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诗特点(47句精选句子)

2023-09-12 09:45:29

白居易的诗特点

1、在艺术方面,注重反映下层民众的苦难生活,包括战争和上层的剥削勒索。前者如《新丰折臂翁》,写自残逃役的老兵,读之悲哀;后者如《轻肥》,在极尽描摹贵族穷奢极侈的生活之后,却以“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作结,发人深省。此外,内容广阔的《新乐府》五十首,一篇专咏一事,以所咏之事为题,下有小序揭示主旨;多以三字句起首,后接七字句,以口语俗语穿插其中;塑造了生动深情的人物形象,如《井底引银瓶》中的“淫奔”之妇。不足之处在于,多议论、重复而缺少艺术性,有生拼硬凑、缺乏情感的篇章,语言浅露、不够含蓄。 

2、白居易的创作风格,主要从他的诗歌主张来看,他注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注意“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3、白居易与元稹齐名,号“元白”,元白两人是文学革新运动的伙伴,分别作有《元氏长庆集》与《白氏长庆集》,称为长庆体,又称元和体。晚年白居易又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为“刘白”。(白居易的诗特点)。

4、白居易体弱多病,故多饮药酒。《病后》:“故纱绛帐旧青毡,药酒醺醺引醉眠。”

5、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 “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白居易的诗特点)。

6、白居易的艺术成就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有些诗是围绕着一个人的遭遇来展开叙事的,《新丰折臂翁》、《缚戎人》、《卖炭翁》、《上阳白发人》都属于这一类。这些诗侧重于个别人和个别事的特写,诗中人既有与一般被压迫者相同的命运,又有各自独特的遭遇和个性特点,可以说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了。这样的典型形象在白居易诗中虽然只有几个,却显示着一种新的努力和新的方向。白居易在杜甫的基础上又发展了一步,使人物的个性更为突出了。我们可以拿《新丰折臂翁》和《兵车行》作一番比较,这两首诗都是反对杨国忠征南诏的。《兵车行》通过一个行人介绍兵役之繁重,战争之艰苦,以及人民反战的情绪,是一种概括介绍的写法。那行人只是一个介绍人,而不是作为一个典型出现的。新丰折臂翁则不然,他是《兵车行》中千万被征发的人民中的一个,又是独具个性的一个。他反对侵略是用锤折右臂这种独特的方式进行的。他有自己独有的痛苦,也有自己独有的安慰,因此他具有更强的典型意义。白居易这种通过个别揭示一般的写法,是很富于表现力的。

7、初唐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他们主张写诗不堆砌 华丽辞藻,文笔 清新自然.

8、叙事与议论相结合是白居易讽谕诗的又一特色。

9、为什么李白的创作风格是如此的浪漫飘逸又奔放奇逸?这就使我们要看看李白的身世遭遇5:李白出身于一个富有的,有文化教养的家庭。使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他的少年时代生长于蜀中。蜀中是道教气氛浓郁的地方,环境对他的神仙道教信仰影响甚大。道教影响,几乎伴随他的一生。大约18岁左右,他学习纵横术。我认为,就是因为他青少年时代受到这些东西的影响,使他具有了狂傲飘逸洒脱的气质。开元十二年(724),李白开始游历生活,并多次希求荐用,屡遭失败。使他对朝廷充满不满与失望的情绪,但又关心国家大事,希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并无减退。直到李光弼出征东南,他半道病还,病逝为止。

10、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11、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

12、⒊提出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形式应服务于内容。

13、其一是作为“兼济”工具的讽谕诗,其二是则是反映自己“独善”心志的闲适诗。并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白居易与元稹的散文,在唐朝、五代曾享有盛名,当时文誉尚在韩愈之上。

14、李白诗歌各具特色风格多变飘逸二字难概括其同时期风格出蜀前李白游奇览胜受道家思想影响深诗歌飘逸风格比较明显;入长安受挫折并未失去希望诗风豪迈奔放、感情炽热反复歌咏自己有才必用;二入长安之李白仕途坎坷国事也日断衰败苍生水深火热诗风步步接近现实豪放之充满忧国忧民沉郁之情;晚年流放夜郎之时李白多衰怨悲痛笔调抒发情怀揭露现实鞭挞社会诗风明显转悲壮

15、《枕上作》:“腹空先进松花酒,膝冷重装桂布裘。”松花酒谓以松花入酒酿成。

16、《杭州春望》:“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白居易自注:“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梨花开时始酿,故名。

17、《长恨歌》和《琵琶行》是白居易叙事诗的代表作。《长恨歌》和《琵琶行》都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浓郁的抒情气氛。它们艺术上最大的特点在于:叙事状物求实而不泥于实,故能于流丽的描绘之中寓有隽永的情味。《长恨歌》叙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有详有略,有虚有实,安排得十分精巧。看他写安史之乱,只用“渔阳鼙鼓动地来”一句就交代了过去。写杨贵妃之死,只用“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两句就虚掩了过去,却在玄宗身上着实写道:“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玄宗血泪交流自然比写贵妃倒在血泊中含蓄动人。“归来池苑皆依旧”以下十六句是诗里最精彩的段落。这一段全用景物来渲染玄宗孤寂的心情,真切而不粘着。下面写贵妃“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一个比喻胜过多少描画。象这些地方都表现了白居易高度的艺术技巧。

18、抒情性。写实和抒情兼用。他自己都说:“大凡大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

19、当然,仅仅凭借一首《望天门山》是不足以说明李白的七绝之妙的。李白的七绝,以山水诗歌和送别诗为多。在这些诗歌中,有一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气质,以其天真纯朴的童心,与山水冥合。无论写景言情,都有种一气流贯的俊秀和爽朗,如《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山中问答》等

