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思想的精髓8个字(94句精选句子)

2023-12-15 09:27:35

佛教思想的精髓8个字

1、僧团因戒律观点不同导致根本分裂的第二次圣典结集;

2、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知北游》

3、道家文化:副食(如各种炒菜、汤羹等),不吃没滋味。

4、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当时的婆罗门教,就是典型的神教,后来释迦牟尼佛所创立的佛教,与婆罗门教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佛教告诉我们,修行要靠自己,而婆罗门教告诉我们,要靠神明。

5、我们各自背负着不同的命运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无从知晓自己将走上怎样的命运之路,只能在命运的引领下开始自己的人生。

6、九牛静心阁      冰寒千古,     万物尤静.     心宜气静,     望我独神.     心神合     气宜相随.     相间若余,     万变不惊.     无痴无嗔,     无欲无求.     无舍无弃,     无为无我.

7、“慢”就是傲慢。指有些人事业有成之后,开始逐渐产生了骄傲、傲慢的情绪而瞧不起别人。从而和别人产生矛盾,产生出烦恼痛苦。

8、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9、但是他仍强调戒行是定慧之本,修道的基本功在于净心持戒,所以他说心地无非自性戒。

10、佛灭二百多年后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国王,名叫阿育王(Asoka)。他戎马征战,统一了整个印度,其版图甚至比今天的印度版图还要广阔,包括今巴基斯坦、尼泊尔、克什米尔、巴米扬等地。阿育王早年暴戾,到处杀伐,甚至残害了自己很多兄弟,最后夺得王位。但他后来受到佛教出家人的感化,皈依佛教,改过自新,并投入很多财力、精力护持佛法和供养僧团,并推动佛教对外发展,使佛教渐渐国际化。所以成为佛教史上非常有名的护法国主。(佛教思想的精髓8个字)。

11、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12、九牛静心阁静心,静语。轻轻闭上眼睛,用耳去捕捉交织在身旁的声波,用心去细细勾勒身边的世界,倾听感觉,倾听静心的乐曲,静心如水,不是自己象波澜壮阔似的那样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驾驭风帆,而是自己犹如纹丝不动的潭水一样静谧安详却慢条斯理的涟漪。如此,静心如水的人往往是静水深流的表现出一种博大精深的最高境界,静心是一种美,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纯净和清明!

13、道家的思想精髓:天人合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不强求。

14、心好命也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转为祸兆。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心命具不好,遭殃且贫夭。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人道。命实造于心,祸福为人招,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亦听命,天地自相保。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念养性,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

15、佛学核心,用四个字可以表述完,叫缘起理论,或者用三个字表述叫缘起说,它的最完整表述见于《阿含经》,由二十个字组成,这就是“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

16、你如来佛把他压在五行山下500年,这得多痛苦,让他眼睛耳朵长了树生了草,这也太残忍了。

17、同时,又把人人向往神通极力标榜,让人崇尚向往不切实际的奇能。

18、在此,只好引用莲池大师的话作一个牵强的比喻:“心是无形相的,所以没有任何东西可作为比喻。大凡用来比喻心的,都是不得已,姑且取其仿佛与心的作用有些近似的东西来形容它,使人对于心的概念多少有所领会,但不可以认为心当真如某种东西。

19、命运既然可以因为行慈悲、培福德、修纤悔而加以改变,因此命运并不是必然如此不可更改的。再坏的命运也能透过种种的修持而加以改造。相反地,好的命运不知善加维护,也会失却堕落,所谓‘居安思危’,不能不戒惧谨慎!

20、是说灭除贪爱欲望,便断除了产生苦恼的原因,使自己永远不再轮回于生死苦海。这是原始佛教所追求的最高的精神境界。从《阿含经》上经常看到释迦牟尼向弟子描述自己达到的至高解脱境界是:我生已尽,烦恼已灭,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意为我的现世生命已经结束,一切烦恼彻底断灭,修行已达圆满,从此将永远地摆脱生死轮回。这就是"灭谛"的实现,也就是所谓涅槃。道谛--八正道

21、忠,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故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孔子最先提出恕,并为其下定义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2、我下面所说的这话,其实不仅仅在佛教,相信聪明的朋友都能从中发现是什么东西偏颇了你的世界观,有哪些东西在影响你的价值取向,我们该怎么纠正不好的价值观。

