,“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现,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者也”。

49、但是,陆九渊在谈论“心”的时候,会遇到一个很大的理论困境,那就是如何处理“心”与“理”的关系问题。陆九渊承认“理”是指外在世界的“存在”。他认为,作为宇宙本体的“理”,充塞于天地万物之中,无一物能逃遁其间。(4)但是,这个“理”却需要人“心”去把握,是“未外乎其心”。这样就很自然地让他得出“心即理”的结论。他说:“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东南西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陆九渊集·与李宰》卷十一)而且这种“理”不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或者消失。此“理”,“至当归精义无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陆九渊集·与曾宅之》卷一)这样他就顺理成章地得出“心即理”的结论。

50、王阳明那句让我醍醐灌顶的话,正是——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51、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

52、知行合就是要致良知。王阳明中年之后很少提及知行合原因在于知行合一已经融入到致良知这一更为简洁凝练的命题。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致良知就是知行合诚如明儒刘宗周所言:“良知为知,见知不囿于闻见;致良知为行,见行不滞于方隅。即知即行,即心即物,即动即静,即体即用,即功夫即本体,即下即上,无之不一”。

53、“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这是禅。“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致良知。心学包含了禅,禅却不能包含心学。心学的底子是禅,但顶子却不是,而是入世做事、兼济天下。所以王阳明毕生以儒家为归依,而特别注意与禅宗划清关系。

54、你知道王阳明这个人有多牛逼吗?我本人是非常非常崇敬他的,王阳明是中国5000年历史上最后一个被称为圣人的人,在咱们中国传统文化中成为圣人的标准是什么?

55、陆九渊强调的“心”主要指道德之心,是人把握世界的道德主体。从空间上说,“心”包容了整个世界。世界万物虽然千姿百态、千差万别,但是离不开人的主体性,所以陆九渊说:“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陆九渊集·语录》卷三十五)还说:“四方上下日宇,往古来今日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陆九渊集·杂说》卷二十二)这是从空间上将外在的世界概括成人“心”作为道德主体能够把握的世界,彰显了人的自信和人的价值。从时间上来说,陆九渊认为,“心”是永恒的,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或改变。他说:“墟墓兴衰宇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陆九渊集·鹅湖和教授兄韵》卷二十五)所以,在陆九渊看来, “心”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从空间上说都是宽广和永恒的。但是这个永恒的心,并不构成世界的本源,也不是推动世界前进的动力,而是指人的道德之心,是指道德主体把握世界的方式。只有这样的“心”本,才是真正的道德主体。

56、“致良知”何以代表着成熟阶段的阳明心学?王阳明那句重要而珍贵的话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致良知的“简易直截”又到底体现在哪里?这一切的答案,都要从真正弄懂什么是“良知”开始。

57、这三个东西让良知变得真正完整起来,良知真正建立起来的人,内心秩序非常顺畅,能量状态非常强大,智慧变得特别发达,身体器官变得异常敏锐,凡事一眼看穿,有如神助,处处呈现奇迹。

58、以往学术界对陆王心学作了大量研究,但把陆王心学与经学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则较少,或者说从经学的角度研究陆王心学,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拟在这方面作一些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59、这些,正是王阳明所讲的另一句话——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60、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为儒客推崇,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所大开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

61、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的直接源头是陈献章与湛若水的“陈湛心学”,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阳明集大成。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

62、《王阳明心学》由王觉仁撷取《传奇录》之精华,旨在为当下读者破译王阳明的心灵密码,修炼内心强大的自己。10月28日下午,王崧舟工作室无字辈学员结合自身经历,交流分享大家的读书心得体会,宋玉玲工作室成员一同观摩交流。

63、人之根本在心,培根就是重视修炼心这个根本,心本澄澈,就是天理,应当诚意使其发挥作用。

64、想想吧,我们总是在劝解别人时说得头头是道,一轮到自己就全部抓瞎。这样的感受,恐怕每个人都有过。

65、陈秋月老师重点阐述了王阳明心学中的“专主一个天理”。王阳明认为,天理是“人皆有之,不假外求”的“心之本体”,我们生来就具有辨别善恶和践行道德的能力,有这个辨别能力并不代表我们就是个善良的或是有道德的人。这要求我们将心中超出合理范围、违背正当原则的欲望“扫除荡涤”,在面对大是大非和利益诱惑时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66、就是做良知指引下应该做必须做的事情,那什么是良知?

67、想明白,是需要把道理的各个逻辑环节真正理顺打通的,但凡有缺失堵塞的环节,潜意识里的欲念就会趁虚而入、填补进来,连那些想明白了的地方都会被啃噬,重新夺回主导你身心的位置。

68、人需要靠做事,磨圆自己的性子。人需要靠做事,去会通万事,熟能生巧。由此行去,便是自我修为与人间功业的两赢兼得。大道至简,做到却难。人们却往往以为自己做不到,是因为自己不明道,于是想得太多,把道理弄得越来越复杂,做的却太少。这就是那个思维盲区。天地道简而行繁,人却道繁而行简,这就是《心经》所说的颠倒梦想。

69、所有这些,正像王阳明另一首良知诗中的一句所说:

70、 ●本活动仅面向会员。欢迎加盟本俱乐部,共同探寻文化之美、心灵之善、大道之真!

71、心学就是心即理。王阳明的心学,是对朱熹等人的理学的一种拨乱反正。王阳明认为,天理就存在于人的心中,所以,你要格物致知,你不应该骑驴找驴,不要到别处寻找了,你只要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去找就行了。因为,理就在自己的内心深处。

72、立志立诚,做学问要先诚心立志,再去格物致知。

73、●卷下主要是说致良知,虽未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展示了他晚年的思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阐释了他提出的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74、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存善去恶是格物。

75、一分殊,认为万事万物各有 一理,此为分殊。物、人各自之理都源于天理,相关书籍此为理一;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雨后的故事樱花(43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