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式爱情(82句精选句子)
苏格拉底式爱情
1、这个时候,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爱情’。”
2、正是因为这种独特性,柏拉图式恋爱才一直受到文人们的追捧,但其实我们也不该贬低正常的爱情,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相互依赖,相互扶持才是我们生活的写照,我们大可不必去追寻那缥缈的柏拉图,因为爱就在当下。我们不是圣人,也成不了圣人,我们只要做好一个普通人,那么我们的爱就已经足够的完美,不留遗憾,就是这么简单。
3、不过两个人是形成一个整体的最少人数。由于两个人就可以形成一个整体了,所以第三个人就不是必需的了。可是这并不是说,三个人就不可能。如果两个人已经融合在一起并且确立了这种新身份,另外出现的第三个人每每会被这两个人看做是对他们爱情关系的威胁或者损害。
4、不,我已经习惯了,就好像习惯了绞盘断断续续的咔嗒声一样。而你也不介意鹅嘎嘎地叫。
5、Sage:我承认在爱情和自由之间是存在一定的矛盾的,就像工作和家庭之间有矛盾一样。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如果其中一样你拥有的多,另外一样就必然很少。有些人能够比另外一些人更好地在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6、爱情,只有情,可以使人敢于为所爱的人献出生命;这一点,不但男人能做到,而且女人也能做到。
7、Philosopher:如果在自由和爱情之间存在矛盾,为什么多些爱情少些自由,比多些自由少些爱情更好?为什么前者是更好的平衡状态?
8、Philosopher: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理论。一方面,它与最大众化的爱情理论,也就是浪漫爱情理论尖锐冲突;另一方面,它与人们对于爱情的共同感受又是一致的。
9、《瞧,这个人》的主体是评述尼采各个时期的作品,最后评述的是《瓦格纳的堕落》这绝非仅仅因为《瓦格纳的堕落》是《瞧,这个人》之前成书最晚的尼采作品,更重要的是,瓦格纳的堕落代表着德意志人的堕落而尼采所有作品都关切这个现实在评述《瓦格纳的堕落》时,尼采揭示出,德意志人的堕落意味着世界历史的堕落
10、Teacher:所以喜欢看起来要比爱情更正面。根据你刚才说的,喜欢跟人具备的优良品质关系密切,可是爱情就不总是这样了。
11、尽管如此,三人保持了高贵的自制,仍然在一起维持“三位一体”读书会——这是尼采的提议。期间,尼采作曲,莎乐美填词,创作了《生命颂》。不过,也许正是通过这首歌曲,尼采对莎乐美的爱渐渐突破了高贵的自制:“三位一体”的危险平衡被打破,尼采进而在莎乐美面前贬低雷伊,外加尼采的母亲和妹妹与莎乐美交恶,这一切令莎乐美选择与雷伊一道离开尼采
12、Student:是的,合情合理。这非常正常,实际上这种事情经常发生。我感到,我越爱一个人,他越能使我不高兴。如果我爱一个人,我会在乎他想什么、说什么以及他有什么样的感受。我的幸福会受到他的影响。所以说爱情使人容易受伤是真的。我的朋友们有时会劝我别对爱情太认真。一个人对爱情越认真,他就会变得越容易受伤。
13、Student:我认为不是。恰恰相反,是那个母亲爱他的孩子,所以她才看到她孩子的优良品质。在这个母亲的眼里,她的孩子比别的孩子更可贵是因为这是她的孩子,因为她爱这个孩子。
14、于是乎,我第一次去图书馆借书,借的是王太庆先生译的《会饮篇》,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系列,橙白配色漂亮的薄薄一本。这书还是在Z架,要拐好几个弯才到,我看上边都是些闲书,摆放也不太遵循顺序,找的过程则颇像寻宝。那本书很新,似乎少有人问津,我把它收下,在第一页夹上女朋友之前悄悄放在我车兜里的书签,那天象山天气着实很不错。(苏格拉底式爱情)。
15、柏拉图叹了口起气说:“很难得看见一株不错的,却不知道是不是最好的,因为只可以摘一株,无奈只好放弃;于是,再往前走,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可是我越往前走,越发觉不如以前见到的好,所以我没有摘;当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原来最大的最饱满的麦穗早已错过了,只好空手而归咯!”