23、第二个特点就是汉译的佛教经典能够反映古印度广大地区佛教经典出现的历史脉络,能够反映佛教发展的历史,也就是它有跟踪性记录的特点。什么叫跟踪性记录?就是中国人翻译的时候,从汉代开始,到宋代这一千多年,每一个阶段都翻译。印度那边有什么经,咱们就翻译什么经。在早期翻译的时候,印度佛经产生50年之后就能传到中国来,咱们就念它、翻它,跟踪翻译。

24、那么,什么是因缘呢?因者是主要的条件,缘者是辅助的条件,主要的条件和辅助的条件都不具备的时候,就没有事物的存在。因此,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需要具备主因和辅因。当因缘具备的时候,事物就存在;因缘不具备的时候,事物就消失。

25、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26、上座部坚持保守佛陀的原始教法,维持传统,严守戒律,不得随意篡改;

27、跟汉译经典相比,藏传佛教开始的时间就比较迟,延续时间也比较短,但是数量大。藏译的佛教经典开始于公元7世纪后半叶,藏文一发明,就把它用到翻译佛经上。实际上是集中在8世纪到13世纪这五百年,翻译外来的经典,其他两头的都不太重要,主体部分也就是五百年左右。

28、道无形: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

29、人生的境界,说到底,是心灵的境界。若心乱神迷,无论你走多远,你皆捕捉不到人生的本象,领略不到有韵致的风景。唯有心灵的安静,方能铸就人性的优雅。这种安静,是得失后的平和!人心本无染,心静自然清----九牛静心阁!

30、所谓的对错,是非,正邪都是充斥着个人偏见的看法,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佛也有黑暗的一面,也有太阳照不到的影子。魔也有面对太阳的一面,也有阳光的一面。而“佛”不是代表佛祖,而是人们内心的正念,而“魔”不是代表妖魔,而是代表人们内心的邪念。可是想要透过复杂的情绪,去看到内心真正的一面,去看到心底的阳光,人就必须静下来。人的内心必须是平静的,才能够清晰的看到一切。如果人心静不下来,就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把黑暗看成了光明——例如,认为佛是完美的,佛是三百六十五度无死角的正面的。

31、考虑到这一点,一个想法油然而生。人类在拥有超凡智慧的同时,也应该具备超凡的理性和良心。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用理性和良心向其他生物施予些什么,而不仅仅是依靠剥夺其他生物的生命而生存呢?

32、随后,长老们决定再次结集法与律,并用八个月时间重新结集了三藏。然而,毗舍离比丘们不肯接受上座僧团的如法决议,他们另外集合了一万个支持自己的出家人另作表决,另立僧团,且编辑自己的三藏。

33、上图是明代丁云鹏所作的《三教图》。根据中国传统画中主次大小的构图关系,红衣罗汉坐在上座,居中,形象高大,儒道在下,道教代表还是个秃头,形象矮小猥琐,我们不难看出其中对佛教的刻意突出和对儒道的恶意贬低。

34、佛陀好比医生;佛法是医药;僧团是看病的人。

35、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6、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

37、算数师奇怪地问:“朋友乔达摩,涅槃存在,通往涅槃的道路也存在,也有向您这样的觉者作指导,为什么您的弟子在受到这样的教导之后,只有一些人能够证悟涅槃,有一些人却不能呢?”

38、人间性:佛陀不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仙,也不是玄想出来的上帝。佛陀的一切都具有人间的性格。他和我们一样,有父母,有家庭,有生活,而在人间的生活中,表现他慈悲、戒行、般若等超越人间的智慧,所以他是人间性的佛陀。

39、这时佛陀出现在他面前,向他说法,最终使他获得觉悟。

40、“假如有个想去王舍城的人前来向你问路,你详细地告诉他方向路线,他在得到指示后却朝反方向走错误的道路。另一个人也来向你问路,他得到指示后顺利地到达王舍城。我问你,王舍城存在,通往王舍城的道路存在,也有你作为指路人,为什么一个人会朝反方向走错误的道路,另一个人却能顺利地到达王舍城呢?”