20、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21、讽喻性。著名的有〈秦中吟〉十首。都是指论时事,美刺比兴的作品。

22、李白不仅七绝的成就卓越,而且乐府和歌行体的作品也有不俗的成绩。如乐府诗《蜀道难》,《行路难》等运用大胆的夸张和巧妙的比喻突出主观感受,以纵横恣肆的文笔形成了磅礴的气势。李白将自己的浪漫气质带入乐府,使古题乐府诗歌获得新的生命,把乐府诗歌创作推向无与伦比的高峰。而李白的歌行创作成就比乐府高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等作品,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了随心所欲而变化莫测,摇曳多姿的境界。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气来,情来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

23、有唐以来的时代审美出现了由雅入俗的变化,与之相应,文学也渐趋世俗化。白居易就是诗歌领域这种趋向的代表。“乐天之作新乐府,乃用毛诗,乐府古诗,及杜少陵诗之体制,改进当时民间之歌谣”(陈寅恪)。其作品远接《诗经》“风”诗和汉魏乐府民歌,近承杜甫诗歌重时事、尚通俗的一面,“务言人所共欲言”,事实上是一种开拓和创新。白居易诗作虽有明显的政治指向,但依然不失对现实的关怀与热情,且通俗易懂、妇孺皆知,故而出现了元和以后“学浅切于白居易”的文坛风气。

24、在创作理念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即利用诗歌惩恶劝善,补察时政,移风易俗。其作诗标准为:辞质而径,言直而切,事核而实,体顺而肆;追求真实、浅切和入乐效果。这种观点展现了诗人对时事的关怀与世俗化倾向,同时又带着明显的政治意味和现实功利色彩,重说理议论而轻视形象,且不免狭隘单一。 

25、在创作理念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即利用诗歌惩恶劝善,补察时政,移风易俗。其作诗标准为:辞质而径,言直而切,事核而实,体顺而肆;追求真实、浅切和入乐效果。这种观点展现了诗人对时事的关怀与世俗化倾向,同时又带着明显的政治意味和现实功利色彩,重说理议论而轻视形象,且不免狭隘单一。 

26、⑴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富有强烈现实性和的批判性。

27、主题、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谕诗的艺术特色之一。

28、中文学史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诗圣”杜甫,紧扣其生活的急遽变化的时代脉搏,以其坎坷丰富的生阅历,高度精湛的诗艺技巧,系满腔于于民,形了融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凝重深沉的感境界、百转千回的表达方式、谨严铿锵的格律音韵于一炉的“沉郁顿挫”的鲜明风格,从而登了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树立了现实主义的伟大丰碑。

29、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强调诗歌与政治与现实生活、民生疾苦的密切关系,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和“唯歌生民病”等口号;二是提出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形式应服务于内容。

30、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杜甫《潼关吏》

31、通俗性。他的诗言平白浅切,生动自然,琅琅上口。

32、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歌行”体诗歌在格律、音韵方面冲破了格律诗的束缚,由于它要“放情长言”,因而句子也多,再要一韵到底,平仄讲究就很困难了。例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二十四句就换了好几个韵脚。歌行体的形式比较自由,是由内容所决定的。

33、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在《与元九书》《新乐府序》中。

34、局限性表现在:完全从对于政治与教化的作用来看待诗歌的功能,把“风雅比兴”作为衡量文学作品的唯一标准,影响了对前代作家的正确评价。此外,在强调政治内容时,忽视了诗歌的抒情意义,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影响了诗歌的艺术价值。

35、讽喻性。著名的有〈秦中吟〉十首。都是指论时事,美刺比兴的作品。

36、|个人作品————————————————————

37、20考研古代文学强化课开始报名!花1年的钱,听两年的课!

38、写实性。通观白诗,多数用写实的手法来说事和塑造人物。他的笔下人物多数有相同的命运,而又有各自不同的遭遇。特别是个别事件和个别人物,都具有各自特色或者说特点,都具有典型形象的含义。

39、写实性。通观白诗,多数用写实的手法来说事和塑造人物。他的笔下人物多数有相同的命运,而又有各自不同的遭遇。特别是个别事件和个别人物,都具有各自特色或者说特点,都具有典型形象的含义。

40、《咏家酝十韵》:“常嫌竹叶犹凡浊,始觉榴花不正真。瓮揭开时香酷烈,瓶封贮后味甘辛。”《南史》云顿逊国“有酒树似安石榴,采其花汁停瓮中,数日成酒”。是则榴花酒乃以榴花酿成,亦雅指美酒。唐人诗句中,多有吟哦者,如李峤《甘露殿侍宴应制》:“御筵陈桂醑,天酒酌榴花。”沈佺期《奉和圣制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兰气薰仙帐,榴花引御杯。”沈颂《卫中作》:“总使榴花能一醉,终须萱草暂忘忧。”韦庄《对雨独酌》:“榴花新酿绿于苔,对雨闲倾满满杯。”

41、叙事性。白诗多以叙事性手法来给我们讲故事。其代表作还是〈长恨歌〉和〈琵琶行〉。

42、《朝归书寄元八》云:“瓶中鄠县酒,墙上终南山。”鄠县为今陕西省西安市户县的旧称,唐初属关内道京兆府京兆郡,唐玄宗时期改隶京畿道。

43、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44、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

45、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七)、“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对酒五首》其二)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龚颐正《芥隐笔记》)。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二老堂诗话》)凡此种种,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诗的影响轨迹。

46、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你长眠我长思(15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