16、人心可分为一部较善,一部较恶。善多而能制止恶,斯即足以云自主,而为所誉美;设受不良之教育,或经恶人之熏染,致恶这一部较大,而善这一部日益侵削,斯为己之奴隶,而众皆唾弃其人矣。
17、当莉莉·尼亚加拉(LillyNiagara)在一层黑色的网眼幕布后面,出现在疯马夜总会(TheCrazyHorse)的小舞台上时,她已经是全身赤裸。不过,比赤裸更有过之:她戴着一个没有扣上扣的黑色胸罩和一根吊袜束腰带。
18、Sage:我就当你所说的是赞扬了。这意味着我们日常的共同信念是支持我的理论的。
19、Philosopher:有这种感觉是不是总是好事?
20、你们都希望在我们争吵时,凑热闹说,“打,苏格拉底!”、“做得好,克珊西帕!”
21、因此,莎乐美对尼采意味着高贵女人,而高贵女人的原型竟然是苏格拉底。此刻,极其令人困惑的是,虽然尼采曾经渴望与莎乐美结婚生子,而且现在也未必完全不渴望如此,但他何以仍然在此表示,“所幸我不愿意被撕碎:完美的女人一旦恋爱,就会把你撕碎”?他把男女之间的永恒战争描绘得如此充满情趣,何以自己最终不愿意加入?因为现实中的莎乐美不如苏格拉底高贵?或因为现实中的莎乐美足够高贵,只不过与尼采性格不合?这些理由均不值得在此深究。因为这里的爱情定义是“值得一位哲学家来下的唯一定义”,故哲学家尼采的抉择必然出于一种哲学理由。不管出于什么现实理由与莎乐美分手,尼采都可以继续寻找其他高贵女人,而何至于断然拒绝被任何高贵女人撕碎?
22、但不要被这些闪耀的title所吓倒了,其实,他,是个神经病惹!
23、Student:这看起来是非常有见地的区分
24、失恋者:“她现在不爱我了,我却还苦苦地爱着她,这是多么不公平啊!”
25、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都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
26、在他的理论中,没有哪一半是比较重要的,所以,男女是平等的。而且,在观念世界的你的原本的另一半就是你最完美的对象。他/她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也正在寻找着你/你
27、Philosopher:你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应该放弃自己曾经爱过的人,追随自己的内心感受去爱另外一个人?
28、Sage:假设有两个大四学生在谈恋爱。现在这个女生获得了一份出国留学五年的奖学金,而这个男生在一个很有威望的大公司找到了一份竞争激烈、要求很高的工作。如果从两个个体的角度来看,现在是到分手的时候了,因为这么做对两个人都更有利。
29、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婚姻,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最适合放在家作装饰用的树。其间同样只能砍一次,以及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说话做。这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来,他说:“有了上一次经验,当我走到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错过了后悔,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老师说:“这就是婚姻!”