41、中国人对佛教的贡献,就是直接参与佛教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因为佛教这些东西原来印度没有,中国人创造了以后不仅仅自己用,还要传出去。总而言之,加强研究中国人在保存、弘扬、丰富和发展佛教文化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就有利于我们用世界的眼光审视中国佛教,从中国的立场上考察世界佛教,对中国佛教在世界佛教中的地位、作用、价值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这个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价值。

42、(静心阁)---静僻之地,静心,静悟,静身,静思,静德,静看,静等!静静思考,时时看看美丽的苍穹,时而品品手中的香茗,时而挥洒手中的笔墨,时而让钢笔在纸上舞动,在配以安静的乐曲,静静的,想想生活,想想每一个人,那就什么都好了。

43、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44、为什么我们在提到佛教时,都要讲到这个三法印,因为它是佛教核心思想,是检验任何法是否为佛法的标准,故被称为法印。佛祖说法多年,反反复复围绕的都是这个东西。明白了这个,那些什么佛经故事你都可以一目扫过,甚至“顿悟成佛”。但其实,明白了这个东西,可能只对某些人当下陷入某种心境不能自拔的人有些用,其他方面了无大用。你明白吃了这顿饭也是要被消化的,肚子终究也是要空的,但这顿饭你也不能不吃。不吃当下饿倒。这种修行和开悟也不会让你获得什么神通,所以佛祖开悟了,也还要泥足讨饭,不是他平易近人,实在是他没有神通。

45、圣,意为神圣的、尊贵的、圣者的;谛,意为真谛、真理、真实。

46、而在印度本土,随着阿育王孔雀王朝的陨落,婆罗门教在印度大地上蓬勃发展。佛教为与之抗衡图存,渐渐难免被梵化,三藏圣典也都转成了梵文记录。且由开放的大众部重新诠释了大乘思想,导致后来佛教思想不断发展交替,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传统与潮流的碰撞交融,造成了部派星罗,大小之争愈演愈烈,甚至梵佛不分,舍本逐末的现象也是比比皆是。(参考大乘佛教兴起的原因)

47、在此,孟子集中概括并阐发了人的四种固有品质和德性——仁义礼智,但独不见信。

48、正念(以热诚的正知正念安住于观照身、受、心、法即四念处);

49、沙门瞿昙无如此事。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行遮道法。

50、第三个特点,某一个时代的汉译经典,能够反映那个时代域外佛教经典的基本内容和佛教思想的基本面貌。比如在4世纪或者3世纪、5世纪,这一百年里头翻译的经,就能完全代表古印度这一百年经典的大体面貌是什么。举个例子,西晋有一个大翻译家叫竺法护,他世居现在的敦煌地区。他觉得京城的佛像很多,但经典都在古印度,于是他就开始搜集经典,翻译了40多年,几乎跟西晋这个王朝的年代差不多。他把大乘佛教各个部类的经典全部翻译遍了,他翻译的经典的完整性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就是他翻译了一部经叫《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这个经典在东晋末、刘宋初翻译的60卷华严里都没有,直到唐代80卷华严里头才有,你说他搜集得有多全。他能把那个时代那么一大片地方流行的经典搜索得差不多,你把他的经典一看,这一片地区有什么经基本就知道的差不多了。这是一个反映全貌的过程,也是其他经典都不具备的。唐代的玄奘、义净都有这个特点,他们搜集经典就搜罗殆尽,全拿过来。这样一来,他们这种务必搜集全面的行为,就为我们保存佛教资料的完整性提供了可能性,这是第三个特点。

51、佛教是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以后广泛传播于亚洲及世界各地,对许多国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

52、“若一切法空。则无生无灭。无生无灭者。何所断何所灭。而名为涅槃。是故一切法不应空。以诸法不空故。断诸烦恼灭五陰。名为涅槃。”《中论观涅槃品第二十五》“是故不应破空义。若破空义则破因缘法。破因缘法。则破三宝。若破三宝。则为自破。”《中论观四谛品第二十四》

53、但仅仅兜售这种程度的开悟和给人的清凉,也只能算是读者知音程度的鸡汤而已,不是每个出家人都能忍受每天讨饭回来住在热带雨林下的日子的,讨饭还想要吃得舒服,不想吃得低声下气,还想要住的舒坦,不想跟猴子似的蹲在树下,那光讲开悟的鸡汤肯定是不够的,那就还得讲给我供养有功德,以后有好报,以及编各种神通炫目的故事。他的后来者们,为了维护这份讨饭大业,也不得不不断维护发展这个理论。

