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出处(70句精选句子)
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出处
1、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2、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3、出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译文)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能力,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能力,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4、译文: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
5、(赏析)“天将降大任”的使命感,“动心忍性”的苦难观,“增益其所不能”的成功感,这一句话,激励了多少身处穷困中人以坚强的意志走出困境,走向成功。对人的一生来说,逆境和忧患不一定是坏事。生命说到底是一种体验。因此,对逆境和忧患的体验倒往往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可以自豪而欣慰地说:“一切都经历过了,一切都过来了!”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比那些一帆风顺,没有经过什么磨难,没有什么特殊体验的人生要丰富得多,因而也有价值得多呢?
6、(译文)鱼,是我喜爱的;熊掌,也是我喜爱的,如果二者不能兼得,那么就舍弃鱼,而要熊掌。
7、(赏析)孟子的这句话是其民本主义的集中体现。民众是天下国家的根本,民众决定国家的安危之乱,天子、国君和大夫要按照民众的意愿本事。这句话承认了人民大众在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
8、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9、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0、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此话说得鼓舞人心,哪怕是凤毛麟角,毕竟给人至多五百年后的明朗的期待。但是如果有兴趣于数学,懂得充分领会数学的公正性与清明性、冷酷性,就会想到:事物不但有正面的极点,还会有负面的极点,二者虽然罕见,但必然会出现,而且其出现的概率应该大体相同。如此说来,是不是同样地五百年必有夏桀商纣那样的特大号的独夫民贼问世呢?你为此而震撼、抑或为此而莞尔呢?
1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说明了规矩的重要性。规矩者,方圆之器也,矩以制方,规以制圆,依规矩而方圆乃成。
12、译文:形体如同枯骨,心如同死灰,真正纯实之知,不坚持故见。
13、父子之间要亲爱,君臣之间要有礼义,夫妇之间要挚爱,但还要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要有诚信之德。
14、(34)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15、解释: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16、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戎沐浴,则可以祀上帝。”(离娄下)
17、释义:如果人人爱自己的亲人,尊重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就会和睦安宁。
18、孟子此言也有自由主义气息,暗含着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之意,暗含着非独断论、非绝对化的包容心态。
19、(译文)仰起头来看看,自己对天无愧,低下头去想想,觉得自己不愧于别人。
20、记者手记:从孟子的“仁政”到当代的“为人民服务”,他们有着共同的文化底蕴,内在精神上具有一致性,应该说“为人民服务”内在地蕴含了传统的“仁政”精神。
21、他们产生在这个人群中,但远远超出了他们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们那一群。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人了。
22、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24、对于行善,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区分,抛弃自己的不对,接受人家对的,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做好事。
25、(译文)(孟子)说:“孝敬自己家中长辈,并推广到孝敬别家的长辈;爱护我家的儿女,并推广到爱护别家的儿女。”
26、译文:大家都认为惧怕的东西,你也不得不害怕。
27、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
28、(译文)(孟子)说:“……我善于养我(这种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29、译文:上天将要把重大的任务降到这个人身上,一定要先让他的内心痛苦,劳累他的筋骨,饿乏他的身体,使他穷困潦倒,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称心如愿。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强他的能力,方能完成大任。
30、他这个人有点小才能,但是从来没有得知大道,那点小才能正好可以害死他自己。
31、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上)
32、(感悟)人活着,就应该坦坦荡荡,明明白白,无所愧疚。
33、译文: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
34、译文:处在忧虑祸患中可以使人或国家生存,沉迷安逸享乐可以使人或国家消灭。
3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36、孔孟都相信人性中本来就具有美好的东西,让人更美好一些,让你自己更好些,让你为仁德所簇拥,为义理所起动,为正道所引领,为大道所陶冶,这里头有多么美好的心愿啊!
3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名言
38、(感悟)想要面面俱到,结果只能面面俱失。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最后只会碌碌无为。
39、(4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0、(译文)孟子说:“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那就要反问自己的仁德够不够啊!我管理别人,但是没管好,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够不够啊!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恭敬够不够啊!”
41、 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42、译文:我喜欢吃鱼,也喜欢吃熊掌;如果让我选一个,我会舍支鱼而吃熊掌。我热爱生命,也热爱仁义,如果让我选择其我会舍弃生命而取仁义。
43、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44、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45、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4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战国孟子《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47、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
48、(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49、在上位的有什么爱好,在下面的人一定爱好得更加利害。
50、(17)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51、(解释)道德高尚的人,是没有丢失他们的先天本真之心的人。
52、(2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3、(赏析)浩然之气,至大至刚,是布满正义、布满仁义道德的正气、骨气。它是由积累正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就能得到,是一种内心下的正义所支配的勇气。这浩然之气,养在司马迁的《史记》里,养在岳飞的《满江红》里,养在文天祥的《正气歌》里,养在于谦的《石灰吟》里,养出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54、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55、(感悟)不管什么人,修身都是基本功,没有远大梦想,也要坚持修炼自己。
56、(译文)人有不做的事情,而后才会有所作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放弃一些事情不做,才能在别的一些事情上做出成绩。
57、(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58、为什么会有自暴自弃者呢?一是缺少学习教化,一是社会风气使然。都在那里争夺名利,谁还能跟你讲义理原则、仁德教化、正道安宅?
59、王蒙: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家喻户晓,虽不完全精密贴切,但是很有趣。事物相较有质的区别也有量的区别。从理论上讲,五十步是可以笑百步的。就说战争吧,“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毛泽东的名言并不全然否定战争中的后退与撤离,撤了百步可能进入相对安全区域,只撤五十步可能达不到撤退目的,那就不但可以五十步笑百步,也可以百步笑五十步。而五十步笑百步的正当性可能是最初由于情况不明,避其锋芒,退了五十步;看出了对方破绽,立马转守为攻,当然比稀里糊涂的一味强攻或一味逃跑强。
60、孟子曰:“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告子上)
61、(32)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62、(出处)《孟子·离娄上》译文: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63、●咸宁招录289名公务员,附196个岗位信息!
64、(解释)人民大众最重要,国家政权次之,国君为轻。
65、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6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67、(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68、孟子推崇的大丈夫——精英中的巨型成功人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突显了信仰坚定的特色。关键在品质,在内心追求——志,不在事功,具有信仰主义的某些特征。信了就能做,做了就能胜能好,略费了点口舌,事功的事捎带脚也做到了。
69、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战国孟子《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