30、美和丑,爱和怨,平凡与高贵,爱处于两种极端的中间地带。在柏拉图笔下,爱神卡洛斯的诞生是贫乏之神趁着丰富之神醉酒的机会接近爱与美之神阿佛洛狄忒并与之结合的产物。因此,他是一个天生贫乏却又充满追求欲的孩子。他天生处于两种极端之中,他的父亲贫穷而愚蠢,母亲富有、充满智慧,这就决定了他生命的道路必须与智慧为伍,终生不断追求,视智慧为生命。他具有丰富和贫乏两个方面,是有限的和不完美的,但也保留了善和美的痕迹。柏拉图就这样把“爱情”置于一个概念的罅缝中,爱神卡洛斯成为了一个抽象的概念,因为他“处于任何常态和可描述的形态之间”,代表的是像“苏格拉底的无知”那样促人向上的动力,获得智慧理想的内在力量。柏拉图认为,这种力量包含了情感、欲望、意志和感觉,这也是柏拉图对爱情元素的定义,爱情促使人产生一种追求幸福的欲望。
31、因为世界历史常识告诉我们,哲学家不可能绝对地统治痛苦,哪怕未来的哲学家——比如一个彻底强壮的尼采——也不行。这就是为什么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表明,哲学家得以有限地统治痛苦(比如痛苦的政局),也不过是出于机运而且这种巧合很可能在世界历史上从没发生过,如果除开中国上古五帝。在现实中,苏格拉底以身作则:对于脾气火暴的老婆,他永恒地尽人事(肯定)而听天命(存而不论)地与她交谈。这种交谈术就叫做辩证术,也就是尼采所谓弱者用来逃避现实的诡计如果说这是一种悲剧激情,那也是恍悟之后的俄狄浦斯式悲剧激情,而非恍悟之前的俄狄浦斯式悲剧激情——正是这后一种悲剧激情开启了尼采式悲剧激情
32、第二个意义也经常被使用,但基本上也是误解。这误解来自柏拉图的形而上学,他认为思想的东西才是真实的而我们看见的所谓的”真实世界”的东西反而不是真实的。
33、反倒是尼采自己在《瞧,这个人》开篇就承认,尽管他基本上是强者(即他所谓“健康者”),但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弱者(即他所谓“颓废者”)他还列举了他是弱者的表征,比如固守狭隘的朋友圈众所周知,缺乏社交几乎是爱情成功率低的首要原因。这并不是微不足道的事,因为尼采认为自己之所以不同于以往的哲学家,就在于他认识到,“教人蔑视这些‘微不足道的’事,就是蔑视生命本身的基本事件”
34、Student:那看起来像是一个奇谈怪论。如果一个人使我不高兴,我肯定不喜欢他。不管怎么说,如果一个人使我不高兴,我对他的喜欢就会比较少。我有可能会欣赏相处得不高兴的人,但是欣赏他跟我喜欢他并不是一回事。
35、 又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这片树林,去砍一棵最粗最结实的树回来好放在屋子里做圣诞树,但是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你只能砍一次。 于是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带了一棵并不算最高大粗壮却也不算赖的树回来了。 苏格拉底问他怎么只砍了这样一棵树回来? 柏拉图说道:当我穿越树林的时候,看到过几棵非常好的树,这次,我吸取了上次摘麦穗的教训,看到这棵树还不错,就选它了,我怕我不选它,就又会错过了砍树的机会而空手而归,尽管它并不是我碰见的最棒的一棵。 这时,苏格拉底说:这,就是婚姻。
36、又有一天又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生活? 苏格拉底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可以来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
37、 活动时间:2017年1月31日-206(正月初四—初十)
38、可是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差别是类别上的差异,这还是程度上的差异。如果你有够花的钱,并且还有更多、更多、更多的钱,然后你就成富豪了。我喜欢一些人,另一方面,当我爱上什么人的时候我会把他放在一个不同的类别里,我不会把爱的人和喜欢的人这两类人混为一谈。
39、YoungMan:这很难说。不同的人会对这种感觉有不同理解。一些人把它描绘成化学反应或者触电。你会被一个人吸引,然后你看起来好像失去自控能力似的。你爱的人总会浮现在你的脑海里,你见不到她的时候会非常地想念她。也有其他一些人把爱情描绘成为一种甜蜜的感觉,或者将爱情比作醉酒后的神情恍惚。
40、Philosopher:你会没有什么特别原因就爱一个人吗?
41、在这世上有,且仅有一个人,对你(你)而言,她(他)是完美的,而且仅对你(你)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都有其完美的对象,而且只有一个。
42、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乐的?”