54、这四句话,对于学佛人来说,非常重要,很多人学佛,不知从哪里开始,不如先看一看这四句话,因为这四句话,每一句都是佛教当中的精髓,了解这四句话,对自己认识佛教,学习佛法,会有很大的帮助。

55、我可以说佛教好,好到能够飞天入地,预知未来,逆天改命,隔空取物。

56、孔子说:能在天下实行五种品德就可以说是仁了。子张又问是哪五种品德?孔子说是恭敬,宽厚,信实,勤敏,慈惠。

57、讲达到灭除痛苦,进入涅槃境界的方法和途径。此即八正道,包括:正见(正确的见解)、正思惟、正语、正业(正确的行为)、正命(遵循正确人生原则的职业和生活),正精进(正确的修行)、正念(正确地忆念四谛的道理)、正定(正确地修行禅定)。

58、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中国历代信众直接参与了佛教思想文化的建设,这种建设包括提出新思想、倡导新教义、撰写新典籍、建立新宗派、打造新圣地、塑造新偶像、创造新艺术。所以没有中国固有文化对佛教文化的熏陶、滋养和丰富,当今世界佛教就不具备现在这样的风貌和精神,它的重要性就在这儿。

59、也就是怀疑。就是由于对别人产生了无根据的怀疑,从而生出烦恼痛苦。

60、再往后,许仙与白娘子那个电视剧,,,例子太多了不胜枚举,仔细去搜刮一下,许多作品,大到整部剧作,小到某个人物,都在教育你佛教的愚昧、不合时宜。

61、用以揭示人生苦恼产生的根本原因。佛教认为人的贪求欲望或"爱"是带来一切苦痛的根本原因,有时把"贪、嗔、痴"看作是万恶之源。说由于有贪爱的欲望,并且对人生的道理无知(无明,或"痴"),便产生追求金钱利益和名誉的思想和行动,达不到目的便产生嗔怒感情,与别人发生冲突和争斗,从而烦恼丛生,不仅生前痛苦不已,并且招致死后在"五道"或"六道"中轮回。

62、佛陀的教法没有任何神秘、麻醉的成分,也无需掺杂外力、救世主信仰。佛陀绝非主宰人们吉凶祸福、帮人消灾免难、加持灌顶、满足私欲贪求的神灵,更不是创造美好世界、信他得永生(往生)的上帝。佛陀虽然是一位具足智慧与慈悲的伟大导师,但他却不喜欢人们对他盲目的崇拜。

63、这种三教融融儒道都听佛教忽悠的印象,也是别有用心的佛教徒一直处心积虑所营造的。

64、九牛之人笃信佛教。释迦牟尼劝诫我们说,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在于利他之心。佛教的精髓就是责任心慈悲心利他心。善解人意的慈悲之心,正是佛陀之心。

65、真正能去除贪嗔痴的人,一定是不经常犯戒的人,一定是功夫修到家的人,也只有自己修到了,不贪不嗔不痴,才能真正断除贪嗔痴。我们学佛,最好要从了解佛教、相信因果、深入经典,严格持戒开始,做到这些,你就会离佛越来越近了。感恩阅读与分享。

66、小人反是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等等。

67、好好的一个佛教,何以至此?释迦摩尼传法之初,仅是出自解救众生于疾苦的宏愿。

68、僧团将佛陀的遗体(Sarira,舍利)火葬(Jhapita,荼毗)后,主要分给了中印度的八个国王,建塔供养。并在佛陀入灭三个月后的雨安居(Vassa)期间,在摩揭陀国(Magadha)的首都王舍城(Rajagaha)进行了首次圣典的结集。

69、中国人把梵文、西域文字的经典翻译成汉文,进行了一种文化上的再创造,不仅把它翻译成汉语,而且还要重新解释,开发里面真正的佛道、佛义,开发它的真理,创造了新的思想,再把这些新思想、新经典传到外国去,这个过程具有本质的不同。为什么?佛教经典往外传的时候,梵文可是神圣的语言,就好像改革开放刚开始,谁懂英文,大家看他就跟中国人看美国人一样,一脸的敬佩。但是当佛教经典翻译为汉文,又把汉文佛教经典往外传的时候,以中华文化为载体的经典就成为神圣的经典。你现在到韩国、到日本做法事,你能听得懂,因为他念的《心经》、《金刚经》就是汉文的,这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伟大之处。

