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言有哪些及意思(76句精选句子)
孔子的名言有哪些及意思
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出处)《论语·里仁篇第四》(译文)父母的年纪不可不记在心头。一方面为他们添寿而欢喜,一方面为他们年高而担心。(孔子的名言有哪些及意思)。
2、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孔子的名言有哪些及意思)。
3、解释: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4、·君子不器。(出处)《论语·为政篇第二》(译文)君子不要像定型的器皿一样,要博学多识,具有可塑性。
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7、·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出处)《论语·泰伯篇第八》(译文)天下有道就出来做事;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
8、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
9、·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出处)《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译文)仁德的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10、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
11、(译文)孔子说:“譬如堆山,还差一筐,没堆成就停了,功亏一篑是自己造成的;譬如填坑,只倒一筐,继续填下去,坚持不懈是自己决定的。”
12、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摘孔子《论语》(子张问:“什么是五种美德?”孔子说:“君子对人民施加恩惠,却不耗费财用;使百姓劳苦,百姓却无怨言;自己有所欲求却不贪婪;安宁矜持却不骄横;威严却不凶猛。”……子张又说:“什么是四种恶行?”孔子说:“事先不经教育,犯了罪就杀头叫做肆虐;不先告诫便要求有成效,这叫粗暴;发布命令迟缓,却突然限期完成,这叫残害人;同是给人赏赐,却出手吝啬,这叫只进不出的财务衙门。)
1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14、(译文)孔子说:“君子总是胸怀宽广,小人总是忧愁悲伤。”
15、(译文)子夏说:“每天都学到些新东西,每月都不忘所学会的东西,就算好学了。”
1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1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18、(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提醒自己:工作是否敬业?交友是否守信?知识是否用于实践?”
19、(释义)孔子说:“只有仁人才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去关爱人,也才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去憎恨人。”
2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论语·里仁》
21、(出处)《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译文)看见利益要能想到是否合乎道义,见到危难要敢于献身。
2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出处)《论语·学而第一》(译文)一个人不怕人家不了解你,最怕你自己不了解别人。
23、·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出处)《论语·泰伯篇第八》(译文)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担心被甩掉。
24、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25、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摘孔子《论语》(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看庄重威严,接触则温和可亲,听讲话则严肃不苟。)
26、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摘孔子《论语》(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27、解释: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坏了大事。这里的小事包括小忿怒和小仁小惠两个意思,即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
28、(释义)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这就好比大车、小车缺乏了关键部件套不住牲口一样,那怎么能驾车走路呢?”
29、解释:军队可以丧失主帅,一个人不可丧失志气。意思是三军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如可夺,则亦不足谓之志矣。
30、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摘孔子《论语》
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出处)《论语·雍也篇第六》(译文)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32、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3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摘孔子《论语》
34、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3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处)《论语·里仁篇第四》(译文)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
36、(译文)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他象朽木一样无法雕琢,象粪墙一样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孔子又说:“以前我看人,他说什么,我信什么;现在我看人,听他说,再看他做。因为宰予,我改了过来。”
37、解释: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的人,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38、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39、译文: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惘,只空想不读书那就危险了。
40、解释: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4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丘《论语》
42、(译文)孔子说:“外表威严而内心怯懦的人,用小人作比喻,就象挖墙洞的小偷吧!”
43、不是很会赚钱,也不是什么大老板,而是一些知识渊博,很有智慧,很低调,对功名利禄很淡泊的人,这样的人,在当今,可以说真的是少之又少,凤毛麟角。和这样的贤者待在一起,你会减少很多压力,会身心舒适,感觉这样活着才真是叫活着。
44、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
45、(释义)孔子说:“温习旧有的知识时,能有新的体会、新的见解,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
46、解释:了解一个人,要看他的所作所为,不仅了解他的过去,还要观察他的现在,这样的话,对那个人的了解还会不全面吗?
47、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
48、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摘孔子《论语》
49、(可以同他交谈却没有交谈,这是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谈却要同他交谈,这是白费口舌。聪明的人既不错过人才,又不浪费语言。)
50、(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51、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摘孔子《论语》(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52、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53、(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54、·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出处)《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文)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地思考,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
5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56、解释:工匠要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准备好他的工具。这是一种比喻,即如想做好一件事,必须先具备做这件事的先决条件才能事半功倍。
57、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述而》
58、(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59、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论语》(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6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61、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摘孔子《论语》(君子有九种事情需要考虑到:看,要考虑是否清楚;听,要考虑是否明确;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要考虑是否恭敬;言语,要考虑是否忠实;做事,要考虑是否认真;疑惑,要考虑是否求教;愤怒,要考虑是否有后患;利益当前,要考虑是否该伸手。)
62、(释义)孔子曰:“志向在道上,根据在徳上,依靠在仁上,而在礼仪、音乐、射箭、驾车、文字、算术这六艺之中研习游乐来陶冶身心。”
63、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论语》
64、解释: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65、解释:工匠要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准备好他的工具。这是一种比喻,即如想做好一件事,必须先具备做这件事的先决条件才能事半功倍。
66、解释:懂就就懂,不懂就说不懂,才是聪明人。
67、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泰伯》
68、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摘孔子《论语》
6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摘孔子《论语》
7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7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
72、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摘孔子《论语》(人的性情本来是近似的,只是由于环境习俗的熏陶,便相距得远了。)
73、·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出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译文)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能力,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能力,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74、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75、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等。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