43、Sage:一个人是不够的,所以两个人就是必需的。三个人不是必需的,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就像我前面说过的那样,爱情是植根于人性之中的。缺少爱的关系,一个人是不完整的。至少得两个人才能形成一个整体。当然,这并不是说随便两个人都能形成一个整体。
44、苏格拉底特立独行,创立颠覆性的理念推动世界发展。
45、其实现在看来,我俩确实有着大家所理解柏拉图恋爱的种种嫌疑:在一起没发过社交媒体,没有过什么官宣,没有两人的合照,没去看过电影,一天天也不腻歪在一起,最向往的荡舟活动因为西湖边的风总是太大而打了水漂,两个人也从来没选上过相同的课,一块做过作业。我还像以前那样的频率去打篮球,她呢,还是看书,有打羽毛球的小帮派,还经营着她们寝室的小小电影院,我觉得挺可爱的,小姜同志的生活总是会比我丰富些。
46、苏格拉底:“因为她给了你忠诚,给了你寻找幸福的新的机会。”
47、YoungMan:也许这就是爱情的美丽之处。我觉得爱情是永恒的追寻这个想法很好啊。我喜欢把自己想象成一只没有腿的鸟,我不得不永远保持着飞翔。
48、他们都完成了历史使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49、 同仁堂干了一件事,14亿中国人都叫好!为爹妈为孩子你也要这么干
50、第二次爱情危机,是有关爱的经营,是“抽象的人与具象的人”大讨论的一个延伸。我想这世上的所有东西都需要其对立面的调和,就像政治书里面有许多组对子一样,他们在矛盾运动中对立统爱也一样。如何把握抽象的人与具象的人,如何建立起两者的联系,我俩将这个问题定义为爱的经营,挺可爱的,像是两个人开了一个小卖部。但是这个问题,苏格拉底口中的那位女巫狄欧蒂玛并没有解决,罗翔老师也发问,难道爱情的终点就是登上爱的阶梯、窥见美的本相后,恍然大悟,看破红尘,男的去当和尚,女的去当尼姑吗?
51、“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无奈地说:
52、YoungMan:实际上不总是好事。有时候爱情的感觉是苦涩的。比如当你爱一个人,而她却不爱你的时候。但你却情不自禁,这是苦涩的爱情。当两个互相爱慕的人产生冲突的时候,他们的爱情也可以是苦乐参半的。
53、世人震惊,苏格拉底自己也不相信,他一直觉得自己很无知。
54、她们想通过抬高自己,成为“自在女人”(Weibansich),成为“高等女人”,成为女人中的“理想主义者”由此来降低女人的一般等级水平;为此,没有比人文中学教育(Gymnasial-Bildung)、裤衩、政治上的投票畜群权利(Stimmvieh-Rechte)更可靠的手段了。根本上,被解放者是“永恒女人”世界里的无政府主义者,是败类,她们最下作的本能就是复仇……极端邪恶的“理想主义”的整个种类——此外,这种“理想主义”也出现在男人身上,例如易卜生这个典型的老处女那里——怀有毒害性爱之自然本性的好良知,以之为目标……(31)
55、过了一年,苏格拉底把一层的房间让给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家有一个偏瘫的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他搬到了楼房的最高层--第七层,每天,他仍是快快活活。
56、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57、来源: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
58、苏格拉底:“丢了就丢了,何不继续向前走去,鲜美的葡萄还有很多。”
59、柏拉图式恋爱,也称为柏拉图式爱情,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异性间的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最早由MarsilioFicino于15世纪提出,作为苏格拉底式爱情的同义词,用来指代苏格拉底和他学生之间的爱慕关系。
60、其次,柏拉图的爱神是走向至善形式的灵魂冲动
61、苏格拉底单身时跟几个朋友住在一间七八平米的房间里,每天很乐呵。
62、YoungMan:这是一个讨人喜欢的故事!我认为有一个非常好的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个神话如此流行。它迎合了我们认为爱情无法控制的看法。当爱情来临时,你既无法选择去爱一个人,又无法选择不爱一个人。
63、跟她们相比,莉莉·尼亚加拉的技艺已是非常老套的。静下心来想想,它令人想起莫拉维亚的《愁闷》里的塞西莉亚,一种由漠然而煽起的、早已腻烦的性感,由于在此被注定以苦行似的精益求精来表现而变得趣味倍增。
64、后来,那人遇到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他问:“你的老师总是那么快快乐乐,可我却感到,他每次所处的环境并不那么好呀?“
65、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如何才能坚持真理。苏格拉底让大家坐下来。他拿著一个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同学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请同学们集中精力,注意嗅空气中的气味。”
66、Philosopher:可是为什么是两个人成为一个整体呢?如果两个人比一个人更加完整,为什么三个人不比两个人更完整?如果两个人可以融合成为一个整体,为什么三个人或者四个人不能融合成一个整体?