70、我不能惠及众人,那我首先做到不坑人;我不能感化度人,那就做自己;在让别人爱我之前,我得先爱别人。

71、自从那时起,菩萨就成为了佛陀。由于其家姓为乔达摩,所以在巴利三藏中通常称为乔达摩佛陀。有时也可依其族姓称为释迦牟尼(Sakyamuni),意即释迦族的圣贤。菩萨成佛后不久,即开始宣扬其所证悟的真理,即体证解脱涅槃的修行原理与实践方法。他先来到瓦拉纳西(Varanasi)仙人落处的鹿野苑,为苦行时的五位同修开示《转法轮经》,提出中道、四圣谛、八支正道的核心教义。五人闻法后,次第证悟了圣道圣果,并请求加入僧团成为比丘(Bhikkhu)。从此,世间便有了佛陀、佛法和其僧团,即佛法僧三宝,统称佛教。

72、Buddha即佛陀,这是古音译,今音为“布达”,意为觉者,即觉悟了宇宙人生真理的人。

73、老子所说的道,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老子在道德经中将道阐发为万事万物运动发展的总规律,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

74、传印会长指出,佛教既反对杀生,也反对自杀,更倡导护生。对自杀行为,佛陀有明确的呵责和禁止:“汝等愚痴,所作非法!岂不闻我所说慈忍护念众生,而今云何不忆此法?”并制定戒律:“若自杀身,得偷罗遮罪。”因此,所谓“自焚不违背教规教义”的说法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75、如果我们把中国人对佛教文化的贡献梳理清楚了、认识深刻了、认识全面了,我们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当然就有了。不懂这些、不重视这些的话,对我们树立本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和自尊,对于我们深刻认识佛教在当前中国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构建和谐世界方面的重要性就会认识不足。

76、如果有,那么警醒吧,兄弟姐妹!将自己与世人格格不入的不是佛教真谛,佛教真正深入你的心里去,应该是你给别人阳光,别人也喜欢你!

77、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好像哪个寺有个统计,就是历代到日本传法的禅宗僧人。但是一个地区的统计、一个朝代的统计都没有,这是学术界需要加强研究的地方。因为中国人的弘法传经与中国人的求法取经同样重要,都是整个世界佛教文化交流史上光辉灿烂的阶段,都是可以作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取得伟大成就的光辉典范。这些咱们都不管,学者也不往这儿研究,也不往这儿想。因为这个价值太大了,传出去的佛教实际上是中国文化的传播,中国由此也就成为一个圣地了。

78、三智师说|于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当代应用

79、第一个特点,各宗派都具有相对完整、独立的教理体系,这是中国人的创造。这个教理体系中有印度的因素,更有中国人的创造,新思想、新教义就出来了。各宗派都有稳定的传法基地,大寺院时间一长,往外国一传,就是新的圣地,外国来的和尚、外国来的信众都是要朝拜的,这是打造新圣地。大多数宗派有传承关系。上接西天,下传中图,这些祖师系列就是膜拜对象,塑造新偶像。中国的祖师出去挂的像就是新偶像,藏传佛教表现得更清楚,祖师的像比佛像还大,活佛的像比释迦牟尼佛的像还大,汉地祖师的像也不小。撰写新经典。中国人特别擅长撰写经典,光禅宗一个宗派写的数量就统计不过来,其他宗派的经典著述也是很多的,每一个宗派撰述的种类都是多种多样的。有经典著述、史籍、僧传、总集类书、经录音义等都是中国人写的书。有的朝代大家都不看佛经了,都跑去看那些语录和中国人撰写的东西去了。记录六祖慧能的经比一般翻译过来的佛经流传广,比如说《心经》流传得广,《金刚经》流传得广,其下很可能就是《六祖坛经》了,流传很广。第五个就是创造新艺术。佛教的艺术门类众多,建筑、书法、绘画、雕塑,全都传到外国去了,有些大和尚出去,比如说鉴真和尚,就把建筑、国宝级的书法全带出去了,还有佛教的绘画、服饰等等。各门类的佛教美术、寺院石窟艺术,很多都有国际的影响。这些都是大的贡献,而且这些贡献现在依然在发扬光大;还有武术、功夫,都跟随着佛教早早传出去了,而且很吸引国外人。