67、“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68、“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恳切地说,“找遍五湖四海,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
69、Student:我改主意了。现在我会说,爱情是没有原因的。如果我的爱人真爱我,他应该仅仅因为我是我而爱我,而不是因为我恰好具备一些他认为值得欣赏的特性。
70、在古希腊罗马神话里,爱神丘比特是一个喜欢搞恶作剧的小孩。在中国神话里,爱神是月老,或者叫月下老人。根据传说,每一个在人世间生活的人都有一个对应的黏土小雕像,月老把这些黏土小雕像配成对,用红线拴在一起。两个人被一根红线拴在一起就注定会成为夫妻。爱情在神话上的这种差异是否也代表了东西方对于爱情的理解上存在的差异呢?
71、失恋者:“可她连机会都不给我,您说可恶不可恶?”
72、Philosopher:如果爱情是一种感觉,并且这种被叫做爱情的感觉不可避免地会随时间流逝而减弱,那么一个人该如何真实面对自己的爱情呢?如果他正视自己的感觉,他就应该离开自己的爱人,和感觉更强烈的人在一起。所以你会说,留在自己原来的爱人身边的人并不忠诚于自己的感情;而顺从自己的感觉,离开自己原来爱人的人才是爱情真正的守护者。
73、Philosopher:可是他为什么爱你而不是爱别人呢?如果爱是没有原因的,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爱什么人是随机的?我们爱一个人并不是因为他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优秀的,而是因为我们下定决心去爱他。如果基于某种原因而产生的爱情不可靠,那么没有任何原因作基础的爱情就更不可靠了。
74、在他的理论中,没有那一半是比较重要的,所以,男女是平等的。而且,在观念世界的你(你)的原本的另一半就是你(你)最完美的对象。他/她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也正在寻找着你/你。
75、柏拉图于《会饮篇》中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
76、围绕平等权的斗争甚至就是一种疾病的征兆:每个医生都知道这一点。——的确,女人越是有女人味,就越是竭尽全力抵制一般权利:自然状态,两性间的永恒战争,确实绝对给予女人以头等地位。——人们听到我给爱情下的定义了吗?这是值得一位哲学家来下的唯一定义。爱情——其手段是战争,其基础是两性间的殊死仇恨。——人们听见我关于如何治愈——“拯救”——女人这个问题的答案了吗?让她生个小孩。女人必须有小孩,而男人始终只是手段: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女人的解放”——此乃失败女人、也即不孕女人对健康女人的本能仇恨,——对“男人”的斗争始终只不过是手段、借口、策略。
77、柏拉图有关爱情的阐述主要见于其《会饮篇》中。其中有从低到高各种层次的爱,有凡人的爱,也有近神的爱。
78、尼采珍视爱情,却不是为爱情而生,而是为世界历史而生。在这后一点上,尼采与同时代的大哲如马克思并无不同。在《瞧,这个人》中,尼采要肩负世界历史的使命,溢于言表
79、好人之所以好是因为他是有智慧的,坏人之所以坏是因为人是愚蠢的。
80、但是,如果说从社会学的角度,它引入了一个无可否认的社会等级(或者阶级,如果愿意的话),那么形而上学地看,脱衣舞引导观众把他能够信手拈来的快乐跟那些从本质上他绝不可能获得的快乐进行对比:把现实跟理想做对比,把他的女人跟理想中的女人、他的性经验跟完美的性、他拥有的裸体跟他永远不可能知道的超级女神的裸体进行比较。随后,他不得不回到洞穴中去,满足于顾影自怜:这些才是社会准许他所拥有的。因此,在潜意识的合成作用下,脱衣舞将柏拉图式的纯精神状态还原给了被压迫和外力支配的社会现实。
81、Teacher:你是否认为这种差别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我们能不能说,如果你爱一个人的程度非常轻,那你就只是喜欢这个人;如果你喜欢一个人喜欢得非常深,那你就是爱这个人?