80、相信通过本文,会对向往佛法的您,提供一个清晰概要的思路,

81、检索“真空俗有”,只有上面所列的佛教经文中有。而“真空妙有”则在不少道经中都有,比如《道书十二种》、《玄宗直指万法同归》、《道德真经集义》、《附内义丹旨纲目要》等。而佛教则仅见于《华严游心法界记》、《金刚经科仪》等。此“真空妙有”的道教思想源流,可以追溯至《道德经》的“有无相生”、“有生于无”等概念。重视并善用有无的相生和转化,是道教的思想精髓,本质上与佛教的体空证涅槃大不相同。可以说,是汉地的人在继承了道教思想精髓的同时,把真空妙有的说法胡乱替换给了佛教的讲法“真空俗有”,可谓糊涂。他们恰恰落在了佛教批判的“俗有”上,还要喜滋滋地去给别人脸上贴金。

82、总之,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只要心态良好,我们就能感觉到幸福。要想得到这种感觉,首先我们要心怀感激,认为自己现在活在人世间这件事本身就是幸福的。

83、真俗圆融,是空有双彰的中道,也是无上菩提的根本;悲智等运,是自他两利的胜行,也是无住涅槃的精髓。若能以此中道为道,依此胜行而行,则定成佛道作无上土。

84、九牛集团(静心阁)打造108个好汉!十八个罗汉!

85、印度人对很多大修行者都叫大雄、佛陀、班迪达(智者)、婆伽梵等名号,所以从印度过来的传教者说的各种佛说……婆伽梵说……,其实未必就是指的佛教徒心中的释迦牟尼佛,这一点有必要了解。

86、苦苦(以上八苦)、乐苦(快乐的体验结束后的失落)、行苦(世事无常的本质)。

87、贪就是指对金钱地位等各种利益过于贪多,不懂得知足。

88、诸法无我的意思是,实际上没有完全独立的自我。自己和父母、亲戚、朋友等是互相关联的。比如,如果父母亲戚遇到了巨大灾难,自己也会被牵连进去,而不可能独善其身。说明自己和亲戚朋友是相连的。

89、菩萨(巴利三藏中称太子成佛前为菩萨,即是致力于成佛的修行人)先追随当时修行界的禅定大师阿罗逻·伽罗摩(alarakalama)和郁陀伽·罗摩子(Udakaramaputta)学习禅定,证得了世间最高的禅定境界。但他仍不满意这种殊胜微妙的境界,认为还未达到最终彻底的一切苦的止息境界。于是到优楼频螺(Uruvela)村附近的苦行林,采取当时流行的各种苦行方法,如闭气、断食等来折磨自己的肉体,企图通过苦行来获得解脱。

90、通过上面这篇经文,我们便很清楚的知道了佛陀在佛教中的地位,仅仅为指示通往涅槃之道的指路人而已,至于是否能够真正依教奉行,则取决于弟子个人。

91、(静心阁)---静僻之地,静心,静悟,静身,静思,静德,静看,静等!静静思考,时时看看美丽的苍穹,时而品品手中的香茗,时而挥洒手中的笔墨,时而让钢笔在纸上舞动,在配以安静的乐曲,静静的,想想生活,想想每一个人,那就什么都好了。

92、除了自然之道外,老子之道有时又在社会人生之道、致知之道的意义上使用,即分析人生、获取知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93、佛教从涅槃到追求如如真性,就算他们回归到了婆罗门教“梵”的概念上,然而仅仅是一种思想上的开悟,也并不能修出任何其他的成果来,包括济世救人的法门,或者神通。所以,他们很热衷于一边鄙视神通的同时,一边去求各种神通。偷华夏文明正统道法的就不说了,甚至去修一些邪魔外道也是有的。上面说的这个龙树,就很有意思,一方面他正儿八经地鼓弄中观说,来演绎佛祖的三法印四义谛,另一方面,他还有《龙树五明论》方面的著作,里面不乏符咒。这就奇怪了。当初印度那地方没纸,佛祖灭度后几百年里,僧团都只能口口相传,怎么突然就有了这纸上书符的法门呢?给你们一个图,自己体会。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任正非20条金句(83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